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關於人民群眾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任弼時著作與言行中關於群眾工作問題的思考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9-08   
分享到 :

任弼時關於人民群眾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任弼時著作與言行中關於群眾工作問題的思考

彭栗

早在千百年前,中國先賢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主張“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被譽為“人民的駱駝”的任弼時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處處為別人著想,事事以人民為重。當他還是一個求知的少年時,他就立志建立“大福家世界”﹔擔任團中央書記時,他要求團員能把人民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是八路軍政治部主任時,嚴明軍隊紀律,要求每個戰士自覺地愛護群眾,把群眾當成和藹可親的兄弟﹔在蘇聯匯報國內抗戰情況時,他自豪地寫出群眾對於共產黨與其他政黨態度鮮明對比的原因﹔任中共中央秘書長時,他要求每一位干部一定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直到他逝世前,他還在擔心為國出征的志願軍戰士。任弼時,一名一生為民的實踐者與探索家。

一、人民群眾思想的萌芽

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早在長沙讀書時便在作文《愛群說》中從論述了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從“國借人而立,人借國而保存,未有國無人而強,人離國而立”【任培國(弼時)在湖南省第一師附屬小學作文:《愛群說》,手稿。】引出國家與人民息息相關的結論。

在長郡求學時,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節用。任弼時寫道:“……吾觀乎今之從政者……擁妻抱妾,花天酒地,縱恣揮霍,不顧分量,甚或伴某省之督軍省長,彼送此迎,耗費金錢不可勝言。嗟乎!此非我國之金錢耶,亦非我國民之脂膏耶,痛矣哉!時愈極而日用愈奢,生愈蹙而靡費愈大,以此治國,不亡何待。”小小年紀就能針砭時政,一針見血,文中字字充滿著憤怒之情,痛批治國者隻知搜刮民脂,腐敗之風愈演愈烈,官官相護,你來我往,這樣的治國者不用多久必將滅亡。

1921年赴蘇學習時任弼時又在給自己父母的家書中寫道:“隻以人生原出謀幸福,冒險奮勇男兒事,況現今社會存亡生死亦全賴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樂,此亦我輩青年人的希望和責任,達此便算成功。”這其中講到的“大福家世界”、“同天共樂”便表達了他最初的與民同樂和執政為民的思想。

蘇聯學習三年回國后,任弼時進入團中央工作,1925年他在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學校刊》上撰文《怎樣布爾什維克化》,裡面提到:“真正布爾什維克化的精神是:一要使團體能群眾化,二要使團員正確明白主義且不忘其為群眾的領導者,三要能按實際情形而運用經驗與理論。”“改良組織,務求其能接近群眾”這句話深深表達了組織要深入群眾,走群眾路線。

五卅慘案發生后,任弼時在《上海五卅慘殺及中國青年的責任》一文中提出:“中國國民革命成功的第一步,還是要注意於民眾的政治教育,取得民眾之多數同情於革命,方才能使革命的實力發展﹔同時則須注意到民眾力量的團結。”革命事業的成功絕非紙上談兵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從心理上了解他們的需要,並且指導他們該如何進行,還要注意取得大多數群眾的支持。這篇著作談到了任何工作都要真正做到走進基層,走進群眾,要想爭取群眾的支持就必須主動與群眾聯系和群眾接觸。

192773日,黨中央在武昌舉行擴大會議。任弼時宣讀了共青團的《政治意見書》,遭到陳獨秀的阻止。任弼時並沒有膽怯,他始終認為群眾利益至高無上,而廣大群眾的利益才是他為之努力的方向,才是壓倒一切的真理。隨后他在黨中央緊急會議上的發言中闡述:“黨怕群眾。……因此黨處處遷就小資產階級,使黨失了獨立的作用。”更是直接表明,為民的意義在於為廣大的人民,而非小部分團體,如果只是小部分的人得利,那麼最終就會失去民心,失去方向。

1928年年初對於暴動的成敗中的問題,任弼時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機關刊物《無產青年》第四期上發表了《對於暴動問題的意見》一文,他在文中說:“每個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每個黨和團的工廠與鄉村支部,每個革命的工人和農民,應當時刻注意自己周圍的群眾,應當很詳細地去調查研究群眾生活,替他們(就是替自己)提出很實際的極切身的要求,領導他們為這些要求而爭斗。”請注意,文中括號內的注明,“就是替自己”這幾個字,體現了一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智慧,為了老百姓,為了群眾就是為自己,時刻把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著想。

