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建團思想初探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5-27   
分享到 :

任弼時建團思想初探

李玉琦

任弼時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領袖。在他偉大的革命生涯中,始終關懷和領導著黨的青年工作。他為中國共青團工作的健康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智慧和實踐為共青團的建設凝聚了十分寶貴的思想理論成果。本文僅就任弼時建團思想中的三個基本理論觀點,談一點兒粗淺的學習體會。

一、“建立青年團組織是必要的”

 自共青團組織在中國誕生以來,每當青年工作出現偏差,或者一時難以適應當時形勢和任務要求的時候,有沒有必要建立青年團的問題,常常會被人們以不同的理由或方式提出來。從表面看,這個問題似乎僅僅是一個實踐問題,但是在實際上卻是一個深刻的思想理論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共產主義事業是要靠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才能完成的偉大事業,所以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需要通過共青團這座大熔爐不斷地鍛煉和造就共產主義新人﹔而廣大青年也需要共青團這個橋梁和紐帶把他們團結在無產階級先進部隊的周圍,在共產黨的指引下,通過參加社會生活實踐,逐步走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確人生之路。很顯然,共青團的存在和發展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有機構成,是推進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前進的有生力量。任弼時有長期的青年團工作經歷和領導青年工作的經歷,所以熟知中國共青團和青年運動的歷史﹔任弼時具有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胸懷和遠見卓識,所以能夠立足現實,把握全局,矚目未來。任弼時的這些特有的優勢和特點,構成了其建團思想的思想基礎,所以他能夠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全面展開之際,明確提出“建立青年團是必要的”這樣的主張,並且運籌帷幄,精心組織青年團的試建和普遍建立的工作,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夕最后完成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核心組織——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重建工作,為新中國誕生后青年運動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任弼時如此關懷和重視青年團工作,固然是出自於對中國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和戰略家的胸懷和遠見,但是對於團的性質和任務的深刻認識及其通過實踐形成的深厚理論素養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任弼時由於有長期領導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實踐,同時善於總結實踐經驗,並注意將其升華為理論,所以其建團思想中有許多真知灼見,而其在19494月代表黨中央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大作政治報告時對團的性質的闡述則是突出的一例。當時,對於青年團的性質他明確提出:青年團是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包括一切進步青年的積極分子的組織。這一組織的社會基礎,應當比過去的共產主義青年團更為廣泛。它雖應以工農青年及革命知識分子為主要基礎,但又須能夠團結全國各階層中的進步青年,並把其中最好的分子吸收到團內來。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應當有系統地進行生動實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使每個團員具有堅定的辯証唯物主義的革命人生觀和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懂得社會發展的規律,並自覺地按照這種規律而去奮斗。有這種覺悟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必然會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民主政府在最后解決敵人,特別是在建設新民主主義中國的偉大事業中的得力助手。”任弼時對團的性質的這段闡述為新中國成立后青年團的發展壯大指明了方向,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歲月的流逝,絲毫沒有減弱真理的光輝。

 對於青年團的任務,任弼時也有十分精辟的見解。他首先指出:“按實質,黨的基本任務就是團的基本任務”。進而他又加以具體的說明:“總結起來說,青年團的基本任務,是要領導並鼓舞全體團員及廣大青年,在各種不同的實際工作中進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以便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事業,培養出千千萬萬有高度政治覺悟又有堅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優秀的革命后備軍,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各種工作崗位去,推動革命事業前進,建設起確實比舊社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的新民主主義社會,並且准備將來進入社會主義的社會。”在這些闡述中,任弼時既論述了黨與團兩個組織在根本任務上的一致性,又說明了團的任務主要是面向未來,為黨的事業培養后備力量的特點。這實際上是從遠大革命理想與現實工作緊密結合的角度,論証建立青年團組織的必要性。

