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期【5】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1-28   
分享到 :

從井岡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

逄先知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不僅形成了一整套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還培育了許多熠熠生輝、影響深遠的精神,包括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這些精神,具有共同性,一脈相承,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緊密結合中國革命實踐的。但它們又各有自己的特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在革命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這些革命精神,一直是教育全黨、凝聚全黨、鼓舞全黨,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的有力武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什麼是井岡山精神?我個人認為,井岡山精神最核心的內容有兩點。第一,是勇於創新,敢於開辟新路子的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該怎麼辦?怎樣繼續革命?這是擺在當時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頭等大事。走俄國十月革命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這是當時中共許多領導人所主張的。因為有例可循,而且是上了書的。毛澤東則不然。他敢於闖新路,另辟蹊徑,上山打游擊,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同十月革命的方式截然不同。可以想象,這在當時是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勇氣從哪裡來的?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既不迷信書本,又不照抄外國,走自己的路。幾十年以后,鄧小平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沿著這個思路創造出新的奇跡。第二,是革命的堅定性,對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當小小的紅色政權處於強大敵人四面包圍的極端嚴峻的形勢下,在黨內產生了一種對時局估量的悲觀思想,像林彪這樣重要的紅軍領導人都發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堅定性。他斬釘截鐵地說:“紅軍必須在邊界這等地方,下斗爭的決心,有耐戰的勇氣”。“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這種革命堅定性,不是建立在盲目性的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對全國形勢所作的科學分析上面的。事實最終証明了毛澤東關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預見。后來,毛澤東總結出一條重要經驗。他說:“世界上出現過許多類似的情況,在緊要的關頭,就看你堅定不堅定,堅持不堅持。你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就可以取得勝利。對方熬不下去,挺不住了,他就失敗了。我自己就經歷過許多這樣的情況。”說到這裡,我自然聯想到今天的現實。自從蘇東劇變、社會主義處於低潮以后,有些共產黨員喪失了對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有的甚至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這關鍵時刻,鄧小平出來說話,他深刻地指出:“一些國家出現了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惶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鄧小平的話堅定了全黨的信念。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越來越強大。毛澤東對井岡山那段艱苦斗爭的歷史,似乎有著特殊的感情,總是念念不忘。1965年,我國國民經濟已根本好轉,人民生活有著顯著改善。他就提出:“日子好過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要丟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丟了。”井岡山精神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奠定了基礎。

再談談延安精神。多年來,對延安精神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問世,黨的幾代主要領導人對延安精神都有過精辟論述。早在19491026日,毛澤東在給陝甘寧邊區人民的復電中就指出:“要保持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工作人員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的作風。”1977524日,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說:“民主作風是個黨風問題、軍風問題、民風問題,總起來說,是黨風問題,是毛主席培養起來的延安作風、延安精神。”19801225日,鄧小平又指出:“我們一定要宣傳、恢復和發揚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克服困難的精神。”后來,江澤民同志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將延安精神概括為四句話:“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作風。”延安精神內容十分豐富,博大精深,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優良作風之集大成,同時又吸收了一些中華文化之精華。胡錦濤同志曾對延安精神作出這樣的評價:“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品德和遠大情懷的集中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延安精神已經涵蓋了第二個歷史決議所概括的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延安精神的內容之所以如此豐富,其思想內涵之所以如此深刻,就是因為我們黨已經奮斗了二十多年,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毛澤東思想已經達到成熟,中國共產黨已經有了一套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並且經過延安整風,達到全黨思想上的統一。延安精神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

最后談談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繼承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其他革命精神,並有所發展,突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這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也是中國人民革命發展的必然要求。革命就要在全國勝利了,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全新的形勢、全新的任務,將要經受從未有過的新的考驗,這就是在和平環境中執政的考驗。這時的毛澤東心情是復雜的,又高興,又擔心。他最擔心的是什麼呢?就怕黨的干部在勝利面前驕傲起來,居功自傲,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的生活,而脫離群眾,因此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就怕黨的干部被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打倒,貪污腐敗,蛻化變質,因此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深知中國歷史上一些王朝復滅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李自成失敗的教訓。早在延安整風時,他就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定為干部必讀之書。綜觀毛澤東革命的一生,總是這樣:在困難的時候,強調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氣﹔在勝利的時候,則強調要想到困難和問題。他曾說過: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全黨同志要引為鑒戒。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時候,他認為這時更需要准備困難,所以他在黨的七大上提出了十七條困難。1949年,共產黨就要進城了,就要在全國執政了,預防和警惕黨內出現驕傲和腐化而導致革命失敗,已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所以,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報告的結尾(這是整篇報告的高潮),尖銳地提出了兩個“務必”,告誡全黨,敲響警鐘。毛澤東的預見,他所擔心的事情,在新中國成立不久,果然就出現了,有一些干部居功自傲,更有一些干部貪污腐化,被糖衣炮彈所擊中,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所講的那些話,不幸而言中。

今天,我國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以及外部的環境同建國初期更是大大地不同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取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產生腐敗現象的根源和土壤,同建國初期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在這種情況下,西柏坡精神,兩個“務必”的思想,不但不能丟,而且要更加大力發揚,並且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這已經成為黨的建設中的一項十分緊迫而又要長久堅持抓下去的任務。弘揚西柏坡精神,在今天,比任何時候,更重要,更有針對性,更有現實意義。對西柏坡精神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一點,應當加強研究和宣傳的深度和力度,使它產生更深刻、更廣泛的實際影響。人們還記得,胡錦濤同志當選總書記后,第一個令人矚目的行動,就是帶領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瞻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址。這是黨中央向全黨發出的號召,要求全黨各級干部都要發揚西柏坡精神,牢牢記住兩個“務必”,實踐兩個“務必”。此景此情,今天仍然深刻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一定要牢記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兩個務必’,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從每一位領導干部做起!”他強調:“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切中要害、意味深長,我們要很好地學習、宣傳和貫徹實行。

從井岡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的發展過程,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從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創時期到取得全國革命勝利的時期,這22年的戰斗歷程。這些革命精神是從革命實踐中來的,它又反過來極大地影響和推動革命實踐向前發展。這些革命精神,在今天,仍然是武裝全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科學發展的精神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基。它們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是具有普遍意義和長久意義的。當然,要與時俱進,要結合新時代的特點來宣傳,來弘揚,並且不斷增添新的內容。

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都是同毛澤東的名字分不開的,毛澤東是這些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倡導者。它們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在這裡聚會,專門研討西柏坡精神,研討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問題,重溫歷史,十分重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營養,借鑒歷史的經驗,可以使我們今后的路子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