二、在革命中總結和發展人民群眾思想

白色恐怖之下,黨組織遭到幾次重大的破壞,尤以兩湖省市縣委干部的損失非常重大。江蘇、河南相繼破壞,中央政治局委員羅亦農同志在上海被捕槍斃后,19285月任弼時為中央起草的《中央通告第四十七號》,原件副題為“關於在白色恐怖下黨組織的整頓、發展和秘密工作”的一文中指出:“這些現象的來源,就是由於平常沒有注意運用公開可能去團結廣大群眾的結果。無產階級的政黨只是當它能夠獲得廣大群眾的信仰與擁護,隨時可以調動群眾起來斗爭的時候,方才能表現其偉大力量。須知秘密工作之意義不是縮小黨的活動范圍,脫離群眾去求黨的安全,隱密黨的政治主張,而是如何使黨的政治主張更能普遍深入,組織更能接近群眾,隨時能夠領導群眾的斗爭而不致遭受軍警偵探的破壞。”這段話反映了黨在任何時候都沒有脫離群眾的秘密,脫離了群眾而秘密行動,隻會以失敗告終。無論是在革命斗爭時期還是在現階段,對群眾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是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做到的事情。

同年726日任弼時為中央起草的文件《城市農村工作指南》的目前任務部分。在進一步糾正城市農村具體工作中的盲動主義中寫道:“過去城市黨部因為沒有群眾工作的基礎,反動局面一來,便與群眾隔離起來,甚至有些縣委執行機關都建立在鄉村,幾乎放棄城市工作,或者是沒有能夠迅速地改變工作方式,運用工人統一戰線策略,打入群眾中去,隻憑借恐怖手段去威嚇群眾,當然不能產生什麼強有力的工人運動,黨也自然不能成為群眾中的領導核心。”這裡的含義不言而喻,威脅逼迫群眾,強行鎮壓群眾,隻會解決一時的矛盾,而真正解決問題了嗎?回答顯示是否定的。在后面的文論中他又說,“統一戰線策略的運用,有上層機關接洽與下層群眾聯絡兩種方式,但是下層群眾聯絡與宣傳是主要而且必須經常進行的工作,上層機關的接洽談判僅在一定條件之下方可採用。唯須注意上層接洽必須同時進行下層群眾中的工作,下層工作是可以單獨經常進行的原則。”【《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頁。】這裡說到的下層群眾聯絡與宣傳是主要而且必須的工作,再次強調了群眾問題的解決是任何工作都不能逃避或者無視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1933年任弼時來到湘贛蘇區工作,他在湘贛兩省組織會議上發表了《目前黨在組織上的中心工作》的報告。在這份報告的第六條中,他講道:“支部要經常討論並注意支部周圍廣大群眾利益的爭取。過去支部不管周圍群眾中所發生的一切問題,這是不能深入群眾團結群眾在支部周圍的,容易走到脫離群眾的危險。”爭取周圍廣大群眾的路線,就是為民辦實事的雛形,不管周圍群眾發生的問題,無所作為就是失職,就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19351月,國民黨在湘鄂兩省集中約十一萬人的兵力,對湘鄂川黔根據地發動“圍剿”。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14日湘鄂川黔省委發出了《關於地方戰爭動員給各級黨部與各級政治機關的指示》。16日省委召開活動分子會議,中央代表、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任弼時作了《關於粉碎敵人大舉進攻最后的徹底的粉碎敵人五次“圍剿”前面黨的緊急任務》的報告。報告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塔臥鄉開始分田的時候,群眾會議總召集不成功,后來發現土地委員會中有個反革命分子,他在周矮子時代幫周矮子壓迫群眾,紅軍來了他就借紅軍名義打貧家人的‘土豪’,並且威嚇群眾說,現在分田將來革命軍來了就要殺頭,后來把他捉起來,經群眾公審槍決了,群眾熱烈起來分田,什麼工作都好做了。”所以領導群眾的藝術,就是在於去了解群眾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並且及時的處置,滿足群眾的要求。在工作中要及時了解,定期反饋,如果隻管發決議,下命令,不去檢查,對於群眾工作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大的問題決定了,大膽交給工作人員去做,讓群眾參與,讓群眾放心,建立在群眾中的威信和權力,使群眾認識政權是維護自己利益的權力機關。

