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共產黨員保持先鋒模范作用的七個要求
毛澤東對共產黨員保持先鋒模范作用的七個要求
唐洲雁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都十分重視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調要通過黨內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把他們培養成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
要求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永葆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精神動力。對此,毛澤東同志曾有過系統的論述。在戰爭年代,他就指出: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心目中就懸著為現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斗和為將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這樣兩個明確的目標,而不顧那些共產主義敵人的無知的和卑劣的敵視、污蔑、謾罵或譏笑”。
共產黨人要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就必須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扎扎實實地做好當前的每一項工作。毛澤東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深刻闡明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辯証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共產黨人必須堅持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統一,胸懷遠大目標和切實做好當前工作的統一。他要求每一個共產黨人都必須為現階段的目標而奮斗,認為如果不為這個目標奮斗,“而空談什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那就是有意無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不是一個自覺的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
要求始終堅持勤奮學習
堅持勤奮學習,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增強黨性、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毛澤東同志都非常重視黨員的學習問題,注意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採取多種方式,號召學習、組織學習、領導學習。
從學習的內容來看,他首先強調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從延安時期開始,他就注意結合實際需要,在一定范圍內組織讀書學習活動,向全黨推薦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其次,他非常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強調學習文化是學習理論的基礎,認為工農干部要學理論,必須首先學文化﹔沒有文化,馬列主義理論就學不進去。再次,他提出要學習一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對於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他還強調要注意學習業務工作、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等,努力做到“又紅又專”。
在學習的方法上,他首先強調要理論聯系實際,多向實踐學習。其次主張為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而去請教馬恩列斯,領會馬列主義的精神實質。再次,他要求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解決問題。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
在學習的態度上,他主張要不畏難,不自滿,看不懂就“鑽”,沒時間就“擠”﹔認為學習的最大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
要求樹立群眾觀點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利益的最忠實代表。毛澤東同志認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
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是由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也是毛澤東同志反復倡導的。他認為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戰斗的。
要求始終堅持勤奮工作
黨和人民的事業是由無數具體工作推動的,是由無數黨員的共同努力完成的。在本職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最為突出、最為集中的表現。
毛澤東同志認為,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應該體現在本職工作中。全面抗戰開始后,他公開提出:“共產黨員應在民族戰爭中表現其高度的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應使之具體地表現於各方面,即應在各方面起其先鋒的模范的作用。”具體說來,在軍隊工作中,應該成為英勇作戰的模范、執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成為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在統戰工作中,應該成為實行抗戰任務的模范,處理各黨相互關系的模范﹔在生產建設中,應該成為勞動的模范。除此之外,還要成為學習的模范、團結的模范。總之,他認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范。因為隻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隻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
要求始終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
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是黨的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証。
紀律嚴明,歷來是我們黨的根本優勢,是毛澤東同志大力倡導和嚴格要求的。早在井岡山時期,他就強調:“嚴格地執行紀律,廢止對紀律的敷衍現象。”在延安時期,他又強調:“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非執行不可。”
隻有紀律嚴明,才能保証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也才能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毛澤東同志把黨內團結和黨同人民的團結看作是我們黨“戰勝艱難環境的無價之寶”,要求“全黨同志必須珍愛這兩個無價之寶”,努力做到有利於黨的團結的話才說,有利於黨的團結的事才做。他特別強調要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指出:“我們都是從五湖四海匯集攏來的,我們不僅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們當中還有犯過很大錯誤的人,不要嫌這些人,要准備和他們一道工作。”
要求始終堅持“兩個務必”
“兩個務必”是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即將成立時向全黨發出的警示,也是他對中國革命取得最后勝利的基本經驗總結。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反復強調:“我們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他認為“驕”與“躁”是革命工作的大敵,“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全黨應取的態度。謙虛則不驕,謹慎則不躁。”在他看來,力戒驕傲是保持團結的重要條件﹔有無謙遜的態度是衡量干部的一條重要標准﹔不斷地反驕破滿,保持謙虛謹慎,是我們黨取得革命戰爭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他還反復強調,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全黨同志隻有艱苦奮斗,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密切聯系群眾,克服困難,取得最后勝利。直到革命勝利后,他仍然強調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和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要求不斷加強黨性修養
增強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前提。如何增強黨性修養?毛澤東同志在這方面的要求和論述也很多,概括起來,有這樣六個方面。
一是要做革命的先鋒隊,做民族的先進分子。他認為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造就一批民族和人民的先進分子,“在革命的道路上起著向導的作用”。這種先鋒分子是胸懷坦白、忠誠、積極與正直的,他們具有政治遠見,充滿著斗爭和犧牲精神﹔他們不謀私利,唯一地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他們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往直前的﹔他們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地解決。”
二是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認為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他強調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應該是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系。
三是能夠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他要求共產黨員對重大原則問題都要堅持立場,不能退縮。他特別強調顧全大局,認為一個好的共產黨員,必須善於照顧全局,善於照顧多數,並善於和同盟者一道工作。
四是對工作要極端負責,對同志要滿腔熱忱。他號召共產黨人要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主張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反對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批評有的黨員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對同志對人民漠不關心,麻木不仁,認為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
五是要獨立思考,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他主張共產黨人必須隨時准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於人民利益的。“如果我們思想中、工作中有了缺點錯誤,要隨時准備修正,這叫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真理要堅持,有時真理不被大多數人所認識和了解,我們也要反‘潮流’。不論是錯誤是缺點,哪怕是很小的,我們都要准備修正。”他主張做任何事情都要獨立思考,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多思多想。放下包袱,就是要解除各種思想負擔,擺脫各種觀念束縛,輕裝前進﹔開動機器,就是要調動自己的大腦,研究情況,分析事物,解決問題,搞清楚哪些應該堅持和發揚,哪些應該改正和拋棄。
六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認為共產黨人是以不怕困難著名的,“種種困難,遇到共產黨人,它們就隻好退卻,真是‘高山也要低頭,河水也要讓路’。”他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不贊成那樣的口號,叫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他認為要奮斗就會有犧牲,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雖死猶榮﹔提倡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生有益於人民,始終保持高尚的革命情操。他豪邁地指出:“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隨時准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難道還有什麼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觀點、意見、辦法,舍不得丟掉的嗎?”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主任)
(來源:《前線》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