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田:鄧小平與中國旅游業的騰飛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2-27   
分享到 :

鄧小平與中國旅游業的騰飛

劉金田

鄧小平旅游經濟思想是鄧小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一思想,形成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並且逐步發展,對於中國的旅游事業的騰飛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1 9 7 8年下半年開始,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成為鄧小平反復考慮的中心問題。如何實施這一重大決策,鄧小平把眼光瞄准了旅游業。從1 9 7 81 0月到1 9 7 97, 1 0個月的時間內,鄧小平連續5次比較集中、系統地談到發展旅游業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關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思想,並且逐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旅游經濟思想體系。他強調:旅游很值得搞;發展旅游要千方百計地增加收入﹔旅游這個行業﹔要變成綜合性的行業﹔發展旅游要和城市建設綜合起來考慮;發展旅游要吸收外資、引進管理;發展旅游要保護風景區,防止污染。他還提出了發展旅游業的許多具體的政策和措施。這些重要思想,推動了中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發展旅游業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突破口

粉碎“四人幫”后兩年,中國的經濟仍然在徘徊中,為了盡快結束這種局面,鄧小平號召全黨要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多想些辦法,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認為,發展旅游業可先行一步。1 9 7 81 09,鄧小平會見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長西威爾時對在場的旅游與民航部門的領導說,民航、旅游這兩個行業很值得搞。要用管理經濟的辦法來管理。要抓利潤,利潤不是帥也是將嘛。他親自算了一筆帳:一個旅行者花費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萬旅行者,就可以賺一百億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賺五十億美元。他希望民航部門和旅游部門共同研究,“以發展旅游為中心,搞一個綜合方案。”一個多月后,鄧小平訪問東南亞三國,特別是新加坡的經驗更加深了他對旅游業的這種認識:新加坡這個面積隻有5 8 7平方公裡,人口隻有2 3 0,規模僅相當於上海十分之一的國家,每年能吸引2 0 0多萬外國游客,一年僅旅游收入就高達9. 9億美元。而中國當時一年的旅游收入僅有2. 6億美元。鄧小平決定把這個“經”取來。同年1 2,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1 9 7 91,鄧小平三次著重談到發展旅游業的問題。鄧小平認為,現在國家計劃想調個頭,過去工業以鋼為綱,鋼的屁股太大,它一上就要擠掉別的項目,而且資金周轉很慢。要先搞資金周轉快的,如輕工業、手工業、補償貿易、旅游業等,能多換取外匯,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旅游賺錢多,來得快,沒有還不起外債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旅游局一直作為從事外事接待工作的一個行政部門,是從不講求經濟效益的。主要都是從政治上去考慮安排工作。接待什麼人,接待多少人都要由有關主管部門來審定。每年國家為此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財力,也是國家的一個不小的負擔。1 9 7 912,鄧小平對國家旅游總局的同志說:“搞旅游要千方百計地增加收入。既然搞這個行業,就要看看怎樣有利可圖”。一定要搞多賺錢的東西。鄧小平把旅游擺到了經濟產業的位置,明確了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就是要增加收入。幾天以后,鄧小平在同國務院負責同志談經濟建設方針時指出:“旅游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賺了錢可以拿出一些來搞城市建設”。11 7,鄧小平會見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等工商界領導人時說,我們國家地方大,名勝古跡多,如果一年接待五百萬人,每人花費一千美元,就是五十億美元。要千方百計賺取外匯。我們的人民很聰明,要多想些辦法,千方百計選擇收效快的來搞,不要頭腦僵化。比如要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多搞幾個旅游公司。這裡鄧小平一連用了幾個千方百計,可見當時他對發展旅游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當時工商界人士落實政策后有5億資金,鄧小平希望他們把這些資金用來搞旅游業,主要是上海、天津、廣東,集中投資到旅游方面。

