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二大前鄧小平思考“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心路歷程

作者:蔣永清    發布時間:2017-11-29   
分享到 :

中共十二大前鄧小平思考“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心路歷程

蔣永清

 

〔摘要〕從“四個現代化”到“小康之家”,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發展戰略的一次重大調整和修改,我國開始走上快速發展的中國特色科學發展之路。1979年初,鄧小平在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一次決策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隨后在7月份提出20世紀末人均一千美元的“小康之家”標准。1980年上半年經過集中調研和論証1000美元標准的可行性,鄧小平在1981年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二次決策中調整和堅持“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標准,並進一步深入思考后“小康之家”時期現代化建設目標,謀劃70年發展藍圖。回顧鄧小平對小康社會思想的理論貢獻歷程,對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途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鄧小平﹔中國式的現代化﹔小康社會﹔小康之家

 

小康社會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初期至中共十二大,是鄧小平艱辛探索“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階段。這一時期,他花費了很大的心血與智慧來謀劃這一嶄新的理論。作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親歷了我們黨確立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的決策過程,深諳其中的經驗教訓﹔他敏銳地捕捉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緊張局勢趨向緩和的重大轉變,把經濟建設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中心﹔他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淵源,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人民情懷,把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衣食無憂、平安幸福生活的熱切企盼與向往設計在國家發展藍圖中。本文對這一時期鄧小平艱辛探索的心路歷程作一簡單的梳理。

一、在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一次決策中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面對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嚴峻局面,黨和政府在提出努力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同時,指導思想上出現了急於求成、片面追求重工業高速度的急躁冒進傾向,在對外引進中也提出了過高過急的指標。這樣,加大了國家財力的負擔,加劇了物資緊張的局面,在生產建設中留下很大的物資缺口,導致建設規模超過國力,國民經濟比例關系嚴重失調。

對此,在1979年初,鄧小平同意陳雲、李先念提出的寧可降低指標、減少某些引進項目也不要留物資缺口的意見,並提出“要從總的方針上來一個調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15日,陳雲將新華社一份反映國家計委安排1979年的生產計劃和物資供應時還在留缺口的材料批轉華國鋒、鄧小平。陳雲批示說:“我認為有物資缺口的不是真正可靠的計劃。”鄧小平閱后批示:“請計委再作考慮。”【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年譜(修訂本):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261.】第二天,鄧小平同四位副總理余秋裡、方毅、谷牧、康世恩談話說:陳雲的“這個意見很重要”,“有些指標要壓縮一下,不然不踏實、不可靠”。調整的方向就是“先搞那些容易搞的,上得快、能賺錢的。寧肯減少一些鋼鐵廠和一些大項目”。“把建設方針、把規劃調過頭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鄧小平反復思考經濟工作怎樣做到既要搞得快點,又要不重犯1958年“大躍進”的錯誤。在醞釀調整方向時,他提出要利用外資和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先搞資金周轉快的,如輕工業、手工業、補償貿易、旅游業等,能多換取外匯,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1979314日,陳雲、李先念兩人聯名致信中共中央,針對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狀況,提出:“現在的國民經濟是沒有綜合平衡的。比例失調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要有兩三年的調整時期,才能把各方面的比例失調情況大體上調整過來”。【陳雲.陳雲文選: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50—255244—247.】這封信引起中央領導層的高度重視。318日,國家計委黨組向中央提交了《關於修改1979年計劃的匯報提綱》,下調了鋼鐵指標,改變了片面發展重工業的計劃,對於過大的引進項目也作了調整。

321日至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開會聽取和討論國家計委的上述報告。在21日下午的會議上,陳雲作了系統的發言,強調堅持按比例發展的原則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他說:“一方面我們還很窮,另一方面要經過二十年,即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這是一個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現代化用人少,就業難。我們隻能在這種矛盾中搞四化。這個現實的情況,是制定建設藍圖的出發點。”實踐証明,“單純突出鋼”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隻看到可以借款,隻看到別的國家發展快,沒有看到本國的情況,這是缺點。不按比例,靠多借外債,靠不住。”“現在比例失調的情況相當嚴重。基本建設項目大的一千七百多個,小的幾萬個。趕快下決心,搞不了的,丟掉一批就是了。”“要有兩三年調整時間,最好三年”,才能把各方面比例失調的狀況大體上調整過來。【陳雲.陳雲文選: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50—255244—247.

