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研究述評

作者:    發布時間:2013-11-23   
分享到 :

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研究述評

單秀法陳宇

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是他革命生涯中最具光輝的階段之一。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不僅為東北的解放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新中國建設提供了直接的實踐經驗和思想養料。對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研究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還沒有充分反映陳雲的重要作用和貢獻,無論是資料的收集,還是研究的深度都有待於進一步努力。

一、研究概況

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的研究,起步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研究成果大致可區分為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研究陳雲思想與實踐或相關論著中,涉及到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二是對東北時期的思想與實踐進行專題研究。前者主要論著有鄧力群著的《向陳雲同志學習做經濟工作》【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版。】、《蕭勁光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遼沈決戰》【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和1999年版。】、《陳雲與新中國經濟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陳雲和他的事業——陳雲生平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版。【、《中共中央北滿分局》【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共吉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的《四保臨江》等書。朱佳木、遲愛萍、趙士剛著《中華名人叢書——陳雲》【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朱佳木主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美﹞大衛·M·貝奇曼著、孫業禮等譯《陳雲》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趙士剛主編《陳雲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王杰著《陳雲經濟思想新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等。

專題研究的論著主要有:劉信君撰寫的《陳雲在東北解放戰爭中的三大貢獻》【《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1期。】、張國新撰寫的《接管沈陽經驗的創立及其重要意義》,余建亭撰寫的《陳雲與東北的解放》、《陳雲同志在東北》,劉品榮的《論七道江會議的歷史作用——兼論陳雲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運用和發展》【《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3期。】,袁佔先、劉東元的《陳雲在東北解放戰爭中的重大貢獻》【《軍事歷史》(京)1996年第1期。】,魏學揚、趙曉光的《陳雲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戰略轉變中的特殊貢獻》【《理論探討》(哈爾濱)1996年第1期。】,裡蓉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蘭台世界》1998年第11期。】,韓廣福的《陳雲對東北解放戰爭的貢獻》【《長白學刊》1999年第3期。】等。除此之外,陳雲逝世后,一些老同志還寫了部分回憶文章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如韓光文(199641日),趙德尊文(199741日),呂東文(199749日)等。還有電視劇《四保臨江》、《陳雲在1949》等。研究者一致認為,陳雲在東北歷時近4年,身兼數職,多方運籌,功勛卓著。尤其在關系東北黨政軍存亡的根據地建設、堅持南滿、東北財經等重大問題上,高瞻遠矚,有膽有識,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復雜變化的形勢下,推動了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並對全國解放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思想

(一)為黨制定東北的戰略方針提出了正確的建議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地進軍東北,經略東北,決戰東北,使東北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解放的大區,加速了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這一輝煌的勝利,是黨中央正確領導和東北廣大軍民英勇奮斗的結果。陳雲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東北局常委,自始至終參與領導和指揮了東北解放戰爭。1945914日,中央政治局決定建立中共中央東北局,陳雲等立即趕赴東北,抵達沈陽。東北局建立后,為加強北滿地區黨政軍工作,中央又決定成立北滿分局和北滿軍區。1116日,中共北滿分局在哈爾濱成立,陳雲任書記兼北滿軍區政委。

1.為中共中央“十二月指示”確定黨在東北的戰略方針提供戰略依據

研究者一致認為,194511月陳雲起草的《對滿洲工作的幾點意見》的電報,系統闡述了建立根據地的思想。194511月下旬,陳雲在哈爾濱主持召開了北滿分局成員會議,總結了幾個月來的經驗教訓,明確指出,我黨我軍還沒有能力獨佔沈陽、長春、哈爾濱及長春鐵路干線以及整個東北﹔建議撤離大城市和鐵路干線,在包括中小城市和鐵路支線在內的廣大鄉村地區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逐步積蓄力量,准備在不久的將來再轉入反攻,以期在同國民黨的長期斗爭中取得全局優勢﹔必須特別關注干部中由於進城而生長起來的享樂、腐化傾向,應預先防止干部中可能發生的思想和行動上的混亂。121日,陳雲在召開的北滿分局擴大會議上,又提出了“創造包括中小城市與鐵路支線在內的廣大農村根據地”的思想。

