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如海 大公至正——讀《難忘的二十年——在習仲勛身邊工作的日子裡》有感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4-12   
分享到 :

盛德如海 大公至正

——讀《難忘的二十年——在習仲勛身邊工作的日子裡》有感

聶公佐

“他的胸懷像大海一樣寬闊,人品像青山一樣崇高”,他傳奇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一生。作為黨員干部,通過品讀《難忘的二十年》一書,追思習仲勛同志“一生光輝、歷經坎坷”的奮斗歷程,我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忠誠二字的責任和分量。

再次滿懷敬仰地打開了《難忘的二十年——在習仲勛身邊工作的日子裡》一書,我伏案細讀,心緒久久不能平靜。本書作者張志功同志在“文革”前和改革開放后先后兩次擔任習仲勛同志的秘書,前后加起來正好20年,是習仲勛同志光輝歷史的目擊者和見証人。在書中,作者回顧了同習仲勛同志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日日夜夜。全書篇幅不長,文風朴實,亦如習仲勛同志的為人——純朴、簡單、真實。翻開書頁,同作者一道感受習仲勛同志的喜怒哀樂、嬉笑怒罵,感受他起起伏伏、波瀾壯闊的一生,令人不禁動容感慨。

惟其忠誠方能信仰篤定,信念如山

信仰必經萬般委屈而不悔,忠誠必經嚴峻考驗而不改。沒有堅定的信仰信念,忠誠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品讀這本書,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是信仰信念,什麼是忠誠堅貞。該書開篇就講了習仲勛同志蒙冤受屈的那段艱難歲月。19629月,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身為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的習仲勛因“小說《劉志丹》問題”遭誣陷,被扣上“習仲勛反黨集團”“西北反黨集團”等莫須有罪名,受批判、審查長達16年之久,其間竟有7年沒有見過家人。但在這樣一種痛苦無處訴的情況下,他仍以頑強的意志堅持學習理論,堅持鍛煉身體,相信自己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公正解決。艱苦生活的磨練、身陷囹圄的磨難和種種不公正待遇,沒有改變他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沒有改變他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忠誠,彰顯了一個真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強品質和崇高氣節。19784月,在還沒有得到公開平反的情況下,他服從組織決定,毅然南下廣東省委主持工作,毫不計較個人的委屈和得失,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承諾——“一個共產黨員,還有什麼比能為黨多做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書中還記錄了一段他和好友班禪的對話,習仲勛和班禪的冤案在平反后,老友重逢,感慨萬千。班禪很不安地說:“因為我的《七萬言書》,把你給連累了,真對不起。”習仲勛同志卻對他說:“這不是誰連累誰的問題,我們都受到了鍛煉和考驗,增長了見識,黨對你是了解的。”朴實的話語,透著對黨的無限忠誠,表達著對組織的無比熱愛,令人肅然起敬。人生能有幾個16年啊?習仲勛同志完全有理由為自己所遭受的不白之冤表達自己的委屈,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把“16年冤屈”當作“鍛煉和考驗”,始終對黨保持忠誠之心。支撐他至死不渝對黨忠誠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是信仰。是信仰決定了他沒有把職位用於謀求個人利益,而是用來為黨工作、造福人民﹔是信仰決定了他把個人榮辱寓於黨的事業,始終把組織需要和組織安排置於個人意願之上。

惟其忠誠方能秉持真理,矢志不移

習仲勛同志是從實踐中成長起來的群眾領袖,最懂得實踐的重要性,最講實事求是,不論什麼時候都講實話、講品德、講良心,更講黨性,從不說違心話做違心事﹔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認為既然是錯誤的東西,不管來自誰的決定,不管有多大壓力,都要徹底糾正。他在廣東平反冤假錯案時,以革命家的勇氣,以雷厲風行、一抓到底的作風,頂住層層壓力,堅持實事求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處理廣東“地方主義”問題時,有人問他“有人說你為‘地方主義’翻案,你知道不知道?”他擲地有聲地回答:“知道,我做這件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被擠出廣東,另一種是把平反‘地方主義’搞成。”他在廣東主政3年期間,通過平反冤假錯案和解決各種歷史遺留問題,使多達20萬干部群眾得以平反昭雪,而當時他自己的冤案還沒有得到公開平反。他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堅持真理的革命情懷,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了他的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黨的八屆十中全會后,他的秘書張志功也遭到秘密逮捕,被隔離審查了近兩年時間,歷經苦難折磨,但他牢記習仲勛同志的教誨,始終不為自己過關而歪曲事實、無中生有。這就是黨性,就是忠誠,就是共產黨人的堅貞和偉大。此情此景,今天讀來仍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惟其忠誠方能大公至正,胸懷天下