無獨有偶,也就在這一天的上午,鄧小平會見馬爾科姆·麥克唐納為團長的英中文化協會執行委員會代表團,在談到中國的宏觀經濟問題時,也談了和陳雲相似的觀點,就是說不能簡單提趕超西方國家,而要充分估計到我們落后和困難的一面。鄧小平說:“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現在我們的技術水平還是你們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紀末能達到你們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達到這個水平,也還要做許多努力。由於缺乏經驗,實現四個現代化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困難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在這裡,他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的新概念,這標志著和當時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一系列撥亂反正一樣,他同樣在考慮經濟上的撥亂反正。

323日,鄧小平在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最后一天講話,完全贊同陳雲的意見。他說:“中心任務是三年調整,這是個大方針、大政策。經過調整,會更快地形成新的生產能力。”“過去提以糧為綱、以鋼為綱,現在到該總結的時候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不光決定於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他把21日同麥克唐納談話中提出的新概念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來:“我同外國人談話,用了一個新名詞:中國式的現代化。到本世紀末,我們大概隻能達到發達國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這就把他偶然的一次談話中產生的思想火花經過深思熟慮后提到黨的最高決策層來醞釀。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了集中三年時間搞好國民經濟調整的方針,決定成立財政經濟委員會,由陳雲、李先念挂帥。這次會議是改革開放初期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一次決策,在這次決策中,鄧小平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概念。

4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在全黨全國范圍內布置經濟調整工作。會議決定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會后,國務院成立了清理在建項目辦公室,開始推動調整工作。

二、提出20世紀末人均一千美元的“小康之家”標准

經濟調整開始以后,許多引進項目受到壓縮,因此鄧小平對外作了大量的解釋工作,反復說明八字方針是為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打下一個更好的基礎,並不影響我們吸收外國資金和技術的既定方針和政策。在這一過程中,鄧小平深入地思考“中國式的現代化”的內涵。“中國式的現代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不同於以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國防現代化為指標的“四個現代化”,它側重於人民生活富裕的程度,或者說主要以人民生活提高的程度為指標,並且使用國際通用標准,以美元來計算。1978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250美元,那麼,20世紀末將提高到多少呢?

1979728日,鄧小平在青島接見山東省委和青島市委負責人時,第一次為“中國式的現代化”定出了標准,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他說:“社會主義優越於資本主義,是最大的階級斗爭。”“生產力不發展,有什麼社會主義優越性。如果我們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就很不錯,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可以增加外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這裡所說的“人均收入1000美元”指的就是后來所說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意思,這就意味著在1978年的基礎上翻兩番。這個概念同“四個現代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把人民生活的感受和指標包括進去了,意味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將會有很大的變化和改善,教育文化事業將有大的興旺發達,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之類在當時被認為的高級耐用消費品將大量地跨進人們的家庭,肉、蛋、糖、奶等食品在人們食物構成中將佔越來越大的比重,人們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將有大的改善。

