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社會批判內涵

作者:楊晗旭    發布時間:2013-07-19   
分享到 :

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但馬克思是如何通過實踐觀剖析私有制,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這一問題表面上似乎有些跳躍,但對於實踐哲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確立卻十分關鍵。顯然,如果實踐哲學的創立沒有現實關照性,其理論地位就值得懷疑了。關於這一點,不論是國內理論界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給予明確的回答。當前的理論界多是基於對實踐或者勞動概念的理解來認識實踐哲學的,沒有進一步深究實踐哲學的理論范式究竟怎樣體現出“改造世界”的功能,對認識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有何革命性的意義。實踐哲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強調主體對客觀世界的改造或改變,強調物質生產活動是實踐活動,更重要的是它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的剖析,人的現實本質遭到否定的理解,因此具有豐富的社會批判內涵。理解實踐哲學的社會批判內涵對於今天發掘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時代性,發展實踐哲學基礎上的人學有重要意義。

一、馬克思科學實踐觀建立的理論根源

科學實踐觀的理論內涵並不空洞,如果對科學實踐觀形成的理論背景、現實問題的指向性以及科學實踐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特征之間的關系缺乏深入思考,自然會導致對科學實踐觀認識的誤區。眾所周知,馬克思創立科學的實踐觀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是一個復雜的理論生成過程,這一過程與他早期人類解放的理想的樹立,對時代問題的剖析,以及對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研究和借鑒是分不開的,正是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科學的實踐觀從形成之初就有了批判的意蘊。

科學實踐觀的創立過程可以追溯到青年馬克思對人類總體目標的思考。在中學畢業考試的德語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他探討了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之間的關系,提出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是人自身達到完美的前提。馬克思對人類共同理想的思考不可小覷,這正是馬克思從時代的問題出發走向實現社會批判的最初原因。首先,對人類幸福的追尋導致了馬克思對哲學功能的獨特理解,認為哲學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關照,應當具有批判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通過對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對比提出“世界的哲學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這一思想的深層次原因就在於馬克思對於人類理想的追問,以及人類理想實現的渴望。在《萊茵報》時期,通過現實斗爭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哲學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學化”直接面向了現實生活。這一思想最終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以“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格言式的結論呈現出來,被世人所銘記。其次,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理想主義孕育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提出“問題是時代的格言”,他認為理論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而問題意識的來源就是人類理想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馬克思對人類理想的探尋並不直接導致他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但卻導致了對現實問題的關照,對思辨哲學的反思。

在把“問題”看作是一個時代最有說服力的理論源泉的時候,馬克思卻發現,把他拉回到現實問題的人類理想與現實的社會狀況本身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在現有的社會制度下調和的。例如,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遇到了“物質利益難題”,從根本上說就是這一矛盾的體現。在《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第三篇論文)——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中,他站在社會底層人民的立場上為他們辯護,試圖証明“撿拾枯樹”並非盜竊,這似乎建立在以財產為基礎的法律框架下是能夠說得通的。一開始馬克思也試圖通過這一路徑說明林木盜竊,即通過証明林木所有者已經不佔有枯樹枝了﹔但另一方面,他又發現,光從法律上說明問題並不能改變底層人民的命運。因為各個階層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物質利益,而法律又建立在財產關系的基礎之上,因此只是從法律上並不能為底層人民辯護,必須研究物質利益本身。令馬克思頗為費解的是:從現有的財產權利和法的關系出發,似乎林木所有者的行為無可厚非,這說明依靠純政治和法律研究是無法為廣大底層人民辯護的,因此必須弄明白在物質利益問題上,是否隱藏著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性、腐朽性。顯然,當人類理想與社會制度之間發生沖突時,反思和批判現有的社會制度就十分自然了,忽視了這種沖突的存在就無法解釋馬克思轉向實証的社會經濟現實研究的原因。

接下來耐人尋味的是馬克思與費爾巴哈之間的遭遇。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他對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給予了極高評價,在《手稿》序言中,馬克思就提到“費爾巴哈著作是繼黑格爾的《現象學》、《邏輯學》以后包含著真正理論革命的唯一著作”1﹞(P4,並認為費爾巴哈是“惟一對黑格爾辯証法採取嚴肅的、批判的態度的人……真正克服了舊哲學”1﹞(P96。但從文本中我們發現,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贊賞除了批判繼承了黑格爾的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本主義與馬克思早期的人類理想是契合的,這是他熱情地支持費爾巴哈的關鍵因素。在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鼓舞下,馬克思把人本主義自覺地運用到剛剛接觸的經濟學中去,他在《手稿》的序言中指出“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以及整個實証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現打下真正的基礎。從費爾巴哈起才開始了實証的人道主義的和自然主義的批判”1﹞(P5。在當時的馬克思看來,進行實証批判就必須以一種理論作為基礎,那就是一種新的理論范式——試圖還原“人的現實性”的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馬克思深知,沒有脫離了思辨哲學的對人性問題的全新探討,實証批判是沒有參照系的。因此,費爾巴哈對青年馬克思思想演進的最重要貢獻是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對社會現實進一步的理論批判。

