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路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1-03   
分享到 :

走出一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路

學習時報評論員 辛鳴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在歷史長河中永葆生機、勇立潮頭,一定要大踏步趕上時代,而走向現代化就是20世紀以來的時代召喚。所以,中國社會在20世紀中葉政治上“站起來”之后迅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集全社會之力建設獨立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建設“四個現代化”,就是旨在通過現代化讓中國社會在經濟社會各個方面也真正“站起來”﹔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階段后,中國社會又致力於建設小康社會,同樣是在希望通過實現富裕走向現代化。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小康社會就是鄧小平心中的“中國式的現代化”,后來它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再過不到三年時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就將完美收官,中國社會“富起來”的歷史任務即將完成。在這樣的背景下,適時做出重大戰略調整與戰略部署,開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發,推動實現全面現代化就成為了勢所必至、理所當然的戰略選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的戰略正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出的重大戰略安排,這也是對我國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堅持與發展。其堅持體現在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目標堅定不移,其發展體現在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標准在提高。當年“三步走”戰略目標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在“兩步走”的實現時間沒有變,現代化目標的標准卻在提高。首先是把實現基本現代化作為第一步走的目標提前到了2035年,到2050年的第二步走的目標則提升為“全面現代化”,從“現代化國家”提升為“現代化強國”,而且全面現代化的內容也更加全面,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后又加上了“美麗”這一要求。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自我加壓的崇高實踐品格。

不僅如此,中國的現代化道路還是一條文明發展的新道路。現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炒作“修昔底德陷阱”,固然有遏制中國“強起來”的意圖,但也確實是基於他們一種真實的恐懼。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中,強國必然伴隨著掠奪與戰爭,強國的形態就是“強權”與“霸權”。其實,中國式的現代化是把世界作為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構建的。在這一世界圖景中,不再是弱肉強食,也不再是贏者通吃,沒有中心與邊緣之分,沒有宗主國與殖民地之別,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可以在“各美其美”的同時“美美與共”,可以在共商共建中實現共贏共享。這一文化價值觀念經過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已經充分體現在今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體現在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中。在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不僅為世界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貢獻。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需要強調的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背景下實現全面現代化是前所未有的實踐,更何況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前后用了三十多年時間,現在全面現代化更復雜更艱難,卻僅僅計劃用三十年的時間,其實踐要求必將更高,更需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來源:《學習時報》201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