1000美元的提法參考了當時國際上最新的衡量標准。鄧小平在104日的講話中更大范圍地談了這個設想。103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座談會,專門討論調整方針的落實問題。104日,鄧小平在會上講完調整的有關內容后,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1000美元標准的設想。他說:“我們開了大口,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后來改了個口,叫中國式的現代化,就是把標准放低一點。特別是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來說不會很高。據澳大利亞的一個統計材料說,一九七七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為八千七百多美元,佔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萬一千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一萬美元。第三位是瑞典,九千四百多美元。第四位是挪威,八千八百多美元。我們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能不能達到人均上千美元?前一時期我講了一個意見,等到人均達到一千美元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可能就比較好過了,就能花多一點力量來援助第三世界的窮國。”【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但這個時候,鄧小平仍然認為實現人均1000美元這個設想還是很困難的:“現在我們力量不行。現在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兩三倍不容易。我們還是要艱苦奮斗。就是降低原來的設想,完成低的目標,也得很好地抓緊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細,很具體,很有效。”【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

實現1000美元的標准,是對經濟發展速度的硬要求,這就要求突破多年來的經濟發展模式,探索新的路徑。這年3月,陳雲曾就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提出了有新意的思考。197938日,陳雲撰寫了關於計劃與市場問題的提綱。提綱指出:1949年后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缺點是沒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還必須有市場調節這一條﹔忽視市場調節的后果是忽視價值規律,思想上沒有“利潤”概念﹔在今后經濟的調整和改革中,計劃與市場這兩種經濟的比例的調整將佔很大比重。【陳雲.陳雲文選: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50—255244—247.1126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公司副總裁弗蘭克·吉布尼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林達光等時,也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的大膽論斷。他說:“說市場經濟隻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隻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同樣地,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某些好東西,包括經營管理方法,也不等於實行資本主義。”【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當然,這時鄧小平提的“市場經濟”概念和陳雲“市場調節”概念的內涵是一致的。這些探索,無疑對當時剛剛起步的改革開放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鄧小平對“中國式現代化”目標從理論上作了初步設計,如果能用中國人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表述出來,那就更能深入人心,凝聚民意,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奔向這個目標。作為職業革命家,鄧小平深知這個全黨工作大局的重要性。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思索很久的主題突然之間用一個恰當的詞匯表達了出來。

125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6日,鄧小平會見了他。在會談中,大平問:中國根據自己獨自的立場提出了宏偉的現代化規劃,那麼,中國將來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整個現代化的藍圖是如何構思的?他很想從鄧小平這裡聽到中方的設想。鄧小平稍加思考,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新概念——“小康之家”:“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后的。所以,我隻能說,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這次談話內容沒有公開,“小康”一詞在1979年的《人民日報》上沒有出現過。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是198063日該報第七版登載的新華社記者穆廣仁寫的通訊報道中。

鄧小平同大平正芳談話中提出的“小康之家”目標,不是隨口講的,而是深思熟慮后的回答。如同他19801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說的:“前不久一位外賓同我會談,他問,你們那個四個現代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我跟他講,到本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每人平均達到一千美元,算個小康水平。這個回答當然不准確,但也不是隨意說的。現在我們隻有二百幾十美元,如果達到一千美元,就要增加三倍。新加坡、香港都是三千多。我們達到那樣的水平不容易,因為地廣人多,條件很不一樣。”【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

三、1980年上半年集中調研和論証1000美元標准的可行性

那麼,這個並不是隨意說的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能實現嗎?1980年上半年,鄧小平集中調研和論証這個小康目標是否可行。一方面,他認為“在二十年內大體上要增加三倍,這不容易”【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另一方面,他又認為“我們已在工業、農業、科學技術方面有了初步的基礎,另外一個好條件就是中國資源確實豐富,人民勤勞。在此基礎上隻要採取好的政策,不發生曲折,我們是很有信心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到底怎樣,還是要由實踐來回答。1980630日,鄧小平乘專列由北京前往西安,到陝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參觀視察。722日乘專列前往鄭州。他在途中說:“這次出來到幾個省看看,最感興趣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實現農村奔小康,達到人均1000美元,一個是選拔青年干部。對如何實現小康,我作了一些調查,讓江蘇、廣東、山東、湖北、東北三省等省份,一個省一個省算賬。我對這件事最感興趣。8億人口能夠達到小康水平,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們河南地處中原,你們算賬的數字是‘中原標准’、‘中州標准’,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831日至911日,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經濟形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鄧小平要求各地“算賬”的情況也成為會議的熱門話題。