由此看來,在人類理想樹立和對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吸收、借鑒的過程中,馬克思發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裂痕,必須展開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而科學的實踐觀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馬克思的實踐哲學包含著他早期理想主義思想的精華,對現實問題的深切關懷,對社會制度的深刻批判,因此要挖掘實踐哲學的批判內涵、人類關懷的內涵。

三、科學實踐觀的社會批判內涵

科學實踐觀的社會批判內涵涵蓋了馬克思對人的現實本質及其生成過程的理解,對資本主義狀態下人的否定狀態的認識和共產主義的內涵的闡發。

1.人的現實本質的發現。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的第六條中提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又在第八條中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兩句話體現了實踐哲學對人的現實本質的理解,而人的現實本質的發現為馬克思剖析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坐標。

費爾巴哈對馬克思的影響的關鍵處在於費爾巴哈深入探討了人的本質,尤其是人的社會性,“使‘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成了理論的基本原則”1﹞(P96,其實他是運用了新的理論范式,即人本主義的理論范式肯定了人。費爾巴哈拋棄了黑格爾對現實存在的抽象理解,回到“實際的存在”中來,強調“客觀的、活生生的或歷史的事實”2﹞(P13,但與經驗論不同的是,他不僅僅強調感性,更重要的是他發現回到感性的現實生活的目的是為了重新發現人,發現客觀的自我,擁有“類本質”的我,是滲透著人本主義精神的。他的思考啟發了馬克思對人的現實本質的思考,尤其是人的社會性的探討。在《提綱》中,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和社會化的人是新唯物主義的立足點,是有其深刻內涵的。如果沒有發現社會化的人,就無從樹立起對現有社會制度的批判,因為正是在發現了人的現實本質之后,人們才看到了現有社會制度是否定人的,是應當予以批判的。

在《手稿》中,馬克思詳細地闡發了他對人的現實本質的理解,在這種理解過程中,實踐的思維方式開始建立起來。馬克思闡發人的社會性首先借助的是“人化自然”的概念,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意義不在於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依賴、兩者的和解,而是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看待兩者的統一,那就是人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是相互統一的,孤立地設定自然界或人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會陷入理論的抽象,這實際上實現了主客體的統一。這種統一突破了以前的哲學家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既然人的實踐過程與自然的發展過程是融為一體的,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是通過這種活動推進人類的發展史,“全部歷史是為了使‘人’成為感性意識的對象和使‘人作為人’的需要成為需要成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備的歷史(發展的歷史)”1﹞(P8990

這意味著,抽象的人的概念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從實踐角度去理解,脫離了人與環境統一的人是不可能的,這顯然需要“社會”的概念來描述人的本質,來描述人的存在,這一概念較之費爾巴哈的“類”的概念有極大的不同。在馬克思看來,社會顯然不是單個人與單個人的結合,因為在這裡,單個人首先預設了抽象人的存在。因此,在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間主客二分的抽象秘密后,馬克思認為,隻有把社會這一概念突出出來,才能真正實現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結合,還原自然界人的本質和人的自然的存在。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說:“自然界的人的本質隻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隻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是人與人聯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隻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隻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說來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並且自然界對他說來才成為人。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1﹞(P83

2.人的現實本質的生成過程。

馬克思在通往科學實踐觀的征程中初步確立了人的現實本質的內涵,但人的現實本質並不是理論抽象,而是要經歷其生成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肯定人”的過程,隻有當一切對象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時,這些對象才成為人的現實,現實的人才確立起來。人的社會性是一個生成過程,是一個肯定人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實踐的過程。因此馬克思說,“我們看到,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唯靈主義和唯物主義,活動和受動,只是在社會狀態中才失去它們彼此間的對立,並從而失去它們作為這樣的對立面的存在。”1﹞(P88可見實踐就是人的現實本質的實現過程,就是人作為社會的人的生成過程,肯定人的現實性是科學實踐觀的出發點。