對陳雲的建議,中央迅速復電表示完全同意並予以採納。128日,中央發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明確指出:“我黨現時在東北的任務,是建立根據地,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的根據地。”實踐証明,中央的這一指示符合東北當時的實際情況,陳雲的建議對中央確定在東北的正確戰略方針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對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2.為東北局起草“七七決議”,統一了東北黨政軍的思想

1946年上半年,經過與國民黨軍的激烈爭奪后,我軍退出沈陽、四平、長春、本溪、撫順、鞍山等大中城市,東北局機關從沈陽撤到哈爾濱。615日,中共中央發出東北局干部分工問題的指示,決定陳雲為東北局副書記、民主聯軍副政委。東北局遷哈不久,北滿分局並入東北局。

為在東北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局於73日至11日召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形勢與任務的決議》(簡稱“七七決議”,《陳雲文選》收入此決議時,題為《東北的形勢和任務》)。會前,東北局委托陳雲起草會議決議。陳雲多次與東、西、南、北滿的領導同志談話,傾聽對形勢、任務和建設根據地問題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寫出了初稿。后又征求有關同志的意見,作了修改。會議通過這一決議后,陳雲又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進行了修改,最后上報中央。經毛澤東主席親自修改,中央於711日批准了這個決議。

“七七決議”體現了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的精神,符合東北的實際情況,解決了許多重要的亟待解決的思想問題,制定了正確的工作方針與作戰方針,指明了斗爭前途。擴大會議后,東北局根據決議的精神,從三個方面迅速採取措施:(1)東北局與各省市委的主要領導同志親自傳達“七七決議”。陳雲迅速前往齊齊哈爾,於中央批准《決議》后的第三天,在中共西滿分局會議上作了題為《發動農民是建立東北根據地的關鍵》的傳達報告。(2)動員了1.2萬干部下鄉,到農村中去發動群眾,實行土地改革、剿匪、建黨建政、動員參軍、推動生產等。陳雲在傳達報告中指出“能否發動農民是東北斗爭成敗的關鍵”。(3)運用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和工作隊,進一步開展了剿匪、搜山斗爭,大大小小的“座山雕”、散匪與地主武裝很快被殲滅。

余建亭認為,黨中央“十二月指示”和東北局“七七決議”成為指導東北解放戰爭的綱領性文件。這兩個文件的精神傳達與貫徹以后,東北斗爭形勢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根據地日益發展和鞏固,我軍實力迅速壯大,形勢日益向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為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余建亭:《陳雲同志與東北的解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朱佳木主編:《陳雲和他的事業——陳雲生平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二)初創北滿根據地,系統提出建立東北根據地的思想

韓廣富、余建亭等人認為,在這個決定東北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上,時任北滿分局書記的陳雲,憑借敏銳的政治頭腦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時提出,北滿地區的任務有三:剿匪﹔把發動群眾看成是一切工作的根本,給農民分土地﹔使北滿成為兵源及練兵的基地。目標是將北滿建設成為全東北的大后方和最鞏固的根據地。【余建亭:《陳雲同志在東北》,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

1946年初,東北局在進行了短暫的建設根據地的工作后,遵照中央的指示,於3月制定了《東北大會戰部署》。爾后,指揮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街同國民黨軍進行了長達月余的陣地戰。420日,陳雲為北滿分局起草了一份給東北局並轉中央的報告,標題為《北滿根據地建設的進展狀況》。報告說:“我們的政策是發動經濟斗爭后,迅速武裝農民,搜繳地主土匪武裝以加強之。”

在我軍被迫撤出四平,退到鬆花江北后,國民黨軍乘機佔領長春、吉林,東北解放區處於敵兵壓境、土匪騷擾、部隊嘩變、經濟緊張的嚴重困境。在此期間,陳雲仍然堅持創建根據地的主張,並在北滿開展建立根據地的各項工作。北滿分局發出《關於目前對匪之政策》的指示,要求北滿各省堅決清剿土匪,發動群眾,實行減租減息,分配日偽土地﹔摧毀敵偽勢力,建立人民政權,發展革命武裝。此外,還開展了財經、后勤、兵工、交通、城市、文化、建黨等方面的工作。至7月,在以陳雲為首的北滿分局領導下,我黨建立了東北第一個比較鞏固的后方基地——北滿革命根據地,從而為我東北黨政軍機關撤到北滿,休養整頓,提供了條件。如果沒有北滿分局陳雲等人初創北滿根據地,東北我黨政軍在四平作戰失利后的撤退將無處可去,陳雲確實功不可沒。

