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與調查研究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3-05   
分享到 :

朱德與調查研究

左智勇

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朱德在調查研究方面是一位楷模。新中國成立后,雖然年事已高,但朱德不辭勞苦,每年都用兩到三個月或更多的時間到全國各地視察。僅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間,他就到過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他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意見,了解實際情況。通過調查研究,他向中央寫了大量的調查報告。從1951年到1966年,他向黨中央提交了108份反映各行各業實際情況的調研報告,其中有98份報告是他親自主持起草的。朱德在報告中提出了許多符合實際情況的真知灼見,比如,他提出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他比較早地提出國防工業要走“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發展道路﹔在上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調整中,他提出停辦農村公共食堂、恢復農村自由市場、調整農村人民公社管理體制等,這些都是對於社會主義道路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麼,身居高位、事務繁多且年事已高的朱德是如何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呢?從他的調查經歷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方法。

找准問題、有的放矢

調查研究主要是為國家建言獻策,要同中心工作和決策需要緊密相結合。朱德的調研工作也一直遵循這個原則。

1956年,為黨的八大制定正確的路線做准備,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密集的調查工作。70歲的朱德,也積極投入其中。5月16日至23日,朱德赴山西考察。6月6日至13日,他前往遼寧考察。這兩次考察的重點,都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特別是農業合作化以后農村的新情況。在八大的大會發言上,朱德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1961年3月22日,廣州中央工作會議通過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六十條”),並決定發給全國農村黨支部和人民公社全體社員討論。之后,朱德帶著草案到河南、四川、陝西、河北調查,感到調整農村政策效果明顯。5月9日,他向毛澤東寫報告,反映“六十條”貫徹以后,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農民已經普遍地注意發展家庭副業生產。正因為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帶著草案下農村調查研究,中央對如何調整農村政策有了較深入的認識。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央工作會議討論和修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形成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

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調查研究要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基層、群眾、重要典型和困難的地方,應成為調研重點,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和研究。

朱德始終堅持尊重群眾、依靠群眾,注重傾聽群眾意見。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深入廠礦、農村,並且找當地的領導干部、專家和工人、農民談話,同他們交換意見。他視察白雲鄂博時,曾到蒙古包中同一個牧業社社長和生產隊長談話。在新疆,他也曾到氈包中看望牧民。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最困難的日子裡,他也要找機會到北京附近的工廠農村看一看。他說:“我們一切力量都出於群眾身上,一切辦法也都由群眾創造出來。”“我們沒有別的本事,我們的本事就隻有同群眾密切結合在一起。”“深入群眾中去,就真正會了解社會主義如何建設,如何完成,就會想出很多辦法,同群眾一起創造出許多新的辦法,把工作推向前進。”

為更深入地了解情況,朱德每到一地,常常親自召集座談會。他曾說:“開會也是調查研究。”座談會包括各級領導干部座談會、群眾座談會、民主人士座談會等等。朱德通過這種方式直接聆聽干部和群眾的意見。聽匯報時,他總是鼓勵大家講真話,常說:“你們在生產第一線工作,了解情況多,要向上邊反映真實情況,要講老實話,不要報喜不報憂。”這種真誠態度使許多干部和群眾敢於在他面前反映問題,這是他能夠了解到許多真實情況的重要原因。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朱德在新中國成立后提出的重要觀點同樣依靠實事求是。他說:“看到的問題就要報告中央,不報告就是不忠實﹔要不就是觀潮派,看到壞事也不講。”在他的調查報告中,很多內容都是他結合各地的生產建設問題談到的意見。