發展旅游業是解放思想的突破口

早在1 9 7 89月鄧小平東北之行時,就提出解放思想的問題。他說,我們要根據國際國內條件,敢於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1 21 3,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鄧小平關於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指示,也成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首先,他提出可以利用僑資、外資來發展旅游業。他認為,外資建旅游可以干嘛。這在當時無疑起了一個沖擊波的作用。曾幾何時,中國人曾經嘗過了借外債和受人控制之苦。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引以為自豪的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現在要借外債來搞旅游,確實是石破天驚之舉。鄧小平說:“搞旅游要把旅館蓋起來。下決心要快,第一批可以找僑資、外資,然后自己發展。”首先,旅游需要,我們自己也需要。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膽思想。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一批批由外商獨資、中外合資的旅游飯店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在中華大地,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旅游事業的發展。其次,他提出發展旅游業要實行按勞分配政策。他說,旅館、飯店的服務員,凡是服務得好的,不管年齡大小,工資待遇都要提高。他還提出經濟效益要和工資挂鉤。賺錢多的工資就要多,搞得好的年底可以拿雙薪。工作人員要實行按勞分配,年終利潤多還可以發獎金。九億人口的收入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總是有的地區先富起來,一個地區總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時旅游業實行這一政策走到了前面。第三,關於用人問題,也要解放思想。旅游業作為一個經濟產業,本身就是一個競爭的行業。用人顯得尤為重要。不能按資排輩。他提出旅游局要用人得當。要有一些有闖勁、有干勁、有辦法的人。隻憑資格不行。他還特別談到可以聘用外國人。這在當時引起的震動是不小的。1 9 7 911 7,鄧小平對工商界負責人說,“旅游業你們可以推薦人當公司經理。請你們推薦人管理企業,特別是新的企業,不僅國外的,還有國內的,條件起碼是愛國的,事業心強的,有能力的。如旅游業,每個地

方推薦兩、三人”。第四,“要搞多賺錢的東西,可以開飯店、小賣部、酒吧間,進口一些酒、可口可樂,搞紀念畫冊、風景圖片,還可以搞一些正當的娛樂”。過去,林彪、“四人幫”推行“左”的錯誤,把一些正當的娛樂活動視為封、資、修的東西,加以禁止。到中國來旅游,隻能是“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生活非常單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國客人來華旅游的興趣。鄧小平提出的這些具體的政策,大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搞活了旅游業。旅游部門重點解決了晚間文化娛樂問題,修建了一批文娛設施,增設了一批活動項目,既方便了游客,豐富了旅游內容,也增加了收入。同時還為許多年輕人增加就業的機會,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發展旅游業是對外開放的突破口

1 9 7 8年、1 9 7 9,鄧小平一直在勾畫對外開放的藍圖。這兩年,鄧小平考察過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也考察過和咱們自然條件差不多的東南亞國家。他認為,長期的閉關鎖國,使中國越來越落后於世界,應大聲疾呼: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鄧小平這一段時間的出訪,和后來中國旅游業的開放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的對外開放,旅游業發揮了窗口作用。過去的旅游業接待外賓完全是被動的,是政治任務。現在要轉變旅游業的職能,利用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優勢,吸引外賓、吸引游客。1 9 7 8年下半年,當時中美兩國還未建交,美國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長來中國商談建立航空聯系業務。鄧小平說,中美兩國關系雖然沒有正常化,但商務關系是可以發展的。在兩國關系沒有正常化的情況下,要考慮先採取民間的方式通航。以航空公司的名義對外聯系,便於同外國打交道。這樣做,有利於民航和旅游業的發展。他還說,現在外國人想來中國的人很多,根本排不上隊,旅游的最大客源國是美國,也有日本。當有關部門請示泛美航空公司提出要作為我們旅行社代理人可不可以時,鄧小平當即表示,可以考慮。他說,你們要研究一個綜合方案,把美國這個門打開。鄧小平考慮得更深的是想通過旅游推動政治上打開美國的大門。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后,鄧小平出訪美國,中美簽訂了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協定,極大地推動了旅游事業的發展。鄧小平還提出旅游業對外開放的一些具體設想:石林很寶貴,中國有一個,意大利有一個,但我們的石林比意大利的好得多。要開辟到拉薩的旅游線路,外國人對拉薩感興趣。到尼泊爾的游客也可以到拉薩來。為了搞好旅游這個對外開放的窗口,鄧小平要求旅游局要搞一些培訓班,培養翻譯、導游、經營管理人員,甚至服務員。服務員也要有知識,有一點外語基礎。房子要干淨,伙食要適合外國人口味。要搞好旅游宣傳等等。中國今天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旅游業是功不可沒的。

鄧小平不僅提出了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思想,還對旅游業進行了深入實際的考察。1 9 7 97,他視察黃山,發表了重要講話。黃山講話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他的旅游經濟思想。他提出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實際上蘊含著旅游業要打出去,中國要打出去的思想。他在黃山給黃山算賬,給安徽算賬,隨后沿途又給上海、山東、天津等地算帳。回到北京后,他在1 0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的新概念,這是從實際出發的。可以說,黃山之行的意義不僅僅是推動了中國旅游業的騰飛,而且是鄧小平在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進行構思,推動了整個中國經濟的騰飛。

(原載《光明日報》 200004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