北滿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為奪取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陳雲是最早、最系統地提出建立東北根據地的領導人,在戰略重點轉變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最可貴的是,陳雲將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北滿率先開展創建根據地的工作,並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劉信君在《陳雲在東北解放戰爭中的三大貢獻》中認為:東北解放戰爭時期,在建立鞏固的北滿根據地,提出建立東北根據地等問題上,陳雲的貢獻是第一位的。

(三)堅持南滿斗爭,鞏固與擴大南滿根據地,扭轉了東北戰局

194611月初,國民黨軍佔領南滿大部分地區。此時,南滿根據地處於群眾尚未充分發動,兵員不足,裝備無著,給養奇缺,土匪作亂的險惡境地。更為嚴重的是,對能否堅持南滿,軍區領導人的認識很不一致,主力部隊已准備開過鬆花江與北滿部隊會合。根據敵我嚴重態勢,東北局制定了“堅持南滿,鞏固北滿,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戰略方針。該方針的關鍵是能否堅持南滿。為了加強南滿的領導力量,中共中央及東北局決定調東北局副書記陳雲兼任南滿分局(又稱遼東分局)書記。

研究者認為,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要不要堅持南滿的問題。12月中旬,遼東軍區在七道江召開軍事會議,主要討論南滿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及今后作戰方針問題。會議一開始就在是否堅持南滿根據地的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去、留兩種意見各有理由,相持不下,會議連開兩天沒有結果。陳雲冒著暴風雪從臨江趕到七道江主持會議。在了解前幾天會議情況后,他生動形象地講述了敵我態勢及堅持南滿的重要意義。他講:“東北的敵人好比一頭牛,牛頭牛身子是向北滿去的,在南滿留了一條尾巴。如果我們鬆開了這條尾巴,那就不得了,這頭牛就要橫沖直撞,南滿保不住,北滿也就危險了﹔如果我們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敵人就進退兩難。因此,抓住牛尾巴是個關鍵。”陳雲有理有據的分析和果斷干脆的決定,統一了人們的認識,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和贊成。會議一致通過了鞏固長白山區,堅持敵后斗爭的總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及正面與敵后戰場相配合,內線與外線、運動戰與游擊戰相結合的作戰方針。40多年后,蕭勁光在回憶文章中高度評價說:“這是關鍵時刻決定性的一板,這是陳雲對堅持南滿斗爭的一大貢獻。”【蕭勁光:《四保臨江的戰斗歲月》,《遼沈決戰》上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戰略與戰術方針確定后,如何堅持南滿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陳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於19461230日在致林彪、彭真、高崗的信中,以及1228日遼東分局給各省委、各縱隊發出的《關於堅持南滿敵后斗爭的幾點指示》中,明確回答了這一問題。有研究者概括為以下五點:其一,當前“堅持敵后成為堅持南滿堅持東北最重要的任務”,其步驟是“主動積極地消滅敵人,打破敵人的佔領計劃,一點一點立穩自己的腳跟”。其二,敵后斗爭要堅持三種配合,即游擊區與游擊區的配合,正面與敵后的配合,南滿與北滿、東滿、西滿的配合。其三,農民的人心向背決定我軍勝負。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保糧保丁,要盡一切努力使農民享受到今年分地所得糧食,發動農民保護其利益。其四,改編、整頓地方武裝,建立完全可靠的地方基干團。其五,敵佔時要盡量減少干部、資財的損失,要處理好領導之間的關系。

陳雲的這些思想,從理論上系統解決了如何堅持南滿的問題,並在實際斗爭中加以靈活運用。在陳雲的領導下,南滿我軍在東、西、北滿民主聯軍配合下,取得了“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從而鞏固和擴大了南滿根據地,扭轉了東北敵攻我守的戰局,為我軍開始戰略反攻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此,東北局評價道:“以陳雲為首的遼東分局,是正確地分析了當時遼東的形勢,確定了明確的方針,團結了全黨全軍,進行了艱苦斗爭,扭轉了局面,堅持與發展了遼東根據地……”,陳雲“領導遼東全黨全軍扭轉危局,起了決定性作用”。“以陳雲為首的南滿分局……扭轉了遼東在一個時期內的嚴重形勢,完成了黨給予的任務,成績很大。”【1954年中共中央東北局秘書處編印:《中共中央東北局重要檔案匯編》,第323338頁。】這些評價,充分肯定了陳雲的重大作用及卓越貢獻。

