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兩次經濟改革失敗原因探究

作者:田猛    發布時間:2014-04-11   
分享到 :

  一、蘇聯經濟發展和改革回顧評析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了解蘇聯就應該其經濟發展的歷史,離開了對其經濟史的分析就無法認識其經濟發展軌跡,也無法搞清楚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於影響。在蘇聯70年(1917-1987)發展道路上,其經濟出現過三次重大突破與飛躍,1925-1937年斯大林的工業化奇跡;1956-1964年赫魯曉夫改革開放時期;1965-1980年勃列日涅夫穩定發展時期。

1925-1937年間,在斯大林“落后就要挨打”的口號下,出現了讓世界震驚的工業化奇跡。但是,斯大林體制以行政手段搞經濟,國民經濟長期處於一種失衡狀態,國家強大了,人民沒有富起來。這種體制僵化,缺乏活力,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1954年-1960年是赫魯曉夫改革最有成效的6年。這6年內基礎設施(水、電、氣、路)建設加快。蘇聯人民嘗到市場經濟的甜頭。可惜好景不長,專斷的行政命令管理模式又開始作祟。總體上看,赫魯曉夫改革是不成功的。他在用政治方法搞改革,用行政命令的辦法管理經濟,沒有與國際、市場經濟接軌,靠斯大林式的官僚運作改革,百姓沉默,加之他個人理論水平太低,言行不一,引發社會混亂,導致被趕下台。

1965-1980年是蘇聯經濟第三次發展時期,其中1964-1975年這10年成就比較突出。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建立新經濟體制的目標,其主要內容有擴大企業自主權,強調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結合;加大對農業的投資,提高農副產品的價格,鼓勵和支持個人副業的發展等。這些改革措施使得蘇聯的國民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再加上蘇聯趕上了當時世界經濟良性發展的高潮期的好機遇,尤其是石油漲價給蘇聯帶來很大的利益,1973-1979年石油出口淨收入2000億-2500億美元。蘇聯經濟實力相當於美國的2/3,居世界第二位。80年代初“蘇聯的紡織品、冰箱產量位居世界首位。毛織品、亞麻織品、靴鞋、動物油、奶制品、食糖、魚制品的產量已經超過美國。”當然,這一時期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依靠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但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對內政治改革全面倒退,對外憑借蘇聯擁有的強大國力,窮兵黷武,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挑起與中國的武裝沖突,大舉入侵阿富汗,和美國開展核競賽,為所欲為,四處出擊,為蘇聯解體埋下了禍根。

蘇聯的兩次改革為什麼沒有使這個國家可持續性發展下去呢?

二、蘇聯兩次經濟改革失敗的原因

首先,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體制的框架。蘇聯兩次經濟改革都成功地給經濟發展以有力的推動,但總是在幾年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個經濟失調的負增長時期。這是因為改革的指導思想並沒有擺脫斯大林體制影響。理論問題關系到體制改革的總目標和總方向,決定著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當初“赫魯曉夫揭露的、批判的並力圖戰而勝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義。”就是說,赫魯曉夫並不理解,揭露斯大林僅是走上革新社會道路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必須對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政治、社會精神生活等方面進行根本性的重大改革。同樣,勃列日涅夫的思想理論堅持的還是斯大林的那一套,並且把斯大林模式發展到“成熟”階段,即更加定型和更加僵化。“在改革過程中,往往是一隻腳向民主邁進,另一隻腳卻陷入教條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泥潭。”兩次改革總是想對斯大林體制存在的痼疾修修補補,尤其是對市場調節、貨幣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央與企業關系處理不好,總是找不著民主與集中、集權與分權、政治與經濟、宏觀控制與微觀搞活、計劃與市場、國內與國際等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也就是說,蘇聯始終沒有找到一條適合於其國家國情的建設道路。這是蘇聯的改革始終突破不了舊體制束縛的根本原因。

其次,權力之爭使改革大業夭折。在蘇聯由於官職、地位和權勢與物質利益是密切結合的,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改革就是權力和物質利益的再分配。赫魯曉夫時期取消了高級干部的相當可觀的月薪“津貼”。勃列日涅夫時期調整中央各管理機關與企業的關系時,雙方圍繞權力的斗爭和爭論從未停止過。改革必然會觸及一些官僚階層的既得利益,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把個人特權看的比整個民族利益與社會發展更為重要。因為這個由黨、政府、經濟界權貴勢力組成的龐大集團,反對改革,聯合起來壓垮改革派勢利,改革往往無法進行到底。這是蘇聯改革總要反復的重要原因。

