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這就是我的訣竅”
譚震林:“這就是我的訣竅”
肖文宏
譚震林一生,敢說敢做,個性鮮明,人稱“譚大炮”。他講話作報告,也很少請人“捉刀”,有著濃厚的“譚氏風味”,讓人耳目一新。經常聽譚震林報告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讀譚震林有代表性的講話記錄稿,即使沒有寫他的名字,也可以感覺出來是他的報告。
1957年,譚震林在攸縣進行民主辦社試點。隨行的新華社記者胡堅,曾經用試探的口氣建議一些報告由秘書代寫。譚震林風趣地說:“那不行,如果領導干部在會上照念秘書起草的稿子,那不成了傀儡?!再說,人家寫的稿子,畢竟不全是自己的見解嘛!我看還是爭取自己寫報告好,這樣無非是辛苦點。”
一次,主管“農口”工作的譚震林副總理在基層考察,遇到一場報告會。台上,一位干部正襟危坐,捧著稿子,念得磕磕巴巴。台下,有的人打哈欠,有的人打瞌睡。眼見如此,譚震林問道:“你的稿子是誰寫的?”被問者吞吞吐吐說是別人替寫的。“那今天是你發言啊,還是別人發言?”譚震林巡視了一圈會場,大聲說道:“官,越當越懶!講十幾分鐘的話,都要別人替寫。這不脫離實際才怪!今后你們要是再讓別人寫稿子,就是不稱職!”
“他從不拿稿子,只是在香煙紙上寫幾條提綱,可是作起報告來卻是洋洋大觀。他的報告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江南抗日義勇軍戰士於玲回憶道。有一次,上海來的學生追問譚震林作好報告的秘訣,那一次譚震林變得嚴肅了,認真地說:“革命事業是很復雜的,目不識丁,怎麼能干好工作呢?就是打仗,也還是要有文化,軍事也是一門科學,不能單憑勇敢呀!憑勇敢僅是一勇之夫,不了解形勢,不研究戰略戰術,就要打敗仗。所以工農干部要抓緊學習,這就叫工農分子知識化。但是光靠讀書學習也是不行的,就像有些知識分子那樣,書讀了一大堆,遇到實際問題就束手無策了,不是照搬書本教條,就是把別人別地區的經驗照搬照套,不是‘左’,就是右,脫離實際,迷失方向,常常犯錯誤。所以,讀書之外,還要實干,到實際工作中去學習去提高。……我干革命、作報告靠的就是這兩方面的功夫。這就是我的訣竅。”
(來源:《北京日報》201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