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1-03   
分享到 :

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

學習時報評論員 許寶健

關口,原義是指通往一個地區的山口、隘路。語出《史記·滑稽列傳》:“洛陽有武庫、敖倉,當關口,天下咽喉。”引申意義是指起決定作用的時機或轉折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一處使用了“關口”一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以前講到中國經濟時我們經常看到的比喻是“爬坡過坎”,這次報告中用“跨越關口”做比,顯然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到了更為關鍵的時期,也到了更為艱難的時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攻關期能否成功度過,能否盡快度過,是新時代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任務。

30多年來,我國經濟在改革紅利、制度紅利、人口紅利等多重優勢綜合作用下,迅速增長,連創奇跡,穩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發展的成本也很高,代價也很大,教訓也很沉重。可以說,我國經濟一路高歌猛進,卻始終伴隨一對矛盾,這就是體量和質量的矛盾。就像一個人一樣,當營養不良時,多吃快長但不注意均衡生長,很容易就變成一個大胖子,看起來塊頭大了,但並不健康。這時候怎麼辦?要減肥,但不是減重。是要把同等質量的脂肪變成肌肉,實現強身健體。

為了讓中國經濟減脂、增肌、塑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闡明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的五項重大任務。我國經濟發展保持了中高速增長,並且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歷史性階段轉換。

首提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十九大報告眾多“新”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新思想,它更強調經濟結構的系統性和均衡性,更要求發展方式的質量第一和效益優先,更著力增長動力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更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的三大變革,即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為什麼要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既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轉換的迫切要求,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要求,是解決矛盾主要方面的迫切要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要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言以蔽之,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理念關乎發展方向、發展目的、發展方式、發展動力,也關乎發展變革、發展效率、發展成敗。對我國這樣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講,有了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新發展理念是我們要長期貫徹的指導思想。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立足當前發展階段性轉化和長遠發展戰略目標提出的重大任務,要毫不動搖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點放在哪裡?毫無疑問必須放在實體經濟上,所以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戰略支撐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所以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農村處於什麼位置?毫無疑問“三農”問題仍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如何解決?毫無疑問要把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所以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經濟體制改革重點是什麼?毫無疑問,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所以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如何進一步推進?毫無疑問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所以必須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都必須堅定不移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深刻理解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個方面的論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盡快實現“關口”的跨越。

(來源:《學習時報》2017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