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新定位新闡釋和新要求

作者:    發布時間:2013-11-23   
分享到 :

科學發展觀的新定位新闡釋和新要求

秦宣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個重要創新,是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從而對科學發展觀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進行了新定位。同時,黨的十八大報告還對科學發展的內涵進行了新闡釋,對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新要求。那麼,黨的十八大對科學發展觀的新定位、新闡釋和新要求是什麼呢?本文試結合黨的十八大報告作一初步探索。

新定位:

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黨的十八大對科學發展觀的重新定位。為何將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呢?

第一,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優勢。中國共產黨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即它擁有科學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不像西方國家一些政黨奉行指導思想的多元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科學理論武裝,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黨員頭腦,堅持同黨內外各種錯誤思想做斗爭,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和干部的思想理論素質,從而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堅持從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汲取經驗,始終注意吸收世界各國創造的文明成果,從而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過程中,不斷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探索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分析和研究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從而保証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獨具特色的理論優勢。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我們先后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章,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寫進黨章,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有厚重的歷史根據。這一舉措,體現了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體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第二,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的重要理論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緊緊抓住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對外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統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建設和諧世界、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探索,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總結十年奮斗歷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因此,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有科學的理論依據。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被實踐証明的科學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形成發展的十年,接受了實踐的檢驗,也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觀自身。十年來,我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我國GDP總量由2001年的10.97萬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47.3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財政實力顯著增強,由2001年的1.64萬億元增加到10.37萬億元。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超過一倍。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全國人均GDP2001年的1042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500美元,我國人均GDP水平已經跨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動力量,為世界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實踐証明,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國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科學發展觀所顯示的強大真理力量,已越來越得到高度認同。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有堅實的實踐依據。

第四,科學發展觀是破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風險與挑戰前所未有。雖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矛盾和問題。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這些問題雖然是改革發展中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有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發展觀以寬闊的世界視野、先進的價值觀念、科學的求真務實精神、深邃的前瞻意識、堅定的人民立場,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把科學發展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有利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新闡釋: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科學發展觀是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推進關鍵時期的改革發展,深刻認識我國基本國情,立足於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而提出來的。它在抗擊“非典”和探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形成,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實踐中不斷充實豐富,在推動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中蓬勃發展,在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奮斗目標的同時走向成熟,在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應對一系列考驗和挑戰中經受檢驗並進入新境界。這一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繼承發展了我們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系統總結了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反映了多年來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教訓,吸取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的精華。

黨的十七大報告曾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做過十分詳細的論述。關於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發展,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關於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關於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報告的基礎上,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新的闡釋,這種新闡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闡釋了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在這個方面,十八大報告強調了以下三點:一是“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從而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形成和發展的現實依據和理論依據﹔二是科學發展觀“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從而進一步闡釋了科學發展觀的主要理論貢獻﹔三是科學發展觀“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從而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

第二,進一步闡釋了科學發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在這個方面,十八大報告突出了以下幾點:一是強調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的,因此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所進行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體制創新“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強調“面向未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可以說,給科學發展觀進行重新定位,就是要完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三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全面規劃。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及其三者關系的論述,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的規劃,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提出的八個方面的基本要求,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第三,進一步闡釋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這一表述澄清了以往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理解上的偏差。這一表述告訴我們,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一要堅持解放思想,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二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隻有這樣,才能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三是要與時俱進,要懂得“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的深刻道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四是要堅持求真務實,求科學發展之真,務科學發展之實。十八大報告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統一起來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

新要求:

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五年前,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時,曾明確指出:“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十七大報告還特別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在今年的“7·23講話”中,胡錦濤同志特別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我們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報告的基礎上,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進一步提出“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圍繞這一總要求,十八大報告還強調了如下幾點:

第一,全黨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為何十八大特別強調要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因為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還有幾個不到位:一是對科學發展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沒有真正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科學發展的理念還沒有真正在中國社會全方位生根,我們黨員干部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方面還有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地方。二是政策措施不到位,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許多地方打著科學發展觀的旗號干了許多違背科學發展觀的事情。三是體制機制不到位,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決策機制、評價機制、用人機制、矛盾化解機制、監督機制,均未建立起來。因此,十八大報告強調:“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牢固基礎。”

第二,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十八大報告在闡述科學發展觀時,不僅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這一核心,而且真正做到了把以人為本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比如:在闡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時,把“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在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著眼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談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時,著眼於人民的幸福安康﹔在談到政治體制改革時,著眼於實現人民最廣泛的民主﹔在談到文化發展時,著眼於建設人民的精神家園﹔在談到社會建設時,著眼於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的實現﹔在談到生態文明建設時,著眼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在談到黨的建設時,著眼於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第三,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十八大報告還圍繞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作了全面的規劃和設計,並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方面,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並圍繞這五大建設,從八個方面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通過加強黨的建設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第四,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難題,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必然要統籌兼顧。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等在發展上的不協調,是我國發展中長期存在、制約全局的突出矛盾。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黨的十八大報告不僅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新定位、新闡釋,提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而且報告本身就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范本。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已經很好地體現在十八大報告闡述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港澳台工作、外交和對外關系以及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因此,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把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來源:《前線》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