總之,任弼時認為建團有其必要性,主要是出於工作實踐的深切體會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胸懷。他主張建團,是要延伸黨的青年工作手臂,通過青年團組織團結教育整個新中國的青少年一代,使一代又一代新中國的青少年聚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為振興中華,強盛祖國的偉大事業英勇奮斗。

二、“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正確領導,是中國青年運動正確地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

 任弼時在19494月代表黨中央向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作政治報告時,鮮明地指出:“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正確的領導,是中國青年運動正確地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過去三十年來的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青年最好的領導者和保護者。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歷次偉大的青年運動,所以獲得光輝的成績,都是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如果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或者當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發生某些偏差時,那麼,那裡的青年運動也就會隨之而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失。”這段話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同時也是正確處理黨團關系的准則。這段話所闡述的觀點在任弼時建團思想中處於核心地位。

 在共青團工作中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任弼時的一貫立場和主張,並且身體力行,堪稱楷模。

 任弼時走上團中央的領導崗位的時候,黨與團的組織才剛剛建立4年左右的時間。這時黨與團的工作還沒有明確分化,黨與團的正確聯系也沒有完全形成,部分青年團干部還缺乏團要接受黨的領導的觀念,還不了解團與黨的差別。面對這種情況,任弼時在正式擔任團中央總書記不久,就發出通告要求全國注意接受黨的政治領導。此后,他又在團刊上多次發表文章,結合實際工作闡述要切實保証黨對團的政治領導的必要性。19275月,在中國革命面臨白色恐怖的嚴重關頭,任弼時主持召開了共青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庄嚴宣告會議“在黨的領導下確定了中國革命的遠景和團的工作新方針”,共青團將繼續高舉共產主義的旗幟,跟著共產黨走。在這之后,他領導團中央一方面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同黨內的右傾錯誤進行堅決的斗爭,另一方面又對團內出現的不尊重黨的領導,甚至主張“以團代黨的先鋒主義傾向”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在此同時,他告誡全團,“須注意在斗爭中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影響,並且注意強健黨的組織”。一個多月后,他又起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關於黨團關系通告第二號》,批評了團內部分人輕視黨的錯誤傾向,指出“當此斗爭緊張,黨與團正在脫離機會主義走向布爾什維克道路時期中,應當盡量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團應負責消滅團員中輕視黨的錯誤觀念。在一切訓練教育工作中,應注意增加團員對於黨的認識和信仰,糾正團員中及指導機關對於暴動的錯誤觀念,在一切對外宣傳中,應注意提高黨的作用”。任弼時的這些自覺維護黨的領導的作法和主張,不僅在當時促進了正確黨團關系的形成,捍衛了黨團關系的正確原則,而且為后來的共青團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長期的青年團工作的實踐,使任弼時深深地了解,僅僅從理論上認識到保証黨對青年團領導的重要性還是不夠的,關鍵在於青年團在實踐中切實體現這個原則。為此,他在闡述了青年團要保証置於黨的領導之下的重要意義同時,還專門論述了這個原則的含義。他說:“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是包含著兩個意義:一方面,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領導干部及全體團員,必須明確地深刻地認識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絕對必要性,堅決執行和服從中國共產黨的一切政策決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共產黨的作風,保証全體團員及廣大青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完全信任﹔另一方面,就是要中國共產黨各級黨委,不放棄或放鬆自己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職責,應該把青年工作放在一個應有的適當位置上,給以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必須深刻認識到加強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是黨在目前革命形勢勝利發展下的極重要工作之一。在加強對青年團領導時,又應注意尊重青年團在組織上應有的獨立性,不要在組織上事事去干涉青年團”。

通過回顧任弼時青年工作的實踐,聯系其青年團的工作要保証黨的領導的思想觀點,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不僅是在用理論闡述,而且是在用實踐示范這一青年工作的基本原則。我們研究其思想,聯系其生平,是可以從中汲取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的。

三、“青年組織應適合青年的要求和特點”

