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思想的重要著作

——讀恩格斯的《自然辯証法》

作者:顏曉峰    發布時間:2011-11-07   
分享到 :
《自然辯証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寫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學辯証法問題的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辯証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學概括,揭示了各門自然科學的辯証聯系和唯物辯証法的基本規律,而且深刻闡發了人與自然的辯証關系,提出了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的思想。
辯証自然觀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關於自然界不是存在著,而是生成著和消逝著的”觀點。隨著人類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程度越來越深,自然界的變化越來越深地打上了人類活動的印記。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在這裡,預定的目的和達到的結果之間還總是存在著極大的出入。未能預見的作用佔據優勢,未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計劃運用的力量強大得多。因此,人類必須學會自覺地生產與發展,使自然界的變化有利於人類生存、延續。
即使是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顯露出人的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所付出的代價。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一節中列舉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等地毀林開荒、成為不毛之地的嚴重后果,尖銳指出,每一次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人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人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於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而科學發展正是符合自然、社會、人的發展規律的發展。
恩格斯的深刻之處在於,他看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以社會為中介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是社會問題,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根本是改變社會關系。恩格斯指出,即使我們在最先進的工業國家已經降服了自然力,無限地增加了生產,但結果卻是過度勞動日益增加,群眾日益貧困。因為以往的一切生產方式,都僅僅以取得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時候才顯現出來的、通過逐漸的重復和積累才產生效應的較遠的結果,則完全被忽視了。因此,“僅僅有認識還是不夠的。為此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
130多年過去了,今天重讀《自然辯証法》,仍然能夠為其中精辟的論述分析、蘊含的深刻思想所折服,能夠從中獲得指導當代發展實踐的思想啟迪。當前,我們黨正在領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認真學習《自然辯証法》中包含的科學發展思想,增強理論指導的歷史深度和思想高度,必將大大有益於深入理解領會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有效地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