1960年2月至3月,朱德赴陝西、貴州、四川、河南等地調研,切身感受到人民生活困難和“左”的做法的錯誤。在老家四川儀隴馬鞍公社,他問堂兄弟:“你們為啥都這麼黃皮寡瘦,說話都吊不起氣?”堂兄弟直截了當地說:“還不是肚子吃不飽!”為此,他向儀隴縣委負責人指出:一定要根據山區的特點,帶領廣大干部和群眾,開發山區資源,發展山區的農、林、牧、副、漁和各種土特產的生產,努力渡過目前的暫時困難。4月2日,朱德向毛澤東寫報告,提出,我國各地方的地理條件、自然條件很不相同,農作物的品種又非常多,生產要因地制宜,農業技術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各種機械必須是又經濟又適合當地要求,是多種類多型號的,不能求其一律。農業和工業都要發展商品性的生產,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1962年5月,朱德參加中央工作會議,討論國民經濟計劃。他不贊成那種認為農民發展家庭副業是“資本主義傾向”的錯誤看法,認為現在限制家庭副業太死了,要解除禁令!在農村要兩條腿走路,正業(農業)和副業兩不誤。會后,朱德先后去陝西、四川、雲南、廣西等地視察。5月20日,他在給中央的報告中指出:要允許私人或供銷社在集鎮上開幾家飯鋪,小煤窯的零售價格應當允許地方上適當調高,不要統死。在四川西昌地區視察時,朱德派人重點調查了一個生產隊。5月26日,朱德致電中央,如實反映了這個生產隊的情況:“這裡群眾的生活還是比較苦的。”“這個生產隊的群眾,四月份平均每人口糧隻有十斤(十六兩秤),五月份平均每人口糧十一斤四兩,在夏季插秧大忙季節,一個全勞動力也隻能吃到十六斤。”“口糧不足的原因,除因去年天旱歉收外,在執行政策上也還存在問題。如公社規定:在完成征購和儲備任務后,即便生產隊還有余糧,每人每天的口糧也不得超過十二兩。口糧是十天一發,主要是怕群眾吃了過頭糧。對群眾開墾小片荒地還有限制。總之,對農民箍得太死,因而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制度化、經常化

調查研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要持之以恆,始終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真正成為決策的必經程序。朱德搞調查研究,不但堅持的時間長,而且調查研究的主題也一直較為穩定,即大多圍繞經濟建設問題,以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為著眼點。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對於手工業的關心。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就認為“手工業生產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發展大工業的同時,對手工業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1952年7月10日,在黨中央醞釀制定“一五”計劃時,朱德即致函毛澤東,專門提出要“注意發展地方性的小工業和手工業”。1953年2月13日,朱德再次致函中央和毛澤東,建議有計劃地幫助和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為進一步推動手工業的發展,朱德還積極開展調查研究。1955年1月,朱德在廣東、上海等地視察時,對當地負責人提出要組織和發展手工業。他還派秘書在各地調研,並將情況提交中央。回京后,朱德立即找國務院第四辦公室主任兼輕工業部部長賈拓夫談話,就如何發展手工業提出意見。

1956年5月,朱德從山西太原視察回京后,立即找中央手工業管理局副局長鄧潔談話,就手工業如何管理的問題提出意見。半年后,他再次找鄧潔談話,提出想把合作社都收歸國有的想法是錯誤的。

為掌握手工業發展情況,1961年3月,朱德赴河南、四川、陝西、河北等省視察。5月9日,他向毛澤東提交了關於食堂、手工業合作社和自由市場等問題的調查報告,提出手工業在“一九五八年轉廠並社時,由集體所有制轉為全民所有制的面過於大,存在不少問題”。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央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關於城鄉手工業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即手工業三十五條)。朱德在會上積極發言,繼續提出加強手工業建設。會后,為了解“手工業三十五條”的貫徹執行情況,朱德多次派人到北京郊區和武漢、廣州等地調查,並將調查材料及時轉報中央。7月29日,朱德向中央和毛澤東轉報《關於北京市郊區手工業情況的調查材料》﹔9月15日,他轉報了關於廬山附近執行農業六十條、手工業三十五條的情況報告﹔11月21日,他轉報了關於手工業三十五條貫徹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的報告。

1962年5月至6月,朱德視察陝西、四川、雲南等地。6月20日,他給中央和毛澤東寫報告,談到了手工業合作社的發展狀況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且呼吁給予手工業合作社適當的自主權。

在朱德的關心下,手工業生產和手工業者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和保護。在《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總結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時明確說:“朱德同志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這些“在當時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義”。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

來源: 學習時報 2018年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