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為中國圍棋事業奠基
陳毅為中國圍棋事業奠基
姚遠
陳毅元帥不僅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杰出軍事家和博古通今的優秀詩人,他還十分喜愛下棋。陳毅下棋不是純粹為了消遣,他認為:“棋盤就是戰場,要認真作戰。如果把這當兒戲,舉棋不定,亂投子,那死了活該。人要看人品,下棋也要看棋品。”他不僅自己喜歡下棋,對中國圍棋事業發展也是關懷備至。
早在法國勤工儉學時,陳毅就對圍棋產生了興趣。到了戰爭年代,帶兵打仗的他也總是隨身帶著棋具,轉戰南北。盡管有時敵機在頭上盤旋,附近有炸彈爆炸,他仍然儀態從容,繼續對局。他常從對弈中闡釋軍事上的道理,他說:“棋道之中充滿了軍事辯証法,由小見大,可以得益匪淺。”
新中國成立之后,酷愛下棋的陳毅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關心中國圍棋事業,對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1950年,陳毅在北京探望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時,在其寓所遇到了圍棋名手過惕生,便同他們談起了圍棋,說:“圍棋是我國創造的,現在日本的水平比我們高。我們一定要趕上和超過日本。”在此前后,陳毅還多次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向圍棋界人士表達了“讓經歷三千年古老文明的圍棋有個新面貌,配得上新中國”的意願。
新中國成立之初,下圍棋的人微乎其微。1956年,國家體委本打算舉行一次全國棋類錦標賽,但由於報名參加圍棋比賽的人數太少,所以,這一年的12月隻舉行了全國第一屆象棋錦標賽,而圍棋只是進行了表演賽。
陳毅決心改變這種狀況,在他的熱心提倡和國家體委的大力支持下,下圍棋的人數迅速增加,到1957年,圍棋終於被列為全國棋類錦標賽正式比賽項目。但是,參賽的圍棋選手也僅有27人。
1960年五六月間,陳毅邀請日本圍棋訪華代表團來華進行友好訪問和比賽,旨在促進中國圍棋水平的發展。1960年5月31日至6月21日,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30局的正式比賽中,中方勝2和1,負27局。
這一比分懸殊的落后局面,使陳毅憂心如焚。他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商量,召集新老棋手開一次座談會,研究如何盡快提高水平,培養新生力量等問題。
1960年6月28日,陳毅、賀龍接見了在北京的圍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部分名手。一見面,陳毅環顧四周,不無感慨地說:“請來的太少了。”他問北京市體委負責人:“北京有多少人下棋啊?”那位負責人答道:“我們還沒有作過確切的統計。”
陳毅對大家說:“最近,我在上海開會,北京正有棋賽。聽說黃永吉同志跟日本朋友下,本來是贏棋,黃永吉下錯了一招,下和了。在上海,就贏了兩盤。當時,正是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隊安全返回。我把這兩件事告訴了毛主席和周總理。毛主席聽了很高興。大家為這兩件事干了杯。今天,我同賀副總理、你們的體委主任,都來了,和在座的諸位談談下棋這件事怎麼辦。中國象棋有成千上萬人下,國際象棋還不普遍,圍棋有幾萬人下。這僅僅是一個概略的估計。黨和政府很關心下棋,這是個高尚的文化活動,要好好開展。”
略作停頓,陳毅回頭望一眼在身后就座的國家體委副主任黃中、運動司司長李夢華、國際司司長張聯華,雙眼又盯看一下坐在對面的北京市體委負責人,嚴肅地說:“你們該承擔這項任務了,我陳毅在這裡拜托各位了!過去10年,我們對棋還關心得不夠。現在,要看第二個10年了。我們要提倡3種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圍棋,以日本為目標,1962年下平,1965年戰勝。日本人下圍棋,所向無敵,很驕傲。我國的圍棋,從乾隆以后一蹶不振。國運衰,棋運也衰了。現在,我們國運盛,棋運也該盛。”
接著,陳毅展望了棋類運動在國際上的發展趨勢,闡明了黨和國家對棋藝的政策,對棋手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說:“圍棋,目前在美國、西德、羅馬尼亞等國都有人下,將來也可能成為國際比賽項目。國際象棋,目前蘇聯佔絕對優勢。我們也跟老大哥比一比,也要趕上去。現在,我們就要著手多培養些人,三年后出去參加世界比賽,也要爭第一名。這是世界榮譽問題。像我們的乒乓球得了世界冠軍以后,在世界上爭取了很多人。中國象棋雖然目前不能成為國際比賽項目,但在國內有幾千萬人下,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這是我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宣布的對棋藝的政策。”
陳毅還提出了培養新生力量的問題:“我們要大力培養新生力量,老的把年輕的帶好,要給他們參加比賽的機會,不要怕輸。年輕的把老的打敗了,才有希望。不僅是下棋,我們的工業、農業、文化等各項事業,都要靠年輕的一代,你們要服從國家這個大局。過去10年對棋藝關心不夠,今后10年要管好。今天大家歡聚一堂,機會難得。有什麼意見,要暢所欲言。好,我今天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陳毅的一席話擲地有聲,令棋手們激動不已!陳毅提出的“國運盛,棋運也該盛”的論斷,更使棋手們銘記不忘。兩位元帥鼓勵老手帶新手,要在幾年內戰勝日本的殷殷之情,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的心。
