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經典著作的論述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即社會主義從空想成為科學的開始,是社會主義發展史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日子。關於這個問題在一些著作中有不同的說法,筆者自己也有過不准確的話。可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還是應該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經典著作為依據,不應該有歧義。
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或創立,毛澤東和列寧都有明確的論斷和論述。毛澤東在黨的七大的結論中說:“1843年馬克思創造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第203頁。)﹔列寧說,馬克思首次提出這個學說是在1844年。他們都是指1843年-1844年《德法年鑒》中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的寫作和出版日期。因為在文章中,正如列寧所說,明確地提出了“馬克思學說中的主要的一點,就是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世界歷史作用”。在《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一文中,列寧作了這樣的論述:“馬克思首次提出這個學說是在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於1848年問世的《共產黨宣言》,已對這個學說作了完整的、系統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闡述。”(《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頁。)
馬克思自己在1847年寫作的《哲學的貧困》中,就論述了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對自己學說的稱謂)的主要之點,闡明了無產階級推翻舊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歷史作用。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貧困不過是貧困,他們看不出它能夠推翻舊社會的革命的破壞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這一面,這個由歷史運動產生並且充分自覺地參與歷史運動的科學就不再是空論,而是革命的科學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6頁。)。正是在《德法年鑒》的上述文章中,馬克思使社會主義開始了這一轉變,所以列寧在《卡爾?馬克思》中說:“馬克思在這個雜志(指《德法年鑒》)上發表的文章表明他已經是一個革命家。他主張‘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訴諸群眾,訴諸無產階級。”(《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5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也說過,《德法年鑒》中馬克思的這兩篇文章,開辟了邁向新世界觀的道路。“由於費爾巴哈揭露,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世俗世界在費爾巴哈那裡仍然不過是些詞句),在德國理論面前就自然而然產生了一個費爾巴哈所沒有回答的問題:人們是怎樣把這些幻想‘塞進自己頭腦’的?這個問題甚至為德國理論家開辟了通向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道路……這一道路已在《德法年鑒》中,即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這兩篇文章中指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61頁。)
恩格斯的文章,也認為1844年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開端。恩格斯在1892年《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德文第二版序言中說:“1844年還沒有現代的國際社會主義,從那時起,首先是並且幾乎完全是由於馬克思的功績,社會主義才發展成為科學。”(《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