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世界歷史思想的源初表達

作者:劉洋    發布時間:2012-01-06   
分享到 :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並沒有關於世界歷史思想獨立的、完整的論述,而是散落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以及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筆記》和《歷史學筆記》當中。從這些著作中散落的片段來看,世界歷史思想貫穿於整個馬克思的研究視域,並在其中不斷地發展完善。馬克思第一次使用世界歷史這個詞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當中,他寫道:“對社會主義的人來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1這裡世界歷史的含義是作為“歷史的全部運動”來理解的,而這種理解為“世界歷史”思想的真正提出做了理論鋪墊。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第一次闡述了其世界歷史思想:“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來越擴大,各民族的原始閉關自守狀態則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發地發展起來的各民族之間的分工而消滅得越來越徹底,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2在這一闡述的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從生產的保存“取決於交往擴展的情況”這一事實出發,提出“隻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質,並以大工業為基礎的時候,隻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競爭的時候,保存住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2從而找到了共產主義與無產階級存在的共同物質前提——世界市場,並指出“無產階級隻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業——共產主義一般隻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一樣。”2這些思想在后來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人類學筆記》等著作當中得到了深刻的闡釋。由此可見,對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研究必須從《形態》這一源頭出發,厘清其與黑格爾世界歷史思想的不同,把握其唯物史觀的內在屬性,方能真正理解這一概念的本質內涵。

一、對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批判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形成時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正是通過這部論戰性巨著,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唯物主義歷史觀奠定了理論基石。從這部著作的第一卷來看,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過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批判來建構他們的唯物史觀的,而這一批判的深層旨歸正是對黑格爾唯心體系的批判,也就是對繼承於黑格爾“思想世界”、“思想的歷史”的批判。這一批判指向明確而直觀地表現在《形態》當中,“德國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種種努力,都沒有離開過哲學的基地。這個批判雖然沒有研究過自己的一般哲學前提,但是它談到的全部問題始終是在一定的哲學體系即黑格爾體系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僅是它的回答,而且連它所提出的問題本身,都包含著神秘主義。”2馬克思認為,盡管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現代德國哲學代表們斷言自己已經超越了黑格爾哲學,但他們當中並沒有一個人在這一體系之外對黑格爾哲學進行全面的批判,至多是依賴於得自這一體系當中的某一方面來反對整個體系,反對別人手中的另一些方面。由此可見,無論對老年黑格爾派還是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都是在批判這些現代德國哲學代表手中得自黑格爾體系的那一部分,從而最終達到站在體系之外對整個黑格爾唯心體系做全面的批判。這個體系之外,就是馬克思恩格斯所發現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是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發現”。

1.唯心史觀是對人類史的曲解和脫離

“老年黑格爾派認為,隻要把一切歸入黑格爾的邏輯范疇,他們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爾派則通過以宗教觀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學上的東西來批判一切。青年黑格爾派同意老年黑格爾派的這樣一個信念,即認為宗教、概念、普遍的東西統治著現存世界。”2這就是“從天國降到人間”的德國哲學,它代表著“一般意識形態”,即黑格爾所認為的“世界的主宰”——“理性”,因它世界歷史才是一種合理的過程。在黑格爾《歷史哲學》中,從兩個方面闡釋了其理解的“理性”:“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實體,就是說,由於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現實才能存在和生存。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無限的權力,就是說,理性並不是毫無能為,並不是僅僅產生一種理想、一種責任,虛懸於現實的范圍以外、無人知道的地方﹔並不是僅僅產生一種在某些人類的頭腦中的單獨和抽象的東西。”3黑格爾正是通過這種無所不能的“理性”,把整個物質世界變成了思想的、觀念的世界,同時把整個歷史變成了思想的歷史。他的“叛逆的門徒們”遵循著“理性”之光的指引,以不同的途徑繼續用觀念、思想、概念去產生、規定和支配人們的現實生活、現實關系以及整個物質世界。然而,“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系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系問題。”2他們不僅沒有意識到意識形態本身隻不過是人類史的一個方面,相反,這些意識形態家們要麼“從意識出發,把意識看做是有生命的個人”,要麼就完全撇開人類史。

與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唯物史觀“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各觀念形態”2,因為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吃喝住穿等一系列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這就為歷史提供了世俗基礎。“這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2,去理解人類史。相反,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是他們生存的物質世界,是他們現實生活的整個過程。所以,“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隻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2這樣,我們才“從人間升到天國”。

2.歷史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在黑格爾及其追隨者的眼中,盡管這些追隨者可能打著批判黑格爾的旗號,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把世代的依次交替看成是具有目的性的,似乎后期歷史成為了前期歷史的目的。這樣被思辨地扭曲了的“歷史”與“自我意識”、“批判”、“唯一者”等並列起來。他們沒有意識到,“前期歷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觀念’等詞所表示的東西,終究不過是從后期歷史中得出的抽象,不過是從前期歷史對后期歷史發生的積極影響中得出的抽象”2

在這種思辨的扭曲中,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成為了“自我意識”、“宇宙精神”等形而上學概念的純粹的抽象的自我運動,從而否定了歷史發展的物質動因,也無法認識到歷史是“完全物質的、可以通過經驗証明的行動”2。這些歷史觀上的唯心者們,總是在每個時代中努力尋找某種哲學范疇,由觀念出發去解釋世界、解釋實踐,試圖通過精神的批判去忽略歷史的現實基礎,把它看成與歷史過程不相關的附帶因素。他們以歷史之外的某種精神尺度去編撰歷史,把它當成脫離現實生活的、處於物質世界之外、位於世俗世界之上的精神創造物,而把現實生活、生產活動當成是非歷史的東西。然而,“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