(四)創立成功接管沈陽的經驗

沈陽解放后,陳雲兼任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負責接管工作。陳雲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接管大中城市的基本原則和方針政策,在認真學習和研究其他部隊乃至蘇聯紅軍接管大中城市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城市工作經驗以及根據沈陽市情,創立了接管大中城市的經驗,即沈陽經驗。

1.關於創立接管沈陽經驗的主要因素和條件

張國新把創立接管沈陽經驗的主要因素和條件概括為6個方面的內容:(1)思想觀念的真正轉變是沈陽經驗創立的思想基礎。以陳雲為主任的沈陽軍管會,在認真掌握中共七大精神上下了功夫,對這種偉大的轉折,有著深刻的認識,並真正實現了觀念的轉變。(2)堅決執行黨中央關於城市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是沈陽經驗創立的基本因素。(3)從中國實際出發,學習蘇聯紅軍接管城市的經驗是沈陽經驗創立的重要因素。沈陽經驗關於學習蘇聯經驗的論述,反映了陳雲在解放戰爭時期對學習外國的基本態度。(4)借鑒其他解放區接管城市的經驗也是沈陽經驗創立的重要因素。(5)陳雲自己的城市工作經驗是其沈陽經驗創立的有利條件。(6)陳雲正確把握了沈陽解放前夕和剛解放時的客觀機遇。【張國新:《接管沈陽經驗的創立及其重要意義》,朱佳木主編:《陳雲和他的事業——陳雲生平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61046頁。】

2.關於接管城市,平穩快速地建立政權和組織恢復經濟

王杰把陳雲接管城市的思想和做法從6個方面進行了概括。(1)確定符合實際的接收政權的具體形式,明確總體方針,建立接收班子,細致充分准備﹔目標明確,應對措施齊全,進城后各機關迅即就位,各理其事,政權整體啟動運行。(2)開創“去內核、存其表”的建立新政權模式,制定“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后分”的接管“十六字原則”,有效地剝離了舊國家的政權系統和經濟指揮運行系統,走出了平穩、快捷建立新政權和新的國家機器很快啟動運轉的新路子。(3)建立制度、防止腐敗。把防范和制止腐敗,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十六字原則”中的“先接后分”,實際上包含了建立制度、防止腐敗的戰略思想。“先接后分”是一項與建立政權並重的,以建立制度預防腐敗為內容的偉大實踐。(4)處變不驚,運用經濟法則制亂。把尊重經濟法則與領導恢復新佔領城市經濟和社會秩序有機結合,既用政權推動,又充分發揮經濟規律的作用,迅速有序地解決主要矛盾。(5)搶抓時機,恢復經濟,“把財經工作放在不次於軍事或僅次於軍事的重要位置上”。陳雲實際上提出了戰略重心轉移的思想,開始了從軍事向經濟的轉變。(6)接管城市、組織恢復經濟的措施主要有:解決影響全局的關鍵問題,如恢復電力供應﹔為群眾解決主要困難,保障生活﹔快速平抑市場物價﹔放眼長遠,立足當前,立即著手培養人才。【王杰:《陳雲經濟思想新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頁。】