193611月毛澤東縱論紅軍長征,談到紅二、六軍團長征情形時說:“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8頁。】毛澤東的話沒有錯。紅一方面軍僅湘江之戰,即由八萬六千人銳減到三萬人﹔紅四方面軍在南下川康中,由八萬人減到了四萬人。紅二、六軍團在萬裡長征中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共減員約一萬數千人,但能一面戰斗一面補充,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兵力。無怪乎毛澤東要說這是個“奇跡”。當然,這個奇跡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193611月,任弼時在《關於二、六軍團長征的總結與二方面軍發展前途及目前任務》報告大綱中總結說:“紅二方面軍所以能夠取得長征的勝利,是因為,廣大指戰員英勇果敢,艱苦奮斗﹔發揚了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所有指戰員政治上的堅定性﹔正確地執行了黨中央及軍委的政治及軍事路線﹔全國紅軍革命力量的配合與廣大群眾的擁護。”這無疑是正確的。群眾力量是這個奇跡的制造者,也是這個奇跡的受益人。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弼時任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和八路軍政治部主任。他在193812日寫了《山西抗戰的回憶》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說:“然而要使抗戰的軍隊能夠成為動員群眾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首先決定於這個軍隊是否能夠為群眾所愛戴。如果這個軍隊處處脫離群眾,侵犯群眾利益,甚至搶劫、奸淫,使群眾望而遠避,這就無法接近群眾,更無法進行動員、組織群眾的工作,而且對軍隊本身的行動增加許多困難。因此,嚴明軍隊紀律,使每個戰士都了解軍隊是人民的,自覺地愛護群眾,使群眾感覺為和藹可親的自己兄弟,這又是軍隊去動員、武裝民眾的先決條件。”群眾是否愛戴,群眾是否感覺得到是自己的兄弟,這是一個社會一個政黨發展的先決條件,建設和諧社會,就應當自覺地以群眾為衣食父母,待群眾如一家人。

19383月,任弼時赴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負責人。414日,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遞交了書面報告大綱《中國抗日戰爭的形勢與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和任務》。在這個報告大綱中,任弼時講到了群眾對於共產黨與其他政黨態度鮮明對比的故事:“八路軍與地方人民間,建立了很親密合作的關系。首先是由於八路軍有很好的政治紀律,他們駐扎民房,須先征求居民的同意,損壞東西要賠償,更沒有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我們的軍隊每到一個地方,群眾都請我們到他家裡住,送許多東西來慰勞,而別的軍隊到一個地方,群眾多逃走。特別在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紀律很壞,發生擄掠甚至強奸婦女的現象,引起群眾很大的反感。有些村子的群眾,自動規定一些辦法,就是別的軍隊到了,由村長敲三下警鐘,全村人民便躲到山上﹔但八路軍到時,便敲一下警鐘,大家在家裡燒茶水歡迎。我們的隊伍因為得到群眾擁護,在作戰時,群眾自動替我們搬運傷兵和戰利品,修補難走的道路,使我們好通過。平時則幫助我們運糧食、彈藥,給予我們以很大的便利。”這個故事用正反兩個事例來詮釋了得民心的重要性,無疑不是告訴我們,嚴於律己,執政愛民永遠是群眾最想要的政黨,也是群眾最擁護的政黨。

