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鑽研原著,提升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能力
——要明白“重讀經典”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首先必須弄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要弄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僅僅閱讀教材或二三手資料顯然是不行的,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原原本本地精心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從原著聖殿裡去探尋大師本人的思想。“五四”時期,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就是首先從馬克思主義的原著翻譯和閱讀開始的。中國共產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翻譯出版和學習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大多是通過學習《共產黨宣言》等經典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隻有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才能弄清楚哪些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隻有正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准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才有可能糾正人們思想中的錯誤認識,澄清人們思想中的模糊認識。如果不學原著,我們的理論研究和思想宣傳工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而失去深厚的根基,偏離正確的軌道。《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精選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各個時期的代表性著作,既全面反映經典作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又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既系統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又重點突出了與我國現實緊密相關的篇目,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
——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經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價值,往往並不單純取決於經典本身,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學習者和實踐者對經典所採取的態度。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首先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培養對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興趣。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中國學者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我們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強大的精神支柱。鄧小平曾說:“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十分重要,堅持社會主義對中國也十分重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第985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必然需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正確的理論指導。隻有真信,才能真學、真用,才有可能把畢生精力投入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才有可能產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精品,才能出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大師”。隻有真信馬克思主義,才有可能敢於“堅持馬克思”、“捍衛馬克思”﹔當馬克思主義面臨新挑戰時,敢於用新的觀點“超越馬克思”。為什麼要信仰馬克思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恩格斯說得好:“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作科學看待,就是說,要求人們去研究它。”(《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2卷,第636頁)馬克思主義不僅反映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要求,而且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本質規律,其革命性和科學性是高度統一的。16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傳遍全世界,之所以不可戰勝,就在於它是科學,為無數追求真理和正義的人們所信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集中體現在創立者的原著中,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實質和精髓,也都集中凝結在原著中。所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站在追求科學真理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的高度,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真正提高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要掌握“讀懂經典”的方法。如何才能讀懂經典,這是青年學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要讀懂馬克思主義經典,必須“走近馬克思”、“走近列寧”,要深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所處的那個時代,學會“與偉人對話”,了解他們思想發展的脈絡。列寧說得好: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都要“歷史地”、“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理解,放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下去考察。要潛心研究他們的基本觀點,了解哪些是經典論述中帶有規律性的科學結論,哪些是經典作家根據當時和當地的形勢所作出但現在可能已經過時的個別結論﹔了解哪些是我們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超越的理論判斷。要通過“走進馬克思”、“走進列寧”,通過閱讀原著進入著述者的內心世界,充分挖掘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神實質,把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為此,在讀經典原著時,還不能忽略了各篇文章的背景材料。《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釋以及人名、文獻和名目等各種索引,所有的注釋和索引都根據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修訂。為了加深讀者對文集內容的理解,編者還重新編寫了全部著作的題注,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各篇著作的主要觀點。為了讓讀者了解和研究這些著作在中國翻譯、傳播的情況,編者在對各篇文獻寫作出版情況的說明中,特別增加了對重點著作中譯本的介紹。這些輔助材料也應該成為學習原著的重要參考資料。
——要樹立求真務實的學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善於運用科學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毛澤東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頁)那種單純為了學理論、為了背誦和賣弄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詞句和學問而學習經典著作的態度和方法,是毫無意義的。馬克思不可能為解決他去世后一個多世紀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決不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成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決不把馬克思主義看作一成不變的戒律,決不期盼從馬克思主義本本中覓得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而是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不斷做出符合時代需要、國情需要和現實需要的理論創造。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要立足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變化的新實踐,堅持以實際問題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力爭用新的思想、新的觀點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既要反對輕視馬克思主義的經驗主義傾向,又要注意克服脫離社會實踐,抽象地談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條主義傾向。
——要有濃厚的問題意識。一個真正的學者,必須具有濃厚的問題意識。理論思維的起點決定著理論創新的結果。創新理論的思維從哪裡開始?隻能從問題開始。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理論創新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不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是衡量創新能力高低和學術水平高低的關鍵。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頁)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A·愛因斯坦、L·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頁)無數事實表明,重大的現實和理論問題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起點,馬克思主義正是在不斷回答和解決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中獲得發展的。讀經典原著,不能為讀而讀,而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比如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到底包括哪些內容,這些內容的邏輯結構是怎樣的?經典作家在他們那個時代、在他們所處的那種情況下究竟說了些什麼?是如何說的?為什麼會這樣說?說的這些觀點到底對還是不對?這些觀點提出之后又有哪些新發展?這些觀點在今天有何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我們在學習原著過程中必須弄清楚的問題。
——要有寬廣的理論視野和扎實的理論功底。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先進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充分地吸取了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是一個徹底而嚴整、豐富而宏偉的思想體系。它在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各個領域,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都為我們提供了足夠戰勝各種謬誤的唯一科學的觀察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這些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是內在聯系、渾然一體的,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各領域的理論成果是在他們翻閱了數十倍於其成果的各種資料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革命斗爭實踐中,經過深思熟慮獲得的。因此,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還必須具備寬闊的理論視野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列寧說得好,“隻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這就要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的發展道路,不能脫離人民群眾實踐,去孤立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不僅要熟悉原著,還要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文本的解讀,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要通曉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掌握經典馬克思主義,而且了解馬克思主義在各個時代發展的新成果,尤其是了解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不僅要立足中國、掌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而且還要面向世界、了解國外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狀況,了解世界范圍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前沿狀況,充分借鑒和善於吸取世界各國對馬克思主義的優秀研究成果。
德國偉大的作家歌德,在告訴人們他取得驚人學術成就的奧秘時說:我欣逢偉大時代,有幸親歷許多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變革。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興盛,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奮力推進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這是一個呼喚馬克思主義大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能夠產生思想大家和文化大師的時代。中央正在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把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提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別是中青年理論家。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的理論工作者,一定要珍惜黨和人民創造的條件,珍惜時代和社會提供的機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深入研究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所蘊涵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遇到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