3.關於及時總結經驗

入城不到一個月,陳雲寫了《關於接管沈陽的經驗簡報》,上報東北局並轉報中共中央。簡報總結了5條具體經驗:第一,入城后首先要恢復電力生產與供應。第二,要迅速解決市場及金融物價問題。第三,對警察必須收繳槍支,讓其徒手服務。第四,迅速出版報紙,穩定人心,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第五,工資問題需要妥善解決。沈陽的經驗,解決了接管大城市工作中的兩大難點,即怎樣做到接收完整和怎樣迅速恢復秩序。【余建亭:《陳雲同志與東北的解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陳雲在簡報中建議中央和各戰區野戰軍,准備專門接收大城市的班子,待工作告一段落,移交給市委、市政府等機關。這一經驗立即得到中央的重視,被作為重要經驗轉發給各解放區各前線的領導同志學習參考,影響很大,為許多新解放城市的軍管會所借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陳雲關於沈陽經驗的文件,除上面所述《關於接管沈陽的經驗簡報》外,還有《關於沈陽接管經驗之補充報告》﹔《經濟處(工業部)關於接收沈陽國營企業工作總結》。這3個文件都受到中共中央特別重視,也是陳雲城市政策思想的重要反映。他創造的“十六字原則”接收方法和迅速恢復秩序的辦法得到東北局及中共中央的肯定,后由中央作為成功的經驗轉發給各中央局和各前委,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編入《1948年以來政策匯編》。

4.關於沈陽經驗的重要意義

1)促進了東北根據地大中城市的鞏固和建設,有了更充分的物質基礎,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沈陽經驗使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產生良好的信任感,在新解放城市被廣泛地運用並取得良好的效果。(2)豐富了我黨接管大中城市的經驗,對於我黨創立完整的正確的城市政策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沈陽經驗創立於石家庄經驗的基礎上,北平經驗則創立於沈陽經驗和石家庄經驗的基礎上。(3)堅持了巴黎公社的原則,在打碎和建立的策略上,又取極大靈活性的態度,並沒有拘泥於巴黎公社普選制的陳規,而是預置建制。這一獨特的實踐和創新的理論,不僅為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理論增添了全新的內容,而且為世界革命人民提供了成功經驗。【王杰:《陳雲經濟思想新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頁。】(4)為怎樣根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情況學習蘇聯經驗提供了寶貴的范例,根據中共中央城市政策基本原則和沈陽的客觀實際確定接管政策,沒有硬套蘇聯紅軍接管城市的方法和步驟,把中國自己的東西與蘇聯紅軍的經驗有機地結合,從而創立了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的又一成功經驗,是陳雲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陳雲創立的接管沈陽的經驗,不僅在解放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也在他個人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研究他在解放戰爭時期接管城市的政策思想,特別是其創立的接管沈陽的經驗,對於研究他的生平和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者認為,研究陳雲創立的沈陽經驗,應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建設史研究的重要內容。過去,陳雲研究和解放戰爭研究對此雖有涉及,但不夠深入系統,今后還應拓展沈陽經驗的研究。

(五)以財經工作為重心,解決根據地的經濟困難,統一東北財經

研究者認為,陳雲關於以財經工作為重心,解決根據地經濟困難的思想對根據地建設起了重要作用。陳雲認為:創建東北根據地的工作千頭萬緒,發動群眾是建立根據地的關鍵,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應從解決群眾的經濟生活問題,即“經濟民主”入手,再進而解決群眾的政治地位並組織地方武裝,使群眾得到“政治民主”和“軍事民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經濟建設。他總結了一個簡單的公式:“經濟——武裝——再經濟”,從而解決經濟困難,統一東北財經。

1.關於以財經工作為重心

陳雲無論在何地,任何職務,一直關注著經濟情況與經濟工作。194867兩個月,他集中精力研究了財經工作,並向中共中央寫了一個報告,后來以《把財經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來》為題收入《陳雲文選》。陳雲要求以財經工作為重心,實際上就是以經濟工作為重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增加對財經工作特別是對工業生產的投資。第二,加強對經濟工作特別是工業生產的計劃性。第三,實行企業改革。

在陳雲的領導下,由於及時把財經工作放到了“不次於軍事或僅次於軍事的重要位置”,以后又轉為“以財經工作為重心”,所以,東北經濟建設迅速得到復蘇和發展,形成了一個包括兵工、重型機械、冶煉、機車車輛、橡膠、化工、紡織和造紙等行業的生產體系,並形成了沈陽兵工廠,有色金屬冶煉廠、重型機械廠、鐵路機車廠、鐵路車輛廠、沈陽化工廠、橡膠廠、造紙廠等戰略性工廠。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並為支持東北野戰軍進關作戰和全國解放戰爭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保障。

