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紅軍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的地位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5-21   
分享到 :

朱毛紅軍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的地位

夏遠生

朱毛紅軍主要是由1927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同19281月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部隊(含南昌起義軍余部)合編而成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主力軍。研究分析朱毛紅軍的創建、發展及其地位、作用,對於總結歷史經驗、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朱毛紅軍的概念界定和結構分析

朱毛紅軍的稱謂是由該軍誕生和活動區域的湘、贛兩省委先提出來,爾后中共中央予以肯定的對井岡山紅軍第4軍的專指名詞。以后泛指紅4軍、紅5軍、紅6軍及紅12軍等從井岡山紅軍發展而來的由朱毛統一指揮的紅軍群。再以后擴大到朱毛為統帥的紅一軍團及紅一方面軍,直到1931年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后中央不再使用朱毛紅軍的概念,紅一方面軍也改稱中央紅軍,但是朱毛紅軍在紅軍建軍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刻影響已經歷史地形成。

毛澤東在論述工農紅軍的起源時說:“革命失敗,得了慘痛的教訓,於是有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進入了創造紅軍的新時期。”①朱毛紅軍的創建也正是如此,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歸結為:葉賀舊部、武昌警衛團、平瀏農民、湘南農民和水口山工人”是紅軍第4軍的骨干”。②這四部分兵力即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湘南起義之后堅持下來的部隊。朱毛紅軍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武裝起義、井岡山紅4軍、贛南閩西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階段,到中央紅軍全盛時期擁有8個軍團、20多個軍、總兵力10萬多人,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大主力,戰爭舞台橫跨贛、閩、湘、鄂、川、粵數省廣大地區,演出了威武雄壯的史劇。

井岡山朱毛紅4軍的部隊來源和結構組成有下列5個方面:

1.19278月南昌起義軍余部由朱德率領艱難征戰到湘南的部隊,兵力800余人,主要將領朱德、陳毅、王爾琢、周子昆、李奇中、李天柱等﹔

2.19279月秋收起義軍由毛澤東率領轉戰進軍井岡山的部隊,兵力900余人,主要將領毛澤東、張子清、何挺穎、宛希先、朱雲卿、毛澤覃、伍中豪等﹔

3.192712月廣州起義軍余部200余人加入朱德部隊﹔

4.19281月湘南起義軍轉移上井岡山的部隊,兵力1萬人,主要將領朱德、陳毅、王爾琢、蔡協民、胡少海、龔楚、鄧宗海等﹔

5.井岡山地方王佐、袁文才的部隊加入毛澤東部隊,兵力300人。

以上五部分軍力於19284月由毛澤東、朱德分別率領會師井岡山,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旋即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軍委書記,陳毅任政治部主任,王爾琢任參謀長。全軍約1萬余人。據陳毅19291月給中央的《關於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現狀的報告》記載:毛澤東率部參加秋收起義,最先挂了紅旗。朱部2000余人,湘南農軍8000余人,毛部1000余人,袁、王各300人,成立紅軍第4軍,全軍約萬余人。湘南人約佔全軍人數的510③。這是反映朱毛紅軍初創情況的最早的權威文獻。毛澤東后來在同斯諾的談話中回憶了這段歷史:秋收起義這支最早的部隊中,有許多人始終忠心耿耿,直到今天還在紅軍中。這支隊伍最后上井岡山的時候,人數總共隻有一千左右。我們的部隊在井岡山會師以后,進行了改編,創建了著名的紅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我任黨代表。④

4軍成立后當年最大的一次擴軍,是19287月平江起義軍近千人由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5軍上井岡山,加入紅4軍序列,彭德懷任紅4軍副軍長,滕代遠任副黨代表,主要將領彭德懷、滕代遠、鄧萍、黃公略、賀國中、李燦等。紅5軍的加入使井岡山紅軍的軍力大增。朱毛紅軍的運動游擊戰和開辟新區成為可能。正如朱德在紅軍進軍贛南時所說:“國民黨反動派天天說打朱、毛,可是朱、毛越打越多。”⑤

