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作者:李慎明    發布時間:2011-05-16   
分享到 :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重新修訂和編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著作。

習近平同志2010年9月27日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的看家本領,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根本法寶。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領導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領導干部”﹔“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2009年12月25日,李長春同志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明確指出:”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好使用好兩部文集,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高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帶頭學習,選讀重要篇目,掌握基本觀點,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証思維能力。

黨中央的這一戰略決策十分重要。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飛速發展,這一決策的重大意義將愈加顯現。

對於一個黨、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理論太重要了。恩格斯說過這樣兩段名言,一是正面論述:“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1]P467二是反面論証:“蔑視辯証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1]P482黨的理論,是黨的建設的靈魂與生命,是黨的建設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証。離開黨的理論談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就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理論看似虛無飄渺,但不管承認與否,任何政黨、國家甚至個人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一定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動。從一定意義上講,任何一個重要觀點甚至口號都屬於一種理論,都會直接、間接、或遲或早地反映在黨和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外交、軍事、科技等各項實際工作之中。黨要堅持和發展正確的理論,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承擔著最重要的歷史責任。可以說,他們的理論水平是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的重要體現。

在抗日戰爭初期,毛主席就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2]P533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全黨堅持和發展正確理論,提高戰斗力的重要而必由途徑。

毛澤東同志無疑是我黨中高級領導干部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光輝榜樣。1939年底,毛澤東在延安對一位進入馬列學院學習的同志說:“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當然不必要一律都精讀,而是遇到實際問題,就去請教馬列主義時常翻閱,從理論上進行分析。”他還說:“《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隻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產黨宣言》就翻閱過多次。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於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讀些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還可以從中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在各種理論觀點的爭論和批判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的認識。

三更燈火五更雞,應是干部讀書時。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正是當今世情、國情和黨情對我黨中高級領導干部提出的一項十分嚴肅、庄重而又光榮的任務。

一、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其在黨和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特殊地位與作用的必然要求

我們黨是有著近8000萬黨員的執政大黨,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分布在各個地區、各個部門,身居要職,肩負重任。其一,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決策的直接參與者。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政治水平的提高,從根本上決定著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的提高。他們又是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本地區、本部門貫徹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鄧小平同志說:“政治路線確立了,要由人來具體地貫徹執行,由什麼樣的人來執行,是由贊成黨的政治路線的人,還是由不贊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間態度的人來執行,結果不一樣。”[4]P191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2]P526如果中高級領導干部懂政治、講政治,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理解得正確,並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情況,便能使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真正落到實處。其二,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還是本地區、本部門新的工作局面的開創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事業,還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做大量的具有開拓性的工作。中高級領導干部往往獨擋一面,需要獨立自主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如果政治水平高,工作中就會有很強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我們黨的各項事業就會蒸蒸日上。其三,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還是黨的鮮明突出的旗幟。在群眾的眼裡,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中高級干部就是黨的代表和化身,隻有為黨為公,無私奉獻,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增強黨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他們還擔負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和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重任,他們在各個方面尤其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等重大問題上的帶頭示范作用,對全黨乃至全國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性的意義。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必須首先成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我們黨有了一批批優秀的政治家,我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便有了可靠的保証。這從根本上關涉到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執政黨的地位、作用和馬克思主義組織路線貫徹落實的問題,關涉到我們黨能否把一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在21世紀順利推進的問題。