東北鐵路比較發達,陳雲到東北后非常重視鐵路工作,深知鐵路對現代戰爭、支援前線及發展經濟的重要性,曾兼任過東北鐵路管理局局長。在沈陽軍管會期間,他經常詢問與督促鐵路修復與運行情況,並親自起草給黨中央的電報,除說明鐵路對東北解放戰爭及工農業生產所起作用外,建議中央設立鐵道部,籌劃與管理鐵路事宜。很快,中央決定建立鐵道部,隸屬於中央軍委。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后,這是各部中建立最早的一個部門。【趙士剛主編:《陳雲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頁。】

2.關於統一東北財經

東北解放區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勝利后逐步建立起來的。由於日本在投降前后對鐵路、工礦的嚴重破壞和蘇軍佔領期間大規模的拆遷,從而使解放區財政經濟困難重重。在財政方面,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在金融方面,通貨膨脹,物價波動﹔在物資方面,軍需民用物資供不應求,極為缺乏。因此,解決根據地的財經困難成為東北局的又一重要任務。在這方面,陳雲作了可貴的探索,提出了生財理財之道,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為統一東北財經,發展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62月,陳雲領導的北滿分局給所屬各省工委發出《關於目前解決財政問題的幾點意見》的指示,提出了三條具體措施,即征收救國公糧,妥為保管,以便將來進行對外貿易,解決財政困難﹔清算和搜集敵偽資產,恢復和發展工礦業,征收必要的稅收﹔暫不宜大量發行紙幣,以免通貨膨脹。3月,陳雲在通河干部座談會上著重指出:財政經濟即收與支的問題,亦即生財之道與理財之道。在生財之道方面,他提出了財政收入的6個來源:沒收敵產,搞好稅收,發行公債,征收公糧,發行鈔票,開展貿易。在理財之道方面,他提出了緊縮開支,提倡節約,防止浪費,搞好生產等辦法。這些措施對於打破國民黨經濟封鎖,保証戰爭需要,解決解放區經濟困難起了重大作用。

19468月,東北局根據中央的指示,加強了對財經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陳雲為主任的財政委員會。其主要工作是:進一步清理敵偽資財﹔籌建東北銀行,發行東北地方流通券以代替其他貨幣﹔穩定物價,整頓金融等。9月,財政委員會提出了整頓財政的步驟,決定先由各省統一,然后實行東北解放區的整體統一。有研究者認為,盡管陳雲於1027日前往南滿任分局書記,但他的經濟思想仍然得到了貫徹執行。如19471月召開的北滿各省財經會議,確定了“長期打算,發展生產,增進貿易,厲行節約,保障供給,支援戰爭”的方針,基本上體現了陳雲的生財理財思想。又如,19478月召開的東北解放區財經會議《關於統一財政制度的決定》,無疑是陳雲關於整頓財政思想的體現。19487月,由於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東北行政委員會設立了以陳雲為主任的財政經濟委員會。陳雲進一步貫徹財經統一方針,迅速將東北解放區的財政於1948年末實現了統一預算,統一管理,從而保証了軍需民用,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9488月,陳雲起草了《正確處理新接收企業中的職員問題》、《當前中國職工運動的總任務》等文件,提出了加強工業的計劃性。要使一切國營、公營企業都經過調查研究和全盤籌劃,在統一領導、統一計劃下生產﹔要改善國營、公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實行企業化原則和民主管理﹔要重視和培養技術和管理干部,開辦職工學校、訓練班、工業大學或專門學校﹔要特別注意團結和教育知識分子的政策。為城市管理工作和經濟建設,作了更明確、更具體的規定。【朱佳木主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520頁。】

東北解放戰爭期間,陳雲的財經思想對於克服解放區的經濟困難,統一東北財經,接收和恢復城市經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標志著陳雲經濟思想的初步形成。

