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紅色經典 永做人民公仆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第十期青干班    發布時間:2011-09-07   
分享到 :

為了提升青年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根據青年干部特點和成長規律,在國家行政學院培訓部黨總支的指導下,第十期青年干部培訓班開展了重讀紅色經典活動。青干班採取集體誦讀、個人精讀、專家導讀、撰寫體會和座談交流等形式,重讀《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經典原著,在重讀中啟迪智慧,進一步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解,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開展以來,學員普遍反映受到了一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再教育,認為經典原著常讀常新、終生受益。

  一、追根溯源,從根本上堅定理想信念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源頭活水。隻有從源頭上去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從原著聖殿裡去探尋大師本人的思想,才能弄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來龍去脈,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辨別是非能力。

重溫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及其歷史趨勢的基本觀點,進一步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大家認為,《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盡管發表已經一百多年,盡管其間中國和世界的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看,這些經典著作揭示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與我們不是更遠而是更近了。特別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充分暴露出自由資本主義的局限性,顯示了資本主義作為人類歷史上一種社會制度的過渡性質,幫助人們重新想起了馬克思說過的一些話,比如“市場不是萬能的”、“資本主義經濟是不穩定的”、“是周期性”等觀點,更加証實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在這場危機中,中國再次成為世界經濟的“定海神針”,表明中國共產黨人所探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進一步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和信心。

重溫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根本前提的觀點,進一步增強了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家認為,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其中“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等科學內涵,與《共產黨宣言》、《資本論》闡述的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相比對,如:“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要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位,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是一脈相承的。大家表示,要通過重新學習領會經典作家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促進科學發展上有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

重溫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觀點,進一步增強了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大家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價值觀”和“和諧思想”,還是傅立葉、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構想的“和諧制度”、“新和諧村”,都只是人類心中追求並為之努力的設想。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同時,充分肯定了他們關於未來社會的積極主張,其中包括“提倡社會和諧”。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是對《共產黨宣言》思想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二、升華境界,從內心深處錘煉黨性修養

大家認為,重讀經典原著,如同與古聖先賢越千年而相會,在“與偉人對話”,不僅可以汲取智慧,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每讀一遍,都會產生溫故知新的效果,都會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培養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砥礪先憂后樂的襟懷。

堅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大家認為,從《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到毛澤東同志著作“老三篇”,無不深切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的厚重分量和深刻內涵。《共產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所確立的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和歷史使命。《為人民服務》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面詮釋了為人民服務宗旨。從此,“為人民服務”成為我們黨的宗旨的經典表述和每個共產黨員的座右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關於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重要思想,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一條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思想主線,即,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

強化了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權力觀。大家認為,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於青年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無論是《共產黨宣言》指出的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還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集中到一點就是,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隻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決不能把它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大家表示,要把執政為民、為民用權作為正確使用權力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加深了對人民群眾真摯的感情。大家認為,青年干部正處於人生和事業的“黃金期”。通過學習《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精辟論述,使大家對“參加革命為什麼、做什麼、身后留什麼”有了新的反思和審視。大家表示,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不斷增進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三、把握精髓,從整體上掌握科學思想方法

大家認為,通過系統精讀經典原著,學習貫穿其中科學思維邏輯和科學思維方式,培養了運用科學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培養了唯物辯証的思想方法。《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不僅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更是一部學習唯物辯証法的教課書。《共產黨宣言》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証關系原理,揭示了整個人類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並在闡明人類社會整體統一性的同時,給人們提供了全球化視野和開放性思維。《資本論》抽象出“商品”這個概念,把它作為邏輯體系的起點,並從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即商品的二重性開始,以資本和勞動的關系為軸心,從理論上再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大家表示,隻有堅持唯物辯証的思想方法,善於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放到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國內與國外的大趨勢中去考慮、去研究,才能作出正確謀斷和決策。

培養了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大家認為,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更加感受到“實事求是”這個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正如《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某些地方可以作一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一百多年前的論斷和預言,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那樣的科學和嚴謹。大家表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決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成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決不期盼從馬克思主義本本中覓得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而是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

培養了堅持群眾路線的思維方法。通過學習“老三篇”,不僅感受著人民利益比天大的強烈沖擊,更學習到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論。如《為人民服務》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紀念白求恩》倡導的“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對工作的極端的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使大家更加深刻認識到,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善於讓群眾說真話、竭盡全力辦實事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重要方法。

  四、傳承典范,在繼承中促進文風改進

經典是思想的高度濃縮和結晶。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不僅思想深遂,而且處處煥發著賞心悅目的優良文風。大家認為,文風連著黨風,文風反映作風。學習經典原著,不僅要學習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還要學習和弘揚其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文風。

學習和弘揚簡潔明快的“短”風。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其中許多篇目短小精干、言簡意賅、思想深刻。《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分別隻有750字、980字和1500余字,但篇篇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句句簡短精練、直截了當,堪稱短文的經典范文。大家表示,要身體力行中央提出的“能少則少、能短則短、能精則精、能簡則簡”號召,盡可能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

學習和弘揚言之有物的“實”風。大家認為,160多年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經典著作之所以傳遍全世界,之所以不可戰勝,就在於它揭示的是真理,不是假、大、空的說教,更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源於實踐的理性批判和長期的深思熟慮。在《資本論》長達42年的寫作過程中,馬克思閱讀了1000多本書,做了400-500本讀書札記,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嚴謹求實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這些經典著作之所以流傳至今,不是因為晦澀難懂、深不可測,而是作者善於深入淺出,用朴實鮮活的語言闡述深刻的理論。毛澤東同志筆下的愚公、白求恩、張思德,就是因為這些人在他的心靈深處產生過激烈震蕩,所以講出的話飽含深情、富於哲理,更容易引起共鳴,深深植入人民心裡。

學習和弘揚鮮明優美“新”風。大家感到,《共產黨宣言》等經典原著,從結構、氣勢和修辭上更像是一首絢麗優美的詩歌、一篇韻意深遠的散文,深深感染著讀者,打動了人們的情感與良知。《共產黨宣言》開篇第一句“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借反對共產主義的敵人的眼光來打比喻,讀起來引人入勝、入木三分。著作中還有眾多堪稱語言修辭代表之作:“貴族們把無產階級的乞食袋當做旗幟來揮舞”,“每當人民跟著他們走的時候,都發現他們的臀部帶有舊的封建紋章,於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老三篇”中也有許多妙筆之喻,如《愚公移山》中“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等等,這些形象生動的比喻,辛辣犀利的嘲諷,使文章文採耀眼奪目,動人心弦。大家表示,要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時,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講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話。

(執筆人韓向暉系國家行政學院第十期青干班學員、青海省直屬機關團工委書記﹔執筆人張揚系國家行政學院第十期青干班學員、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