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馬克思《歷史學筆記》新探

——《資本論》的深化和拓展

作者:王曉紅 黃竹    發布時間:2012-11-05   
分享到 :

1881年底至1882年底,晚年馬克思對文明時代建立以來直至資本主義起源的前資本主義發展史,進行了極為認真和詳細的考察與分析,完成了160多萬字的《歷史學筆記》。關於這組筆記的主題,學界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一是“無主線論”,認為這組筆記只是晚年馬克思進行歷史學研究的讀書筆記和摘錄,是沒有主線可循的。[1]二是“社會形態演變論”,也就是認為,這組筆記記述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及其向資本主義社會演變的具體歷史過程。[2]他們都沒有將這組筆記與《資本論》聯系起來進行研究,實際上認為《歷史學筆記》與《資本論》是不相關的。

事實上,《歷史學筆記》並非是一部純粹的史學摘錄,晚年馬克思摘錄的大量的歷史資料背后,對社會形態演進的考察背后,是在更高層次上對國際關系和世界歷史的探究。[3]僅從時間上來看,《歷史學筆記》的寫作終點恰恰是《資本論》邏輯的歷史起點和前提。《資本論》的時間起點大概是1600年,《歷史學筆記》的終點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二者有較強的聯系性﹔《資本論》的歷史起點是英國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歷史學筆記》的歷史終點是英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圈地”運動的開始與發展,二者是緊密相連、相互銜接的。從具體內容上來看,這組筆記的主題是通過對公元前1世紀初至17世紀中葉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各國的政治歷史事件的摘錄和分析,追溯資本主義與國際貿易、世界市場的起源,探究古代西方世界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與瓦解和近代世界歷史的國際關系體系的生成,乃至在更高層次上考察歷史如何走向世界歷史。這裡研究的終點,即近代世界市場、世界歷史的形成,正是《資本論》邏輯的歷史起點、歷史前提。晚年馬克思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完成《資本論》體系的最初構想,即“六冊結構計劃”。[4]國際貿易、世界市場和全球史觀是《資本論》體系構想的邏輯歸宿,《歷史學筆記》正是為完成《資本論》體系構想的后半部分而做的准備工作,它為“國際貿易篇”、“世界市場篇”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依據和理論觀點。《歷史學筆記》是《資本論》的繼續、深化和拓展。

一、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基礎論

馬克思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科學方法論原則,決定了《資本論》只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一個部分,它必然包含著歷史考察之點,包含著對世界市場、國際貿易等具體歷史形式的考察。“六冊結構計劃”中前三冊“資本”、“地產”和“雇佣勞動”僅僅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普遍關系的抽象形式,后三冊“國家”、“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則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普遍關系不斷向具體上升,國家作為經濟行為主體在世界市場上開展活動。當時,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以及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馬克思隻有先集中精力研究和寫作《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冊第1篇的《資本一般》,也就是后來形成的《資本論》四卷結構。當然,最后形成的《資本論》擴大和充實了原來計劃的“資本一般”的框架,涉及到了“地租”、“國家”、“世界市場”等方面的論述,但並未將它們作為專題放到專冊中去詳細闡發論述。因此,“六冊結構計劃”仍然是馬克思直到晚年一直堅持的理論構想,其中的“國際貿易篇”和“世界市場篇”也仍然是馬克思希望獨立完成的工作。《歷史學筆記》正是馬克思為此所做的准備材料。

(一)國際貿易論

馬克思在《歷史學筆記》中,通過考察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戰爭交往、經濟交往等,記述了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古代國際貿易的形成、發展和衰落。在筆記中,馬克思主要通過考察各個民族、地區或國家的對外政策、對外關系來分析古代國際貿易的形成、發展和衰落以及近代國際貿易的形成。在前資本主義時期,許多民族與地區已紛紛突破國家的疆界,出現了對外貿易。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希臘、羅馬等地都有一定規模的對外貿易。但是,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古代的國際交往主要限於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國際貿易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封閉性,還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從14世紀開始,東西方的經濟交往和聯系不斷加強,真正的國際貿易開始起步,借貸資本已經出現,商業資本也得到進一步發展。而“商人資本的存在和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前提”[5],因為“商業資本是資本本身的最初的自由存在方式”[6],它在現代生產的發生時期產生過壓倒一切的影響。這也預示著古代國際貿易的衰落。

