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文獻在日本的典藏與數據化

作者: [日]大村泉 著 謝海靜 范大祺 譯    發布時間:2012-02-09   
分享到 :

目前,收藏在日本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共有9本。包括:(1)書信2封﹔(2)有馬克思親筆題詞的6份出版物﹔(3)馬克思生前喜歡的讀物1本。此外,(4)還有2封書信和1份手稿目前不知保存在什麼地方。其中(1)和(4)共5種已經收錄在了MEGA1MEGA2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MEW)當中,而(2)和(3)在新MEGA第四部分第32卷進行了介紹。我首先想談一下對書信、手稿典藏進行調查及原文出版的經過,接著介紹一下《資本論》第1卷第1版和東北大學收藏的有馬克思恩格斯親筆題詞的版本和他的藏書,最后就電子版的編輯和MEGA的相關情況做一下介紹。

一、馬克思恩格斯書信的典藏調查和出版

日本人中最先對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典藏進行調查的是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所長高野岩三郎(18711949)。1927630,高野先生在駐柏林前蘇聯大使館和梁贊諾夫談話后,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梁贊諾夫說在德國社會民主黨檔案館裡丟失了12封馬克思恩格斯的信件,有人說這件事可能跟日本人或美國人有關,如果找到這些信件在對外公開時請不要給個人造成困擾,我答應他回國后留意此事。”

192711月高野先生回國后就開始調查此事,在大約1年的時間內找到了5份,包括:(1)保存在京都帝國大學的馬克思恩格斯寫的書信各1封﹔(2)石浜知行收藏的馬克思恩格斯寫的書信各1封及馬克思手稿1份,這些內容出現在石浜本人所寫的《追尋斗爭的足跡》一書中。高野先生把石浜的著作和自己在京都帝國大學拍的書信圖像一起寄給了梁贊諾夫。

京都帝國大學的兩封信是福井孝治捐贈的。福井先生在1968年(即得到這兩封書信40多年后)回憶得到並捐贈書信的經過時描述道:“自1923年春天起,我曾在德國留學20個月,信件是在梁贊諾夫和櫛田民藏經常去的舊書店買到的。確切的價格已經忘記了,但應該很便宜,當時德國處於惡性通貨膨脹期,是用英鎊買的。1925年春回國后打算把它送給恩師河上肇先生,但河上肇先生說個人保存太浪費了,還是交給什麼合適的機構收藏比較好,后來河上肇先生寫信來說不如交給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或京都帝國大學收藏,大原社會研究所打算出高價收購,但我最終還是決定捐贈給自己的母校京都帝國大學。”

高野先生把這兩封信拍成相片於1928818寄給了梁贊諾夫。其中一封是馬克思1882824寫給恩格斯的,1931年梁贊諾夫下台后,阿多拉茨基在MEGA1第三部分第4卷中首次公開了這封信的內容。隨后這封信也被收錄在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35卷中。在MEGA1的腳注中還特別注明了這封信來自日本。而1894126日恩格斯寫的信並沒有收錄在MEGA1中,1963年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22卷中才首次以原文的形式展現出來,但並沒有注明它的來源出處。

石浜知行在《追尋斗爭的足跡》一書中把馬克思寫給伯恩施坦的信、1895311日恩格斯寫給黨友的信以及馬克思起草的《新萊茵報》編輯部“聲明”做成插圖並進行了翻譯。19286月末,高野先生在寄出京都帝國大學那兩封書信的相片之前把這本書送給了梁贊諾夫。

這些內容沒有被收錄在MEGA1裡,馬克思恩格斯的那兩封信分別收錄在了MEW27卷和第22卷裡,而馬克思寫的《新萊茵報》聲明則收錄在了MEW6卷中,都是以原文形式首次出版的,但也都同樣沒有注明這些文稿的來源。后來寫給伯恩施坦的信也被收錄在了MEGA2第三部分第1卷裡,經過討論,注明出自“石浜知行:《追尋斗爭的足跡》”一書,如今不知道保存在什麼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這是MEGA第一次使用日語的漢字和假名。

二、有馬克思親筆題詞的《資本論》1版(1867年)

大家都知道馬克思一共送出過32本首版《資本論》第1卷,但現在能夠確認的隻有11本。這11本當中德國有3本,日本有4本,分別保存在小樽商科大學、東本大學、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和關西大學。

小樽商科大學收藏的是1867918送給舍勒爾的,關西大學收藏的是同一天送給菲力浦的,東北大學收藏的是1867919送給西吉茲蒙特·路德維希·波克罕的。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收藏的是1869917送給路德維希·庫格曼的,題詞上注明的地點是漢諾威,可以認為馬克思在首版發行兩年后看望路德維希·庫格曼時作為紀念題詞給他的。而且在這個版本上有一個鉛筆寫的日期:“1867913”,這個日期大概就是路德維希·庫格曼從邁斯納那裡得到這本書的日期。