湖北省省長韓寧夫算了一筆賬,說湖北省1979年國民生產總值184億元,按1.55元兌換1美元計算,全省4600多萬人平均每人258美元。今后20年工農業產值每年遞增率保持過去30年平均的7.7%,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以內,到2000年全省按人口平均的國民生產總值就能達到1050美元。他同時說,如果我們工作做得好一些,再提前一點也是有可能的。

擁有9700萬人口的四川省,1979年全省按人口平均的國民生產總值隻有200美元,他們的初步規劃是:到2000年達到820多美元,然后再奮斗兩三年實現1000美元的目標。

浙江省1979年是268美元,比全國平均數略高。這個省的代表預計,全省可以在2000年或提前一點時間,實現1000美元的目標。

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轄市呢?據1979年的統計,上海市按人口平均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遠遠超過1000美元,北京市、天津市距1000美元已相差不多,這三大市將在現在的“起跑線”上向2000年邁進,這樣,他們能在全國實現每人平均1000美元的奮斗中作出重要貢獻。

黑龍江省1979年是366美元,他們計劃提前於1995年達到1000美元的目標。另外,內蒙古、江西、福建、廣東、河南等省、自治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一本實現1000美元的賬,有階段目標、行動方針、克服困難的措施等等。【於有海.二○○○年和一○○○美元[N].人民日報,1980—09—07.

看來各地算賬的結果,全國在2000年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同時,根據當時的資料研究,一些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250美元左右提高到1000美元左右,聯邦德國用了12年,日本用了14年,意大利用了15年,蘇聯用了17年……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有不利條件。但是,勤勞勇敢、有志氣的中國人民,從1980年算起用20年多一點的時間,走完上述國家用12年到17年走完的道路,應該是能夠辦到的。

這樣,20世紀末1000美元的“小康之家”目標似乎可以確定無疑地定下來。但是,事物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因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人事變動而出現波瀾和反復。

四、在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二次決策中調整和堅持“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標准

1980831日至911日在北京召開的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接受華國鋒辭去國務院總理的請求,並決定趙紫陽為國務院總理。會議決議認為,“1979年國民經濟計劃執行情況基本上是良好的,整個經濟在調整中穩步前進”。19801981年國民經濟計劃安排、國家預算和概算,主要指標是積極穩妥的,措施是得力的。大會圓滿落幕。

但是,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后,新任國務院總理認為經濟形勢嚴峻,需要改變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採取“進一步調整”的果斷措施。人大會議后,198010月,國務院發現經濟情況比預計的嚴重,農業和能源減產,財政赤字增大,物價上漲。101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決定對調整採取得力措施。1024日,國務院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匯報《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切實抓好調整,保証1981年經濟穩定增長的幾項重要措施》,第一次對1977年、1978兩年經濟工作提出批評,認為1979年中央確定的調整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回過頭來看,在1979年、1980年兩年中的執行上,特別是在調整基本建設方面,該退的沒有退,或者沒有退夠。對1978年確定引進的大項目,在處理上猶豫徘徊。地方和企業財權擴大以后,又盲目上了一批重復建設的項目。

同日,鄧小平聽取時任總理趙紫陽關於調整的設想后指出:“一、就是這個方針,不能硬著頭皮硬干。二、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做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心有余而力不足嘛。寧肯把速度放慢一點,5%也可以。總之,把人民生活搞好一點。三、贊成趙紫陽的想法,長遠規劃粗一點,否則盲目性太大。”25日,鄧小平同胡喬木、鄧力群談到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說:“我們還是退得不夠,特別是基本建設,一定要堅決退下來。速度也不能達到原先設想的那麼快。”“經濟工作要接受過去的教訓,再也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一定要搞扎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與此同時,19801110日至1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連續召開9次擴大會議。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報》指出,19771978兩年中,在經濟問題上提出了一些“左”的口號。這兩年經濟工作中的冒進,造成了國民經濟的嚴重損失和困難。