第二,地理大發現促進了近代國際貿易的形成。近代國際貿易是通過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才逐漸形成和發展的。這個過程包括世界上大的地區之間早期經濟聯系的建立,地理大發現,以及新的交通運輸工具如汽船和貨車的運用。在這個時期,經過了海上探險和殖民掠奪階段,以及不等價的掠奪和奢侈品的長途貿易等等,最終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古代地方性的國際貿易圈,逐漸為以大西洋為中心的世界性的近代國際貿易體系所取代。這就為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馬克思特別注意到,地理大發現促成了國際貿易的革命性突破——歐洲商業革命和近代國際貿易的真正形成。15世紀末16世紀初,西方世界取得了許多重大的地理發現:好望角、西印度群島、印度、南美、紐芬蘭、北美、環球航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由於地理大發現,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與交往迅速擴展,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也迅速發展。[7]地理大發現還使得國際貿易的中心轉移: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城市轉移。地理大發現后,意大利北部熱那亞和威尼斯等商業城市喪失了它們在過境貿易中的統治地位,而葡萄牙的裡斯本、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和阿姆斯特丹、法國的蒙彼裡埃、西班牙的塞維爾和英國的倫敦由於地處大西洋沿岸而開始在世界貿易中起主要作用。[8]馬克思在筆記中總結道:“隨著威尼斯的衰敗,尼德蘭成長壯大了。”[9]

第三,國際貿易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關系互為基礎、相互作用。馬克思指出,國際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基礎,反過來,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要求,又促進、推動了近代國際貿易的形成與發展。馬克思在筆記中摘抄了休謨的《英國史》來說明對外貿易和工業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的作用。“總之,生產(industry)的增長是目前狀況的結果[不是原因?],是有利於社會的結果。”[10]

(二)世界市場論

馬克思認識到,作為資產階級社會關系最大的總體,世界市場也是世界歷史存在的前提。在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各個經濟范疇進行考察之后,必須從市民社會發展到國家層次上的概括,然后再跨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最后在世界市場這個最廣大的場所,以最巨大的發展規模,作為生產者國家的關系而出現。這就是馬克思“六冊結構計劃”后三冊所要完成的任務。《歷史學筆記》記述了大量有關世界市場的歷史材料,闡發了眾多相關的理論觀點,是晚年馬克思為了完成“世界市場篇”所作的努力。

第一,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在馬克思看來,世界市場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而是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結果,它是以近代地理大發現為歷史契機、以生產力發展和資本的擴張為基本動力而逐漸形成的。(1)古代地中海市場的形成。馬克思指出,到第4次十字軍東征結束時,威尼斯已在東地中海地區擁有一系列海上基地和商號,成為地中海市場的中心和統治者。作為古代貿易交往、國際關系進行的中心場所,在地中海市場上,西歐人、希臘人、東方的基督徒、阿拉伯人和各地教派的穆斯林商人等等建立了初步的聯系和交往。2)近代大西洋市場的形成。通過對大量歷史材料的摘錄和分析,馬克思指出,分工的發展促進了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和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美洲和東印度航路的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和交往范圍,從而使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的發展有了巨大的高漲,再加上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日益擴大為世界市場”[11]。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是近代國際關系體系和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基礎。

第二,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動因。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發展物質生產力並且創造同這種生產力相適應的世界市場的歷史手段。其他的原因包括:地理大發現,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等國進行殖民擴張活動,歐洲政治、宗教和文化對亞洲、非洲以及美洲的滲透,運輸工具的發展等等。尤其是地理大發現,馬克思稱之為“在15世紀末開始的世界市場的革命”[12]。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詳細摘錄了哥倫布、達伽馬對美洲大陸的發現,西印度群島的發現,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航路的發現,以及“環球航行”的完成。[13]他指出,新航路的開辟直接促進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使各個區域性的市場范圍不斷擴大,並使各個區域性的市場彼此聯系起來形成了世界市場。