舍勒爾是馬克思一家的家庭教師,馬克思的女兒們都很喜歡他。這個版本是原小樽商科大學校長大野純一在戰前從柏林的舊書店買回來的,戰后大野的家人把它贈給了小樽商科大學。

關西大學收藏的那本是贈給菲力浦的,他是馬克思的表親,在阿姆斯特丹當律師。他的兄弟及其兒子創立了燈泡公司,這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電器商飛利浦公司的前身。馬克思曾多次跟他借錢,法文版《資本論》第1卷出版時,馬克思曾希望他給予資金上的幫助。菲力浦是這樣回答他的:“如果你有需要,作為朋友、作為親戚,我願意給予你金錢方面的幫助,但我不想資助你從事政治和革命活動。”

送給菲力浦和舍勒爾的書上沒有閱讀過的痕跡,而給波克罕的那本,在前半部分留下了很多批注。第1版是以簡裝本的形式出版的,東北大學收藏的送給波克罕的那本用皮革進行了裝訂,有些邊緣部分在裝訂時破損了,所以有幾處批注的內容不太完整,這些批注有可能是波克罕本人留下的。波克罕可能針對批注的內容詢問過馬克思,所以后來馬克思又把《資本論》第1卷的德文修訂版第2版送給了他。《資本論》第1卷第1版在今天可以賣到600萬日元,但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前身的大原社會研究所(大阪)1921年買下這本送給路德維希·庫格曼的《資本論》第1卷第1版時隻用了18.2日元。戰后的最高價格是198912月廣島經濟大學購買的那本,900萬日元,東北大學保存的那本花了600萬日元。

三、有馬克思題詞的法文版《資本論》1版(1860年)

除了題詞給波克罕的首版《資本論》第1卷之外,東北大學還收藏了2本有馬克思親筆題詞的版本。一本是河上肇收藏過的法文版《資本論》﹔另一本是馬克思題詞給恩格斯的《福格特先生》(第1版,1860年)。

河上肇收藏過的那本是他的學生堀經夫作為留學紀念送給他的。1928年河上肇被京都帝國大學開除,開始參加日本共產黨的地下活動。1932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曾在櫛田民藏家居住,作為謝禮他把這本書送給了櫛田民藏。因此這本書上有河上肇的筆跡,寫著:“1925923 堀經夫 歐洲留學紀念 河上肇收”和“拜呈 櫛田學長 河上肇”。后來,這本書在東北帝國大學買櫛田藏書的時候轉到了進行估價的舊書店主吉田金造的手上。吉田金造的兒子吉田震太郎曾任東北大學圖書館館長,他委托東北大學代為保管。

下面再看一下馬克思親筆題詞給恩格斯的《福格特先生》。這本書封皮背面有兩行題詞,這個版本的特點就是有福格特和弗裡德裡希·威廉、亞歷山大·海德的肖像插圖。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他的藏書和馬克思的藏書一起被德國社會民主黨保存,但這本書卻沒有該黨的印章和藏書編號。這也說明並不是恩格斯的所有藏書都交給了德國社會民主黨。

東北大學通過副島種典(愛知大學名譽教授 [19121989])買到了這本書。副島種典說這本書原來屬於伊藤述史(18851960)。伊藤述史1909年畢業於東京商大(一橋大學)領事科。同年進入外務省,1927年任國際聯盟事務局事務官(常駐巴黎),1930年任事務局次長。19331937年任波蘭公使。1940年在第二次近衛內閣出任內閣情報部部長,后來成為首位情報局總裁。伊藤的家屬說這本書是伊藤在馬克大幅下跌時購買的,伊藤生前對這本書和后來同樣被東北大學買下的藍色封皮的《德法年鑒》非常愛惜。另外,伊藤還是成立於1933年的“昭和研究會”的委員、外交問題研究會成員,據說曾強烈反對建立日、德、意三國同盟,1939年被平沼內閣任命為特使派到德國,后因與駐德大使大島浩意見不同回到日本。

四、馬克思的藏書《哲學的貧困》及其數據化

東北大學藏有馬克思的藏書《哲學的貧困》(初版,巴黎、布魯塞爾,1847),原所有者是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的櫛田民藏。櫛田是在日本最早開始進行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經濟學以及社會問題研究並在這一時期做出重要學術貢獻的人物之一。192010291922815曾在歐洲留學兩年,主要是在柏林與梁贊諾夫接觸,專門為開辦不久的大原社購買圖書。這一版本的襯頁裡記載說,該書是櫛田於1921727從德國社會民主黨檔案館購買的。1934年櫛田突然病逝,1935年至1937年,東北大學從櫛田家屬處共分三批購買其藏書7000冊,該版本為1936年第二次購買時所得。

