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研讀和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作者:梅榮政    發布時間:2011-06-08   
分享到 :

一、問題的提出

在中央組織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強有力的推動下,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很快,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這些成就,無論是在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還是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上,都得到充分體現,從而穩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提升了其教育教學的質量。同時也加強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加強了黨的思想理論陣地,促進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這是當前我國思想理論戰線健康向上的大好形勢的重要表現。

現在的問題是要進一步發展這種大好形勢。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來說,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16號文件的精神為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的學位(2005)64號文件及其附件二的具體要求,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進行規范化建設。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的或基礎的一環,就是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這項工作,既關乎教材、教學內容,也關乎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在一定意義說,關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根本性質、發展方向和社會服務功能。現在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本學科的某些學科點、某些指導教師對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有所忽視。其具體表現多種多樣,如:有的未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課列入重要學位課程﹔有的在學位課程設置中雖然規定有這門課程,但建設得很差,教育質量不高﹔有的學科點在一批老教師退休之后,已經沒有真正能講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教師,隻好隨便應付﹔更有甚者,用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教學代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教育。如此等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上不重視,沒有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毛澤東思想教育、特別是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教育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最重要、最基礎的學位課程,甚至受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影響,認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100多年前的“老東西”,沒有研究的現實價值,不能不是一個重要原因。總之,不管具體情況如何,上述種種表現,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重要指導意義

我們黨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教育,黨的幾代領導核心都反復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教育的重大意義。2010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座談會上的講話,再次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的看家本領,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根本法寶。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領導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領導干部。他指出:領導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階段主要是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干部教育培訓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內容,重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他要求將這一精神充分體現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培訓內容、教學布局、教材建設上。同時他又強調說: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重點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於從源頭上完整准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也有利於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和運用。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就談不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要求,黨內要有相當多的干部每人讀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馬列的書。新中國成立后,他多次強調學馬列。鄧小平同志說,讀馬列要精,這個“精”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導師們的經典著作。

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也都強調老祖宗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去年底,出版了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這兩部文集,是黨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所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全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是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權威性教材。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都應當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課程,專門講授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目,指導學員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結合起來,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建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三所干部學院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在教學計劃中加以安排。

習近平同志這一段話,是直接針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三所干部學院講的,這些單位的教育對象是領導干部,這自然同我們地方高校有許多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做法。但是他強調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重點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重點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等等精神,總結了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反映了我們黨長期形成的優良傳統,指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領導干部的政治要求,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是完全適用於我們地方高校的,特別是給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對我們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應該全面領會和很好貫徹。

三、研讀經典的重要性和方法

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已經把研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重要意義、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講得十分明確。這裡,根據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精神,筆者著重就學原著的意義和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即鑽研經典作家的原著,這是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歷史觀和科學方法論的必然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家給追隨者和后繼者的忠告。1884年8月13日,恩格斯在給格奧爾格·亨利希·福爾馬爾的信中就提出:要“研究原著本身”﹝1﹞200。1890年9月,在致約·布洛赫信中,他再次強調:“我請您根據原著來研究這個理論,而不要根據第二手的材料來進行研究。”﹝2﹞593在這封信中,繼后在1894年1月25日於倫敦致西瓦爾特·博爾吉烏斯的信中﹝2﹞670,恩格斯這位社會主義的“保姆”和導師,還開列了一系列重要閱讀書目,以供有志於研究唯物主義歷史觀的人們學習。

恩格斯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除了有當時的特殊背景外,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原著即馬克思主義的載體,是其理論的文字存在和表達形式。鑽研經典作家的原著,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跨越歷史時空,面對大師,直接與經典作家對話、交流,把他們的原論直接傳給后繼者。研讀原著具體說有四點意義:

第一,要真切地了解經典作家思想形成的根據和發展軌跡,就必須研讀原著。隻有這樣,才能完整、准確地理解、領略這些思想的精髓、底蘊和歷史發展脈絡。恩格斯在為《資本論》第三卷寫的序言中就說過:“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科學問題,首先要學會按照作者寫作的原樣去閱讀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並且首先不要讀出原著中沒有的東西。”﹝3﹞26