第三,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馬克思認為,世界市場是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共生的。二者互為基礎和前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前提,正是世界市場的形成和不斷擴大,打破了封建生產方式的束縛,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反過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和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了世界市場的深化和擴展,近代世界市場的形成與擴張及其巨大作用的發揮又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為前提和基礎的。此外,世界市場還擴大和強化了資本主義在全球的影響,“各國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14]。通過對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關系的分析,馬克思揭示了世界市場的本質,即,資本的不斷對外擴張攫取剩余價值的本性。

第四,世界市場的歷史作用。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及其在規模和內容上的迅速發展,對各國、各地區的經濟增長、國際經濟關系的加強和世界歷史的形成,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首先,它促進了世界各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各民族國家之間的聯系與交往。其次,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記述的是世界市場的萌芽時期,但萌芽狀態的世界市場已對各國經濟發展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歐洲,特別是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城市的興旺發達﹔它推進了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最后,它促成了各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形成。商品交換的全球化,不但打破了各國經濟的孤立性和閉關自守的割裂狀態,也日益打破了小生產的狹隘界限,有力地推進了各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15]

二、國際關系體系中介論

在堅實而豐富的事實基礎上,馬克思從世界歷史高度,以神聖羅馬帝國的興衰為主線,在分析社會形態的演變發展和國際貿易、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考察了國際關系體系在古代、近代兩個歷史時期的形成和發展,並分析了戰爭、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對近代國際關系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一)古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古代西方世界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是《歷史學筆記》的歷史起點。筆記一開始,記述的歷史事件是“羅馬城建立后過了665年即公元前91年”,這一年,元老院將羅馬公民權擴大,羅馬帝國擴張到整個西歐。隨著各城市之間的商業移民逐漸增多,各地區之間的貿易聯系也在不斷增強,這標志著以羅馬帝國與地中海為中介,古代西方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

馬克思以十字軍東征和成吉思汗西征為典型事件,闡明了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4世紀,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古代國際關系體系的發展和衰落。在筆記中,馬克思記述了從羅馬帝國初期到意大利封建制度的形成的歷史、歐洲各民族的歷史、5世紀到12世紀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花剌子模人的歷史以及14世紀中葉以前的北歐和東歐諸國的歷史。馬克思尤為重視11世紀到13世紀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歷史中的重要事件,即法、德、意、英封建主的十字軍東征和東方的成吉思汗西征這些典型的歷史事件。可以說,東征和西征是了解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古代國際關系體系形成的主要線索。正是封建主的軍事擴張活動,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促進了古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二)近代世界歷史的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

馬克思以“三十年戰爭”為典型事件,考察了16世紀至17世紀以大西洋為中心的近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發生於中世紀與近代之交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這場戰爭對於歐洲歷史的進程,乃至對於世界歷史的進程以及近代國際關系體系的確立都產生了極大影響。“三十年戰爭”不僅僅是一場宗教戰爭,而且是歐洲中世紀各種矛盾的集體爆發。它既是歐洲新舊宗教勢力之間的對抗,也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天主教會與頑固的封建勢力之間的較量。馬克思在《歷史學筆記》中明確指出:這場戰爭隻不過採取了宗教戰爭的形式,背后隱藏的是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矛盾與對抗。透過宗教戰爭的外衣,馬克思在筆記中探求了國際貿易、國際關系以及近代世界歷史的形成。

“三十年戰爭”后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節點和事件。它標志著以神聖羅馬帝國為核心的古代世界歷史和國際關系體系走向瓦解,以德、法、英、俄等主權國家為主體的近代國際關系體系以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的形成。作為《歷史學筆記》記述的終點,這也正是《資本論》的邏輯起點、歷史前提。“三十年戰爭”還促進了歐洲各國統一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民族國家的地位日益提高,成為近代國際關系體系的主體。《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又把歐洲大陸各民族的領域作了明確規定,正是在民族國家逐步形成這一歷史前提下,才開始了近代國家之間的交往與聯系。