真正的集體決策是在198011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會議上作出的。會議聽取國務院關於1981年計劃設想的匯報,提出了一步退夠的方案:1981年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加3.7%﹔基本建設投資由原來的550億元減為300億元,比上年減少40%。陳雲在會上提出:基本建設搞“鐵公雞,一毛不拔”,“置之死地而后生”。鄧小平贊成陳雲的意見,提出召開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來傳達這次會議的決策,並指出,歷來克服困難都不是講分散,而是講集中,最后落腳到中央集中統一﹔要一切聽指揮,思想統一,行動統一。他同時提出請陳雲作一篇帶有綱領性、鼓舞性、總結經驗性的發言。

相對於1979321日至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一次決策,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會議可以看作是改革開放初期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二次決策,而且是壯士斷腕的果斷決策。

19801216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確定了經濟上進一步調整、政治上進一步安定的方針。1216日,陳雲根據鄧小平的意見作了長篇發言《經濟形勢與經驗教訓》,系統清理經濟工作中“左”的錯誤,闡述了調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依據,提出了今后經濟工作應當遵循的許多重大原則。趙紫陽作了《關於調整國民經濟的幾個問題》的講話,部署了調整工作。李先念在會議結束的1225日作了《對經濟調整工作的幾點意見》的講話,闡釋了調整工作的重要性。鄧小平作了《貫徹調整方針,改善黨的工作,保証安定團結》的總結講話,他說:調整這件事,“去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對此作出了決定。但因全黨認識很不一致,也很不深刻,所以執行得很不得力”。這次會議的決定,“它改變了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1981年的計劃和預算,影響全國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請國務院考慮最近向人大常委會作一次報告。”鄧小平在講話中強調為了保証這次調整的順利進行,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執行三中全會以來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措施。同時,他也作了自我批評:“要繼續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執行一系列已定的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並總結經驗,加以改進。在這方面由於多年閉關自守,沒有經驗,我們確實付出了重大的代價。責任主要在中央。我個人也要負責。”【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

19811月,中共中央以1號文件的形式把上述4位常委(鄧小平、陳雲、李先念、趙紫陽)的講話發到全國,統一思想,真正拉開國民經濟調整的序幕。

在這次調整的決策中,對“小康之家”的現代化目標有什麼影響?既然整個經濟盤子要剎車、縮減,鄧小平相應地將1000美元的標准降為8001000美元,同時使用了“翻兩番”的概念。19801015日,他在解放軍總參謀部防衛作戰研究班全體會議上,講到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時說:“現在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提的目標就是爭取20年翻兩番,前10年翻一番,后10年再翻一番。到本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001000美元,進入小康社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

在下猛藥進行調整的背景下,有人對鄧小平提出的20世紀末1000美元的“小康之家”目標提出了質疑,甚至建議不要再用這個提法了,但鄧小平當面明確地堅持自己的這個設想。

19801216日至25日的中央工作會議期間,1220日,中央常委聽取各組召集人匯報情況。在匯報中,有人提出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每人平均1000美元的目標是否不要講了。對此,鄧小平說:“我說1000美元,是說達到小康,不可能達到西方那樣的水平。1000美元達不到,七八百美元也可以,不能要求太高。”“本世紀末成為小康之家,日子好過一些可以提,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口號,不能丟,至於時間、要求、標准,不要講死了。”這樣,在鄧小平的堅持下,他25日的總結講話中保留了“小康水平”的概念,講話指出:“隻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驟地前進,我們就能夠更有信心經過二十年的時間,使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發展達到小康水平,然后繼續前進,逐步達到更高程度的現代化。”【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

