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當頭還要有底氣

——我們該怎樣讀馬列

作者:葉小文    發布時間:2012-07-02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先后為革命建國、建設強國、快速發展、民族振興,提供著正確的理論指導。

但毋庸諱言,教條主義或經驗主義,也總是在關鍵時刻困擾著我們。

我國正處在推進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面臨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也面臨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能否在30年連續增長的基礎上,走好第四個10年,是嚴峻的考驗。

過去講“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現在是“中華民族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每個人應自覺發出清醒的聲音”!可是,就在我們身邊,“狗屎都不如”的教條主義、“常常是由於無知”的經驗主義,總在那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居某一高位,或踞某一戰線,或藏某一角落,要麼把真理向前多推一步使其成為謬誤,要麼遇事左右搖擺使人無所適從,要麼編出一串串“四六句”空談八股,要麼摳字眼兒編造奇談怪論聳人聽聞……總之在鼓搗字兒上花的時間太多,在研究事兒上下的工夫太少。

古人雲,每臨大事要有靜氣、有正氣。我們說,大事當頭還要有底氣、有勇氣。能否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不斷變化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以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在今天這個關鍵時期,至關重要!我們這個民族,實在空談不得、糊涂不得,耽誤不起、折騰不起了。

理論指導、理論武裝離不開好書。過去的《毛主席語錄》,靠毛澤東的巨大權威,借鑒儒家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傳統經驗,試圖靠一本“紅寶書”統一思想治理天下。應該說作為一種嘗試,也有過許多可愛、可行、可取之處。《毛主席語錄》仍不失為一本好學好用的好書。但既是“語錄”,總難免給人留下各取所需、各為其用的空當。語錄的“紅海洋”潮起潮落,“紅寶書”成“地攤文物”了。后來矯枉過正,又強調全國都來學馬列原著。各種讀書班,各色人群,都抱著一兩個世紀前、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大部頭馬列原著,和杜林吵架,與馬赫辯論,為黑格爾注解,罵鮑威爾淺薄……這種讀書方法,對理論家或許可以,對多數百姓,就有點霧裡看花了。所以,后來小平同志又指出,要求全黨都讀“大本子”那是形式主義,辦不到﹔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

都讀小語錄亂過套,都讀“大本子”辦不到,現在又是“信息爆炸”時代,電視到處有,微博滿天飛,我們讀馬列究竟怎麼做到“精而管用”?

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同樣,一個政黨想要站在時代的最前列,當然也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但科學的、准確的、有效的理論思維,殊為不易。毛主席說過,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兩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

必須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好,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結合好。這種結合,從形式上說,應該設法在“語錄”和“大部頭”之間,揚二者之所長,避二者之所短,將繁雜、零散的材料掰開了、揉碎了、擺正了、捋順了,讓讀者提綱挈領、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學馬列要精,要管用”。這種結合,要改文風、改學風、改作風,防止形而上學、片面化傾向,真正將“系統而不是零碎、實際而不是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時俱“進”,進書齋、進課堂、進頭腦、進實踐。

我們要這樣讀馬列,讀這樣的馬列。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惟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