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陳雲的讀書生活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9-06   
分享到 :

延安時期陳雲的讀書生活

廖心文

陳雲一貫重視學習,並把學習當作共產黨人的責任。他的這個特點,在延安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

193711月,陳雲從蘇聯回到延安。從這時開始到1945年抗戰勝利,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8年。這期間,作為黨中央的負責人之一,陳雲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承擔著多方面工作,可以說頭緒紛雜,任務繁重。但無論多麼繁忙,他始終堅持讀書學習,從不放鬆,是黨內交口稱贊的學習模范。

陳雲之所以這樣重視讀書學習,一是他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陳雲認為,中國革命事業是一種偉大的艱巨的工作,中國革命的環境更是“萬分復雜,變化多端”。中國共產黨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把握革命的方向,並且指導革命走向勝利,就必須有寬闊的眼界、准確的判斷力和應對時局的辦法。用陳雲的話說:“沒有真本領是掌握不了的”。而要具備這些本領,就必須學習。因此,他強調:“每個共產黨員要隨時隨地在工作中學習理論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進革命知識,培養政治遠見。”【《陳雲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頁。】他說:不注意學習,“政治水平很難提高,不能看得遠”﹔不增長知識,“要想工作有進步是很難的。”【《陳雲文選》第1卷,第178頁。】二是他正確地認識到學習與革命的關系,即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革命。陳雲曾經說過:“我們好多同志總以為隻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盡了我們對黨的全部責任,這種想法是很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讀書,不把工作和學習聯系起來,工作的意義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斷改進。因為學習是做好工作的一個條件,而且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陳雲文選》第1卷,第187-188頁。】總之,陳雲之所以重視學習,是因為他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即學習可以開闊眼界,學習可以增長知識,學習可以提高工作能力。一句話,隻有重視學習,共產黨人才能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延安時期,陳雲經常提醒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努力讀書學習,成為讀書學習的模范。他要求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擠時間來讀書。這種“擠”的辦法,得到了毛澤東的贊揚,他說:“陳雲同志有‘擠’的經驗,他有法子‘擠’出時間來看書。”【《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頁。】熟悉的人都知道,陳雲“擠”出的時間,大都是他個人的休息時間和娛樂時間。正如他的秘書所說的:陳雲工作之余,“不打扑克,也不跳舞,全力地讀書學習”。【劉家棟:《陳雲在延安》,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頁。】

193810月,武漢淪陷,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中共中央在六屆六中全會上作出關於學習問題的決議,提出全黨要普遍地、深入地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理論,以迎接更加艱苦更加偉大的斗爭。當時的延安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氣氛。陳雲更加重視讀書學習,他說:“共產黨員特別是高級干部對革命所負的責任這樣重大,自己的知識又這樣少,應該是‘加油’的時候了!”【《陳雲文選》第1卷,第190頁。】他還提出,應該把學習當作共產黨員的責任,並作為衡量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標准之一。

在黨的高級干部中,陳雲的學歷不算高。他幼年失去父母,由舅父撫養長大,由於家境困難,學業受到影響,隻讀到高小。陳雲15歲到上海當學徒,最初連報紙也看不懂,他豐富的知識,主要是后來在工作中靠自修獲得的。雖說陳雲的學歷不算高,但他從小酷愛讀書。幼年時,他在私塾讀過《三字經》、《百家姓》,還特別喜愛背誦唐詩。1982年,已近80歲的陳雲在杭州見到讀私塾時的同窗好友,還能熟練地背誦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他還通過聽評彈,熟知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岳飛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學徒期間,他經常利用早晚時間讀書學習,養成了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他看遍了書店中的童話、章回小說、少年叢書,還看了很多的雜志。廣泛的閱讀,不僅使陳雲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而且增強了文學修養。這使他后來不僅可以寫出思想性、政策性、邏輯性很強的文章,而且也可以寫一些可讀性很強的散文、隨筆甚至短篇小說。比如,他為宣傳工農紅軍長征在莫斯科寫的《隨軍西行見聞錄》、為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寫的悼念文章《一個深晚》、為鼓勵青年抗日而寫的短篇紀實小說《青抗先摸鬼子》等,文筆流暢,引人入勝。陳雲參加革命后,在做地下工作時期,因白色恐怖,沒有讀書的環境﹔在蘇區時期,由於戰事頻仍,讀書的機會也不多。因此,他對延安時期相對穩定的環境,十分珍惜。他常說:“應該趁此機會讀些書,增加一點知識,不要再把這個機會錯過去,否則將來就悔之晚矣。”【《陳雲文選》第1卷,第188頁。】陳雲的家人回憶起當年的情況時曾說:“他讀起書來,如飢似渴,有時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陳偉力等:《永遠像您那樣學習和生活》,《緬懷陳雲》,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頁。】 

