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陳雲學習調研工作的方法——以《青浦農村調查》為例

作者:陳鬆鬆    發布時間:2017-10-31   
分享到 :

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抓手。陳雲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典范,三年困難時期的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他積極響應毛澤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從解決農業經濟恢復發展的實際出發,深入上海青浦小蒸公社開展蹲點調研,並形成了調研成果《青浦農村調查》。如何從陳雲這次經典調研中學習方法、吸取智慧,對當前黨員干部做好調研工作很有意義。

注重深入基層一線實地蹲點

陳雲慣於和善於使用蹲點調查法,寄希望於“解剖麻雀”,以點帶面,為解決實際問題助力。1961年選擇青浦小蒸公社進行半個月的蹲點調查就是實例。陳雲的蹲點調查主要表現在:

一是蹲得住。作為黨中央副主席、主管財經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陳雲可謂日理萬機,但是他清楚這次農村調研的意義和分量,仍舊“一竿子插到底”,輕車簡從,在小蒸這個地方扎扎實實搞調研,而且一蹲就是15天。

二是能蹲到群眾中去。他謝絕了縣裡做的生活安排,給縣裡同志提出“不請不到”的要求,盡量不給地方同志添麻煩,不給地方正常工作帶來影響。他在小蒸公社能夠深入基層干部群眾中去,看他們吃公共食堂、養豬、種地等,真正和調研對象打成了一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也沒有“坐著車子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的虛招。

三是蹲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地方。陳雲之所以到小蒸公社調研,不僅在於“大躍進”以來這個地方問題突出,還在於這個地方是他生長、革命和新中國成立后一直關注的地方,和這裡的干部群眾相互熟悉、感情深厚。在困難時期,陳雲相信到家鄉去,能夠最大限度地了解基層實情。正如他所言:“掌握實際情況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向自己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去了解。”“農民知道我們,所以敢於講話。”

善於從細節中找到問題突破點

陳雲講過:“我們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研究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陳雲的小蒸公社調研就注重將情況摸細摸清。

一是通過解剖麻雀、細化問題。不僅選取小蒸公社這個有代表性的調研點,而且選取了農業經濟恢復發展的若干重要也很具體的養豬、農作物種植、自留地等問題。

二是善於從細節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點。比如他跟農民聊的時候了解到一個喂養豬崽的細節問題,農民“對最后生下來的比較瘦弱的奶豬特別照顧,把它放在奶水最多的第三個奶頭上吃奶。經過安排,奶豬就習慣於在固定的奶頭上吃,大小長得比較均勻”。從這個細節中陳雲看到的是農民“私養豬”的精心。還比如,在分析多種蠶豆好的原因時,陳雲運用相關化學知識進行佐証,“種小麥比種蠶豆消耗土地的肥力多,原因是豆科植物有根瘤菌,可以固氮。豆田種水稻施同樣多的肥料,要比麥田種水稻每畝多收約五十斤。如果把種豆少用的十擔豬肥施在水稻上,再增收二十斤,兩項合計每畝可以多收稻谷約七十斤。”可以說,陳雲這種站在宏觀全局高度,從小處著眼,通過“打算盤”明成本看效益的做法,正是探求重要問題解決的一般規律性的要義所在。

三是把調查細節與作出決策有機結合,提出思考,做到了“先調研后決策,不調研清楚不決策”。

全方位比較確保調研情況真實性

陳雲曾說,領導干部聽話要特別注意聽反面的話,因為不同的意見,常常由於領導人不虛心,人家不敢講,不容易聽到。在青浦調研中,陳雲綜合使用了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充分體現了他調研求真的風格。

一是交換意見。既聽肯定意見,也聽尖銳批評意見,同時做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當時小蒸公社的老百姓對困難時期的生活、對基層干部的作風問題有意見:“一是糧食吃不飽”“糧食征購多了,隻留400斤,每天隻能吃兩稀一干”“二是基層干部不顧實際,瞎吹高指標,參加勞動少,生活特殊化”。正像群眾反映的,“干部吹牛皮,群眾餓肚皮”“干部出風頭,群眾吃苦頭”。而且干部是“大衣捧了捧,不做三百工”。群眾是“頭發白鬆鬆,不做不成功,做了兩百工,還說不勞動”。“三是干部在生產中瞎指揮,不向群眾進行自我批評”“四是沒有把集體生產組織好,群眾的積極性差”。陳雲聽到這些意見后,說國家遇到了困難,讓群眾受苦了,他是中央副主席,有責任,應該檢討和道歉。其坦蕩的胸懷,為民的情懷,真誠的品格,著實讓基層干部群眾感動。