二、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正確把握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蘇東劇變后,國內外敵對勢力歡呼所謂“歷史的終結”。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空想論”、“失敗論”等在我們一些中高級領導干部中也有一定的市場。這一問題不解決,廣大中高級領導干部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中。馬克思、恩格斯如同達爾文發現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一樣,從進一步闡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唯物史觀的出發點,論証了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從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中揭示人類社會形態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一般規律。1849年馬克思在前兩年幾次演講的基礎上寫就的《雇佣勞動與資本》中論述了以剝削雇佣工人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在后來的《資本論》中又全面、科學地論証了剩余價值理論,從而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余價值揭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使“空想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1]P740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理論基石”的發現使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完成了對社會主義的“理論論証”,這就必然得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必然”的鐵的法則。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5]P33這就是唯物史觀中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基本原理的直接表現。要回答馬克思主義過不過時這一問題,就會涉及正確認識和把握“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之間的關系。其實,這兩個論斷既有著密切聯系,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兩個必然”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替代另一種社會形態的必然規律,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和邏輯終點。這一社會規律,是大尺度的歷史規律,其跨度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而“兩個決不會”則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原理出發,闡明了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替代另一種社會形態時在物質條件上所受的必然制約和邏輯過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延續約數百萬年之久。奴隸社會存在約3500多年左右。封建主義存在1300多年左右。而資本主義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才不過470年,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從十月革命算起到現在才不過93年。因而,無論從理論角度還是從實踐角度上來看,我們都沒有理由也根本不可能讓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壽終正寢,讓十分年輕和很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制度現在就完全取而代之。當然,“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在唯物論的基礎上有著本質的一致性。對於具體社會形態的更替,我們必須作唯物而又辯証的分析既要考慮物質條件的基礎性,又要考慮人的社會實踐的能動性。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進程中,無產階級政黨及其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無疑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既不能用“兩個必然”否定“兩個決不會”,也不能用“兩個決不會”否定“兩個必然”。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社會主義革命為什麼首先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取得成功,也無法解釋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通過對“兩個必然”的認真學習領會,就有助於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通過對“兩個決不會”的認真學習領會,就有助於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進一步弄清“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之間的關系對於我們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有機相統一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2008年開始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現在仍未見底,進一步說明歷史並未終結於資本主義,西方世界掀起的一輪又一輪的“馬克思熱”,進一步說明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英國著名作家、記者弗朗西斯·惠恩,他在2009年新出版的《馬克思〈資本論〉傳》中說:“馬克思並未被埋葬在柏林牆的瓦礫之下,他真正的重要性也許現在才剛開始。他可能會成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6]P188英國這位著名作家、記者的這段話,很有代表性。

三、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分清理論是非、堅持創新正確理論的必然要求

應該充分看到,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牢固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我們黨的兩大理論成果,已深深植根於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但是,我們也應充分認識到,蘇東劇變帶來的社會主義在全球范圍的低潮,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們進行“西化”、“分化”,加上在對外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的各種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使我國思想政治領域也出現了各種噪音:如有人公開鼓吹“全盤西化”在政治上宣揚民主化,主張搞西方式的多黨制和議會民主﹔有的在經濟上宣揚私有化,主張取消公有制主體地位和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有的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主張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在價值觀上推崇極端個人主義,宣揚“普世價值”﹔有的歪曲黨和人民的奮斗歷史,宣揚“歷史虛無主義”等等。與此同時,也有的主張恢復過去一些極“左”的作法。對這些事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的重大問題,對各種敵對思潮的進攻和侵害,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進行斗爭。而要做到這一點,黨的中高級干部就必須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切實弄清中央提出的“四個分清”: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另外,創新黨的正確理論,也迫切需要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現在所從事的是前人從來沒有干過的事業。對我們黨來說,領導市場經濟是個新體驗和新考驗,更不用說像現在這樣直接、全面地與國際資本打交道﹔我們這艘社會主義巨輪駛向了波濤洶涌、暗流涌動的經濟全球化的大海。我們既有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可以預料或難以預料的嚴峻挑戰。任何別的理論都無法解決我們當代的問題。沒有自己的理論隻能隨波逐流,隻能當別人的俘虜。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當今時代的發展變化與國際國內最新實際相結合,拋棄任何形式的教條主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果斷地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並要准備採取許多與過去不同的國際合作方式與斗爭形式,才能確保我們一直行進在社會主義的陽光大道上。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在分清理論是非、堅持和創新黨的基本理論方面擔負著光榮、艱巨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蘇共亡黨、蘇聯解體時,蘇聯理論界總體上軟弱無力甚至偏離正確方向的狀況很值得我們作為前車之鑒。