(六)創新東北商品生產實現形式和新社會經濟模式

研究者一致認為,陳雲在正式主持東北財政經濟工作期間,就商品生產的實現形式和新社會經濟模式,做了大量的實驗,取得了實踐上的突破和理論上的創新。

1.關於創新東北商品生產實現形式

1)突出統一計劃,按照市場需要組織商品生產。他指出:最嚴重的是沒有統一計劃。沒有統一的計劃,等於無計劃。隨便制定的計劃,不等於真的計劃。因此,隻有工業計劃還不行,必須有全部的計劃,農業、運輸、財政、貿易、金融都要有計劃。經濟部門要有計劃局,每個業務部門都應設立計劃機構。(2)擴大商品出口,拉動經濟發展。一是打破地方封鎖,允許貨暢其流﹔二是要把握關鍵,擴大出口。(3)掌握調控市場物價的主動權,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掌握物資,就能掌握調控市場物價的主動權。當時,糧食是影響市場物價的主要因素,必須用各種辦法控制和掌握糧源,掌握調控市場的主動權。(4)正確把握等價交換原則實現的條件。商品旺銷之際,堅持等價交換第一﹔商品淡銷之際,鞏固市場第一﹔幣值不穩之際,等價交換以實物為基礎﹔在市場物價大幅波動之際,取高價對高價、低價對低價對策。【王杰:《陳雲經濟思想新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頁。】

2.關於創立完全新型的商品經濟模式——東北經濟模式

陳雲在領導東北的經濟實踐中,已經敏銳地預見到了未來全國范圍新社會經濟必須解決的許多大問題,並在當時具備條件和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則性意見。

1)關於私營經濟。提出個體小商販、私營小店、夫妻店是人民生活需要的,要長期存在。改造也不能統統統一經營,改造也是隻挂牌子,仍舊分散經營。而且夫妻店和小商小販也能夠以社會主義社會經濟成分的形式進入社會主義。提出在農民發展生產基礎上,允許他們發財是不可怕的。相反,有利於增產糧食,對革命有好處。解決這個問題是將來的事情。現在的問題是如何使農民安下心來,敢於冒尖,敢於發財,即使對於私商,我們不反對商人發正財,只是反對他們發橫財,提出了股份合資經營的思想,要發展股份合資經濟。【朱佳木主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469528頁。】

2)關於國民經濟計劃化。提出了要把計劃“提到第一位,要使一切國營、公營企業,都能經過調查研究和全盤籌劃,在統一領導、統一計劃之下進行生產”。通過制定和實施國家計劃,達到既統一經濟,消除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又抵御資本主義無政府主義的沖擊,使社會經濟活動有序地進行。“管理工廠,經營工廠,第一要企業化”,按價值規律的要求,貫徹以銷定產的原則,按照市場需要組織生產,實現利潤。以銷定產和以產定銷,是區別商品經濟和自然經濟的標志。商品生產是以利潤為前提、實現價值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活動。東北經濟模式的“企業化”和“民主化”管理制度,是適應生產社會化規律要求的產物。工廠既不是機關,也不是部隊,要按照“企業化”運行規則建立相應的制度。主要是以市場為載體,以利潤為衡量尺度的經濟核算制度,唯才是舉的用人制度,明確責任的個人負責制度,以質量檢驗、獎罰為核心的質量保障制度,勞動競賽制度,技術干部培訓、選拔制度,按勞分配的工資制度,以及企業管理委員會、職代會和工人生產小組三級民主管理制度。“陳雲支持為發展生產減緩企業中的階級斗爭,並指出,企業中除了極其反動的壞分子以外,所有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都應暫時保留”。【﹝美﹞大衛·M·貝奇曼著、孫業禮等譯:《陳雲》,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頁。】

東北經濟模式,不僅是陳雲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模式設想的重大突破,是對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理論批判的吸收,是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裡程碑。

三、深化研究的建議

陳雲在建立東北根據地和東北解放戰爭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豐富的經驗,求實的作風,堅定的意志,高尚的品格,為我們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后應在兩個方面深化對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研究。

一是把陳雲的思想放在整個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實踐中去認識。對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研究在軍事方面比較深化,但對東北在黨的建設、根據地及政權建設、土地改革及經濟建設等方面的研究還不夠系統,不夠深入,因此也就難以科學地理解東北軍事上的偉大勝利,也就難以全面科學地反映陳雲等人及其思想在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貢獻。

二是把陳雲在東北時期的思想與他整個生平聯系起來進行研究,特別與他解放后的建國理念和經濟思想聯系起來進行研究。東北時期是陳雲一生的亮點之一。這個時期的思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有著直接的積極重大影響。

(作者單秀法系軍事科學院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所原所長,教授﹔陳宇系軍事科學院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陳雲研究述評(上)》2004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