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步邁入新時代——如何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3   
分享到 :

闊步邁入新時代

——如何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解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冷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影響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發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區域各方面發展不夠平衡,制約了全國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有發展不足的問題,發展的任務仍然很重。現階段,我國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互掣肘,帶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是現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已經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須下功夫去認識它、解決它。

“復興號”來了!2017年6月26日11時5分,時速高達350公裡的“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線雙向首發。“復興號”猶如銀色長龍在中華大地上疾馳穿梭,跑出了列車速度新紀錄,讓全世界為之驚嘆。“純中國血統”的“復興號”,承載著億萬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承載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唱響了輝煌中國的時代旋律,駛入了一個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復興征途路漫漫,如今鏗鏘再啟程。黨的十九大順應時代前進潮流,准確把握發展大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這一重大政治判斷,精辟概括了當代中國發展變革的階段性特征,科學把握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准確標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前行的時代坐標。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厲害了,新時代”“進入新時代,中國強起來”“唱響新時代,生活更精彩”“新時代,加油”……人們紛紛在“朋友圈”為新時代點贊,寄托對美好新時代的祝福和期待。

古人雲:“辨方位而正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重大政治判斷,不是憑空作出的,而是有著充分的歷史、時代、理論和實踐的依據。概括說來,這一判斷基於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基於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基於黨的奮斗目標有了新要求,基於我國面臨新的國際環境。可以說,這一判斷符合實際、順應潮流,是發展進步、矛盾運動、歷史變革的必然結果,也是謀劃未來發展、開拓光明前景的戰略起點。黨的十九大用“三個意味著”,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中國和世界相結合的維度,深刻闡明了這一判斷深遠的歷史意義、政治意義和世界意義。

對中華民族來說,這是迎來實現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新時代。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民遭受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中華民族陷入了沉沉的黑暗之中。為了改變悲慘命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艱辛探索、開拓創新,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個勝利,使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身處新時代,中華民族從未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傲立東方,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自信滿滿、豪情萬丈。

對科學社會主義來說,這是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新時代。500年前,世界社會主義的大幕徐徐拉開,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在人類文明進步的舞台上演繹了一幕幕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壯闊史詩。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谷,一些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質疑“中國的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20多年過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大旗未倒,反而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奏響了科學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奮起的壯麗凱歌。

對整個世界來說,這是中國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智慧和方案的新時代。現代化,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國家曾宣稱,歐美模式是走向現代化的唯一途徑,除此之外別無他途。然而歐美模式並沒有帶來現代化的福音,反而使一些國家嘗盡了照搬西方模式的苦果。相比之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不斷彰顯,開創了一條迥異於西方的走向現代化之路。事實雄辯証明,走向現代化的路徑不是唯一的,中國道路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鏈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個意味著”的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1.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微言】

●走進新時代,書寫新篇章,中國新氣派,人民新期待,生活新精彩。

●歷史的長河,翻滾著昨日輝煌的浪濤﹔時代的琴弦,彈奏出今朝奮進的旋律。

●新時代,為民族復興接好棒,為社會主義續新篇,為世界文明添光彩。

●嶄新的時代屬於你,屬於我,屬於有夢想有擔當有干勁的這一代。

●新時代繼往開來、守正出新,變的是方位,不變的是使命﹔變的是矛盾,不變的是發展。

二、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2017年10月中旬,一部名為《中國:習近平時代》的電視紀錄片,在海外許多國家火了。這部由英國子午線公司制作、美國探索頻道出品的紀錄片,通過講述一個個生動真實的故事,反映了5年來中國各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該片一經播出,在海外引起廣泛熱議,激起了無數外國人對中國新時代的探究熱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中國人關心,全世界也都在討論。那麼,新時代到底“新”在哪裡?

續寫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斷接續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7年來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大踏步趕上世界潮流,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站在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起點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譜寫新的偉大篇章,已經成為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戰略新安排。建設現代化強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不懈追求。從世界發展史看,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大多都經歷了300年左右的時間,而我國要用100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其變化之快、規模之廣、難度之大超乎尋常。黨的十九大在深刻把握現實條件和未來趨勢的基礎上,作出了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的戰略安排。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進節律,也是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局面的動員令。

生活新向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經過長期努力,中國人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同時,隨著人民群眾需求層次的不斷升級,好日子又有了新向往。黨的十九大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重大舉措,更加注重增進民生福祉,更加關注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夢想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華兒女最偉大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走好長征路,前赴后繼、接力前行去奮斗。經過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夢想。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曙光可見、勝利在望,但前方的路也布滿荊棘、溝深壑險,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形成齊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礡偉力。

國際新地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同世界的關系進入新階段,成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引領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將順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趨勢,不斷開創新時代大國外交新格局,積極發出中國聲音,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繁榮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

唯物辯証法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社會都充滿各種矛盾,其中起主導和支配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它對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隻有准確把握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破解難題、增強動力、拓展空間的金鑰匙。

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我們黨在每個發展時期,都會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准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作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比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主要是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和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是中華民族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解放戰爭時期,主要是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正是抓住了各個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我們黨才制定了正確的革命路線,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基本完成,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的八大作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了進一步提煉,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正是基於這樣的重大判斷,我們黨才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開創了今天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因時制宜,順勢而為。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生產和社會需求發生了新變化。據此,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的重大判斷,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什麼會作出這個判斷呢?這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客觀實際決定的。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先看社會需求方面。今天,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要生活富裕還要有更高質量,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期盼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再看社會生產方面。經過改革開放40年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已經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現在,“落后的社會生產”確實不能概括今天中國的社會生產狀況,更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今天的中國,繁華都市和落后鄉村並存,東部發達和西部滯后同在,既有高鐵、超級計算機、“中國天眼”望遠鏡、移動支付等領先世界,也有“靠天吃飯”、鐵犁牛耕等落后生產方式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面對這些顯著變化,再講“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難以准確反映實際了。因此,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適應社會發展新的特點和要求,順應人民群眾新的需求和向往,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准確的邏輯前提。

四、正確處理“變”與“不變”的關系

現在,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一些人提出這樣的疑惑:是不是我們已經跨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再是發展中國家了?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需要在正確處理“變”與“不變”的關系上作一番深入分析。

萬物皆變,變化之中蘊含著不變。要看到,雖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但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必須清醒認識這一點,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保持適當發展速度。目前,盡管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還不高,隻有美國的1/7左右,排在世界60多位。隻有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很多問題才能得到解決,否則經濟提質增效和民生改善就無從談起。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通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筑牢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強大物質基礎。

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數量規模型道路,主要依靠大投入、高消耗拉動經濟增長,長此以往不可持續,最終沒有出路。隻有建立在高質量高效益基礎上的經濟大廈,才是穩固和堅實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我國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促進全面協調發展。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發展奇跡,同時也產生了不平衡、不協調、不全面的問題。奏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華麗樂章,隻有各個聲部、各種樂器協調發聲、錯落有致,才能演奏出恢宏磅礡、美妙動聽的時代交響曲。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補齊短板、縮小差距,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發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世界社會主義飽經幾個世紀的風起雲涌、滄海桑田,在中華大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立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歷史潮頭,必將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書寫出新的勝利篇章。

(來源:《光明日報》2018年0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