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陳雲對外開放思想,不斷開拓對外開放事業新局面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6-19   
分享到 :

學習陳雲對外開放思想,不斷開拓對外開放事業新局面

冷溶

[摘要]陳雲是中國共產黨內較早主張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導人之一。他一貫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工作,在領導對外經濟工作和對外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豐富深刻的對外開放思想。新中國成立后,他在發展對外經濟貿易與合作方面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進入新時期,他協助鄧小平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在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他積極支持開放沿海城市和開發開放浦東,支持走出國門辦企業。同時,他又強調要保持頭腦冷靜,注意防止不利影響,積極穩妥地推進對外開放。我們要學習他寬廣的世界眼光,積極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的戰略思維,以開放促創新的理念,吸取他的經驗和智慧,把對外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關鍵詞]陳雲﹔對外開放﹔經濟工作﹔戰略思維

陳雲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之一。作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一貫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工作,在領導對外經濟工作和對外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提出和闡發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形成了豐富深刻的對外開放思想。陳雲的經濟思想十分豐富,對外開放思想是他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寶貴的思想財富,對於指導今天的改革開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陳雲是中國共產黨內較早主張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導人之一。新中國成立以后,他長期主持財政經濟工作,創造性地貫徹執行黨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對外經貿關系的指示,創建了新中國海關,統一了全國外貿機構和管理制度,主張並積極推動中國同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和貿易合作,領導建立了新中國對外貿易的新格局。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后,陳雲指導擴大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進口糧食、糖、尼龍、化工設備等,調整進出口結構,有效緩解供應不足狀況,穩定了國內市場。“文化大革命”后期,陳雲根據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新變化,鄭重提出同資本主義打交道大勢已定,要研究資本主義,利用一切靈活有效的交易手段,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在毛澤東支持下,陳雲協助周恩來抓對外貿易工作,學習和運用世界市場的經濟規律,拓展中國商品的出口市場,嘗試利用國際期貨、黃金、資金市場,從西方國家較大規模地引進成套先進設備和技術,促進國內基礎工業,特別是化肥、化纖和冶金工業的發展。陳雲在發展對外經濟貿易與合作方面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新時期對外開放提供了理論准備,積累了寶貴經驗。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陳雲協助鄧小平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初期,陳雲主持中央財經工作,積極推進引進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旗幟鮮明地支持寶鋼上馬,關心經濟特區建設,為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他積極支持開放沿海城市和開發開放浦東,提出對外開放“我們也可以到人家那裡去”(《陳雲文集》第3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537頁。),支持走出國門辦企業。同時,他又強調要保持頭腦冷靜,注意積累經驗,防止不利影響,積極穩妥地推進對外開放。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逐步推進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得以形成,國家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改革開放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奮斗,中國成功地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外匯儲備規模位居世界首位,並且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有了一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積極參與了全球經濟治理。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存度不斷提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進一步提出,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陳雲對外開放的思想和方法,從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把對外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第一,學習陳雲寬廣的世界眼光,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在對外開放問題上,陳雲始終持積極主動態度。他放眼世界,敏銳及時地提出適宜的方針和具有戰略預見性的意見。他強調:“打破閉關自守的政策是正確的。”(《陳雲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頁。)“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所用,是完全正確的,要堅持。”(《陳雲文選》第3卷,第355頁。)他提出的“發展勞務出口”、開展旅游創匯、對外開放要走出去等前瞻性的意見,對於在改

革開放之初開拓對外經貿渠道,提高創匯能力,引進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物資、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我們要堅持在國際大視野中積極謀劃發展布局,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回旋余地,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我們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人民日報》2013年1月30日。) ﹔要深度參與新的國際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35頁。)。當前,我國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發起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等,積極推動世界形成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就是這種積極開放戰略的鮮明體現。

第二,學習陳雲堅持積極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的戰略思維,增強防范對外開放風險的能力。

在對外開放工作中,陳雲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堅持積極穩妥地推進對外開放,維護國家利益。針對在外貿計劃體制改革中出現的自相競爭,肥水外流的問題,陳雲提醒有關部門“肥水不落外人田”、“堅持統一對外”。對於引進工作,他主張從國情出發,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在利用外資方面,他提出借外債是必要的,但“要用得好,還得起”,要注意外匯使用安全,看清資本家追逐利潤的本質。他還提出,必須充分看到對外開放后帶來的問題,對外開放不可避免地會有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作風的侵入,這對社會主義事業是直接的危害,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高度的警惕,並加強教育和防范。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我們要不斷拓展開放的新領域和新空間,同時保持清醒頭腦,警惕和防范各種風險,切實維護國家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提醒說:“國際市場是個大空間,雖然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但往哪飛、有沒有風浪,也是要搞明白的,不能漫無目的亂飛,更不能往漩渦裡鑽。”202015年增刊2015SUPPLEMENT場是個大空間,雖然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但往哪飛、有沒有風浪,也是要搞明白的,不能漫無目的亂飛,更不能往漩渦裡鑽。”(《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第134頁。)因此,我們要學習陳雲的經驗和方法,加強宏觀指導和精准的計算、研究,通過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體系,推動對外開放健康向前發展。

第三,學習陳雲以開放促創新的理念,不斷提高競爭新優勢。

陳雲始終把促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作為對外開放的著眼點、出發點,強調引進基礎上的創新、發展。他提出:“引進先進技術比引進先進設備重要得多”(《陳雲文集》第3卷,第520頁。),“既要買工廠,又要更多地買技術,買專利”(《陳雲文選》第3卷,第262頁。),“要使自己的東西一步一步地進步,達到先進的水平”(《陳雲文集》第3卷,第535頁。)。為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陳雲強調要保証出口商品質量和信譽,打造自己的拳頭產品和獨創品牌。

當前,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存在,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許多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還不強。在今天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要突出發揮比較優勢這個重點,善於在國際競爭中揚長補短。”“關鍵是要把我們的優勢和劣勢搞清楚,在此基礎上,完善布局,定好政策,搭建有利於發揮優勢的經貿合作平台,以我之優勢對他人之劣勢,以他人之優勢補我之劣勢。”(《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第135頁。)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我們必須提高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外貿發展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從成本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

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於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道路,是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積極汲取老一輩革命家治國理政的經驗和理念,將有助於我們開闊思路、增加動力、明確方向,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統籌國際國內大局的能力,繼續把對外開放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冷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北京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15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