朱德關於山區建設的思想論析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2-28   
分享到 :

朱德關於山區建設的思想論析

卓人政

[摘要]朱德一生與山結下不解之緣。他關於加強山區建設的思想,來源於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這一思想主要包括這樣一些內容:強調加強山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找准山區建設存在的問題﹔適時確立發展山區經濟的方針﹔倡導因地制宜求發展﹔加強建設的整體觀念,進行統一規劃﹔必須發展便利的交通﹔重視山區水土保持工作,發展多種經營﹔明確山區建設的方向與目標﹔發展山區商業貿易,走向世界市場﹔重視解決更為特殊的高寒山區糧食生產及群眾缺糧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我們今天重溫朱德關於加強山區建設的思想,對於推動精准扶貧,打好山區的扶貧攻堅戰,有著重要現實啟示。

一、與山結下不解之緣

朱德出生在川北山區,一生與山結下不解之緣。他人生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定——離開川北山區,投考雲南陸軍講武堂,途中步行70余天,其中多為“五尺道”及山路,到達雲南昆明。雲南屬雲貴高原,94%以上屬山區,昆明城三面依山一面臨水,海拔高達1891 米。1922 年,朱德遭雲南軍閥唐繼堯通緝並被追殺的逃亡路,也是沿著滇北的崇山峻嶺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大涼山,然后才得以脫險。1926 年,從蘇聯回國后,中共中央派朱德到川軍第二十軍楊森部任黨代表開展軍事統戰工作,楊森軍部所在地即川東山區的萬縣。

1927 8 1 日,朱德與周恩來、賀龍、葉挺等共同領導南昌起義后,率領余部轉戰湘贛粵邊山區,后發動湘南暴動,率軍上井岡山,與毛澤東實現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偉大意義的井岡山會師。朱德和毛澤東走到一起,開辟了以偏僻山區為主要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創的中國革命第一個根據地。1962 3 月,朱德重返井岡山,欣然寫下“天下第一山”的著名題詞。

紅軍長征后,朱德先后參加中央紅軍長征、紅四方面軍長征,翻越了越城嶺、烏蒙山、婁山、夾金山、六盤山等30 余座高山,歷盡千辛萬苦,是長征行程最長的開國領袖。1934 10 月,朱德隨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四川后到四方面軍工作,1936 10 月與紅一、二方面軍會師,歷時兩年。之后,朱德隨中共中央輾轉到達屬黃土高原的延安寶塔山。抗日戰爭時期,朱德任八路軍總司令,又戰斗於太行山區。

朱德曾回憶道:“我們打游擊十幾二十年都在山區。”(《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359 頁。)他深知山峰之險、山路之艱、山區生活之不易,與老百姓感同身受,能夠體味群眾疾苦。所以,朱德一有機會即為加強山區建設,盡快改善山區貧窮落后狀況,最終走上富裕之路而呼號、奔忙。

二、率先倡導加強山區建設

朱德率先倡導加強山區建設的創見,來源於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朱德堪稱調查研究的模范。新中國成立后,他經常每年抽出兩到三個月或者更多的時間到全國各地視察,據統計約 180余次。每次外出視察期間,朱德總是不顧旅途勞頓,寫出調查報告,及時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據不完全統計,現保存的朱德調查報告即有 100多篇。(參見廖心文:《朱德與調查研究》,《黨的文獻》2007年第 3期。)朱德調查研究的主題大多圍繞經濟建設問題,以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為著眼點。他作出過許多重要指示,向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其中包括許多具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見。這些意見和建議來自他對中國國情的清醒認識及對民情的了解,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深入思考。率先向中央呼吁加強全國的山區建設就是一例。

1957 1月至 4月,朱德到廣東、廣西以及西南各省和東北視察。在同各省負責同志談話中以及實際視察中,朱德對山區建設問題的認識格外深切:就山區自然形態來講可分為半山區、邊僻山區、高寒山區、貧瘠山區,而就其社會形態來講又多為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貧困地區和邊疆地區,十分特殊。他說:“我是在四川巴山下長大的,親身體會到山區有山區的好處。……千萬不要低估了山區的價值。”(《朱德選集》,第 359頁。)4 18日,朱德正式呈送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外出視察的報告》,明確提出注重加快山區發展問題。 11 18日,朱德在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上作《必須重視和加強山區建設》的講話,系統闡述了關於重視和加強山區建設的意義內涵、存在問題及對策等。此后,他又相繼就山區建設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詳細論述。從《朱德年譜》(新編本)中記載的內容來看,1957年至 1963年的七年間,朱德就加強山區建設問題發表講話或向中共中央及毛澤東提出建言約 30余次,主要有這樣一些內容:

(一)強調加強山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是山區地域廣闊,份量重。在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上講話時,朱德指出:“山區建設為什麼這樣重要呢?這是因為山區約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人口、耕地和糧食產量都分別佔三分之一左右。 ”(《朱德選集》,第 360頁。)二是山區資源豐富,可變之為寶。朱德強調:山區有無窮的自然財富,如廬山、黃山、莫干山等,風景優美,世界聞名,是很好的避暑和游覽勝地。又如,山區有山林竹木、山貨藥材等產品以及各種各樣豐富的礦藏。“因此,山區的生產潛力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不把山區的富源開發出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有困難的。 ”(《朱德選集》,第360359頁。)三是山區群眾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過重大貢獻和犧牲,理應幫助他們盡快發展。 1958 4 26日,朱德到皖西六安參觀大別山第一座連拱壩水庫佛子嶺水庫時說:皖西山區的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盡快脫貧,這才無愧於革命老區人民對我們的希望!(參見《“發展山區經濟,要講究科學啊!”——朱德同志 1958年首次視察安徽紀事》,《江淮》2006年第12期。)1961 3月6日,根據江西山區面積大,資源豐富,且絕大多數是老革命根據地的特點,朱德給中央並毛澤東寫報告,提出:“大力開發山區,改變山區面貌,對加快老根據地的建設和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朱德年譜》(新編本)(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 1799頁。)1962年,視察位於井岡山的寧岡縣茅坪時,朱德說:“開發井岡山,不但有經濟價值,而且有重大政治意義,因為它是毛主席創建的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830頁。)

(二)找准山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朱德指出:新中國成立幾年來,山區的經濟建設事業有了不小的發展,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由於對發展山區經濟重視不夠,與平原地區相比較,山區生產發展嚴重滯后,群眾生活更為困苦。“山區的富源還沒有開發出來,山區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許多同志不重視山區工作。”(《朱德選集》,第 359頁。)

(三)適時確立發展山區經濟的方針

1957 11 18日,在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的講話中,朱德指出:發展山區經濟採取的方針,《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作了原則規定:“按照因地制宜、實行多種經營的方針,發展山區的農業、林業、畜牧業和各種土特產的生產。 ”這個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參見《朱德選集》,第 361頁。)

此后,他在調研中經過再思考,又向中央提出新的意見和建議。 1958 4 24日,視察安徽省蕪湖地區時,根據所看所聞,朱德提出,山地建設“在堅持糧食自給的前提下,要堅持以林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為主的方針 ”(《“發展山區經濟,要講究科學啊! ”——朱德同志 1958年首次視察安徽紀事》,《江淮》 2006年第 12期。)。1959 6 16日,朱德在長春市致信鄧小平並轉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出:森林是個無盡的寶藏,但是去年大躍進以來,由於抓緊了糧食生產,忽略了多種經營,產量下降。今春吉林省委決定,山區的生產,要在糧食自給有余的前提下,以林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為主。我們認為這一決定是正確的。因此,要確定山區以林業和多種經營為主的生產方針。這個方針,不僅適應於吉林省的山區,而且也適應於全國其他山區。(參見《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7311732頁。)﹞十天后,在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報告中,朱德進一步建議:“中共中央應確定山區以林業和多種經營為主的生產方針。 ”(《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734頁。)中央採納了這一建議。

(四)倡導因地制宜求發展

朱德強調:要擺脫山區經濟落后、群眾貧窮的狀況,必須因地制宜地抓發展。“山區也有山區的長處,要根據地形的不同,從實際出發, 適宜於長什麼就種什麼,不要強求一律。 ”(《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768頁。)搞生產不能違反客觀經濟規律,要嚴格按經濟規律辦事,要因地制宜,山區不適宜種糧食就種經濟作物。

(五)加強建設的整體觀念,進行統一規劃

朱德指出:山區問題是全國性的問題,單靠農業貸款和民政部門救濟還不能解決問題。建設山區不僅是農業部門的任務,也是工業、商業、財政、稅收、文教、科學、衛生等部門的任務。各部門要加強整體觀念,把支援山區建設的工作認真重視起來,真正依靠廣大群眾建設山區。這樣,山區的建設一定會迅速發展起來,從而大大促進全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參見《朱德選集》,第351362頁。)1958年,視察安徽省蕪湖地區時,朱德明確強調:如何開發利用好山區資源是個重要課題,要統一規劃。(參見《“發展山區經濟,要講究科學啊! ”——朱德同志 1958年首次視察安徽紀事》,《江淮》2006年第 12期。)

(六)必須發展便利的交通

朱德曾在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對發展山區經濟重視不夠,使許多有用物資運不出來,如土特產、藥材、皮毛、雜品等。因此,要修筑道路,改善交通運輸狀況,從各方面想盡一切辦法來扶助和發展山區的生產。這樣,山區的物資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出來。這不但使對外貿易的貨源有了著落,解決了國內某些工業生產原料的缺乏,同時更重要的是搞活了山區經濟,改善了山區人民的生活。(參見《朱德選集》,第350351頁。)他還指出:改善山區的交通運輸,對動員全國力量支援山區,對利用山區的富源支援全國都有重大的意義。山區河流很多,如何利用河流來發展交通運輸,交通部門應當好好研究一下。此外要修筑好公路、馬車路和簡易人畜道路,把各種運輸工具都利用起來。(參見《朱德選集》,第361362頁。)