“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概念雖然保留了,但1000美元的具體數字就不再定得那麼死了。1981414日,鄧小平在會見古井喜實為團長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訪華團時說:我們原來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經過這一時期的摸索,看來達到1000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說800900,就算800,也算是一個小康生活了。特別是前一個時期,我們的腦子有點熱,對自己的估計不很切合實際,大的項目搞得太多,基本建設戰線太長,結果就出現問題了。盡管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沒有放棄,只是我們吸取和總結了經驗教訓,更加量力而行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732769—770785.】總之,在第二次嚴峻的經濟調整形勢下,鄧小平仍然堅定地堅持了“小康之家”的目標,盡管在具體數字了作了下調的浮動。這是“小康之家”目標經受考驗的最艱難的階段,但鄧小平挺過來了。

五、深入思考后“小康之家”時期現代化建設目標,謀劃70年發展藍圖

20世紀末實現“小康之家”后,如何發展?定一個什麼目標?鄧小平繼續深入思考。早在19801111日,他會見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時就說:“中國要擺脫自己的貧困,絕不是本世紀末的事情,甚至於還需花下個世紀的一半時間才能達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471466466496497497540632640659685681690.】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50年代,是一個整整70年的藍圖。

19816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一致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完成了撥亂反正。全會進行中央主要領導成員的改選和增選,鄧小平當選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會后,在新的黨中央領導下,國民經濟調整工作順利展開,成效明顯﹔改革開放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形勢喜人。在這種背景下,鄧小平集中思考70年的發展藍圖。

198194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國際交流署署長威克、美國人民外交顧問委員會泰來夫人時,開始提出“小康之家”后50年的設想。他說,我們本世紀末搞個小康社會是很有希望的,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000美金,甚至低一點,達到800美金。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基礎上,再花20年、50年的努力,情況就更不同了。接下來,他反復完善這個設想。99日,會見竹入義勝為團長的日本公明黨第十次訪華代表團時說:“本世紀末也隻能搞一個小康社會,要達到西方比較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還要再加上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恐怕要到二十一世紀末。”【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732769—770785.101日,會見哥倫比亞外長萊莫斯時說:本世紀末達到小康社會后,“有了這個基礎,再花50年的時間那就不同了”。1117日,會見美國財政部部長唐納德·裡甘時說:到本世紀末,可以實現一個“小康之家”的現代化。“在這個基礎上,在下個世紀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時間,接近西方的水平。我們就是這麼一個設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732769—770785.1219日,會見土耳其外交部部長伊爾泰爾·蒂爾克曼時說,在本世紀末,實現一個小康社會,下一個世紀再花30年到50年,逐步發達起來。雖然還不如西方,可比較好,比較接近西方水平。

中共十二大召開前夕,1982821日,鄧小平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時再次詳細闡釋了這個設想。他說:“我們擺在第一位的任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現代化的一個初步目標,這就是達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的情況就比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取得了一個新起點,再花30年到50年時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不是說趕上,更不是說超過,而是接近。”【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195194—195236237259363356416—417.

當然,隨即召開的黨的十二大隻設計到20世紀末“小康之家”分兩步走、翻兩番的現代化建設目標,並沒有提出鄧小平這個70年設想。把這個設想變成三步走發展戰略,變成全黨共識和國家大政方針,整整花了7年時間,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才逐步完成。

六、尾聲

自鄧小平提出“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近40年來,“奔小康”、“全面建設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億萬人民廣泛參與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裡程碑。撫今追昔,回顧中共十二大前鄧小平思考“小康之家”現代化目標的心路歷程,我們深切緬懷鄧小平的不朽功勛,追思他的崇高風范,在歷史的回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說:“鄧小平同志為我們擘畫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藍圖正在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一天天走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習近平:鄧小平擘畫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藍圖正在變成現實[N].人民日報,2014—08—21.】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懈奮斗,共同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的那一天。

 

(本文作者:蔣永清(1966),男,陝西合陽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副主任,編審,主要從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北京100017

(來源:《鄧小平研究》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