四、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國際金融危機仍未見底,各種力量的合作、競爭、博弈乃至較量加速﹔當今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出現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可以說是真正進入了關鍵時期。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日益深入發展的情況下,在我國加入WTO並開始全面履行相關承諾的條件下,國際國內問題互動性極強,往往出現國際問題國內化和國內問題國際化的情況。因此,中國共產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世所罕見。真正讀懂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掌握其基本理論,才能進一步加深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十六大后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的理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與馬列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統一的科學體系。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不可能正確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因此,我們決不能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當成自己的份外事,當成自己“政績”以外的事,上級也不應該把這一根本性的學習和掌握當成干部“政績”以外的事。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所要的“政績”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績”。而馬克思主義不僅是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思想,而且也是我們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正因如此,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特別是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決不能把這一殷切要求當成“耳旁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底,是我們取得各項“政績”的靈魂和可靠的政治保証。如果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底不足,就不可能自覺地貫徹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就會在貫徹科學發展觀中大打折扣。我們國家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遲遲得不到有效轉變,從根本上說,與一些干部不正確的世界觀有關,同時也與一些中高級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水平有關。

五、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改造世界觀的必然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說:“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對黨政干部其中包括中高級領導干部進行腐蝕。金錢、美女、夜總會、豪華盛宴……誘人的東西比比皆是。革命前輩當年打江山,冒的是“槍彈”﹔我們現在建國家,冒的是“糖彈”。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向全黨打招呼,指出不過一兩年時間就有相當多的干部被腐蝕了。這股風來得很猛。一批又一批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暴露出的問題令人震驚,發人深思。有人說,腐敗是任何社會肌體上都會出現的毒瘤。但是,我們的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最終戰而勝之。過著清廉生活的不一定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家,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必然嚴於律己,清正廉潔,以艱苦奮斗為己任。我們黨和國家所面臨的市場經濟大潮,要求我們的各級干部尤其是中高級領導干部,從黨和國家會不會改變面貌的政治高度來看待和指導反腐敗斗爭,來帶頭解決廉潔自律問題。否則,我們講了多年的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根本好轉的目標將永遠無法達到,我們將無法走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干什麼都需要一個正確的世界觀。血隻能從血管中流出,從水管裡流出的隻能是水。人就要有一點人格追求。我們是一元論者,我們所說的政治信仰與人格追求是從內在到外在完全一致的統一體。現在社會上有的人,實質上是政治信仰與內心人格相分離這樣的人口頭上也講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但內心世界為的是一己、一家庭的私利。我們的黨和廣大共產黨員與人民群眾應該是魚水關系,不應該是油水關系,也不應是蛙水關系,需要時跳到水裡游游,不需要時跳到岸上享受自己的“安樂窩”﹔更不應是水火關系。我們決不反對謀取合理、合法的個人利益,但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都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推動社會進步這一根本立場出發。實踐已經証明,有的干部作出錯誤決策,其中往往不是水平問題。在決策中,一旦摻雜私心,決策就必然發生問題。我們要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名真正有出息、有作為的共產黨人,必要時,為了黨、國家、民族和老百姓的利益,要勇於犧牲個人與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再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當我們國家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黨、國家、民族和普通老百姓是會記得為此做過有益工作的黨的各級干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干部的。我們今天每個共產黨人的所作所為,必然進入明天歷史和人民的評說。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是一個人畢生的巨大財富。我們並不一味反對考慮個人利益,但切不可過分。辛棄疾詞曰:“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勺?”錢財聚斂太多,有什麼用處?私心太重了,也缺少朋友﹔患得患失,就可能整天惴惴不安﹔尤其是做了點違規違法的事,更會時時提心吊膽,擔心東窗事發。僅從個人私利角度講,月朗風清之時,無詐無愧,也有利於自己身心娛樂、健康長壽。在中國革命史上,毛主席一家為革命犧牲過6位親人。徐海東大將的家族有70多人犧牲。何長工,為革命獻出家人及同族親人40余人,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還被國民黨反動派極其殘忍地剁成肉醬,裝到罐子裡。賀龍宗親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其中一個15歲的叔叔被放在籠屜裡活活蒸死。

當前,面對國內外的機遇與挑戰,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都應該認真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而有效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觀,這樣才能不讓烈士的鮮血白流,才能不辜負老一輩革命家的期望,才能真正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中高級領導干部的重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英〕弗朗西斯·惠恩。馬克思《資本論》傳[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