上述可知,井岡山朱毛紅軍匯集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平江起義等一系列武裝起義的精銳兵力,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支雄師勁旅,威震湘鄂贛數省,影響波及南方和全國。其創始人朱德、毛澤東對於這支紅軍主力的初創、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奠定了紅軍一系列建軍原則和戰略戰術的基礎,指揮紅軍奪取接連不斷的勝利。

朱毛紅4軍成立后兩年時間內,除堅持湘贛邊界斗爭外,主力進軍贛南閩西,贛西浙西,廣東東江,縱橫數省,遍地開花,先后發展建立了平江紅5軍、閩西紅12軍、20軍、21軍、贛西贛南紅6軍、20軍、22軍、鄂東南紅8軍、湘鄂贛紅16軍等紅軍部隊,於19306月成立紅1軍團,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前委書記和總政委﹔成立紅三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和前委書記,滕代遠任政委。

1930823日,紅1軍團和紅3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市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朱德總司令,毛澤東總政委兼前委書記,彭德懷副總司令,滕代遠副總政委,與1929年紅4軍與紅5軍合組時的領導成員一致無二。說明紅一方面軍與紅4軍的淵源關系。紅一方面軍兵力達3萬多人,轄2個軍團8個軍。紅一方面軍成立后,戰爭不斷,捷報頻傳,先下吉安,后連續粉碎蔣介石一、二、三次大“圍剿”,給予敵軍以沉重打擊,壯大了紅軍力量和革命根據地。19311125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后,紅一方面軍改稱中央紅軍,全盛時期發展到10余萬兵力,先后轄紅1軍團、3軍團、5軍團、7軍團、8軍團、9軍團、10軍團、15軍團等8個軍團,轄紅3軍、4軍、5軍、6軍、7軍、8軍、9軍、10軍、11軍、12軍、13軍、14軍、15軍、16軍、19軍、20軍、21軍、22軍、23軍、35軍等20余個軍,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最強大的紅軍主力集團。人民軍隊的英明統帥毛澤東、朱德出自於此,中央軍委正式確定的中國當代33位軍事家中有23出自於此,他們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陳毅、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另外,紅軍時期英勇犧牲的著名軍以上將領朱雲卿、周以栗、尋淮洲、劉疇西、董振堂、曾日三、黃公略、王良、胡少海、伍中豪、蔡會文、李天柱、李明瑞、趙博生、劉士奇、潘心源、徐彥剛、鄧萍、劉伯堅、賀昌、鄧乾元、李燦、黃蘇、楊寧、鄧益、游端軒等亦出自於此。朱毛紅軍的這些著名將帥,為工農紅軍的勝利和發展卓立奇功、無私奉獻。他們的英名和業績,為朱毛紅軍的戰史和軍史增光添彩。其中,朱德、毛澤東是朱毛紅軍的統帥和靈魂,勝利的旗幟,前進的向導。從井岡山紅四軍到紅一軍團、紅一方面軍到中央紅軍,基本上是由朱毛聯袂領導、共同指揮這支主力紅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從小到大,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每當“左”傾路線破壞了“朱毛體制”的時候,紅軍就遭受挫折和失敗。無論是紅四軍還是中央紅軍時期有了朱毛為核心的軍事領導,這支紅軍就無往而不勝。歷史已充分証明了這一客觀規律。

二、朱毛紅軍在紅軍建軍史上的地位

朱毛紅軍誕生於大革命失敗以后我們黨領導的重大武裝起義,星火點燃於湖南、江西、福建三省,燎原於南方及全國,創建了全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和全國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湘、贛、鄂、閩、粵、川、桂數省建立過多塊革命根據地或游擊區,奪取過紅軍時期全國唯一攻克的省會城市長沙,贏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爭的偉大勝利,並通過二萬五千裡長征轉敗為勝、發展了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走出困境、獲得前所未有的新發展奠定了基礎。朱毛紅軍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和戰爭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創始之功、建軍之力、戰功之巨、將帥之偉都是罕見的。

其一,朱毛紅軍是全國紅軍中唯一擁有10年紅軍軍齡的主力軍,從始到終從無間斷。從1927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始建軍,在朱毛領導下,這支軍隊一直在戰斗中建設和發展,其間歷經艱難困苦、失敗挫折而不潰散,不倒的軍旗從井岡山一直飄揚到延安。