第二,要在正確地理解經典作家有關思想的同時,有效地學習他們觀察和處理問題的立場和和科學方法,就必須研讀原著。列寧在建議青年們研究國家問題要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時說過:“我所以提到這部著作,是因為它在這方面提供了正確觀察問題的方法。它從敘述歷史開始,講國家是怎樣產生的。”﹝4﹞284他還指出,要正確地分析國家問題,必須對它的整個發展過程作歷史考察。

第三,要不“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1﹞200,就必須研讀原著。這個論斷是恩格斯當年在給格奧爾格·亨利希·福爾馬爾的信中著重提出的。今天,簡述讀物和第二手資料多得不可勝數,在這種背景下,恩格斯的論斷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要有效地抵制和反對錯誤思潮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歪曲、肢解,就必須研讀原著。這是從現實出發的。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繼續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但是,在充分肯定意識形態領域主流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意識形態領域並不平靜,思想理論領域呈現十分活躍、十分復雜的狀態。一些錯誤思潮往往採取折中主義的、混合主義的手法,提出一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觀點,歪曲、肢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混淆視聽。面對多種思潮的交流、交融和交鋒,隻有研讀原著,才能正本清源,與各種錯誤觀點劃清思想界限。

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應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這可以從多個方面探索,筆者以為以下方面值得重視。

第一.要在研讀文本上下苦功夫

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以后,馬克思說過:“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還沒有人在經濟問題上運用過,這就使前幾章讀起來相當困難。”“這是一種不利,對此我沒有別的辦法,隻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讀者指出這一點,並提醒他們。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5﹞24他還說:“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5﹞7誰怕下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這一點,是每一個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人都需要明了和有精神准備的。

但是,馬克思主義既然是科學真理,隻要願意付出定能學懂學通。列寧曾向大學生建議說,為了弄清國家這個“最復雜最難弄清的問題”,要多花些時間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至少讀幾本”﹝4﹞281。他告誡大學生:“起初也許有人又會因為難懂而被嚇住,所以要再次提醒你們不要因此懊喪,第一次閱讀時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讀的時候,或者以后從另一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明白的”。他強調,“想認真考察和獨立領會它的人,都必須再三研究,反復探討,從各方面思考,才能獲得明白透徹的了解”﹝4﹞282。這些話,既鼓勵了我們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信心,也指出了我們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方法。

第二,要認真領會並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

我們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既要把握其中提出和論証的重要思想理論觀點,又要重視研究和掌握形成這些理論觀點時運用的立場和採用的方法。恩格斯多次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2﹞691列寧還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只是(α)歷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聯系起來,(γ)只是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6﹞464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包含著極其寶貴的科學方法,我們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認真領會和全面把握。

第三,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又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方法。在這方面,總的說要具備問題意識,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學。展開來說有三點特別值得注意:一是要注意聯系歷史實際,把握馬克思主義某一理論提出的社會歷史條件,包括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和文化的多個方面,特別是重大的歷史事件﹔二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去思考和解答自己在理論領域中未曾遇到過的問題或感到困惑的問題﹔三是要關注歷史的和現實的社會思潮,通過分析、比較、對照,深刻地把握理論,以期澄清是非,劃清界限,提高理論水平。

第四,要注重理論的應用和創新

毛澤東說過:“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7﹞815因此在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立場和觀點之后,要自覺地以此為指導,去進一步學習、研究當代中國和當代世界的歷史和現實,自覺地努力探索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為此,要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高度關注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在分析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理論和實踐雙重探索中,推動理論的創新。

當然,發展理論,創新理論,是一項艱苦的科學工作,需要思想家費盡自己的心血。理論工作者要抱著慎重和嚴肅的態度,不能有任何輕率和隨意。恩格斯早就講過:“即使只是在一個單獨的歷史事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鑽研的科學工作,因為很明顯,在這裡隻說空話是無濟於事的,隻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地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8﹞599恩格斯的這個論斷應成為我們理論創新的座右銘。

第五,讀書、講授、討論和寫作相結合

一般說來,弄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並不太容易。為了學有成效,要以個人刻苦讀書為基礎,輔之以教師講授,然后在仔細研讀,聯系實際,反復思考,充分准備的基礎上開展討論,最后將讀書的收獲加以整理,寫成論文。讀書、講授、討論和寫作相結合,長期堅持,必見成效。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寧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