1960年10月16日至11月13日,全國棋類錦標賽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其中,圍棋的參賽人數較前有了成倍的增加。陳毅在百忙中仍抽空兩次到賽場觀看。11月14日,賽事即將落下帷幕。其時,賀龍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正在朝鮮訪問,他給陳毅打了長途電話,請他出席閉幕式並代替自己給優勝棋手頒獎。
陳毅欣然出席,在給優勝棋手頒獎之后,又作了精彩的講話。他說:“這次錦標賽,是解放以來最大的一次棋類運動會。賀龍同志不在北京,我代他發獎。不過要說明,即使他在,我也要參加。我對棋類運動很有興趣。星期三我到文化宮去看你們比賽,正遇你們休息,沒有趕上。第二天又去看了一會兒,本想看上半天、一天,這個願望沒有達到。但總算是兩次登門拜訪了。”
幾句開場白,道出了陳毅對中國棋類事業的熱愛和關懷,博得了棋手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接著,陳毅談了對發展中國棋類事業的五點意見。他條分縷析、侃侃而談:“一、下棋是正當娛樂,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表現人民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質,不能簡單地看成游戲……要誘導千千萬萬的人搞健康的娛樂。黨和毛主席很關心體育運動。棋類是其中之一,趣味很濃,很有藝術性,可以鍛煉人的思想品德,使人類的頭腦細膩。春秋時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數’就是棋。軍隊也應該提倡棋類活動。這次軍隊來參加比賽的隻有8個,連我算上也才9個人。我希望軍隊明年能來二三百人(台下爆發一陣笑聲)。參加勞動之后,下下棋很有好處。要鄭重地提倡,當做黨和政府的一項政策堅決執行……二、國運衰、棋運衰﹔國運興、棋運興。從歷史上看,唐太宗盛世,棋運興,趙匡胤和清乾隆統治時期,國運興旺,下棋也盛極一時。現在,我國結束了幾十年的混戰,和平發展,空前團結昌盛,文娛和棋類活動也會大大發展……三、業余與專業要結合起來。現在專業棋手太少,搞他500、5000、一兩萬人,對6億8千萬的中國人來說也不算多。我國現在經濟還很困難。但糧食、棉布過兩年就可以好轉。經濟條件好了,專業棋手的隊伍就能搞大些,各省市都要搞棋社……下棋,要有專業隊伍才能精,才能迅速提高。四、要開展群眾運動,發現人才。我們不反對天才。我們認為,隻要勤學苦練,就能成為天才,為常人所不及。下棋也有天才。如果有幾千人下棋,定能發現出人頭地的人才。水漲船高。下棋的人越多,人才就越多。所以,老一輩棋手要好好培養下一代新生力量。……體育要和政治、經濟、文化一樣,發憤圖強,將帥傳奇把祖國建成有高度工業、農業、文化、科學、體育水平的偉大國家……圍棋如果打敗日本,影響也很大。我希望能看到這一天。隻要大家腳踏實地,一定能做到。總之,專業要和業余結合,老一輩要和年輕人結合。五、注意政治學習,要有政治修養。過去下棋,是憑個人興趣。現在不同了,是國家提倡,並且規定了政策。參加國際比賽,就關系國家的聲譽,就不僅是個人興趣問題了……我們要求運動員明白大是大非,不能光賣技術。我們中國歷史上有氣節的人很多,要向他們學習,有在國際上爭優勝、爭地位的雄心壯志。棋手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廣大人民群眾過去對下棋的看法,再不能簡單地把下棋看成是好玩、好耍、游手好閑、下棋謀生,不能把下棋庸俗化。”
最后,陳毅帶有鼓勵性地作了結語,說:“今年比賽成績不壞。希望同志們繼續努力。明年再搞一兩次比賽。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同志們祝賀。這些話,希望大家帶回去,廣為傳播。”
陳毅這些遠見卓識,點明了中國棋類事業發展的最關鍵問題,為中國棋手指明了奮斗方向。
在陳毅的積極倡導下,1961年國家圍棋隊正式成立。關於這些往事,中國著名圍棋手陳祖德后來回憶說:“當時我們是中國國字號序列的第11支國家隊,之前的10支國家隊,大都是三大球、游泳、乒乓等重要的項目,當時許多人都想不到,以前社會地位並不高的圍棋,也能成立國家隊。”他說:“當時陳老總經常來國家隊為我們打氣,特別是在我們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乒乓球國手又在世界大賽上奪冠的時候,他就會來圍棋隊激勵我們,希望我們快點進步。”
陳毅總說,下棋可以鍛煉人的頭腦、培養人的品德,值得提倡。他在任上海市市長期間,曾多次接見老棋手,並指示將有名望的老棋手安排到文史館工作,到中央工作后,他仍念念不忘中國的圍棋事業。陳毅非常關心中國年輕一代棋手的成長。他多次將一些名棋手如陳祖德、王汝南、聶衛平等人接到自己家中,詢問他們的成長經歷,殷殷寄語,囑托他們要努力拼搏,要打出國門,要推廣普及,注意培養新生力量。陳毅還時常帶著這些選手去向周恩來、李先念、鄧小平等人做介紹,請他們關心中國圍棋,他曾對李先念說:“你要給圍棋出錢啊!”還對鄧小平說過:“總書記,你要多支持啊!”
作為20世紀80年代中日圍棋擂台賽的主角和常勝將軍,聶衛平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聶衛平10歲時就曾跟陳毅下過棋。對於早年與陳毅元帥的棋事交往,聶衛平回憶說:“陳老總對我非常關心,老師都是他給我找的。”
在陳毅的關懷下,一批年輕的中國圍棋選手迅速成長起來,並在世界圍棋界為中國揚威。直到今天,一進中國棋院,仍能看到陳毅1962年為《圍棋名譜精選》一書的題詞“紋秤對坐,從容談兵,研究棋藝,推陳出新。棋雖小道,品德最尊,中國絕藝,源遠根深。繼承發揚,專賴后昆,敬待能者,奪取冠軍。”這48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鐫刻在屏風之上,激勵著每一個棋手努力拼搏。
(來源:《黨史縱覽》201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