(三)國際關系體系的性質、內容和結構等的演變過程

第一,國際關系從地區性向全球性的轉變。從世界史觀的高度出發,馬克思分析指出,古代國際關系交往主體的交往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整個世界被分割成許多互不相連甚至互不相知的板塊,從而導致了各地區國際體系之間發展的嚴重不平衡。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擴大,國際交往范圍從地區擴展到全球范圍,各地區、民族、國家之間的交往不斷深化,各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差異性與以前相比大大縮小。彼此隔絕的各地區開始形成為一個相互制約的整體世界,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

第二,國際體系結構的多樣性與變化性。在古代世界中,國際體系結構呈現多樣化特征,它包括分散著多個權威的無政府體系,採取等級制結構的帝國體系,以及存在於中世紀歐洲的雙重權威體系,即以地域為界的世俗王權和以信仰為界的天主教會。尤其是宗教成為中世紀各國對外關系的重要准則,宗教傳播成為當時國際關系的重要形式。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以民族國家意識的崛起和建立國際秩序的構想為標志的、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范圍的近代國際關系開始形成。

第三,國際關系的物質基礎由以農為本的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變。馬克思認為,在前資本主義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實行農耕為本的自然經濟,各民族、各國家、各地區之間的互相閉塞是必然存在的現象。古代世界仍處於諸多封建區域並立的分散發展格局。隻有到了近代,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發展,才為世界范圍的國際關系的真正形成創造了前提條件。資本主義一經產生,就必定不斷擴大市場交換的范圍,世界的范圍空前擴大,各民族、各地區之間在經濟上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歷史發展到這個時期,才開始成為世界的歷史。正是在與古代自然的、閉塞的農本經濟完全不同的以全世界為市場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基礎之上,世界范圍的國際關系逐步形成。

三、世界歷史總體論

在以國際關系體系為線索的系統歷史考察中,馬克思在《歷史學筆記》中提出許多世界歷史觀點及研究方法。它們是唯物史觀的升華和貢獻,是世界史觀的深化和具體化。

(一)交往,尤其是戰爭作為一種特殊的交往形式,在近代國際關系體系和世界歷史形成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

交往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包括經濟(貿易)、政治(階級關系)、文化、戰爭、宗教等多種形式。但是,戰爭在古代國際關系、世界歷史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重點關注了戰爭在世界歷史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戰爭促進了商品經濟,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世界歷史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十字軍東征推動了西歐商業的巨大發展、東西方貿易的初步發展以及古代國際貿易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三十年戰爭”則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與發展,使世界近代國際貿易體系得以形成。此外,馬克思還特別關注了15世紀英國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之間的薔薇戰爭,由於其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促進作用,馬克思稱之為“社會革命”。他指出,薔薇戰爭所引起的“社會革命”,也就是生產關系的變革。工場手工業的產生和發展,為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為世界歷史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第二,戰爭促使農奴制的瓦解,貴族階層的分化和削弱,教會權力的削弱和世俗權力的發展,以及市民階層的壯大,從而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革,為世界歷史的形成准備了階級基礎。馬克思注意到,在10世紀就已經有了民權的基礎,11世紀初意大利有些城市出現了商業城市共和國,它們“逐漸打碎了封建枷鎖”,開始有了自由,並“對國內各城市頗有影響”。[16]13世紀末開始,“城市市民(商人)的實力由於財富的增長而日益強大”[17]14世紀末,法國、英國和德國的戰爭浪潮都同城市等級爭取自由的斗爭有關。由於戰爭,市民階層的力量逐漸壯大,封建貴族階級的力量則不斷削弱和瓦解。並且,戰爭極大地削弱了教會對世俗社會的統治,促進了世俗權力的發展,推動了歐洲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世界歷史的形成。

第三,戰爭促進了近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形成,為世界歷史提供了存在的社會形式。歐洲自中世紀以來,封建大國之間的王朝戰爭接連不斷。擴張領土、爭奪霸權、教派斗爭、民族矛盾等是這類戰爭的主要目的。但是從16世紀開始,出現了商業戰爭這種近代早期的新現象。它是由於新興的英、法、荷蘭等國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業霸權挑戰而發生的,其目的在於爭奪歐洲以外尚未被佔領的殖民地或海域。馬克思指出:自從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開辟以后,“接踵而來的是歐洲各國以地球為戰場而進行的商業戰爭。這場戰爭以尼德蘭脫離西班牙開始”[18]。尼德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性質的商業戰爭的開始,它結束了歐洲封建時代以來單純的王朝戰爭和民族戰爭。商業戰爭與王朝戰爭彼此交錯,並且,商業戰爭日益佔主導,成為近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征。

