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基地 創建“周恩來班”成果展示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作者:    發布時間:2012-10-31   
分享到 :
依托基地 創建“周恩來班”成果展示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依托基地 創建“周恩來班”成果展示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為弘揚周恩來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由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周恩來研究會主辦的“依托基地 創建‘周恩來班’成果展示大會”,於2012年9月21日在江蘇南京召開。來自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江蘇省委、教育部、團中央、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和周恩來同志親屬、身邊工作人員,以及全國“周恩來班”代表、全國周恩來紀念地和研究中心的代表,共110人出席了會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為會議寫來的賀詞中說:創建“周恩來班”,是傳承偉人精神、激勵孩子們奮發向上、健康成長的好作法。希望“周恩來班”的孩子們,以周恩來同志為榜樣,從小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刻苦學習知識,努力提高本領,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專門為這次會議發來賀信,信中寫道:創建“周恩來班”,把學習偉人精神與學校德育教育結合起來,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舉措,有利於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利於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同志在為會議寫來的賀詞中強調: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從領導、組織、財力、物力、人力各方面,加強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真正把教育工作做到青少年的心裡。希望“周恩來班”的同學們,要以周恩來同志為榜樣,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勤奮學習,刻苦讀書,增長本領,為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大會開幕式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陳晉主持。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在會上致辭,她闡述了在江蘇開展“周恩來班”創建工作的基本情況和重要意義。指出:學習周恩來、研究周恩來、宣傳周恩來,永遠銘記他的卓著功勛、弘揚他的崇高思想品格,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內在要求,是廣大宣傳、教育和黨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江蘇是周恩來同志的故鄉,在學習、研究、宣傳周恩來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也承擔著更大責任。我們將繼續為學習、研究、宣傳周恩來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會長冷溶在開幕式上講話,充分肯定“周恩來班”創建活動對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和近30年來創建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並對進一步推動“周恩來班”創建活動,談了三點意見:第一,要把創建“周恩來班”作為學習宣傳周恩來精神的有效形式,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周恩來精神。第二,要把創建“周恩來班”作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堅持用周恩來的事跡和精神來教育砥礪年輕一代。第三,要把創建“周恩來班”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強大力量。


冷溶同志指出,當今世界,文化的影響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深刻。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品格。這種偉大精神,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長期革命歷程中塑造形成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把中國共產黨人精神高高樹立起來,把周恩來等偉人的形象高高樹立起來。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是我們黨偉大歷史的生動縮影,是我們構筑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有力支撐。

他最后強調,時代在發展,但偉人的精神永存。不管什麼時候,周恩來精神都不會過時,都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要倍加珍惜、永遠傳承老一輩革命家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堅持用它來鼓舞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與會的全國部分周恩來紀念地負責人、部分命名“周恩來班”的學校代表及專家學者回顧了“周恩來班”創建工作的肇始、發展過程和現狀,介紹了各地開展“周恩來班”創建活動的基本情況和經驗,從不同角度分析、闡釋了“周恩來班”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當代價值,並結合宣傳教育實際,就進一步開展“周恩來班”創建工作、弘揚周恩來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周恩來班”學生代表舉行了“我們是光榮的‘周恩來班’匯報演出。”

出席這次會議的領導同志還有劉峰岩、章百家、趙煒、高振普、紀東、俞敬忠、羅梅等。周恩來親屬代表周秉德、周秉建也出席了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日報、江蘇電視台、新華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等20余位媒體記者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