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歷史映照現實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6-17   
分享到 :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歷史映照現實

任殷


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書寫的是1961年周恩來總理到河北省武安縣伯延革命老區進行社會調查的真實故事。這段史實沒有大事件,沒有驚心動魄的戲劇沖突,創作的難點可想而知。然而,創作者們深入到伯延,實地了解到周總理在伯延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受到老百姓對總理的深厚感情,油然激起了創作的靈感和熱情。於是捕捉到影片的思想之魂——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影片以塑造周恩來為主體,老區農民的精神狀態為情節主線,周總理為民擔憂的情感為情緒基調。創作出一部具有歷史厚重分量的影片。

真實的歷史構成了影片故事的堅實依據:“大躍進”、蘇聯逼債、自然災害、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國處在天災人禍的大飢荒中。在這個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周總理來到伯延公社。總理要傾聽老百姓真實的心裡話,要知道老百姓吃得飽不飽?日子好過不好過?影片將民生大計集中在“公社食堂辦不辦”,來描寫周總理四天四夜的調研生活。銀幕上第一次用藝術形象正面揭開了中央政策失誤造成的后果,形象地再現歷史真相。這是何等的勇氣,何等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導演睿智地採用攝影師跟隨總理拍照貫穿全片,他是歷史的見証者,這個巧妙的視點,有力地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性。獨特的藝術構思,把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恰當完美地統一起來,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推上一個新台階。

“平波秋水,狂瀾深藏”影片沉穩、從容的敘事,將歷史再現與藝術表現有機結合,立足人物塑造,展現周總理的內心世界。他一到伯延,首先從小女孩連弟的話裡得知老百姓吃不飽飯,連樹葉都被吃光﹔看到要從幾十裡外挑水吃﹔他得知黑糊糊的代食窩頭讓人拉不出屎,百姓生活的窮困使總理憂心忡忡。他更從公社主任郭鳳林安排的虛假場面裡,明察毫秋,覺察到浮夸風的嚴重,他甩開干部深入到群眾中訪貧問苦。總理坐在老奶奶的炕頭問寒問暖﹔他拉著第一任老支書郭百歲的手喚聲“老哥哥”聽到真心話﹔他和鄉親們一起捧著稀粥吃代食窩頭﹔他和老鄉一起下地插白薯秧﹔他熱情鼓勵夜校的汪老師﹔他讓鄧大姐給孕婦送開塞露﹔他讓秘書找來馬車運水……影片運用豐富的細節,動情地描繪出周總理把農民的苦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的愛民之情。

導演和演員把握住周總理堅定、沉穩、睿智、謙和的氣質與博大、悲憫的胸懷,准確挖掘其精神特質。一場沖毀白薯秧的暴雨后,周總理一人坐在房門口,那沉思的神態,深邃的目光,把總理面對人民疾苦時的沉重、焦慮又愧疚的內心展露得淋漓盡致。影片重復出現深夜總理在伏案研究材料、書寫報告的靜態畫面——此刻無聲勝有聲——凸現出他憂國憂民,不辭辛勞,肩擔歷史重負的精神力量。一位親民為民,共產黨領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輝。周恩來在伯延的四個晝夜涵蓋了他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的一生。

影片還相當真實地描繪出那個年代農村基層干部和普通農民的形象。伯延公社主任郭鳳林是老支書郭百歲的兒子,自小積極肯干,懷著一腔朴素的階級感情,不想讓前來調查的周總理看到農民的困苦而添堵,他抱著“不給國家找麻煩”的心理,居然把所謂愛說怪話的“落后分子”關起來,向老支書封鎖消息。他不許干部說真話,報喜不報憂,用謊言哄騙總理。郭鳳林身上既有愛黨為國分憂的一面,又有被浮夸風侵染的作風,他正是那個年代頗有代表性的基層干部。通過老奶奶、老支書訴說當年與劉鄧大軍的軍民情義,表達了百姓對共產黨的愛戴。老奶奶賣掉壽材為總理做抻面,總理說:“不吃她的面她會難受的”。總理和鄧大姐雖想為二廷撫養一個孩子,又很能理解並尊重二廷難舍的父子情。周總理和百姓間心貼著心,是這樣的平等、親近。

周總理苦口婆心,身體力行,開導干部,和群眾交朋友,終於,二廷實話實說,“落后分子”坦誠直言,郭鳳林猛然醒悟改正錯誤……充分表現出廣大農民對共產黨的信任,他們以最朴素的感情願為國分憂,以包容、寬厚的態度理解眼前的困難。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精神。影片充滿感情地書寫了老百姓和共產黨相互依存的血肉關系,贊頌了領袖與人民的深情厚意。

在伯延的第四天,周總理與毛主席通話后,向大家宣布:“大食堂還要不要辦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說了算!”各家各戶升起了炊煙,解散了食堂,老百姓重新有了吃飯的自主權。伯延乃至全國在“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指引下進入歷史的新階段。

伯延人民送別周總理的熱烈場面將影片推向高潮,一雙雙手緊緊地握別,一張張滿含熱淚的臉……人民和總理間親厚的情誼在這裡凸顯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結尾定格出周總理雙目凝視、深思的神態。以警語式的畫面告誡人們,告誡干部:中國共產黨永遠不能忘記人民,永遠要為人民執政,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以歷史的記憶映照現實,傳遞出強烈的時代精神。

來源:光明日報》2013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