把這本書確定為馬克思藏書的是東北大學名譽教授田中菊次,時間是在1950年前后。田中說:“當時,大家都知道‘櫛田文庫’中有很多寶貴的研究文獻,但沒有任何信息顯示有像該版本這麼重要的珍貴藏書。而在閱讀該版本時,我才注意到上面那些訂正和增加的部分一定是作者自己的文字,經過重新調查,可以確定這本書是馬克思自己的藏書,在他死后被德國社會民主黨收錄在該黨的檔案館中。”

該版本應該是編輯MEGA2第一部分第6卷的文本基礎,對MAGA的編輯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對該版本進行了數字化處理。

對該書進行數字化處理時,我們的工作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數據化、文本化方面,而是將批注與該處的解讀文本相鏈接,以視覺化理解為目的制作而成。即通過數字化這一便利條件,制作更有利於研究的圖像數據庫。這是國際上均無先例且備受矚目的嘗試,我想在這裡介紹一下它的制作過程。

根據最新調查,馬克思恩格斯的舊藏書約為1450冊,寫有批注的大約800多本,總頁數在40005000頁之間。MEGA2本打算重現這些批注,增刊30卷,但因經費問題,最終大幅削減至2卷,同時提出要求希望研究出新的編輯出版方式。批注版的數字化就是日本研究人員針對這一要求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案。

該批注版的數字化並不是簡單對該版本進行數字化處理。在MEGA2收錄批注的卷冊及試行版本中,對用墨水筆、鉛筆、紅鉛筆、藍鉛筆等做出下劃線和旁線標記的地方通過虛線和波浪線表現出來﹔此外,批注的部分也不是在原文中進行處理而是修訂在正文的右側,這樣讀者隻讀一遍就很難想象出這本書原來的樣子。

日本研究人員在對其進行數字化時,認為應該對原來的方法進行徹底的改革。即在圖像上對下劃線處及批注部分做出標記進行提示,隻要點擊圖像上的批注文字部分,就會立即跳出其他畫面顯示解讀原稿,而對改寫多次的批注部分進行說明時則以記號代替文字,並對該處用不同的顏色予以區別(由於是用符號作標識,因此不同語種的讀者均可使用),另外歐美已經現存的數字化、文本化譯本也可以收錄在該數字化版中。

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例子。

圖片1為畫面圖像。以PDF文件格式的《哲學的貧困》為基礎文本,將初版中原本沒有的部分全部進行標識。

圖片1

這其中包括:(1)馬克思恩格斯的批注﹔(2)其他人的批注(包括櫛田民藏的文字)﹔(3SPD資料館的藏書印章﹔(4)東北大學附屬圖書館的各種印章等。

此外,這些標識根據種類使用了不同的顏色。出自馬克思恩格斯之手的為“綠色”﹔出自SPD資料館的為“粉色”﹔出自東北大學圖書館的為“淺藍色”,分別用虛線框起來。

還有,除下劃線及旁線這些批注之外的標識處全部進行鏈接,並在其他窗口設置針對該處的參考“解讀”文件。

參照“解讀”文本使用html文件格式,它並未用特定的“語言”進行說明,而是採用了MEGA2中常用的記號。

另外,為了從視覺上更清晰地分辨出馬克思恩格斯的刪除、修訂部分,在對第1版進行修訂時,將修訂、刪除后的單詞通過變換顏色明確地表示出來。

比如,首版的原始文本為“黑色”﹔如果馬克思恩格斯對其進行了修改,那修改后這個地方就顯示為“綠色”,校正記號為“紅色”,通過這樣的視覺化處理,使變更處一目了然。而且,沒有採取紙質媒體那樣的翻頁及腳注的模式,而是可以在同一圖像的任意地方打開“解讀”窗口。

在得到田中菊次及裡夏德·施佩爾(Richard Sperl)等人的幫助后,對批注的解讀以及通過這種數字化忠實再現《哲學的貧困》批注版本這項工作已基本完成。

《哲學的貧困》批注版數據化所積累的經驗也將被應用於我們今后對MEGA2第二部分第1213卷進行編輯或數據化的過程中,並且對於現在正在編輯的在線版《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費爾巴哈》以及明年夏天開始編輯的MEGA2第四部分第14卷《危機筆記》都將大有幫助。

(作者: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編輯委員會委員,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譯者: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副譯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