第四,戰爭促使世俗文化的興起,為世界歷史的形成准備了文化基礎。十字軍東征以后,隨著市民社會的形成,市民要求擺脫教會的束縛,發展自己的世俗文化。隨著王權的加強,國王也要求發展世俗教育,培養能為自己統治服務的人才,世俗文化興起的社會基礎由此逐漸形成。與此同時,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為世俗文化的興起提供了充分外部條件。十字軍東征使古代希臘文化回歸西歐,推動了伊斯蘭文明的西傳,並把中國等東方文明帶入西歐。世俗文化與世俗教育相得益彰。11世紀,首先在意大利建立了波倫亞法律學校﹔12世紀,法國的巴黎大學和英國的牛津大學也相繼成立﹔1348年,查理四世在捷克建立布拉格大學,主張文明開化﹔到15世紀,西歐共建立了60多所世俗大學。這些大學的紛紛建立,又進一步促進了世俗文化的發展,並最終引發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密切交往與發展,以及世界歷史的最終形成。

(二)資本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

第一,資本是世界歷史形成的直接動力,它開辟世界市場、開創世界歷史的沖動源於其無限制攫取最大利潤的本性。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通過大量具體的歷史材料,從資本的歷史發展中考察世界歷史的形成。中世紀晚期的歐洲出現了自然形成的等級資本,它的進一步發展是現代意義上的商人資本。13世紀,教皇使節把意大利的銀行家引入英格蘭,他們“私放高利貸,把票據法和匯兌制度帶進英格蘭”13世紀末14世紀初,一些城市也興起銀錢交易,說明這一時期東西方的經濟交往和聯系在不斷加強,國際貿易已經起步,借貸資本已經出現,商業資本得到進一步發展。工場手工業的出現促進了資本的進一步發展,商人階級日益增長的財富推動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最終確立。可見,資本向外擴張的本性直接促進了貿易向國際貿易、地方性的市場向世界市場的轉變,以及世界歷史的形成。

第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原始積累。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以英國作為歷史考察原始積累的典型。15世紀末16世紀初,在英國,佛蘭德毛紡織工場手工業的繁榮引起羊毛價格的上漲,羊毛價格的上漲又推動了農業的改顏換貌。這種變化就是小塊耕地的合並,大規模養羊業的產生。促使這種變化的是商人階級日益增長的財富。他們通過“地租的提高”來圈地,還通過“強迫遷移和追緝”等方式使得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這一原始積累的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和基礎。

第三,資本主義制度的二重性:進步性和局限性。在筆記中,馬克思一方面對市民階層,對有產階級在歷史上所起的革命的、進步的作用作了詳細摘錄和分析。另一方面,馬克思看到,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階級對抗和斗爭更為激烈,國家政權並沒有改變它壓迫和剝削的階級性質。在第4冊筆記中,通過分析從1337年開始的法英之間的百年戰爭,馬克思指出:“戰爭引起的苦難導致勞動同資本之間第一次公開的大沖突。”伴隨著手工業的發展,下層手工業者的罷工和聯合行動已經習以為常了。現代大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與此同時,國家政權在性質上也越來越變成了資本借以壓迫勞動的工具,變成了為進行社會奴役而組織起來的社會力量,變成了階級專制的機器。

(三)科學和教育的發展在世界歷史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十分重視科學和教育在世界歷史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將為科學事業不惜開支,主持編制天文圖表,建立天文觀測站的阿方索十世稱為“智者”。他還強調,黎塞留的功績就是“建立了法蘭西科學院”。具體來看,馬克思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發了科學和教育的歷史作用。

第一,科學的發展推動了世界市場的開拓、國際貿易的發展。在《歷史學筆記》中,馬克思注意到科技的不發達直接影響了貿易的發展,他還重點關注了指南針和航海術的重要歷史作用。正是指南針的發明和航海術的進步,才使得新航路不斷開辟,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廣闊的世界市場,國際貿易得以迅速發展,與世隔絕的美洲被納入了近代文明的大家庭中,從而使世界歷史逐步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