三、成熟的人民群眾思想

1941年,由於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和“掃蕩”,再加上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使解放區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困難。為了戰勝困難,堅持抗日,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任弼時在陝甘寧邊區各縣干部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時局的發展和邊區的任務》的講話。他說:“民主建設與經濟建設,是有相互密切關系的,兩者缺一不可,忽視了一方面,另一方面就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像我們邊區的參議會,要能夠認真討論和解決人民生活的具體問題,人民才會擁護它。這就是說,隻有提高邊區的生產,切實地解決人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鞏固我們邊區政權的基礎。因此,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用很大的注意力進行經濟建設工作。”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人民才會擁護它,他在結尾時還說,“一定要把握住少發空論多做實事,反對沒有內容而隻有形式的各種小組,減少那些亂動員消耗老百姓勞動的做法,一定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反對一切形式主義、花架子、形象工程,實事求是的做實事,辦好事才是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同年7月,任弼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后寫的報告大綱中談到:“要與群眾建立真正的密切的聯系。我們的黨是為無產階級、為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的黨,是領導廣大群眾為自身求利益求解放而進行革命斗爭的黨。我們的黨是已經與群眾密切聯系起來的黨,而且仍然為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系而斗爭。我們黨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與廣大群眾有密切的聯系,就在於它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所以,哪個黨的組織脫離了群眾,失掉了群眾,那就等於失掉了基礎,失掉了斗爭力量。哪個黨員脫離了群眾,那他對黨便減弱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少聯系一個人,便對黨減少一份力量。”如何與群眾建立密切的聯系?如何使我們黨的威信在群眾面前提高?如何讓廣大群眾信賴我們的黨?這些問題是每一個領導應該思索並天天為之努力解決的,同時這也是測量黨性的一個主要標志。

19421019日至1943114日,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西北局在延安召開高級干部會議。這次會議以整風的精神,總結了陝甘寧邊區黨的歷史問題和工作。194317日至9日,任弼時在會上作了《關於幾個問題的意見》的長篇講演。“如何才能使黨的主張真正地代表人民的意見呢?就是要我們的黨真正掌握了馬列主義的武器,真正與人民有密切的聯系,根據群眾的需要,按照群眾的覺悟程度(必須與尾巴主義區別開來),而提出主張與政策﹔同時又要通過群眾去實現它,使群眾真正認識與接受黨所提出的主張,並為這個主張而進行斗爭。”這就是說,領導者如果不根據具體情況,不根據群眾的需要,而提出的空談,並且還一意孤行,是不能夠真正代表人民的意見的。這種情形,在我們黨內是曾經發生過的,恐怕今天某些個別工作部門也還會存在著的,但這是一種不正常的不應有的現象,是一種特殊的“例外”,我們老百姓也不要從這些“例外”的情形而做出以點帶面的結論,說什麼黨的主張背離人民的論調,而是應該參與監督,配合政府揪出這些害人的“老虎”,打擊不正之風。

1943年,任弼時在西北局高干會上講話中談到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時,他特別批評道:“在我們黨政軍民的領導機關裡,還有這樣的極少數的官僚主義化了的分子,他們雖是出身於工農群眾,雖然也知道群眾的苦難和要求,但他們已經染上了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不僅不好好地為群眾辦事,反而企圖爬到群眾的頭上,假公濟私,利用自己的地位去發財致富。”縱觀古今每一個朝代的沒落無不因腐敗之風,民不聊生,民怨不解決,反而視而不見,民則必反,不加大力度來打擊和懲治這些思想上已經蛻化了的腐敗分子們,我們的群眾就會對我們黨產生質疑,失去信任。由此可見,反腐工作任重道遠。

同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2周年時,任弼時在其著作《共產黨員應當善於向群眾學習》一文中指出:“所以我們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從照顧群眾的利益出發,從照顧群眾的經驗出發,從依靠群眾的力量出發。要密切黨與群眾的聯系,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與群眾融成一片。”在這裡他要求每個黨員每一個領導干部對待群眾的態度,不是站在群眾之上,而是站在群眾之中,並有虛心向群眾學習的決心。

綜觀任弼時的上述文章和言論,一個心懷群眾,嘔心瀝血的開國元勛形象早已躍然紙上。生,為人民謀幸福,雖短暫,卻永不消逝。走過了沙漠,別忘了駱駝,為群眾利益犧牲一切,群眾又怎能忘卻他。“與群眾融成一片,站在群眾之中,向群眾學習。”這句從任弼時的著作和言行中體現出來的精髓,至今仍然是那麼的鏗鏘有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隻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無論何時何地,“在群眾中學習,為人民謀幸福”永遠都是一個國家能夠和諧穩定發展的前提基礎。人民滿意了,國家才會穩定﹔人民高興了,國家才會和諧﹔人民幸福了,國家才會發展﹔人民當家作主了,國家自然就會永立於世界之林。

(作者彭栗,任弼時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

 (來源: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任弼時研究中心編《紀念任弼時誕辰110周年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