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的豐碑

原標題:井岡山上的豐碑
作者:邱明    發布時間:2019-06-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

圖①為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圖②為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圖③烈士紀念堂內的無字碑。邱明 攝

 

“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這是毛澤東同志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念奴嬌·井岡山》中的句子,這首詞不僅表達了毛澤東對井岡山翻天覆地變化的欣喜,更寄托了對革命英烈的深情緬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犧牲的烈士達4.8萬余人,其中留下姓名的僅有1.5萬余人,大部分是無名英雄。新中國成立后,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這些為革命拋頭顱洒熱血的先烈,先后修筑了三座紀念碑來緬懷英烈,分別是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內的烈士紀念碑和無字碑。

  新中國成立后開始修建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

1949年10月6日,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駐井岡山茨坪村,並將紅旗插上井岡山,自此井岡山宣告解放,失守19年的根據地,重新迎來了黎明。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以內務部長謝覺哉為總團長,由中央各部門和省、地負責人參加的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據地慰問團,懷著對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帶著毛澤東手書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錦旗和毛澤東像,分赴南方各革命老區進行慰問。時任湘贛邊區慰問分團副團長、吉安地委書記李立帶隊慰問遂川、井岡山。他們每到一處,都深入調查研究,將革命烈士和老軍人的信息登記造冊,分發救濟款、糧食、被服。實地慰問之后,李立向中央領導匯報了井岡山的情況,提出開發利用井岡山這塊紅色土地的設想。

10月26日,按江西省委指示,李立率考察組再次由遂川步行上山。經過三天考察調研,考察組在茨坪召開了群眾大會,李立說:“我們是黨中央、毛主席派來看望大家的,毛主席工作很忙,不能來,但他時刻想念井岡山人民……”並當場宣布三件大事:一、成立井岡山特別區人民政府﹔二、修建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和烈士墓﹔三、興建一所毛澤東小學。群眾激動地鼓掌,大家深感:“紅軍回來了,紅軍回來了……”

1952年,江西省政府撥出專款在井岡山建造紀念塔和革命烈士墓。茨坪東北面的山崗被定為修建紀念塔和烈士墓的最佳位置,山崗地勢自北向南傾斜,陽光充足,可以俯瞰茨坪全景。那時,井岡山地區人口稀少,交通也不發達,除木材之外,當地沒有其它建筑材料。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步行90公裡山路從遂川縣運材料,一路攀爬草林沖、下七坳、朱砂沖等十余座高山,來回一趟要花三天時間。就這樣,群眾不辭辛勞,將青磚、水泥、鋼材,一包包、一根根運上山。

歷時半年時間,革命烈士紀念塔建成了。當時的紀念塔以磚木結構為主,塔身為四方形,塔頂立一泥塑紅軍戰士雕像。紀念塔前修建了革命烈士墓,安放了130多名烈士部分遺骸。

經過長年的日晒雨淋,磚木結構的塔身出現裂痕。井岡山黨委、政府先后3次大規模改建和修繕,形成了現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紀念塔。塔底擴建為邊長為5.5米的正方形,塔高11米,寬4米,塔四面均鑲刻“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整座塔基佔地103平方米。塔前的烈士墓正面鑲刻“革命烈士之墓”,兩邊刻有“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四周鬆柏長青,庄嚴肅穆。

  鄧小平同志題寫碑名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崖仙上,又稱北山烈士陵園。陵園由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堂、雕塑園、碑林組成。

烈士陵園建設於改革開放初期。1983年,為弘揚井岡山精神、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井岡山市委、市政府計劃修建烈士陵園,鄧小平同志為烈士陵園題寫了“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十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自此,烈士陵園建設提上了日程。

1986年烈士陵園正式開始修建,期間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革命家,書法家、雕塑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劉開渠、葉毓山、程允賢、潘鶴、曹春生等雕塑家為井岡山創作了19尊雕像。這19尊雕像或英明神武,或奔放洒脫,個個栩栩如生,充分展現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採和英姿。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在去世前兩個月,帶病為烈士陵園題寫了“巍巍井岡山,漫天杜鵑紅”幾個大字,這也成為了費老的絕筆之作。

1997年10月,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70周年之際,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紀念碑使用了耐腐蝕的鍍鈦不鏽鋼材質,整體呈“山”字造型。遠看像燃遍神州的火炬,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如直插蒼穹的梭鏢,寓意“槍杆子裡出政權”。自此,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整體完工。

追尋烈士的足跡,傳承英雄的精神。井岡山這塊紅色土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們前來瞻仰、祭奠。

  譚家述將軍捐獻無字碑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堂,矗立著一塊漢白玉無字碑,前來參觀吊唁的群眾都會在碑前駐足,庄嚴行禮,三鞠躬,緬懷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犧牲的無名烈士。這塊無字碑是按照井岡山老紅軍、開國中將、空軍副司令員譚家述臨終前的遺願,由其家人捐贈的。

譚家述(1909年—1987年),原名譚壽生,化名楊平,湖南省茶陵縣人。老將軍生前常對家人說,自己是革命時期的幸存者,雖然自己當上了將軍、穿上了將軍服,但很多犧牲了的烈士,比自己更有資格穿上將軍服……他臨終前立下遺願,死后要將骨灰撒在井岡山這片紅土地上,與長眠在這裡的戰友為伴,把將軍服捐獻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並用自己的積蓄制作一塊無字碑,紀念那些犧牲的無名烈士。

1987年,譚家述將軍逝世。家人按照他的遺願,購買了一塊優質漢白玉,邀請著名畫家李可染之子李小可設計了一塊無字碑,通體純白大理石上,未刻一個字。碑前是用大理石雕刻的中央蘇區時期頒發的紅星獎章,潔淨光亮,肅穆庄重。譚家述的家人把老將軍的骨灰、將軍服和無字碑一同送上井岡山。老將軍英魂回歸井岡。

據譚家述之女譚聯娜回憶,后來她跟隨紅色旅游團回了一次井岡山。領隊帶大家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走進烈士紀念堂大廳,領隊認真地介紹了無字碑:“這塊無字碑是一位老紅軍離開井岡山參加革命,60年以后又回歸井岡山的見証。他的英魂在這兒,和井岡山犧牲的無數無名烈士在一起……請大家一起向烈士行禮,三鞠躬。”譚聯娜站在眾多參觀者當中,眼含熱淚,激動萬分。每當回憶起父親,譚聯娜都會哽咽,她說:“我們制作無字碑的初衷,只是為了完成老人一個心願。沒想到無字碑能夠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一部分,對於父親那一輩人來說,留不留名或許不重要,但他們不畏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是井岡山精神的一部分,值得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