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融危機中馬克思著作的熱銷現象

作者:趙琳琪    發布時間:2012-02-14   
分享到 :

一、美國金融危機原因分析

表面上看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它雖發生在金融領域,但根源卻在生產領域。次貸危機是指次級信用住房抵押貸款危機。美國經營住房抵押貸款業務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按照借款人經濟狀況劃分信用等級。例如,發放給信譽記錄好、有固定工作、有穩定收入、債務輕、風險小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貸款,被列為優級貸款。相反,發放給信譽記錄不好、沒有固定工作、沒有穩定收入、債務重、風險大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貸款,被列為次級貸款,簡稱次貸。在這場風暴中,表層原因可歸納為政府監管不嚴、透支消費、金融投機泛濫、政策失誤、金融創新過度等。

但若深究其根本原因,在美國,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作用,社會實際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還是無法跟上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隻不過在現代金融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其表現形式不是生產出來的住房賣不掉,而是通過貸款已經得到住房的窮人無力現實地支付房款。因此,盡管表面上看,生產出來的住房已經賣掉了,但實際上在實體經濟生產領域中的生產過剩已經存在。當過度發展金融業催生的房地產泡沫一旦破滅,其隱含的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矛盾就顯現為經濟運行的現實矛盾。

二、馬克思關於經濟危機的分析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矛盾,蘊含著資本主義剝削的非效率性及相應的經濟危機的必然性。資本主義佔有指的是資本私人佔有所決定的產品私人佔有,社會的產品被個別資本家所佔有。這就是產生現代社會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佔有產品的意義是對產品中剩余價值的佔有,所以“資本主義佔有”帶來的就是剩余價值規律這一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剩余價值佔有這一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和目的,決定著資本主義經濟中生產的擴大和縮小,決定著交換的方式和方法、分配的原則和結果、消費的分布和界限,從而推動著經濟的過熱、危機和蕭條。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就曾精辟的論述過有關經濟危機的理論,詳細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歷史局限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能力與相對有限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其基本特征是“生產過剩”,更准確的說,是一種相對的生產過剩。而在這種周期性的生產過剩背后,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是信用制度在其中起了主要的杠杆作用,信用制度一方面“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但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1]也就是說,信用制度的合理應用對經濟增長有良性作用,但若過度使用,則會引起經濟危機的最終爆發。

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及堅持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明性

馬克思發表於1867914日的鴻篇巨著《資本論》再度成為西方社會的“寵兒”,“馬克思又回來了”的聲音在西方社會漸漸響起。據外電報道,專門出版學術著作的德國卡爾-迪茨出版社經理稱,年他們售出的《資本論》已是2007年全年銷量的3倍、1990年的倍,並成為08年聖誕節的最佳禮物。金融危機使《資本論》在歐洲許多國家受到追捧。重讀《資本論》的不僅有青年知識分子,還有銀行家、經理和政要人物。

由《資本論》的熱銷,想到英國廣播公司舉行的“千年思想家”評選中馬克思毫無爭議地高居榜首,這都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歷久彌新。馬克思絕非僅是19世紀歷史的見証人,也始終是真理前行的同時代人。他早就洞悉了資本主義進步作用中包含的歷史過渡性,科學揭示了各類經濟危機的病根。《資本論》的熱銷,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強大的生命力。不可否認,與馬克思在世的時候相比,當今時代的確已經有了許多重大變化。盡管馬克思生前沒有看到當今金融資本別出心裁的運作方式,但馬克思主義揭示的資本的本性沒有改變。因此,隻要有資本運動的現實存在,馬克思的科學分析和價值力量就會不時造訪人們的頭腦和心靈。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座豐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生命力是經受住時間考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表現在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馬克思認為,經濟學研究的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對演化經濟學注重人們的適應性經濟行為,根據客觀實踐的發展調整經濟決策和行為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關於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的唯物辯証法,馬克思關於社會生產兩大部類之間比例關系的思想,對於復雜經濟動態學強調經濟體系內在的反饋系統結構和相互作用,是驅動經濟體系變化和發展的動力的觀點也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此外,《資本論》的熱銷,還表明西方人已開始進行制度與理論的對比和反思,當然我們也需要這種反思。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是可以互相借鑒的,就像鄧小平曾提出的精辟論斷“市場經濟是既不姓資也不姓社的”。他於1992年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2]其實,隻要是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各方面需求,最終能夠實現人們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經濟政策,那就是恰當的、科學的。誠然,《資本論》也好,別的科學論著也好,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靈丹妙藥,隨著時間空間的推移,都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與不足。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科學理論,研究人類新思想新觀點時,採取務實的態度,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那樣的道路,也就是具體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道路。中國執政黨近年提出“與時俱進”的口號,也是基於世情國情的不斷變化。把理論看成一成不變,那樣的話,就不是正確的態度,而是教條主義。現今,中國黨和政府之所以在氣勢洶洶的全球金融風險中能站穩腳跟,不能不說與中央一以貫之堅持正確的理論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動搖有關。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的反映,是黨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進行理論創新的產物,具有統一性與開放性。這些理論內容由每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為實踐所証明是正確的,並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9.

[2]鄧小平文選: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