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執政共產黨對社會主義運動的積極探索

作者:劉衛衛    發布時間:2015-04-02   
分享到 :

蘇東劇變之后的最初時期,許多資產階級右翼人士曾預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將從此銷聲匿跡。但事實証明,在蘇東劇變已過去的20余年裡,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非但沒像他們所預言的那樣消沉下去,反而在歷史困境與現實考驗中經受了鍛煉,並逐漸復蘇和壯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全球化挑戰,多國共產黨表示仍將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繼續高揚社會主義旗幟,不斷推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全球非執政共產黨的基本現狀

目前,在100多個資本主義國家中,有127個政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或保持著共產黨的名稱,黨員總數有700多萬人。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等各方面的原因,總體看來,非執政共產黨目前的生存和發展仍困難重重。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發展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仍在困境中探索。從實踐看,發展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受蘇東劇變的政治和歷史沖擊比發達國家要小,絕大多數沒有被瓦解。有些國家的共產黨通過政策和策略的調整,逐步擺脫了蘇東劇變所造成的影響,逐漸走出低迷狀態,在黨員人數和影響力方面還取得了不小的發展,如巴西共產黨、南非共產黨﹔此外,還有一些非執政共產黨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甚至一度取得局部地區的執政地位,如印共(馬)和尼共(毛)。但從整體來看,當前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所處的大政治氣候影響下,多數發展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還處於停滯狀態,他們或因組織和政治力量弱小,或因思想和價值觀念保守,缺乏走上本國政治前台的實力、途徑和方法,尚未擺脫困境。

2.轉型國家非執政共產黨力量衰退。在頂住了蘇東劇變帶來的毀滅性政治打擊后,原蘇東地區一些國家的共產黨組織進行了重建,目前約有30個共產黨組織。這些國家中多數共產黨已渡過為生存而斗爭的階段,有的黨員人數在逐漸增加。但是近年來,在經濟形勢、政治氣候及黨內分裂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該地區一些共產黨組織的人數開始不斷減少,影響力逐年下降甚至面臨深刻危機,例如俄羅斯共產黨﹔有的國家共產黨已經不復存在﹔有些紛紛改旗易幟變成了社會民主黨﹔有些從原來的黨組織中分離出來的黨員,雖然克服重重困難重建了共產黨組織,但缺乏統一的組織名稱和紀律約束,甚至互不買賬。但也有例外,在該地區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近年來該黨復興的勢頭逐漸顯現,並在2001年和2005年的議會選舉中兩次獲勝,連續成為執政黨。

3.發達國家共產黨的力量普遍下降,並不斷被邊緣化。受蘇東劇變的影響,這些國家的共產黨都遭受了較為沉重的打擊,他們大多存在指導思想混亂、組織分裂、黨員人數大幅度下降的問題。雖然經過一系列的艱難曲折,多數共產黨已基本穩住衰落勢頭,但在本國的政治影響力都普遍下降。可以說,目前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共產黨無法進入本國議會,與所在國政治中心的距離日益拉大,在國內政治格局中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如黨員人數最多的日本共產黨,人數從1989年的近50萬下降至目前的30多萬,作為參政黨,其議席數也在逐年減少。

認真自我反思 積極實踐探索

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多重沖擊,各非執政共產黨認真總結歷史教訓,積極調整自身的發展理論與策略,以適應新形勢並謀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一方面,各非執政共產黨都在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進行積極探索。其中包括:總結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分析與評價﹔認真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新特征,對資本主義發展階段重新作出符合自身認識與實際狀況的准確定位﹔持續研究本國社會階級結構的新變化,制定新的階級政治聯盟政策﹔深入探討符合本國國情並切合實際的走向社會主義的途徑,從實際出發制定出21世紀的目標、任務和策略﹔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本國實際從自身發展要求上予以科學的結合,努力建構與本國和自身相一致的對社會主義未來的構想和基本行動綱領﹔深入分析國際政治環境和各政治力量的變化,制定有效的國際聯合政策等。

另一方面,各非執政共產黨自身也正處在重大而深刻的變革之中。表現為:從過去依賴蘇共的理論和政策,到獨立制定黨的理論和政策﹔從教條式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到強調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從主張一元社會主義模式,到主動探索多元社會主義模式﹔從主張暴力革命,到主張和平民主的過渡途徑﹔由傳統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政黨,轉向建設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者的現代群眾性政黨﹔從普遍實行民主集中制,到轉變為強調民主運行機制﹔從傳統封閉的活動方式,到轉變為現代開放的方式﹔由過去注重制度性要求的政策,轉向重視貼近民眾利益的靈活務實的政策等。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實際狀況,各國共產黨在調整變革的過程中,在發展的具體目標、步驟、戰略方法等各方面也呈現出了較大的差異性。例如,在黨的建設原則方面,發展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由於大都背負著封建主義或半封建主義的歷史包袱,普遍過於強調集中制,因而大多未能建立起真正的黨內民主機制﹔而發達國家的共產黨由於生存在資本主義民主相對發達的社會政治環境之中,深受資產階級民主制的影響,有的過於強調民主不實行集中,黨的基層組織變成了俱樂部式的鬆散組織。

轉變中迎接光明的未來

目前,各非執政共產黨為了生存與發展,正積極地根據變化的世情、國情、黨情,進行指導思想和政策理論的革新與調整,並在艱難的政治實踐中,探索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相較於發展中國家和轉型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發達國家非執政共產黨無論是在自身理論政策調整,還是在黨的自身變革方面都廣泛和深刻得多。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發達國家非執政共產黨的變革與調整,尚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距真正的成功還有相當長的路程要走。其中一些國家的共產黨變革步伐過急、過快,引發了黨內指導思想的不統一、組織行動不協調等根本性問題,從而激化了自身內部原有的政治矛盾和思想分歧,給民眾留下了指導思想不成熟、行動理論過於激進、組織手段僵化的不良印象,反而使黨的影響力下降,處境更加艱難。另外,還有一些歐洲老牌共產黨,如葡萄牙共產黨和希臘共產黨,在變革中始終保持其傳統的左翼色彩,理論綱領的調整適時而變,既保持住了原有的基礎力量,還吸引了不少新的社會階層和力量的加入,黨的實力因此而有所發展。

在深刻總結歷史教訓的基礎上,一些發展中國家非執政共產黨,也對黨的發展目標、指導思想、戰略和策略、發展階段、階級力量等各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例如,尼共(毛)在領導尼泊爾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過程中總結出自己特有的思想體系“普拉昌達路線”,並曾於2008年4月通過議會選舉執掌過國家政權,成為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一大亮點。還有一些轉型國家的共產黨,如俄羅斯共產黨、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也在逆境中進行著積極反思和大膽探索。

展望未來不難發現,各非執政共產黨的探索與變革將出現紛繁復雜的局面。有些共產黨可能會通過調整與變革進一步發展壯大,有些共產黨可能會經歷不小的曲折甚至長期處於困難的境地,也有部分國家的非執政共產黨可能會走向衰敗甚至消亡。總而言之,全球非執政共產黨的探索與變革,將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探索道路任重而道遠。從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維度上看,經歷過磨難的大多數非執政共產黨已經意識到了變革與調整的時代使命,它們正在逐步擺脫長期以來固步自封、不思變革的非正常狀態,開始主動地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並在變革中進一步探索各自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這也正是非執政共產黨在未來發展的希望之所在。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