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搞好學習,首先需要科學把握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研讀馬列著作、毛澤東著作結合起來”。不久前,《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正式出版發行,中央強調要認真學好這兩部文集。可以說,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一個根本途徑就是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長期以來,許多黨員、干部十分重視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研讀經典著作是專家學者的事,自己沒有這樣做的必要,沒有時間與精力去啃那些大部頭,於是更願意讀一些普通讀物和第二手資料。這種認識顯然有失偏頗。不可否認,普通讀物和第二手資料對於學習馬克思主義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其內容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都無法與經典著作同日而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凝結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可謂博大精深。可以說,每一部經典著作都是一座金礦,都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光芒,都可以為人們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寶貴的精神滋養。實踐証明,要掌握馬克思主義,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就要研讀經典著作。1884年,恩格斯在致福爾馬爾的信中就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列寧也曾告誡大家,要花些時間多讀幾部馬恩著作。
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須真學真懂、掌握精髓。但是,經典著作有的篇幅較長、內容抽象,讀起來有一定難度。這也使一些人產生畏難情緒,不敢去讀、不願去讀,或者雖然初步讀了卻不知其中真味。這就需要調適心態,掌握科學方法。對此,毛澤東同志的一段精彩論述很有啟發。他說:“再一個問題是看不懂。這種情形的確存在,有的同志‘寧可挑大糞,不願學理論’。忙可以‘擠’,這是個辦法﹔看不懂也有一個辦法,叫做‘鑽’,如木匠鑽木頭一樣地‘鑽’進去……在中國,本來讀書就叫攻書,讀馬克思主義就是攻馬克思的道理,你要讀通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非把這東西搞通不止,這樣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東西變成看得懂的。”學習經典著作是一件苦差事,不能期望眼到就懂、一勞永逸。但是,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同時也是選擇吃苦。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上尤其要有這樣的心態,發揮“擠”和“鑽”的精神。
還要強調的是,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僅要精通它,還要能應用它﹔既要用來提升個人的思想境界,還要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如果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背得滾瓜爛熟,但思想境界、工作方法卻毫無提高和改進,這樣的研讀並無多大意義。因此,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一定要把學習與思考統一起來,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隻有這樣,才能提升思維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