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作者:逄錦聚    發布時間:2010-02-25   
分享到 :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關鍵時期,《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與讀者見面,這不僅將極大地推動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而且也將極大地推動在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的運用、發展和創新,無論是對於我國的理論建設還是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結合學好用好《馬克思 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以下簡稱“文集”),著重談談對加強學習,致力創新,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些體會。

一、學習文集,把握原理,以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創新

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老一代革命家幾十年前根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作出的科學論斷。在過去的革命和建設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功,在今天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理論創新,更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事業。作為一個擁有13多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經過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努力,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國民經濟較長時期內快速增長﹔經濟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的曲折探索和改革,有序地實現著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已經建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開始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轉變,在國際經濟復雜動蕩的背景下,我國國民經濟基本保持著協調健康發展﹔對外開放日益擴大,一個曾經封閉、半封閉的中國大步走向世界,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對世界產生了並正在產生著重要影響。

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面臨的問題幾乎層出不窮,例如環境問題、氣候問題、資源問題、“三農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隻能靠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的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鮮明立場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實踐反復証明,隻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從成功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積我國幾十年革命建設之經驗,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認識,有兩點需要特別強調:一是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被僵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被教條式理解了的馬克思主義,更不是被有人進行了錯誤理解、附加了錯誤觀點的馬克思主義,而是不斷豐富和創新、為實踐反復証明了的、發展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經過幾十年探索,集十幾億人民智慧而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化、時代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二是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等經典作家針對特定條件提出的個別結論,而是從整體上理解的包括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並用以指導現代化建設和理論創新,前提是學好馬克思主義。所謂學好,就是要精讀馬列經典著作,理論聯系實際,全面地、准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在學習的問題上有兩種傾向需要克服:一種是不下功夫讀經典著作而滿足於二手材料,因而不能很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一到應用時,要麼斷章取義,要麼實用主義﹔另一種是不下功夫理解經典作家思想的精神實質,而是滿足於某些個別論斷,一到應用時往往脫離實際,陷於教條。

文集的出版,為我們進一步學習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和新的契機。與過去已經編譯出版的馬列經典著作相比,文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緊密聯系實踐和時代的發展,既保持了經典著作內容的完整,又選文精當、重點突出,既有利於讀者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又有利於讀者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我們應當抓住文集出版的契機,認真學習經典著作,很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二、學習文集,注重應用,在實踐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善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嶄新而豐富的實踐。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文化體制改革和中國特色文化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的轉變,在開放中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等等,所有這些都是馬克思未曾見到的實踐。實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豐富的源泉,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緊密聯系億萬人民從事的偉大事業,注重馬克思主義的應用,在實踐中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品質。我們要深入研究並身體力行實踐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要把思想認識從一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學習文集要注重應用,要盡可能地深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發現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吸取新營養。實踐沒有止境,認識和創新也沒有止境,要不斷總結實踐新經驗,准確把握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

歷史經驗表明,一個經濟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往往伴隨著百家爭鳴和理論的大繁榮大發展。我們趕上了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時代。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解放思想,深入實際,致力創新,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深入實踐不夠、思想解放不夠等不足。今天我們學習文集,進一步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應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投身生動活潑的現代化建設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出更多更好的理論成果,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更大貢獻,為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學習文集,不斷探索,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文集中選入了幾乎全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最重要的經濟學經典著作,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今天學習這些經典著作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用以培養成千上萬的現代化建設人才,並指導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

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可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簡稱中國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和時代化的成果。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經濟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時代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時代主題、時代特征和發展的時代實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質,是強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本質上是實踐的科學而不是教條,是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科學而不是僵化的、保守的、封閉的體系。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和時代化的目的,就是要從中國和時代的實際出發,根據時代和實踐的發展,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創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具有現實的必要性。這首先是因為中國有自己特殊的歷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國情、特殊的經濟制度,對這些特殊問題的正確認識和解決,隻靠別國的經濟理論是不夠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需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努力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學。同時還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成千上萬的經濟理論人才和經濟建設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熟悉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理論,更要熟悉中國的實際和反映中國實際的經濟理論,對這些人才的造就和培養也需要建設中國自己的經濟學。

如果說以上講的是建設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必要性,那麼由以下因素所決定,建設中國經濟學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可能。一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是最豐富生動的實踐,為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建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營養,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二是中國經濟理論的進展,諸如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和宏觀調控理論,改革開放理論,等等,為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展現了廣闊的前景﹔三是中國經濟學將是開放的經濟學,吸收別國研究取得的積極成果也將拓寬中國經濟學的視野,豐富中國經濟學的內容,使中國經濟學從一開始就具有全球意識,走向世界,在比較鑒別、借鑒吸收中得以迅速發展。

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努力去做好。第一,要明確建設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目的,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向。要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根本利益作為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創新的出發點和歸宿,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應該成為經濟學的神聖使命和責任。第二,要妥善處理從本國實際出發和借鑒別國經驗的關系,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和知識的多元化。建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下苦功夫向實踐學習。必須深入實際,不斷發現、研究實踐中提出的重大問題,進行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從中抽象出能夠揭示規律性的理論,以作為中國經濟學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學的知識來源應該多元化,一切有用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知識都可以作為我國經濟學理論的借鑒,要善於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學理論,也包括發展中國家的理論。第三,要加強科學研究。要樹立精品意識,多出高質量的成果,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經濟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中國經濟學的迫切需要。第四,要加強隊伍建設,要努力培養既熟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並能運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導中國經濟學的建設、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又熟知西方經濟理論的人才,造就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理論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