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
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工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改革開放30 周年之際,對這項研究進行回顧與總結,對其發展的趨勢進行展望和把握,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的認識,進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編譯和研究進展顯著
從歷史看,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和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新中國成立前的部分著作翻譯和研究階段﹔二是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夕的系統翻譯和研究階段﹔三是自1978 年改革開放迄今的重新翻譯和深入研究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的編譯和文本研究也進入繁榮活躍的新時期,取得了顯著進展。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工作全面推進。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50 卷於1985 年出齊之后,1986 年7 月中央批准翻譯出版第二版。第二版從1995 年起陸續問世,到2007 年底已出版20 卷,計劃到本世紀20 年代出齊,共60 到70 卷。《列寧全集》中文第一版39 卷於上世紀60 年代初出齊之后,1982 年5 月中央批准翻譯出版第二版,第二版到1990 年12 月出齊共60 卷。此后,又將新發現的少量列寧著作編成《列寧全集補遺》2 卷,已於2001 年出版第一卷。中央編譯局還編譯了新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4 卷)、《列寧選集》(4 卷),均於1995 年出版﹔陸續編譯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文庫”,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4 年4 月,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央編譯局在這項工程中承擔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重點著作譯文的審核和修訂任務。為適應讀者需要,中央編譯局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中精選出一批重點著作,先行編譯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0 卷),同時編輯《列寧專題文集》(5 卷)。目前,這項工作即將完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版本研究與文本研究不斷深入。理論界和學術界對國際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証版即MEGA2 進行了研究介紹﹔對經典作家重要著作的中文和外文版本進行了研究,如對《共產黨宣言》的中文版本進行了梳理,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版本進行了研究介紹﹔中央編譯局的《馬列主義研究資料》(叢書)、《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刊物)對新發現的經典作家文獻和有關研究資料作了譯介和研究。一些學者還對馬克思恩格斯的中文文本和原文本進行了比較研究,發表了不少研究成果。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學。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大致可以概括為五種模式:一是“以恩解馬”,即19 世紀后期恩格斯對馬克思文本的解讀﹔二是“以蘇解馬”,即20 世紀上半葉蘇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的解讀﹔三是“以西解馬”,即20 世紀中葉以后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的解讀﹔四是“以我解馬”,即20 世紀后期特別是蘇聯東歐劇變后我國學者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的解讀﹔五是“以馬解馬”,即今天大家比較認同的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為根據,對他們的思想進行解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大家認識到,要做到“以馬解馬”,應在這樣一些方面下功夫:一是認真研究馬恩的文本,包括中文文本和原文本﹔二是弄清經典著作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字面含義和獨特語境﹔三是既研究“小語境”即所研究概念的前后文關系,又研究“大語境”,即當時的歷史背景、文化環境以及經典作家的理論體系等﹔四是聯系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實踐的需要來研究﹔五是探索文本研究的總體模式,借鑒中外考據學、解釋學、“馬克思學”等研究方法,建立我國科學的“馬克思學”乃至“馬克思主義學”﹔六是理順文本研究與其他研究之間的關系,如與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哲學史研究的關系等。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研究成果豐碩
30 年來,我國廣大理論工作者圍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一系列基本觀點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注重對經典作家關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論述進行研究。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理論界圍繞經典作家有關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觀點發表了不少成果。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馬列著作專題讀本》、《解放思想史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題讀本》等﹔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論述摘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怎樣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等。
注重對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新認識的研究。對馬克思、恩格斯晚年著作進行了研究,認為他們晚年更加強調批判空想社會主義,反對人為地設計未來的社會主義﹔更加強調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還需要很長時間,要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以此來確定無產階級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提出在有條件的國家,工人階級要爭取利用普選權取得政權。
注重對經典作家關於東方落后國家社會發展道路思想的研究。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東方社會研究的著作、筆記進行研究,加深了人們對社會發展規律和發展道路的理解,特別是認識到在東方落后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必須盡快掌握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創造的現代化的社會生產力和交換體系等。
注重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全球化思想的研究。馬恩著作中有大量關於全球化的思想,雖然他們沒有使用“全球化”這個術語,而是使用“世界歷史”等概念,但這方面的思想是豐富的。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全球化也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如果說過去的“五形態”說、“三形態”說是“歷時性”的縱向發展規律,那麼“全球化”規律就是“共時性”的橫向發展規律。
注重對經典作家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協調發展思想的研究。馬恩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思想,但過去研究不夠。近年來,特別是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大家對《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自然辯証法》等著作中有關人與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的思想進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對人的發展規律以及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
注重對經典作家政治文明和執政黨建設思想的研究。對列寧關於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改革、反對官僚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進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經典著作基本觀點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中央編譯局牽頭承擔了這項任務,參與這項工作的有中央黨校、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200 多人。這項任務包括18個子課題,基本涵蓋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基本觀點。目前,各個課題組已經發表了一系列學術成果,出版了《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最終將編寫出版一套《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叢書》以及一批有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著作和參考文獻。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發展的觀點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工作將呈現以下幾種趨勢。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工作繼續推進。今明兩年,由中央編譯局精心編譯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0 卷本和《列寧專題文集》5 卷本將陸續問世。隨著這兩部文集編譯工作的完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編譯出版步伐將加快。同時,一些新發現的經典文獻譯文將面世。這將大大促進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工作。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文本研究全面展開。目前,文本研究特別是原文本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隨著MEGA2 版新文獻以及相關資料的不斷引進和我國新一代學者國際學術交流水平的提高,廣泛的文本研究(包括中文文本、原文本以及各種文本的比較研究)將展開。一個全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領域將展現在人們面前,使基礎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等出現新的氣象。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本觀點研究深入拓展。首先,在什麼是基本觀點的問題上將進一步取得共識。過去一般以傳統教材中的觀點為基本觀點,今天大家日益清楚地認識到,凡是經典作家針對重要問題作出的重要論斷,都應當看作基本觀點﹔對過去確定的基本觀點要研究,對過去忽視而今天對我們特別具有意義的基本觀點更要深入研究。第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視角將進一步轉變。由於歷史原因,過去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從“革命”的角度去看待馬克思主義,對與革命有關的問題研究較多,對其他問題研究較少。今天人們日益認識到,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應當更多地從“建設”的角度去看待馬克思主義,更多地研究經典著作中有關“三大規律”(即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本觀點,這樣才能展示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理論研究才能指導實踐。第三,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研究將深入展開。這方面的問題很多,如究竟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和建設理論、馬克思主義關於“三大規律”的思想能不能形成一個理論體系等等。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將較好地回答人們普遍關注的“四個分清”等問題,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理論支持。
(來源:《人民日報》2008 年6 月3 日第014 版)(作者:中央編譯局副秘書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