對黨忠誠必然涉及“公”與“私”的問題。隻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習仲勛同志從入黨的一刻起就將一生獻給黨和人民,從不將個人利益凌駕於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有時甚至因公廢私、公而忘私。1944年,他在新婚燕爾之際就對妻子說:“從此以后,我們就休戚相關了。但是我不願陷在小圈子裡,今后我可能在很多方面照顧不了你。”解放戰爭時期,夫妻相隔幾百裡,長時間不能團聚,他常常隻能寫信給妻子,一面傳遞思念之情,一面鼓勵她安心在基層工作。有一封信是這樣寫的:“農村是一個大學校,是學之不盡的知識寶庫、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如果能做好一個鄉的工作,就能做好一個區的工作。”上世紀80年代初,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那時有一些干部子女利用父母的地位和影響經商,有的違法亂紀,在社會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他對此十分憂慮,認為糾正黨風,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屬做起,因此治家很嚴,甚至有些不近人情。1983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王光英籌建“光大公司”,想調習仲勛同志的女兒乾平去工作,他謝絕了,說:“你這個‘光大’公司名氣太大,眾目睽睽,別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還是不要調她去為好。”他還嚴肅而委婉地開導女兒:“人隻要有本事,在哪裡都可以發揮作用,就怕你沒有本事。因為我的身份,你去‘光大’難免會有議論。你是我的女兒,就要學會低調做人。”作為一名丈夫、父親,對妻子、兒女的愛是真摯而純粹的,特別是多年的革命生涯、起起落落,愧欠家人太多太多,如何彌補都不為過,但作為一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在黨和國家的利益面前,個人情感拋之一邊,即便調動工作這等小事都不講情面。看似絕情實則大義,他是真正用堅強黨性和不二忠誠支撐自我的大寫的共產黨人。

惟其忠誠方能不忘初心,心系蒼生

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就是對人民忠誠,就是踏踏實實地為人民干實事,向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習仲勛同志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農民那種勤勞、勤儉和朴實無華的作風。他幾十年如一日,過著簡朴、平常的生活,卻時時牽挂著基層勞動群眾的疾苦,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認為人民群眾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是國家大事的體現,都要認真對待,馬虎不得。19603月,革命老區陝西省耀縣黑田峽大隊派人到河南洛陽購買膠輪馬車,途經澠池縣時,被疑為投機倒把,人被扣留,款被沒收。他得知后,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親自調解澠池縣退還了被扣的馬車款。他視人民群眾如父母,始終以熾熱之心為人民群眾服務,甚至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依然初心不改。1967年,在被批斗期間,他還兩次上書毛主席,反對“文攻武斗”,建議恢復春耕生產。這樣一位被紅衛兵看管、失去人身自由並遭到輪番批斗、身心極度疲憊的“反黨分子”,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冤情,而是制止武斗和恢復春耕生產這樣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逃港潮”泛濫,他經過深入調研后認為,不只是沿海人覺悟出了問題,主要還是經濟上出了問題。因而,他一方面堅決反對把偷渡外逃的群眾視為犯罪分子,另一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推動特區建設,用發展這把鑰匙破解群眾溫飽問題。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體察民間疾苦的精神,直到今天依然讓人欽佩。他還十分注意同群眾溝通的方式方法,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善於傾聽群眾的聲音,用一點一滴的“小事”,詮釋了一個黨的高級干部對群眾極端熱忱、對人民極端負責的品格和情懷。

惟其忠誠方能務實擔當,不計得失

唯有擔當,方顯忠誠。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的魂,是精神脊梁,是對黨忠誠的根本體現。黨員干部對於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好﹔對於應肩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履行。習仲勛同志在工作上從不攬功諉過,敢於承擔責任,總是為他人遮風擋雨。比如,在蒙冤受屈的日子裡,他對所謂“反黨”問題抱著盡量少牽扯別人的態度看,能攬過來就攬過來,寧可自己一個人承擔責任,也盡可能不連累別人,他說:“我身上的芝麻,放到別人身上就是西瓜﹔別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即使對那些做過錯事,甚至傷害過他的人,也從來不計較,更不打擊報復。“文革”期間,他被西安造反派從洛陽揪到西安批斗,拼刺刀會,拳腳交加、推搡凌辱,百般侮辱,但他對這群紅衛兵並無怨恨,多年以后還為他們開脫說:“他們年輕幼稚,不懂得革命道理,單憑一股熱情,容易受蒙蔽上當,不能怪罪他們。”胸襟之博大、氣度之恢弘令人崇敬。上世紀70年代后期,他主政廣東期間,面對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現實,順應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團結和帶領省委一班人,率先向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形勢,賦予廣東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試辦特區,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請求。這一建議被中央採納,經濟特區由此而生,“殺出了一條血路來”。在這段驚心動魄而又蕩氣回腸的歷史進程中,他說過:特區之特,關鍵在敢於改革,敢於試驗,敢於犧牲。這個特,不是指在生活上特,不是要脫離群眾。敢試,有時候可能會試錯,這沒有關系,頂多不就是一個烏紗帽嘛。敢想、敢干、敢於擔當。這種果敢與實干,源於他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源於他對民生福祉的關切。

“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共產黨員入黨時的庄嚴承諾。是否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是每個共產黨人都要自省自問的問題。習遠平同志在回憶父親習仲勛的文章中寫到:“父親為什麼能夠天天如一地無畏面對,是因為在他心裡,人民至上,黨至上,為黨和人民而戰斗、奮斗,是他心裡的無上快樂。‘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這16個字是他晚年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順境如此,逆境亦如此。”品讀這本書,我們看到了一個黨和國家領導人既鐵骨錚錚、光輝偉岸又平易近人、舉重若輕的形象,他有志存高遠的追求,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有擺脫名利束縛的定力,任何時候都不移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任何情況都不改對組織的信任。斯人已逝,精神長留。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

(來源:《學習時報》20174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