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通訊(2015年第1期)【5】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1-27   
分享到 :

學習鄧小平同志的品格風范,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鄧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會會長 楊勝群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部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全社會倡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年820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全面闡述並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同志崇高鮮明又獨具魅力的革命風范,號召全黨學習鄧小平同志,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古往今來,偉大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不僅表現在以其文韜武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還表現在對一個時代思想、精神和風尚的引領上。在當代中國,鄧小平無疑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一面旗幟,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面旗幟。他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奠定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基礎和當代中國社會的根本價值取向。他的品格風范,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今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典范。

一、學習鄧小平同志始終如一的家國情懷,把愛國愛民放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位。家國利害從來就是中國人根本的價值判斷標准,愛國主義今天仍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家國情懷,不僅是指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所應該有的真摯熱愛,還指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所應該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今天,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我們最高的最核心的價值目標,我們隻有弘揚這種家國情懷,把愛國愛民放在第一位,始終以國家和人民為情感寄托,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才能真正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國情懷,貫穿著鄧小平同志一生,他晚年說“我的生命是屬於黨,屬於國家的”。他十六歲離鄉背井,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在此后的70多年生命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直到暮年,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國家的富強,滿懷寄托地對親友說:“國家發展了,我當一個富裕國家的公民就行了。”“我希望看到國家實現現代化,人民生活好起來”。他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完全同國家和人民的前途命運融在了一起,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價值目標融在了一起。他留下的一句最傳神、最打動人的話是:“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具體化,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價值目標的具體化。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始終把自己的價值追求和價值觀實踐同這個奮斗目標聯系在一起,為這個奮斗目標的實現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和貢獻,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中,實現民族共同的核心價值,也實現自己個人的人生價值。

二、學習鄧小平同志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筑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支柱。價值理念表達,實質上是理想信念的表達。二十四字概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是從三個層面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和培養什麼樣的公民的問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表達的是國家建設的理想信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達的是社會發展的理想信念﹔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表達的是公民思想道德修養的理想境界和信念。這些,都統一於當代中國全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共同理想信念,是全黨全國人民的精神支柱。今天,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堅定,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他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革命道路多麼坎坷,個人處境多麼艱難,都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光明前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也面臨種種困難與挑戰,真可以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但鄧小平同志堅信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選擇沒有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沒有錯,冷靜觀察,從容應對,指引黨和人民戰勝困難與挑戰,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理想信念,實際上就是指對民族復興目標的高度認同和高度自信,對國家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和高度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表達。今天,我們要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最重要地是,充分認識和高度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價值和當代價值,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必須堅守的理想﹔三個“自信”是我們必須堅守的信念。喪失了這一理想、信念,我們的價值體系就會坍塌,我們的價值觀實踐就失去了根本支撐。

三、學習鄧小平同志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增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人的價值,要在社會擔當中實現,人的價值追求,實質上就是社會擔當。沒有社會擔當,價值觀和價值追求就是一句空話。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重要的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和價值理念,這更需要在社會擔當中去踐行。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鄧小平同志在七十多年革命生涯中所表現出來的歷史擔當精神作了高度評價,並指出歷史擔當是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具有的精神品格。在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建立初期,鄧小平同志勇挑重擔,長期主持一個戰略區或一支戰略部隊的工作,常常處在對敵斗爭的最前線,處在關系戰略全局的關鍵崗位。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擔任十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始終處在黨中央一線領導崗位。“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面臨著一個向何處去的問題,在黨和人民危難之際,他在古稀之年,不顧個人安危,再次復出擔任黨和國家領導工作,篳路藍縷,開拓出了一條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他說:“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在這之后,歷史一次又一次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但他始終不避風險,擔當風險,帶領中國這艘航船一直奮勇向前。

鄧小平之所以成為鄧小平,是無私無畏的歷史擔當成就了他。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鄧小平那樣的偉大人物,但是每個人都必須像他那樣勇於擔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隻有每個人都勇於擔當,激發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和風尚。

四、學習鄧小平同志徹底的求真務實精神,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實踐過程,它的最大特點是實踐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和口頭上。踐行,就是要付諸實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習近平同志曾專門談到這一點。201454日,他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談到廣大青年要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要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行合一,就是求真務實。求真,就是在實踐中求得真知和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務實,就是,付諸實際行動。

鄧小平同志是一生堅持求真務實的典范。無論是從黨和人民的事業來看,還是從他個人的人生事業來看,他的成功都是與他這一思想品格分不開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在長期獨當一面主持一個戰略區或一支戰略部隊工作的情況下,他堅持獨立思考,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而得以在黨內很快地脫穎而出,並且以實事求是按辯証法辦事而著稱。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參與黨和國家的領導工作,不尚空談,求實、務實,成為“實干興邦”的實干家。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領導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他的人生事業達到最高峰。

知行合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是一個完全自覺的實踐過程。不管是國家建設層面的價值理念、社會發展層面的價值理念,還是公民修養方面的價值理念,都是滲透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甚至是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的。因此,知行合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從身邊做起。這就要求人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為精神追求,內化為隨時隨地轉化為實際行動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