第三,自我封閉型經濟改革。蘇聯兩次改革沒有與世界經濟並軌、同步。到1990年以前,蘇聯經濟與世界經濟之間完全隔離著。造成這種自我隔絕狀態的根源就是蘇聯決策者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條,即世界是由不同的政治體系構成的,他們之間注定要沖突,因此要千方百計地避免與西方發達國家發生經濟上的聯系,導致蘇聯無法利用國際分工及國際經驗,其經濟已成為一種自給自足的現代自然經濟。其產品不必參加國際競爭,隻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因此多數企業不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也不調查市場變化,產品型號及質量幾十年如一日,遠離國際標准,企業不重視運用新技術,不開發新產品,造成生產技術落后及產品質量的低劣。幾十年來,蘇聯沒有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有競爭力(除個別軍火外)名牌產品,對外出口的產品多數為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出口的國家基本是親蘇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就沒有改革開放的緊迫感,這是蘇聯經濟落后及改革反復的重要因素。

第四,科學技術沒有成為第一生產力。蘇聯兩次改革沒有解決好生產效率問題,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利用已成為其改革的痼疾,浪費很大。蘇聯官方曾公布,蘇聯工業勞動效率是美國的55%,農業隻有其20%。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單位產品的原材料消耗比西方國家高出1.5倍,燃料及能源消耗高出50%。這與20世紀60年代末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來臨之際,蘇聯未能及時地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有直接的關系。勃列日涅夫對世界科技革命的信號“置之不理,直到70年代初甚至還不准使用‘科學技術革命’這個概念,不僅想方設法從官方文件中勾掉,而且還從報刊書籍中刪掉。”1971年蘇共24大后,考慮到蘇聯加速科技發展的緊迫性,蘇共政治局准備就科技革命問題召開一次中央全會。1973年5月科技革命的文件和總書記的報告按期交給勃列日涅夫手裡后,長久沒有下文。直到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清理他的檔案時才發現這個文件和報告。

第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沒有成為改革的主力。這是蘇聯兩次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蘇聯國民收入年增長速度從6.5%下降到4.2%,80年代中期更降至1%-3%。如果扣除靠當時石油漲價帶來的收入,國民經濟增長率幾乎為零。這是由於長期以來蘇聯的經濟始終以軍工為主,以耗巨資軍備競賽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致使國民經濟嚴重失調,沒有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置到首要的地位,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另外蘇聯經濟長期以來都是重積累輕消費,每年用於消費品生產的資金僅佔工業投資總額的1/7,1200多種消費品有1000多種長期短缺,這就會極大地影響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蘇聯改革的特點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沒有使廣大群眾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並沒有獲得很好的貫徹執行。高度集中的體制使得多數普通勞動者無法成為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者,人民群眾始終處於一種被動地位,加之蘇聯人民長期生活在低消費、低工資、低效益的體制下,人們過慣了缺乏競爭、沒有風險的安穩生活,缺乏冒險精神和競爭意識。“人民沒有把黨所開始進行的改革當做自己的切身事業,沒有為實施改革承擔責任。許多人對黨的號召無動於衷,這似乎是一種普遍的氣氛。”可以說,蘇聯改革發展缺乏原動力。這樣蘇聯每次改革也就沒有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支持,最終仍是老的官僚體制取勝,改革者總是以下台告終,群眾沒有成為改革的主力,改革大業難逃被扼殺的結局。

三、蘇聯兩次經濟改革失敗的思考和認識

第一,社會主義社會是不斷發展與變革的社會。恩格斯說過:“我們是不斷發展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關於未來社會組織方面的詳細情況的預定看法嗎?您在我們這裡連影子也找不到。”“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時期看到蘇俄一些情況的新變化后,對理論和現實進行了深刻反思,明確提出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整個看法根本改變了”。鄧小平也說:“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遺憾的是1936年蘇聯宣布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之后,就把斯大林模式固定化了,把它視為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律”和識別真假社會主義的主要原則。要改革蘇聯本身就非常需要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就非常困難了。

第二,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綜合配套的。馬克思說過,無產階級革命者常常會“十分無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企圖的不徹底性、弱點和不適當的地方。它經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蘇聯的經濟改革主要措施都是以不影響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為前提的。在改革前和改革過程中,沒有對舊體制的弊病從根本上進行系統的、批判性的總結,以使改革的目標符合商品經濟原則。這樣,必然使改革在不根本改變原有模式的前提條件下,集中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作些改進。同時,經濟體制改革也沒有與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關系與社會政策調整、改變人們傳統的思想等同步進行,就是說改革缺乏配套。“沒有一個可行的全面的改革總思路,也不夠清楚如何使我們自己從過去的變形中擺脫出來,同樣地也沒有足夠理解這項任務的艱巨性與復雜性”。時間一長,改革就必然被舊的體制和思想束縛,必然導致改革原地踏步。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