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勞工社會主義”

作者:曾毅    發布時間:2014-09-11   
分享到 :

2014年足球世界杯與2016年奧運會被一些學者視為巴西崛起的標志。事實上,從前任總統盧拉到本屆總統羅塞夫,執政黨巴西勞工黨一直積極為謀求巴西國際大國地位而努力。近幾年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巴西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巴西崛起成為拉美乃至世界矚目的現象。這與新世紀以來勞工黨領袖盧拉執掌的兩屆政府息息相關。作為拉美最大、最重要的左翼政黨,巴西勞工黨以爭取民主、多元和團結,建設民主的社會主義為己任。勞工黨秉承“勞工社會主義”執政理念和價值觀。“勞工社會主義”於1990年5月底作為黨的指導思想被提出。2007年8月31日到9月2日,勞工黨三大通過了“勞工社會主義”的20點決議,我們可以從中歸納它的主要特點,並結合勞工黨的建設和執政實踐來觀察它對“勞工社會主義”的踐行之路。

新自由主義的替代方案

勞工黨三大決議中多次提出,勞工黨的任務是“提出一個新自由主義的替代方案”。對新自由主義的反對有兩個維度。第一,階級性。在國內反對資本剝削,保障勞工與弱勢群體權益。第二,國家性。反對國際依附與剝削,尋求國家主權與獨立。世界體系理論認為,世界經濟存在中心—邊緣依附關系,這種不均衡的國際分工嚴重制約了半邊緣和邊緣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家自主性,因此,勞工黨對新自由主義的拒斥與批判還隱含著重塑國家經濟主權獨立性的訴求。

勞工黨尋求新自由主義替代方案的努力早在執政前就有所嘗試。2001年1月,以盧拉為領袖的巴西勞工黨倡導發起“世界社會論壇”,旨在反對新自由主義的不恰當做法導致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主要議題包括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消除貧困、普及教育等重大問題,認為“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執政之后,盧拉政府進行大刀闊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改革,實現了創歷史紀錄的外貿順差和國際收支水平、逐步走低的通貨膨脹率和較大改善的債務結構,以此擺脫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依賴,事實上,這也是盧拉試圖擺脫緊箍在拉美國家頭上的“華盛頓共識”而邁出的重要一步。巴西媒體稱,巴西“決定扔掉拐杖,用自己的雙腿走路”。

建設中的“社會主義”

勞工黨三大決議指出,從建黨開始,勞工社會主義就是一個理論和政治建設的進程。“勞工社會主義意味著與民主不可分的共和國實踐。”這又有兩點意涵。

第一,實踐性。“勞工社會主義”不是一個封閉固定的教條。相反,實踐詮釋著理論。早在勞工黨建黨伊始,其綱領就指出,勞工黨是一個開放的和民主的政黨,並不需要僵硬的教條,很多問題和綱領性原則都是開放性的。盧拉也曾強調,“勞工黨不是任何理論的產物,而是每時每刻實踐的產物”。2001年,盧拉率勞工黨高級代表團訪華時談及對社會主義的看法:“勞工黨不認為世界上隻有一種社會主義模式。社會主義的建立應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要從國家現實情況出發,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逐步實現對現行社會制度的改造。”因為注重實踐,勞工黨的很多策略是務實的。這種務實性從勞工黨對選舉的態度轉變就可見一斑。2002年大選中,勞工黨採取“現實主義”方針,改變以往的結盟政策,在聯合左翼政黨的同時,向中右政黨開放,並在許多方面改變了自己的“形象”,不再對所謂“選舉驅動型”政黨活動持反對態度,最終取得了大選勝利,成功獲得執政地位,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實踐。

第二,建設性。20世紀八九十年代,勞工黨改變自下而上的工農和學生運動策略,轉而訴諸以民選方式獲取政權,以便更好地實踐巴西特色社會主義,完成了從“激進的反對者”到“務實的建設者”的轉變。選舉進一步調整了勞工黨的姿態,使其格外注意塑造一種建設性的公眾形象。作為一個誕生於工會運動的左翼政黨,勞工黨最初以階級斗爭為特色,然而競選則使其要兼顧各階級利益、超越社會分化,不能夠刻意強調階級差別,從分歧走向共識,走向一種溫和、穩妥、負責任的建設者。

“勞工社會主義”的民主觀

1987年,勞工黨第5次全國代表會議通過的文件指出,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先掌握政治權力,后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這裡的“民主”是承認不同階級和社會集團的權利訴求。這就意味著勞工黨的政治訴求包含工人階級利益與全體公民權利兩部分。民主與社會主義建設相輔相成。“隻有社會主義才有真正的民主﹔同時,沒有民主便沒有社會主義。”

執政后的勞工黨更是發揚了“民主的社會主義”的民主觀。勞工黨三大決議第14條指出:“勞工社會主義是徹底的民主主義,因為它要求政策社會化,它意味著將民主擴大到所有人,將政治、個人、集體自由和經濟、社會權利相結合。”第2條指出:“民主與不公正、社會排斥、飢餓、暴力、戰爭和環境破壞是不相容的。”由此觀之,勞工黨的“民主”不僅僅是一人一票的“程序民主”,更是一個集合了國家主權獨立、經濟平等、社會公正的廣義“實質民主”理念。在勞工黨的民主理念中,民主除了意味著代議制和公民參與,還與國家主權和社會主義事業息息相關,它是政治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等一系列權利的集合。

另外,民主還具體體現為勞工黨的黨內民主。黨不僅允許而且鼓勵內部的討論和辯論﹔而黨的“核心小組”則是保障基層黨員參與決策的重要民主機制。與組織相對渙散的其他巴西政黨相比,勞工黨嚴明的組織紀律和黨員參與,是其長期保持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同時,黨的開放性與民主性也體現為黨在價值上的包容並蓄。“勞工社會主義”是左翼陣營廣泛的多元思想的融合,認為社會主義事業應該吸納反對各種形式壓迫的不同社會運動的觀點,例如婦女的、黑人的、青年的、同性戀的……社會主義還應吸納文化和環保運動。

21世紀以來,執政后的勞工黨在各項政策上積極兌現“新自由主義的替代方案”,實行溫和左翼政策,用實踐行動完善巴西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使巴西成為拉美國家公認的“領頭羊”。在經濟政策上,修改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使巴西經濟持續增長,對外資依賴減少﹔在社會政策方面,盧拉政府一直把扶貧和民生作為基本國策,“零飢餓計劃”使盧拉被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授予“反飢餓斗爭的全球冠軍”稱號,“家庭救助計劃”旨在保障貧民教育和醫療基本權利。這些政策的實行對於維護弱勢群體基本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縮小貧富差距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外交政策方面,盧拉政府以發展中國家代言人的姿態活躍於國際舞台,促進南南合作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總言之,盧拉政府以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為政策目標,聚焦社會中低層人群,努力化解社會問題,增強巴西發展自主權,都是試圖擺脫新自由主義政策帶來的經濟社會危機所作出的努力。而這種集國家主權獨立、經濟發展、社會公正與穩定、法治建設為一體的綜合發展實踐,也踐行了“勞工社會主義”始終堅持的實質民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