延安時期,陳雲閱讀的主要是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他住的窯洞裡有一個舊的木頭書架,堆得滿滿的,上面擺放的書大多是馬列主義原著,還有毛澤東的著作和一些理論參考書籍。陳雲對許多問題的認識,包括對毛澤東比較全面的認識都是通過讀書開始的。19385月,毛澤東寫出著名的《論持久戰》,陳雲進行了認真的學習。他后來說:“過去我認為毛澤東只是軍事上很行,因為遵義會議后紅軍的行動方針是他出的主意。毛澤東寫出《論持久戰》后,我便了解了他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實際上毛澤東政治、軍事都很好。”【陳雲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1108日。】

陳雲閱讀的書籍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關於黨的基本理論的書籍,如《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列寧主義概論》等等。一類是關於經濟學方面的書籍,如蘇聯經濟學家列昂節夫的《政治經濟學》等。第三類是哲學方面的書籍。對前兩類書籍,陳雲早在1935年奉中共中央命令前往蘇聯向共產國際匯報期間,到莫斯科列寧學校已系統地學習過,並得到蘇聯經濟學家的輔導。這兩個方面的學習和鑽研,為他后來在黨的理論建設方面和領導經濟工作方面能夠卓有建樹,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對哲學方面的書籍,陳雲特別感興趣。這種興趣,是他在反思黨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在列寧學校學習期間,陳雲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思索。那時候,他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黨的領導人陳獨秀、瞿秋白都是有學問的人,李立三、王明讀的書也不少,他們為什麼還會犯錯誤呢?他還聯系到自己過去也犯過錯誤,究竟是經驗少,還是其他原因呢?怎樣才能少犯錯誤,或者不犯大的錯誤呢?這些問題,困擾了他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回到延安后,他曾就這些問題三次向毛澤東請教。毛澤東對他說:“你不是經驗少,是思想方法不對頭。”毛澤東還以張國燾的經驗並不少為例加以說明,並建議陳雲讀點哲學著作,學點辯証法。正是在毛澤東幾次談話的啟發下,陳雲開始加強哲學的學習。

陳雲閱讀的哲學方面的書籍大體也分為三類:一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主要是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人的哲學著述。他參加了中共中央組織的、毛澤東擔任組長的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會,並擔任該會副組長。二是馬列主義原著中涉及到的哲學著述。他重點閱讀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德國古典哲學原著。三是毛澤東的哲學著作。陳雲把毛澤東從井岡山到延安時期寫的著作包括起草的一些文件和電報都找來看,並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毛澤東的哲學著作《矛盾論》、《實踐論》等。為了加強對馬列主義原著,特別是哲學原著的理解,陳雲特意請延安著名的專家學者進行輔導。每次聽課,他都認真做筆記。從他保存下來的讀書筆記可以看出,1940年是他聽課最多的一年,也是在讀書學習上花費時間最多的一年。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德國古典哲學問題,物質與意識、主觀與客觀及時空問題,現象與本質問題,認識論問題,邏輯史問題,費爾巴哈唯物論和馬克思主義形成的問題,對立統一和矛盾法則問題,反映論問題,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及宗教問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及文化起源問題,孫中山哲學思想等等。

