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

作者:吳曉明    發布時間:2018-01-16   
分享到 :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化快速推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化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固然有學術的方面,但其學術宗旨在於深入把握時代——那個在社會現實基礎上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

哲學把握的是思想中的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妄想一種哲學可以超出它那個時代,這與妄想個人可以跳出它的時代,跳出羅陀斯島,是同樣愚蠢的。”這就意味著,任何一種哲學無論多麼幽深高妙、是否意識到自己的來歷,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都深深植根於那個時代的土壤中。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時代化特征是由其本身性質規定的。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學術以深入現實、把握現實為大方向。由於現實既是本質又是實存,可以說深入現實就是一個把握特定時代社會生活的過程。就像《資本論》研究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現實一樣,《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考察了那個時代法國的社會現實。離開由特定時代所規定的社會現實,就不再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因為它是在這類研究和考察中作為思想指導和根本方法起作用,絕不可能超越時代、超越現實地存在。就其本質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要和所處時代的現實世界保持最為緊密的聯系,必然要不斷聆聽時代呼聲,對時代問題作出積極回應。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強大生命力正在於其與時代的本質關聯,在於其鮮明的時代特色。

當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應深入理解其基本性質上的時代定向,以便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化的同時,不斷增強時代化色彩。如果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以犧牲時代化為代價,那麼,這樣的研究就勢必成為某種形式的經院哲學,並在喪失其源頭活水的地方陷入衰敗和枯竭。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經院哲學,它決不僅僅局限於“書中得來”和“紙上推演”,也不是玩弄詞令或故作機巧,更不是作為抽象原則可以被先驗地強加到任何內容上去的教條。在這個意義上,講漢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必須積極面向我們所處的時代,去研究中國問題和中國經驗,以把握當今時代的社會現實為旨歸。因此,當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應突出強調其時代化任務,把這一時代化任務當作自己的“絕對命令”。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原創性貢獻。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隻有具備這樣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才能以通達特定社會現實的方式去把握屬於自己的時代。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化不僅要面向當代世界,更要面向當代中國。馬克思曾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面對的時代內容,首先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展開,是這一展開過程中所呈現的新時代。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自覺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也就意味著將如此切近而豐富的時代內容納入到自己的題材和庫存中,使之在思想和理論上得到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於新時代這一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攀上新高峰。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要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