其二,朱毛紅軍領導和參與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平江起義、贛西、贛南、贛北起義、閩西起義、鄂東南起義、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弋橫起義等許多次武裝起義,為掀起黨領導的工農武裝斗爭的狂飚作出巨大貢獻。

其三,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支工農革命軍,井岡山紅四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個軍,作為全國紅軍的源頭和龍頭,創始之功不可沒,艱苦卓絕的奮斗開拓改變了中國革命的面貌。

其四,朱毛紅軍開辟、創建和鞏固了井岡山、中央革命根據地等大小許多塊蘇區,為全國蘇區和紅軍的斗爭樹立了榜樣,為黨中央由白區轉移到蘇區提供了落腳點,直接帶動了湘、贛、閩、鄂、川、粵、桂等省革命斗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革命形勢的好轉。

其五,朱毛紅軍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打出了紅軍的軍威,使紅色蘇維埃的旗幟面對敵軍的重重包圍而高高飄揚在南方數省,使億萬中國人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其六,朱毛紅軍8萬大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取得偉大勝利,以血的代價徹底粉碎蔣介石消滅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的陰謀,奠基陝北為全國紅軍戰略大轉移找到了落腳點和新的根據地,為中國革命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和契機。

其七,朱毛紅軍的歷次重要會議及決議,為黨和紅軍的斗爭、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思想、戰略和方針的指導。紅4軍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工農紅軍黨的建設和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對人民軍隊建軍史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黨中央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確立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意義非凡。朱毛紅軍的戰略戰術、軍事理論、戰爭藝術、建軍實踐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最直接來源和基礎。朱毛紅軍的10年征戰是紅軍戰史上最光彩奪目的歷史篇章。

其八,朱毛紅軍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設史和戰爭史上有數不清的第一,諸如:

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秋收起義建立中國第一支工農革命軍﹔第一次舉起共產黨旗幟公開領導革命斗爭﹔

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是中國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開端﹔

毛澤東頒布了紅軍第一項軍規軍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朱毛創造了革命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

朱毛紅軍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和中國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據地﹔

朱毛紅軍為中共中央由上海轉移到蘇區建立了第一個和唯一一個落腳點﹔

朱毛紅軍的英勇斗爭使第一個蘇區中央局、第一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權誕生於中央蘇區﹔

第一個中央軍委主席、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第一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第一個工農紅軍總政委周恩來這樣一些中央第一代領導核心成員都出自於朱毛紅軍﹔

朱毛紅軍擁有工農紅軍第一個軍級建制單位紅4軍、第一個軍團級建制單位紅1軍團、第一個方面軍建制單位紅一方面軍﹔

朱毛紅軍是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和黨指揮槍的最早的成功實踐和物質載體,為人民軍隊的建立和建設建樹了指導原則和正確方向。

綜上所述,說明朱毛的統帥地位和朱毛紅軍的首創作用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不同尋常的意義。創業艱難百戰多,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紅4軍、紅一方面軍在湘贛閩鄂地區的崛起和壯大,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動和發展,為中國革命從失敗和挫折的局面中重振和掀起新高潮立下了豐功偉績。

三、對於朱毛紅軍的權威評價

朱毛紅軍之稱謂,從19285月以后由江西省委、湖南省委先后提出,中共中央也多次使用類似的稱謂,但比較正式的命名是在1929年朱毛紅軍挺進贛南閩西屢獲大捷震撼全國之時,得到黨中央和有關省委、有關紅軍部隊所肯定,而成為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4軍、紅1軍團、紅一方面軍的使用率最高、影響最大的稱謂而風行開來、享譽全國。