 中國的青年團組織是應中國社會進步、發展及民族的振興與強大的事業需要而產生的。中國青年團的重要社會職能是振興中華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助手,是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是青年利益的社會代表。但是青年團的這些職能及作用能否得以充分地體現,其工作方式和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任弼時有長期的青年工作經歷,所以對這方面的問題十分重視。19469月,中共中央尚正在醞釀重建青年團的時候,他就明確指出:“決定建立青年團這個組織還是較為容易的,比較困難的是如何去開展工作。”“如果我們的工作方針和方法真正做到為青年服務,……又專心專意地做這個工作,是會創造出辦法的,也會做出成績來的”。任弼時的這段談話充分說明在任弼時的建團思想中,還包含有豐富的關於青年團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論述。

 任弼時基於豐富的青年工作的實踐經驗及對青年團歷史經驗的總結,深知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青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群體。因此,青年社會團體的工作必須體現青年的特點,青年社會工作者必須注意研究和體現青年的特點。他曾說過:歷史上青年團工作發生偏差和錯誤,“主要是因為未去研究青年的特點,未去研究適合青年的一套方法。這是一個基本問題。今后,這還是一個基本問題,如不認真改進,還可能重犯以前的錯誤。”“青年團的工作對象是青年,如果不研究青年的特點,不採用適合青年的工作方法,就不會發展,就沒有前途。”

 為了避免重犯歷史的錯誤,使青年團的工作能適合青年的特點,任弼時指出,首先青年團在工作方式上要與黨的工作有所區別,要體現群眾組織的特點。其次,青年團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代表青年利益。對於這兩點,任弼時都有非常精辟的論述,深刻地闡述了這樣做在實踐中的重要意義。需要指出的是,任弼時在強調上述兩項要點的同時,還特別指出青年團的工作固然要有青年的特點和代表青年利益,但是還必須堅持青年的局部利益必須服從全民的整體利益的原則。他曾經指出:“過份地強調了青年的特殊性,因而產生一種單獨去搞青年一套的鬧獨立性的偏向,這是錯誤的。”為了使廣大青年團工作干部能夠更好地體現青年工作的特點,積極地去開展青年工作,任弼時特別指出:“對於青年組織應有的獨立性與‘鬧獨立性’的偏向(青年主義偏向),也應加以清楚的區別。鬧獨立性的偏向應加以反對,但同時應當注意尊重青年組織在組織上應有的獨立性”。很顯然,任弼時建團思想中關於青年工作方式的闡述是一個十分全面的有機整體,我們在學習和運用這些思想時,也要從整體上去把握和理解。

 在任弼時的建團思想中對於青年工作方式問題,不僅作了上述原則的闡述,而且對於如何才能制定出符合青年特點,符合工作實際要求的工作計劃和確定正確的方式方法問題也做了闡述。在這方面,任弼時著重強調兩個問題,一是在工作中要防止照抄照搬,二是工作要深入實際。他要求做青年工作的同志“要按實際情形而運用經驗和理論”,“不應做一個不顧環境的模仿主義者”,告訴他們“隻要實際領導青年學生與工人為他們本身利益而斗爭,我們自然會得到活動的經驗,明白其中關系之重要。反之,我們將永遠不會有這種經驗,明白此種工作的重要意義”。

 “青年組織應適合青年的要求和特點”,是任弼時建團思想的重要理論觀點。中國共青團70年的工作實踐也一再証明這是青年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所以,我們要深刻地領會和理解任弼時的這方面理論觀點,切實應用到現實工作的實踐中,並通過這個實踐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共青團工作理論。

 在我們紀念任弼時誕辰90周年的時候,正值他親手締造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45周年之際。在45年前,任弼時對青年團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如今45年過去了,盡管青年團組織一度經歷了曲折,但是現在她已經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康庄大道。我們可以欣慰地告訴弼時同志,他倡導建立青年團組織所期望的目標正在得到實現,社會主義的中國正在奔向光明的未來。

(作者單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來源:《緬懷與研究》1995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