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做好黨史研究和宣傳工作

作者:吳桂韓    發布時間:2010-02-25   
分享到 :
2009年2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黨史研究室主任會議上強調,黨史工作是黨的全局工作和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史部門的同志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實實地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以深化黨史研究為重點,全面推進黨史領域的各項工作,進一步發揮黨史工作咨政育人的功能,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明年,我們黨將迎來90歲的生日。

在這個非同尋常的時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研究和宣傳黨史工作做好,既是黨史部門的神聖職責,也是廣大黨務理論工作者和宣傳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因此,我們必須認清使命、不辱使命,深刻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

眾所周知,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既是一部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壯大的歷史,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還是中國共產黨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並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歷史,以及推動國際共產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的歷史。因此,中共黨史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鴻篇巨制,又是一首高亢壯麗的輝煌史詩。認真研究和宣傳中共黨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近現代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黨領導中國人民所走過不平凡的奮斗歷程,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在黨的領導下繼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學習組上發表的《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講話中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好。這對研究今天的路線,加強黨內教育,推進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們要研究那些史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史失敗,前車之覆,后車之鑒。這個工作我們過去沒有做過,現在正在開始做。”(《毛澤東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頁)此后,特別是建國以來,全國黨史系統的廣大理論工作者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廣大黨務工作者和宣傳工作者在研究、宣傳黨史方面也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按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將研究和宣傳中共黨史這項神聖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充分發揮黨史研究和宣傳資政育人、傳承文明、堅定信念、提振信心的重大作用。

回顧近90年來的中共歷史,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上下兩篇。它的上篇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史,下篇是社會主義建設史。這期間既有蕩氣回腸的英雄壯舉﹔也有令人扼腕長嘆的悲壯情懷。學習它,不僅是緬懷一段歲月,更重要的是感悟一段經歷﹔研究它,就是透過這段塵封的歲月,了解它背后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其基本規律﹔宣傳它,就是要秉承歷史的經驗,汲取歷史的教訓。

在研究和宣傳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所有理論、思想和實踐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分析這些理論、思想和實踐產生的現實必然性,把握這些理論、思想以及實踐的歷史演進過程。同時,以當前所處的歷史條件,分析哪些理論、思想和實踐還具有現實作用,還應該繼續堅持﹔哪些理論、思想和實踐需要與時俱進,繼續完善﹔哪些理論、思想和實踐已經過時,需要擯棄。這些問題,是科學研究中共黨史的任務,也是有效宣傳中共黨史所不可或缺的。

在研究和宣傳中共黨史的過程中,還需要牢牢把握住三條基本線索: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結合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需要記取,哪些經驗是基本經驗需要堅持,哪些教訓是必然產生的還是偶然產生的﹔二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內在關聯,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有哪些觀點是用來指導革命的,哪些觀點是用來指導建設的。這也必須涇渭分明地提出來。三是聯系中國國情,馬克思主義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創新發展,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聯系中國國情和結合時代特征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很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已經出版,這是思想理論界的一件盛事,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一件大事。在黨史研究和宣傳過程中,應當緊密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做到史論結合、有理有據,增強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重大成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總之,研究和宣傳中共黨史,既應當作一項讓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過程,也應當作一個讓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了解中國國情的過程,還應當作一個讓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把握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過程。唯有如此,才能推動馬克思主義才能在結合新的實踐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理論和實踐飛躍,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在未來的中共黨史上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