第二,科學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巨大發展和民族、國家地位的提升。正是因為科學和教育的興盛,許多城市成為貿易貨棧、貿易中心而變得繁榮起來。這進一步奠定和鞏固了國家政權的統治。馬克思記述道,在羅杰二世統治時期,“雙西西裡日趨繁榮﹔雙西西裡的地位因薩萊諾的醫學學校、自然科學學校、阿馬爾非的法律學校而日漸重要”。另外,蒙彼利埃城之所以成為法蘭西南部的貿易中心,是因為“各門科學特別是醫學、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學校教育也十分發達”。馬克思還記述了13世紀初菲力浦·奧古斯特為了增強本國的國際影響力、聚斂財富,大力扶持科學和教育,他通過各種優惠,變巴黎大學為各國學者的中心。但這並不是出於對科學的熱愛,而是為了影響歐洲,為了使巴黎斂財。

第三,科學的發展促進了思想的解放和進步。馬克思記述道,在十字軍東征時期,“除了薩萊諾,法蘭西南方的醫學也很發達,猶太人在那裡建立了許多科學機構。隨著教育的高度發展,出現了各種異端”。這裡,馬克思在“異端”下面加了著重號,實際上是指不同於宗教專制思想的其他各種思想的出現和發展。正是科學和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思想的自由、解放和發展,從而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准備好了思想基礎。

第四,科學和教育的發展促進了各個民族和國家之間的交往,最終促進了世界歷史的形成。14世紀初是意大利爭奪德意志王位的瘋狂戰爭和掠奪時期,這也是一個工藝和智力的繁榮時期,藝術、科學、暴政、民主、殘酷、奸詐並存。意大利人“壟斷整個東方的銀錢業務和商品貿易”,交通工具的發展使得他們把絲綢推銷到整個歐洲,加強了同各個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和聯系,從而推動了市場向世界市場的擴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的萌芽與形成,最終促進了世界歷史的形成。

(四)現實的人作為歷史與世界歷史的主體,在世界歷史形成過程中經歷改變和發展

一方面,由於世界市場的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各國之間經濟、政治、文化、科學、藝術等交往不斷加強,視野不斷擴大,人類日益從自然經濟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主體,也出現了自由、民主、重商等一些新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在世界歷史初步形成過程中,人所獲得的獨立性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金錢關系,再沒有別的聯系了。“這個世界逐漸地腐化墮落了”,“教皇、國王、主教、貴族,一個比一個更貪得無厭、自私自利、淫逸放蕩、不講信義、心狠手毒。道德如此淪喪,以致薔薇戰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外,馬克思還摘錄了英國平均主義者約翰·鮑爾的大聲疾呼:“善良的人們,隻要一切財產沒有變成公有,隻要還存在貴族和農奴,在英國就永遠不會有好日子過。”也就是說,人們要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必須擺脫對物的依賴,消滅財產私有制,消滅壓迫和剝削。

注釋
[1] 參見中央編譯局馬恩著作編譯部編譯:《歷史學筆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譯者前言”﹔另見魯克儉:《馬克思晚年為什麼要寫作〈歷史學筆記〉?》,載《理論前沿》2006年第2期。﹝摘要﹞

[2] 參見馮景源:《人類境遇與歷史時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31頁﹔唐正東:《馬克思的〈歷史學筆記〉與歷史唯物論的升華》,載《哲學研究》2006年第4期。

[3] 王東:《馬克思學新奠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46頁。

[4] 參見馬克思1858222寫給拉薩爾的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9卷第531頁。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364頁。

[6]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5376頁。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273頁。

[8]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1052頁。

[9] []馬克思:《歷史學筆記》第3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頁。

[10] 同上書,第212頁。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110頁。

[12]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3頁。

[13] []馬克思:《歷史學筆記》第3冊,第56228229頁。

[14]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874頁。

[1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88頁。

[16] []馬克思:《歷史學筆記》第1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6頁。

[17] 同上書,第210頁。

[18]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861頁。

(作者簡介:王曉紅,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哲學博士﹔黃竹,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本網編輯刪除了部分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