二是比較分析。搞清實際情況,作出相關研判。陳雲調研善用比較分析法,彰顯著比較分析的特點,什麼事情能辦什麼事情不能為,往往會用權衡利弊方式進行,利大於弊,可為﹔弊大於利,慎重。

三是反復驗証。情況分析完畢,不急於做結論,而是反復核實,最終確立解決方法。經過15天的調研,陳雲形成了對農作物種植、養豬、自留地等問題的研判意見,但是他沒有急於下結論或者將調研成果上報中央,而是按照毛澤東所講的:“在調查的時候,不要怕聽言之有物的不同意見,更不要怕實際檢驗推翻了已經作出的判斷和決定”。他又到杭州、蘇州,找了和青浦情況相仿的幾個縣的縣委書記和若干個大隊支部書記,研究了種雙季稻和種小麥的問題,也順便問了養豬和自留地的情況。另外,又找了與青浦土地、人口、氣候條件不同的蕭山和無錫兩縣縣委的同志,調查了種植情況,研究了農作物種植安排上的有關問題。經過進一步的求証,當發現了小蒸調研得到的結論能夠經得起檢驗后,陳雲才將撰寫的報告上報。這些做法充分體現了他慎重穩當的工作風格。

能夠抓住實際問題的要害所在

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七中全會的講話中對陳雲有過評價:“不要看他平和得很,但他看問題很尖銳,能抓住要點。”陳雲1961年青浦小蒸公社調查就是能夠抓住問題要害的典范。

一是確立農村經濟恢復發展問題的要害。主要抓住三大問題:農作物種植、養豬、自留地。這些問題關乎糧食產量的恢復發展,關乎肉食供應和農家肥提供,關乎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和度過飢荒的現實。

二是確立每個具體問題的要害。農作物種植安排不能僅看上級怎麼發的行政指令,也不能僅憑老農的經驗,主要決定於無霜期長短、人口和耕地比例、地勢高低、土質情況和耕作習慣等﹔養豬方面,公養和私養只是主體不同,最關鍵的要看如何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自留地應否多留,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統籌解決集體和農民個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三是確立調研方法的要害——交換、比較、反復。陳雲小蒸調研綜合運用的實地查看、專題座談、個別談話等方式,都蘊含著這六個字的辯証法思想。

堅持調研成果的效用發揮

陳雲說過:“我們要講真理,不要講面子。是什麼就是什麼,應該怎樣就怎樣。”他的小蒸調研就充分體現了一個“實”字。

一是結論科學。陳雲調研形成了《種雙季稻不如種蠶豆和單季稻》《母豬也應該下放給農民私養》《按中央規定留足自留地》三篇報告,后來他以《青浦農村調查》為題,給中央相關領導寫信,並附上了這三個報告,以求為中央決策服務。

二是效果實在。毛澤東看過陳雲的調研報告后,給予了充分肯定,說:做調查研究,就應該向陳雲同志學習,用數據說話,讓人心服口服。中央採納了報告意見,做出相應工作部署,為貫徹落實黨的八屆九中全會通過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思考深遠。陳雲的小蒸調研既關注非常時期的困難問題,同時也對農業生產力解放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開始關注、理解、支持安徽、湖南等地在困難時期出現的“包產到戶”,他認為這可能是未來一個時期內我國農業生產力解放發展的方向。后來找機會向毛澤東陳述自己的相關思考。遺憾的是,當時中央對“包產到戶”採取了否定的態度。到20世紀70年代末,受到很大壓力的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裡征求陳雲對安徽再次搞“包產到戶”的意見時,他講了“我舉雙手贊成”的話,歷史証明了陳雲思考的深刻和正確。

(來源:《學習時報》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