(七)重視山區水土保持工作,發展多種經營

朱德在海南島視察時指出:不要亂燒山,刀耕火種是落后的耕作方法。要“砍山育林”,就是把叢林、灌木林砍去,培育其他材林。1957 12月,在第二次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朱德又指出:水土保持工作重點應該是黃土高原地區。控制水土流失的根本辦法,是在山區、丘陵地區的宜林地帶,大量地植樹造林,不僅能保持水土,還能解決國民經濟建設對木材和特種經濟林木產品的需要問題,並可增加群眾的收入。這樣,便會更有利於山區的開發和建設。(參見《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644頁。)

關於發展多種經營問題。 1960 3 9日,在故鄉聽取儀隴縣馬鞍人民公社黨委負責人匯報時,朱德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像我們這些山區,就是要發展多種經營。”他指示中共儀隴縣委:儀隴有山林竹木,山貨藥材,可以發展蠶桑、油桐、白蠟,還可以種植果樹,生產潛力很大。你們一定要根據山區的特點,帶領廣大干部群眾開發山區富源,發展山區的農、林、牧、副、漁和各種土特產的生產。(參見《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176617671768頁。)兩年后視察江西大茅山墾殖場時,朱德又指出:要注意發展多種經營。隻有多種經營發展了,才能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參見《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830頁。)

(八)明確山區建設的方向與目標

朱德指出:山區的建設方向,應該是從山區原來的自給自足經濟發展成為全國統一經濟的一部分,同全國經濟相交流。山區的建設發展起來了,山區的富源一定會源源不斷地開發出來,貢獻給全國的建設事業,這正是我們建設山區的遠大目標。不看到這個光明的前景,以為黨提出建設山區只是應急性的措施,這是完全錯誤的。(參見《朱德選集》,第 361頁。) 

(九)發展山區商業貿易,走向世界市場

朱德明確提出,山區開發建設要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走向全國統一的商品流通市場乃至世界市場。他認為,“山區的許多產品,不僅國內需要,而且是重要的出口物資,如石棉,雲母、硼砂以及一些稀有金屬,世界市場都很需要 ”。“這是我們以山區資源來建設山區的最有利的條件。”(《朱德選集》,第 360頁。) 

(十)重視解決更為特殊的高寒山區糧食生產及群眾缺糧問題

1960 4 20日,在聽取中共西藏工委書記張經武匯報時,朱德指出:在西藏要解決糧食問題,就得普遍種植適合高寒地區的作物。(《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772頁。)這一年的 6 11日,在上海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期間,朱德還致信劉少奇,對解決全國糧食不足問題提出四條意見,其中第二條指出: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和東北等高寒地區,要多種深根作物,如糖蘿卜等。並且還要建設一些小型的糖廠,既可以增加糖的生產,又可以利用菜葉、糖渣來飼養牲畜,以代替糧食使用,以便補助和調劑口糧的不足。(參見《朱德年譜》(新編本)(下),第 1777頁—1778頁。)

三、引領奏響加強山區建設的號角

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朱德認為關於發展山區經濟問題,以前因情況摸不透,雖然抓了但重視程度與建設力度不夠,故撰寫了《關於山區工作問題》的調查材料,並向中央提議召開發展山區生產的工作會議。中央採納了這一提議,決定召開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為開好此次會議,朱德致信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農業部部長廖魯言,提議將《關於山區工作問題》提供與會人員參考。

1957 11 1日,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專門討論和研究加強山區建設的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在北京開幕。 11 18日上午,朱德作《必須重視和加強山區建設》的講話。為期19天的座談會,認真學習了朱德《關於山區工作問題》的調查材料及在會上的講話,經過充分討論研究,一致認識到:有計劃地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山區資源,大力發展山區生產,是我國發展工農業生產的一個具有戰略性的重要方向。會議確定山區建設的總目標是:“把現在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山區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經濟上文化上進步、繁榮、康樂幸福的山區。”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座談會研究討論了山區建設的方針、任務和應該採取的各項措施。其中,山區建設的方針為:“要在做好水土保持、力爭糧食、油料等自給有余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因地制宜地全面地發展農業、林業、牧業和土特產、礦產等多種經濟。”(《人民日報》19571129日。)

座談會特別強調,黨的統一領導,是全面發展山區生產的根本保証。各級黨委要指定一名書記或副省長主管山區工作,建立專人負責制﹔並成立山區生產規劃辦公室,加強領導,督促檢查,掌握情況,解決問題。必須在各級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訂出短期的和長期的發展山區農業、林業、牧業、副業生產和發展交通運輸以及文教衛生事業的全面規劃。此次會議的召開,翻開了全國山區建設的嶄新一頁。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山區資源豐富,經濟潛力大,不少地方又是老革命根據地,搞好山區建設,對繁榮國民經濟,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今天重溫朱德關於加強山區建設的思想,對於推動精准扶貧,打好山區的扶貧攻堅戰,有著重要現實啟示。

〔作者卓人政,雲南省朱德研究委員會會長,雲南昆明 650032

(責任編輯:劉志輝)

(來源:《黨的文獻》2016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