朱毛紅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之一,來自黨中央的評價自然是最權威的。

1929317日,中共中央在致賀龍的信中要求湘鄂西紅軍“應參考井岡山朱毛紅軍的經驗”,這也是賀龍紅軍發展比較迅速的原因之一。19295月黨的六屆二中全會文件正式使用朱毛紅軍的稱謂,並稱贊道:“目前中國,隻有朱毛及彭德懷的部隊可以稱為紅軍”⑥,把井岡山紅4軍作為紅軍建軍的樣板和代表來看待。中央刊物《紅旗》刊登了毛澤東所寫的《朱毛紅軍前敵委員會報告》,並要求“可為各地紅軍參考”。在此時期,中央先后向有關省委發出指示,充分肯定朱毛紅軍能夠存在兩年而且日益發展,要求四川省委推廣朱毛紅軍幾年戰爭所得戰術上的經驗,要求福建省委擴大對朱毛紅軍的宣傳,深刻地應用朱毛紅軍的經驗到新編的紅軍中去使之日趨健壯與發展﹔號召用朱毛紅軍名義開展兵運工作﹔中央軍事部也強調“要能利用朱毛的經驗”﹔中央還指示朱毛紅軍經常設立學校或教導隊幫助全國紅軍訓練干部人才,使紅4軍的斗爭經驗貢獻於各地紅軍。這些資料都說明黨中央從1928年起一直把朱毛紅軍看做是紅軍的主力軍,視為紅軍建軍和斗爭的榜樣和典型,力求推廣到全國各地紅軍中去,以更好地推動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

正因為朱毛紅軍的艱苦卓絕和超群出色,因為其斗爭經驗的正確意義和示范作用,黨中央給予朱毛紅軍以極高的評價。192911月中央政治局致駐莫斯科中共代表團的信中指出:朱毛紅軍發展到8000多人,其影響確能深入到許多農民區域及敵人軍隊中去,“在紅軍游擊隊中的組織,要以朱毛紅軍中的為最好”。⑦共產國際致中共中央的文件中也肯定了朱毛紅軍的斗爭成績和經驗。1930年初,中央正式編組紅軍8個軍時明確認為紅4軍“是所有紅軍的主干”,“是中國紅軍主力的主力”,“是最有斗爭歷史和全國意義的紅軍,它應該成為爭取湘鄂贛先勝利的主要力量”。⑧給予紅4軍以高度贊譽,確認朱德、毛澤東式的道路具有普遍意義。在紅軍的擴大和發展中,紅4軍派出得力骨干和領導成員,分別成立了紅6軍、紅3軍、紅12軍、紅8軍、紅20軍、紅21軍、紅22軍等多支紅軍部隊,使朱毛紅軍的經驗得以推廣並開花結果。朱毛點燃的星火開始燎原。甚至遠在陝甘的劉志丹等也了解到朱毛紅軍的斗爭情況而引以為榜樣,朱毛紅軍產生了全國性的革命影響。

作為親自領導朱毛紅軍斗爭的朱德、毛澤東,也對這支光榮偉大的紅軍給予了客觀而熱情的評價。朱德認為:紅4軍的成立,對革命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朱毛紅軍“成為紅軍中的骨干和核心,從而進一步發展了井岡山的斗爭,奠定了中國紅軍和中國武裝革命的基礎”。⑨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就指出,朱德毛澤東式的有根據地的、有計劃地建立政權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是由赤衛隊到地方紅軍直至正規紅軍的、政權發展是波浪式地向前發展擴大的政策,無疑義地是正確的。10周恩來在紅軍長征勝利之后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對紅軍的歷史,尤其是朱、毛的歷史的研究和宣傳。任弼時在總結紅軍斗爭經驗時指出:毛澤東在湘贛搞了一年多,創造了建政、建軍、建黨的一套政策,基本精神就是實事求是,朱毛紅軍傳統在湘贛紅軍中保持得更久一些,這是我們取得斗爭勝利的主要原因。

四、朱毛紅軍勝利發展的歷史經驗

簡言之,朱毛紅軍之所以在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居首要和重要的地位,歷史經驗已有定論。本文僅舉以下若干因素予以說明:

一是朱毛紅軍堅決而有創造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武裝斗爭、軍事實踐和戰爭歷程中總結和實施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戰略方針,用朱德的話來講“毛主席實事求是的思想是一貫的”,這是朱毛紅軍克敵制勝、創建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朱毛敢於建軍、善於建軍,由朱德率領的葉挺獨立團精干力量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骨干力量會師合組,能量倍增,雖然人少槍少,但是在朱毛的英明統帥下,由紅4軍發展開來,由井岡山擴展到數省區域,成為中央紅軍和全國紅軍的“主干”和“核心”,朱毛的建軍原則、統軍才干、領軍藝術創造了歷史奇跡。

三是朱毛紅軍團結統一、官兵一致、上下同心、形成合力、無往而不勝。朱毛的團結,有口皆碑、意義重大、經得起風雨考驗。朱毛的核心領導是黨對紅軍正確領導的具體體現。以毛澤東為書記的紅4軍軍委、前委及共同前委(轄456軍軍委和3個特委),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朱德為核心的紅軍領導體制。以毛澤東為主席的第一個全國性的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的17名成員,均是朱毛紅軍及井岡山、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中堅,為朱毛紅軍的斗爭和發展發揮了領導作用。朱總司令、毛總政委的領導成為紅軍勝利的旗幟。整個朱毛紅軍的團結統一在全國紅軍中也是最突出的,從早期的“朱毛彭黃”,到后來的“朱毛周彭”,毛澤東說朱毛,朱毛,朱德和毛澤東是分不開的,朱德說朱毛,朱毛,人家都以為“朱毛”是一個人,哪有朱反對毛的道理。都體現了紅軍極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盡管在“左”傾路線統治時期朱毛紅軍亦形散神不散,古田會議,四次反“圍剿”,長征,如果沒有朱毛的團結一致,沒有朱毛紅軍不滅不息的向心力,結果是難以逆料的。黨心、軍心、人心的高度統一,是朱毛紅軍無敵的保証。

四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決定革命成敗的規律起作用。朱毛紅軍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代表人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得到廣大工農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擁護和支持。秋收起義軍舉旗暴動、轉戰羅霄,得到湘贛黨和人民的鼎力相助﹔南昌起義軍碩果僅存,到湘南發動人民起義,由一個團而一個師、而幾個師,共產黨點燃的武裝斗爭星火通過人民而勢可燎原,人民的力量是朱毛紅軍力量的基礎。

五是朱毛紅軍集合了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精英骨干,建黨時期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何長工、李富春、肖勁光、李卓然,工農運動的領導人和北伐名將許多人也集聚旗下,在十年土地革命戰爭實踐中也涌現了大批著名將領,不僅為朱毛紅軍也為整個人民軍隊的發展和勝利選擇了英明統帥,精兵強將。有帥便成軍,強將手下無弱兵,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六是朱毛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的長期領導下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像井岡山精神、紅軍精神、長征精神,像黨指揮槍和支部建在連上,像紅軍的宗旨、任務、紀律的規定,都成為人民軍隊特有的品格和特征,成為艱難奮戰而不潰散、壓倒一切敵人,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實基礎,也為黨和軍隊的長盛不衰創立了政治優勢和作風保障。

毛澤東在同斯諾的談話中總結紅軍屢戰屢勝的秘訣有三:其一紅軍是人民的軍隊,人民以一切方法擁護它﹔其二我們的存在多虧了共產黨正確的戰略和戰術領導﹔其三紅軍指揮員有才能、正確、精明、忠貞、誠懇。這三條也簡明扼要地揭示了朱毛紅軍勝利和發展的主要歷史經驗。學習、研究和分析朱毛紅軍的歷史功績和豐富經驗,對於黨的建設、軍隊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很有現實意義,這也正是我們紀念朱德、紀念毛澤東、紀念紅軍的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湖南省委黨史委)

注 釋:

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13頁。

②《毛澤東軍事文集》,第1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頁。

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下),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頁。

④《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⑤《回憶中央蘇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頁。

⑥《中共中央文件匯集》(1929年第1分冊),轉引自王健英:《“朱毛紅軍”的組織沿革》。

⑦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14冊,第157頁。

⑧《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30年),第39頁,轉引自王健英《“朱毛紅軍”的組織沿革》。

⑨《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8月版,第357頁。

10《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98頁。

(來源:《紀念朱德誕辰110周年——全國朱德生平與思想研討會研究文集》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