二、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條件

馬克思在批判唯心史觀的基礎上,指出了歷史的物質本性,並以此為出發點對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基礎進行了分析。由此我們可以勾勒出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大體輪廓。一是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在全世界范圍內流動,生產、消費都成了世界性的﹔二是交往的世界化,主要是以科學、技術、文學等為內容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上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更蘊含了共產主義理想,即“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可以看做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第三個內容,也是其中體現著其階級屬性的重要方面。其中世界市場的形成和交往的世界化可以看作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條件。

1.世界市場的形成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發展史,尤其是對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考察,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所在,並指出資本擴張是由資本主義生產的本性使然。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美洲的發現,不僅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而且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更為廣闊的活動場所,加之蒸汽、機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引起的工業革命,進一步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促進了航海業和陸路交通的巨大發展,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了商業的全球擴張。隨著世界市場的逐步發展,商業、交通運輸業又不斷推動工業化的步伐,極大地促進了資產階級的發展。“大工業創造了交通工具和現代的世界市場,控制了商業,把所有的資本都變為工業資本,從而使流通加速(貨幣制度得到發展)、資本集中。”2可以說,隻有到了這個階段,生產不再是地域性的活動而成為了世界性的力量的時候,分工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歷史才開始成為世界歷史。大工業正是通過世界市場“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2

2.交往的世界化

交往在馬克思的研究視域中始終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世界歷史理論中世界化的交往行為是世界歷史形成的又一重要物質基礎,與世界市場的形成緊密相連。大工業條件下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建立起人們之間的普遍交往,隨著普遍交往的不斷擴大,“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2。世界歷史性的個人,也就是直接與世界歷史相聯系的個人,而這種聯系正是依賴於交往的世界化。

“工業隻有在分工的基礎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2大工業不僅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不斷推進分工的進一步擴大,最終出現了生產和交往的分離,正是這種分離產生了專門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階層。商人階層在推動商業繁榮的同時,豐富了人們之間的交往形式,並促使人的行動和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直至這一范圍拓展到全世界。由此可見,“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不是‘自我意識’、宇宙精神或者某個形而上學幽靈的某種純粹的抽象行動,而是完全物質的、可以通過經驗証明的行動,每一個過著實際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個人都可以証明這種行動。”2世界歷史通過這兩大物質基礎所實現的行動正是人類解放的現實運動。

三、世界歷史是人的解放的現實運動

“‘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不是思想活動,‘解放’是由歷史的關系,是由工業狀況、商業狀況、農業狀況、交往狀況促成的”2。這裡的四個狀況就構成了“解放”的物質基礎和前提。馬克思要實現的解放不是他之前的“聰明的哲學家”要求的從哲學、神學、實體等消融於“自我意識”的詞句中解放出來,而是“在現實的世界中並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2的真正的解放。這種解放不是精神的純思辨、純批判,而是要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2。這種改變不僅要改變人自身同時也要改變人的生存環境,二者是步調一致的同一運動過程。

1.人的解放過程與世界歷史同步

到目前為止,純粹而唯一的個人從來沒有出現過,並且到任何時候也不會出現。彼此間不需要發生任何關系的個人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如果不通過他們的本性和滿足自身需要的方式進行交往,進而聯系起來的話,完全獨立的“我”是無法存在的。人不能脫離人而存在,因為“人的發展取決於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2,同樣人的解放也不是個人的自我解放,而是與社會的全人類的解放相伴隨的與歷史發展同步進行的。

正如馬克思所說:“單個人的歷史絕不能脫離他以前的或同時代的個人的歷史,而是由這種歷史決定的。”2同樣的,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的個人隻有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推動歷史的進步,才能為自身的解放和全人類的解放創造條件。在此種意義上說,歷史在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過程中,將一個原本與時間相連的概念做了一個地理空間上的解釋,但展開的卻是這一概念的政治學意義——人的解放是“一切階級的個人”的解放,而不是某個人、某個階級的人的解放。正像人的解放不是在某一時點、某一剎那完成的那樣,世界歷史也不是某一具體的歷史狀態,脫離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的世界歷史如同脫離人的交往而存在的個人一樣,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對二者的同步性加以理解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在這同一現實運動的過程中,世界歷史所起到的雙重作用。

2.世界歷史作為現實運動的雙重性質

作為世界歷史的重要物質條件之一,世界市場的形成有賴於機械化大生產的興起,而這種大工業生產形式與資本主義分工有著天然的聯系,因為“工業隻有在分工的基礎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2。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導致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並成為資本向全球擴張的內在驅力,進而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此時,分工以資本的形式蔓延向全世界。“隻要分工還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麼人本身的活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異己的、同他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壓迫著人,而不是人駕馭這種力量。”2這種力量就是物的力量、資本的力量。資本的本性要求他不斷地游走於世界各地,也必然的把大工業分工即資本主義私有制向各個國家推廣,從而實現資產階級對全球無產階級的剝削和掠奪。這是世界歷史運動的第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每一個單個人的解放的過程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2。世界歷史不隻為資產階級的全球統治服務,它更為人的解放積蓄力量。人如果想從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就必須打破分工,消滅私有制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私有制和分工的消滅同時也就是個人在現代生產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礎上的聯合。”2在這個意義上講,世界歷史就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個人通過交往實現的最廣泛的聯合,而這種聯合的程度越高,就越全面地佔有生產力。“隨著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的佔有,私有制也就終結了”2,從而最終實現人的解放。

四、結語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是極具預見性的,在其逝世后的一百多年裡,世界的發展成果已經充分証明這一偉大預見的正確性,尤其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日益成熟,使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都成為了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同時世界歷史也必然成為我們思考問題、從事實踐活動不可缺少的維度。隻有回到《形態》中,研讀文本結合實際,才能真正把握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黑格爾.歷史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