陳雲把學習哲學的體會概括為:“學習哲學,可以使人開竅,終身受用。”他后來經常把自己的體會告訴身邊的同志,鼓勵他們學習哲學。

陳雲曾對夫人於若木說:“我是個老實人,做事情從來老老實實。”【於若木:《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追念陳雲同志》,《緬懷陳雲》,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頁。】對待讀書學習,陳雲同樣採取了老老實實的態度。他總結出的學習方法第一條就是:“要老老實實做小學生。”具體來說,陳雲無論是讀馬列著作還是毛澤東著作,都是老老實實地讀原著。對很厚的一本理論原著,他都是從頭至尾一章一章、一段一段地讀,總是按規定完成計劃要讀的章節,從未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而拖欠。

為了搞好讀書學習,陳雲認為,不僅要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必須端正態度,並且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態度上,陳雲提出要反對那種“自高自大”、“自稱高明”的傾向﹔反對那種不願意學習或者對學習沒有信心的現象。【參見《陳雲文選》第1卷,第143頁。】在學習方法上,陳雲總結出五點經驗:(一)要一本一本地讀,“既不是弛怠,也不用著急,一步一步來。可以每個星期讀三四十頁,每字每句都要讀懂,不懂的就要認真請教。”他強調:“一本一本書讀懂的辦法很重要。過去我們許多干部,書拿到手上,這句不懂那節不曉,而又不曾想法一句一句地弄通。這樣,沒有益處,而且不能堅持,必然半途而廢。現在要改變這種狀況,要讀就讀懂,不要一知半解。這種力求把書上的意思都讀懂的辦法,是達到融會貫通的必經步驟。”(二)學習要聯系實際。怎樣聯系實際?陳雲強調:“如果書還沒有讀懂,就不要急於去‘聯系實際’,弄得牛頭不對馬嘴,還不如先把書上的東西讀懂。讀懂就是消化。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會自然地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把具體經驗提高到一般理論,再拿這種一般理論去指導實際工作。”(三)讀書要做筆記。陳雲認為這有兩個好處,一是讓你多讀幾次,二是“逼著你聚精會神,認真思索,使你了解深刻些,而不像隨便看過去那樣模模糊糊。”(四)讀書要加強討論。陳雲認為,討論“可以互相啟發,程度低的還可以得到程度高的同志的幫助。”(五)讀書要“堅持不懈”,“與懶惰作斗爭”。【《陳雲文選》第1卷,第189頁。】陳雲總結出的這些經驗,對今天的共產黨人如何搞好讀書學習依然有重要的啟示。

通過延安時期系統的讀書學習,特別是對哲學思想的學習,陳雲解除了以往思想上的困擾,並深刻理解了毛澤東為什麼多次建議他學習哲學。對延安的讀書生活,特別是對毛澤東著作的學習,陳雲獲益匪淺,留下深刻印象。他后來回憶說:“延安那段學習,對我幫助很大,自從學習哲學以后,講話做事才有了唯物論、辯証法。”他對毛澤東著作最深刻的體會是:裡面貫穿著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就是實事求是。怎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呢?陳雲說:“當時我的體會就是十五個字: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交換、比較、反復。”對這15個字,陳雲后來做了具體的解釋:不唯上,並不是上面的話不要聽﹔不唯書,也不是說文件、書都不要讀﹔隻唯實,就是隻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這是最靠得住的。交換,就是互相交換一下意見,得到一個全面的符合實際的了解﹔比較,就是上下、左右進行比較﹔反復,就是決定問題不要太匆忙,要留一個反復考慮的時間。陳雲高度概括說:“這十五個字,前九個字是唯物論,后六個字是辯証法,總起來就是唯物辯証法。”【《陳雲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372頁。】

15個字的總結,是陳雲在延安時期讀書生活中得到的最大收獲,也是他后來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堅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則。

〔作者廖心文,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北京 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