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琪:在“周恩來與中國力量”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0-30   
分享到 :

在“周恩來與中國力量”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會長 閆建琪

20151014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嶄新一頁。在紀念這一偉大勝利的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指出:“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周恩來與中國力量”學術研討會,就是要研討是什麼力量把中國人民凝聚在一起﹔是什麼力量讓中國人民能堅持全面抗戰八年,最終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是什麼力量讓中國人民浴火重生,重新走上統一、獨立、富強、民主之路的﹔特別是要深入研討周恩來同志在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全民族抗戰中,是如何發揮重要作用,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977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兩周年之際發表對時局宣言,提出了 “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總方針。整整八年的全面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這個總方針下,凝聚了中國力量,使進步最終戰勝了反動,光明最終戰勝了黑暗,正義最終戰勝邪惡。在貫徹中國共產黨“三堅持,三反對”總方針的斗爭中,可以從三個方面概述周恩來作出的貢獻。

一、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在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過程中,為凝聚中國力量,共御外侮,做出了重要貢獻。

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飽受外來侵略,民族危機日益深重。這種民族危機到了1935年“華北事變”后已演變成前所未有的亡國危險。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積貧積弱的中國能否抵御強敵的步步蠶食?面對這個巨大的問號,中國共產黨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率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兄弟阋於牆外御其侮”。周恩來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居功至偉,使其“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為推動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先后與國民黨進行五次談判。由他起草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被國民黨中央社公布,標志著國民黨正式承認共產黨的合法性,由此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可以說,在歷史轉折關頭,正是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調整政策,積極促成中國的兩大政治力量共赴國難,合作抗日,才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全民族抗戰。這種全民族的抗戰,使中國人民在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時刻,產生了巨大的民族覺醒,實現了空前的民族團結,開始了英勇的民族抗爭,從而使中華民族重新煥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各方面力量“攜手跨進同一條戰壕,匯聚起挽狂瀾於既倒的強大力量” 。周恩來為凝聚這種力量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二、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在艱苦的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為展示中國力量,堅持抗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既是一場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意志和精神的較量。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中雙方總的實力對比是敵強我弱。隨著戰爭的深入,國民黨由於正面戰場的失利、日本的政治誘降和英美對日實行綏靖主義政策的影響,投降主義逐漸抬頭。國共合作能否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能否鞏固和擴大,又成為抗日戰爭中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了科學闡明抗日戰爭的發展趨勢和正確道路,駁斥亡國論、速勝論,鼓舞全體人民的信心和斗志,1938年毛澤東撰寫了《論持久戰》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重要著作,科學地預見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而相持階段是持久抗戰轉到最后勝利的樞紐。周恩來不但大力向各方面人士介紹和宣傳毛澤東的有關論述,而且親自撰寫文章,反對妥協求和,號召堅持抗戰。他強調:“堅持抗戰,特別要緊的是要有最后勝利的信心。”在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公開降日后,他親赴東南前線,指導新四軍戰略方向,鼓舞前線軍民斗志。在山西地方實力派閻錫山對抗戰逐漸喪失信心,表示抗戰的前途是“中日不議而和,國共不宣而戰”、“天快下雨了,我們快准備雨傘”時,他致函閻錫山,曉之以理,希望他“對團結有進一步辦法”,“以挽危局,以利抗戰”皖南事變后,他指導重慶文藝界,以文藝演出的形式打破大后方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鼓舞了大后方人民的士氣。他在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三次反共高潮中,通過冷靜分析形勢,以又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為原則,堅持黨中央提出的“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頑固派投降、分裂和倒退的危險,維護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為黨在國統區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為團結談商而奔走渝延之間”,被《大公報》記者曾敏之稱為“政府與中共間唯一的橋梁”。

三、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在抗日戰爭反攻階段,為動員中國力量,開創復興之路,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3年后,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節節勝利,中國抗日戰爭也逐步發展到戰略反攻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已成為必然,曙光就在前面,但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向何處去又成為必須作出正確回答的問題。事實上,抗日戰爭不僅是一場民族戰爭,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中國人民通過抗日戰爭覺悟空前提高。在抗日戰爭的最后階段,進步的和民主的思想潮流滾滾向前,對封建專制主義發起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沖擊。中國共產黨從人民的根本願望出發,主張團結一切愛國民主力量,謀求通過和平的途徑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建設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周恩來作為中共南方局的主要領導人,積極參與和領導大后方的民主運動,在反對獨裁統治的民主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他支持和幫助大后方的各種民主力量,組織和促進大后方各種民主活動。許多民主黨派都是在周恩來的長期支持與關心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許多民主人士都是在與周恩來的長期交往中逐漸走向進步的。日本宣布投降后,他和毛澤東等赴重慶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有力地推動了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它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力量對比,也為中國共產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不僅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它所提出的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的主張也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符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歷史變革。

同志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必須堅持正確歷史觀、加強規劃和力量整合、加強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強輿論宣傳工作,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著力研究和深入闡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等重大問題。周恩來研究同樣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作為參加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時間最長、貢獻最大的領導人,周恩來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始終指導著國統區的統一戰線工作,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國軍民共同抗戰,最大限度地展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力量。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有關周恩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希望同志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抗戰研究“總體研究要深、專題研究要細”的要求,把這次研討會作為一個新的起點,繼續把周恩來與抗日戰爭的專題研究深入細致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