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共產黨研究:域內外比較與推進路勁

作者:於海青    發布時間:2016-06-15   
分享到 :

隨著20世紀90年代蘇聯的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進入了低潮期。由此,在社會主義運動蓬勃大潮中風起雲涌的共產黨研究,也開始被邊緣化,成為了一個冷門的學術研究領域。尤其歐洲學界,關注共產黨研究的學者甚微。近年來,隨著歐洲激進左翼運動的部分復興,西方學界的相關研究逐漸多了起來。而這些研究在視角、視閾、主題、框架構建等方面與國內學界存在明顯差異。通過對國外共產黨研究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借鑒域外研究的有益經驗,轉換習以為常的研究思路,不僅可以拓展對國外共產黨認識的視野,也有利於推動我國國外共產黨研究取得新進展。

域內外研究差異比較

第一,研究視角不同。源於歷史沿革和學科發展慣例,國內的國外共產黨研究更多是納入國際共產主義研究范疇,慣常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角度概括和解讀各國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而西方學者更多是把共產黨作為現代西方政黨體系的組成部分,嘗試從西方政黨政治發展的宏觀視角,用政黨政治的話語、理論、體系來解析其觀點、主張和實踐。換言之,國外學者不僅關注共產黨的“左翼性”,更重視其“政黨性”,強調它們是參與並承受競爭壓力的“現實的政治行為者”。

第二,研究視閾不同。由於許多國外相關學者對“激進”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對於何為激進左翼政黨,各自劃分標准也有差異,但相關學者都將共產黨納入激進左翼的研究之中。由此可見,國外學界大多將共產黨研究納入更廣闊的激進左翼視閾,主張將共產黨定義在激進左翼政黨范疇內一個完整的政黨家族性概念上進行研究。從國內看,長期以來的研究思路是一直把國外共產黨作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形態來研究,這樣“點對點”研究的好處和優勢在於能夠對各國共產黨進行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和把握,但隨之產生的問題是對共產黨與其他激進左翼力量的橫向比較研究明顯不足,也就出現了“點對線”和“點對面”的研究視閾不對稱問題。為此,國內近些年也開始引入激進左翼概念范式,但在概念使用上存在混亂,目前尚處於研究起步階段。

第三,研究主題不同。同樣源於學科發展特點,國內研究更多地側重“身份特征”,關注與共產黨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內容。而當前西方學界的研究不僅關注共產黨“是什麼”,更重視其“做什麼”,即更強調將其傳統身份和當代吁求,尤其是已把在當代資本主義演進中的核心問題結合起來。比如,在歐洲共產黨研究中,國外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至少有兩個方面國內基本沒有涉及。一是共產黨與作為歐洲政治關鍵問題的歐洲一體化的關系,涉及共產黨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演變史,共產黨在歐洲一體化中的作用等。二是共產黨與市民社會的關系,尤其是與工會和社會運動的關系研究。

第四,研究框架不同。目前國內跟蹤研究和介紹情況較多,深入的理論考察和分析較少。而西方學者的相關著述,大多在不斷超越過去簡單的重復共產黨的言論或綜合其理論觀點上,一些學者正在進行理論創新和突破,試圖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如數學、統計學等得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這些學術研究和嘗試展現出了較強的學術性、理論性。比如通過探索構建數學模型和參數來分析歐洲各國激進左翼政黨在議會選舉中的民眾支持率等,以相對准確的預測和分析為其長期演進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推進國外共產黨研究的路徑選擇

一是借鑒國外積極成果,開闊學術研究視野。目前,國內研究國外共產黨鮮少實地調研取証,研究資料大多源自互聯網,因此在客觀上存在准確度欠缺的問題,有時會出現受某些國外學者觀點和自身研究偏向左右的情況。由於缺乏直接的、客觀准確的實証性材料,有的研究成果明顯具有主觀色彩濃厚、結論分析臆斷等問題。而從事相關研究的國外學者 (其中包括不少共產黨員學者),由於置身當代西方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便利,對西方政黨政治運作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研究的這些先天優勢我們並不具備。盡管他們採用的一些研究方法有異於我們的認知習慣,有的結論我們也可能覺得會有失偏頗,但其提供的豐富研究資料、提出的一些新觀點和新思路值得我們參考。

二是突破傳統思維定式,拓展研究的“問題域”。從學術研究的開放性視角看,關於國外共產黨研究不應局限於細枝末節的情況介紹,更應是著眼於當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現實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未來發展的深入理論分析和探討。同時,要注意到國外共產黨既是一支相對獨立的政治力量,也與各國和地區性左翼政治實踐密不可分。從拓展研究思路看,國內的研究應在堅持傳統研究優勢的基礎上,把國外共產黨研究與當代西方資本主義新發展新變化結合起來,可以嘗試將國外共產黨研究,納入左翼尤其是激進左翼政治發展的寬廣空間,跳出既有思維框架、增強研究的問題導向與意識、從更為宏觀的層面把握其在當代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從而不斷推進我國國外共產黨研究持續發展。

三是走出個案視角,推動綜合比較研究。目前國內研究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圍繞錯綜復雜個案的“深描述”過多,但跨國性的比較研究較少。為數不多的綜合性研究成果也大多是各國共產黨發展現狀的羅列,存在缺乏深度的比較評析。個案研究雖有助於了解當前某個黨的發展動態,但由於缺少宏大的背景把握和整體性比較分析,始終受制於如何認識特殊性與普遍性、微觀與宏觀之間關系的問題,難以形成不同地區、類型共產黨的整體狀況、特點、趨勢和前景的總體概觀。因此,嘗試發展概括性理論來對國外共產黨多樣性的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和闡釋,可以成為推進國外共產黨研究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