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1期【2】

作者:    發布時間:2012-09-28   
分享到 :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
暨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2011年年會在廣州召開

由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和廣州大學共同主辦的“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2011年年會,於2011年11月21日至22日在廣州召開。來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校、中央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及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100余人出席了會議。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會長李捷在大會致辭中說: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旗幟,是時代的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生平業績、品德風范,有針對性地回答和澄清一些令人們困惑的理論問題和事實真相,有力回擊境內外對毛澤東進行的別有用心的污蔑、貶損和攻擊,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是學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他還就學會今后如何進一步深化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提出了指導意見。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全國黨建研究會原會長張全景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這次學術研討會召開的意義。他指出,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研討毛澤東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歷史地位,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豐功偉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與時代相結合的理論創新,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我們的國家要進一步繁榮富強,必須始終維護毛澤東的光輝形象,高揚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斌發言指出,當前我們處於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新環境中,在迎來歷史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性研究,迫切需要用不斷豐富、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去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把我們的思想認識帶入新的境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了新的部署,要求我們大力開展文化創新,發展文化產業,樹立民族文化的堅強自信,以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的新成就,推進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無疑是深入領會和具體落實中央文化建設戰略方針的盛舉,必將推進我省理論工作者更好地研究、理解、宣傳和實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推動我省的思想文化建設。
中央文獻研究室宣傳外事辦公室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秘書長鄭昭紅代表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並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始終是我們黨前進發展的主題。毛澤東思想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豐富發展,也必將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開創新境界。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易佐永在致辭中對與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90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創造舉世矚目的偉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另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學說之革命性、科學性的最新驗証。“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對於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會議結合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強調了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性。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在發言中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黨的群眾工作傳統的關系。他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毛澤東在反對教條主義的時候,從理論學習和研究層面提出的科學思想。由於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踐性的品格和制度追求的特點,在毛澤東倡導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總是從理論、實踐和制度三個層面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完全可以這樣說,毛澤東的群眾工作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這一理論付諸實踐,使之成為黨的基礎性工作、黨團結各方面力量的基礎性工作、實現黨的領導的基礎性工作,並在實踐中創造了一系列群眾工作的制度。我們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觀察、研究和總結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經驗,並把它上升到理論上來,轉化為工作制度,更好地指導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探索和創新。
與會學者圍繞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貢獻、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相互關系及時代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一致認為,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了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並對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直接思想來源。毛澤東倡導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貢獻和基本經驗,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會議期間,還專門召開了記者見面會。我室副主任李捷、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中央黨校教授陳雪薇、廣州大學副校長徐俊忠等向與會記者介紹了毛澤東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貢獻和成功經驗,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瞭望周刊、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10余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記者見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