馬克思看到了“社會狀態”是作為人確認人的狀態,但“社會狀態”是通過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實現的,這就進入到了科學實踐觀的話語當中。實踐的任務就是實現抽象的人向現實的人轉變,將不屬於人的對象轉變為社會的對象,讓“對象成為他自身”。關於實踐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關系,黑格爾的辯証法對馬克思的影響很大。馬克思認為,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偉大在於“他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1﹞(P101。因此,勞動是現實的人的呈現的過程。馬克思把勞動看成是通往現實的人的途徑,而且是唯一途徑。他說得很清楚:“人同作為類存在物的自身發生現實的、能動的關系,或者說,人作為現實的類存在物即作為人的存在物的實現,隻有通過下列途徑才是可能的:人確實現實出自己的全部類力量——這又是隻有通過人類的全部活動、隻有作為歷史的結果才有可能——並且把這些力量當作對象來對待,而這首先又是隻有通過異化的形式才有可能。”1﹞(P101馬克思還說:“他在抽象的范圍內把勞動理解為人的自我產生的行動,把人對自身的關系理解為對異己本質的關系,把那作為異己存在物來表現自身的活動理解為生成著的類意識和類生活。”1﹞(P184在這裡,馬克思肯定了黑格爾現實的人的實現途徑——那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馬克思已經確立了“現實的人”新的內涵,其實就是通過實踐,向社會的人復歸。這一概念把人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把人的社會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人的本質論和人的存在論結合起來,實際上也就是把費爾巴哈人道主義和黑格爾的辯証法結合起來。離開了對人的社會性的肯定,就離開了新唯物主義的立足點﹔離開了實踐,其實也就是離開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的批判功能。因為隻有在科學實踐觀的語境下,人的存在狀態才被納入到研究視野當中,資本主義制度對人的現實存在的否定才被揭示出來。

3.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否定狀態。

在發現了人的現實本質之后,馬克思面臨的問題是,人的現實本質的不斷生成的過程是否在現實社會中得以體現呢?顯然在實証研究過程中,馬克思發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始終面臨的是毀滅和貧困,他們遭受著深重的苦難,同樣,資本家也一樣苦惱,“工人是為他的生存而苦惱,資本家則是為他的死錢財的盈利而苦惱”1﹞(P9。看來,費爾巴哈人本主義雖然將人的“類本質”呈現在世人面前,但他沒有深刻地繼續闡發在現實生活中“人的現實本質”的喪失狀態,其實也就意味著他的理論缺少現實批判。馬克思通過無產階級生活條件的考察,發現了無產者存在狀態與他們的現實本質不符。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直接描述了無產者的“存在”同他們的“本質”的事實。

在人勞動或實踐過程中,一個因素導致了人處於不斷被否定的狀態而非肯定狀態,那就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條件下,人無法將對象看作是人的現實本質的體現,而僅僅是滿足我們基本需求的物,這正與馬克思所發現的人的現實本質生成過程相悖。這是通過理論和實証研究相結合發現的。在實証研究方面,國民經濟學家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因為他們並不關心人現實本質的實現,他們“把工人隻當做勞動的動物,當作僅僅有最必要的肉體需要的畜牲”1﹞(P15。因此,馬克思必須依靠他對人的現實本質的理解重新建立起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理論,在這種情況下,就誕生了異化勞動理論。

馬克思發現,異化勞動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實際上並不是對人的現實本質的肯定,而是對人的動物性的肯定。在這種情況下,歷史的演進過程成了自然與人相互對立和排斥的過程,人的社會性無從體現。根據這種理解,有必要重新解讀馬克思對異化勞動的四個規定:首先,勞動產品和勞動者相異化意味著,勞動產品本來是人的解放的一種體現。人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把自己的本質力量體現出來,推進人的生命史。然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產品與工人是相對立的,因此,勞動者和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表現為人的現實本質的喪失過程。其次,按照馬克思對人的現實本質的探討,勞動行為本身本來是與勞動者融為一體的,體現了人的實現過程,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過程不是創造人的過程,而是創造物的過程。工人通過勞動也實現了一種生命的體現,但這種生命是他者的,而不是工人自身的。再次,人區別於動物首先在於人可以通過勞動實現自己生命的對象化,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對象化的人的現實本質不再體現出人自身,而是獨立出來與人相對立。最后,在私有制條件下,人和人的關系是被割裂的,無從體現社會性,人和人的關系要靠抽象出來的物來體現。

因此,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過程並不表現為人的現實本質的生成過程,而是相反。人現實本質的實現並不是抽象地實現,而是通過勞動實現的,但在私有制條件下,這一實現過程遭到了徹底的否定。

這裡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私有制到底通過什麼魔法導致了勞動的異化?表面上看,不論是勞動過程還是異化勞動的過程,工人的勞動以及通過勞動生產的產品仍然是工人的創造,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通過對工人勞動和勞動成果的剝奪,雖然處在同樣的勞動過程,人的現實本質並不被體現,工人體驗不到勞動所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也就是說,私有制分離了人的現實本質的生成過程和人的勞動過程,並剝奪人的勞動和勞動成果來否定人的現實本質。勞動過程的確是現實的人生成的條件,但如果把兩者相分離,人的實現的途徑就被剝奪了,人的解放就無從談起了。在《手稿》中,馬克思探討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勞動或實踐是否改變世界的問題,而是人改變世界的活動與人的解放之間的關系問題。

馬克思對異化勞動的研究表明,僅僅從實踐概念本身出發去理解科學的實踐觀是不夠的,不足以完成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任務。必須借助於馬克思對人的現實本質、對資本主義制度扭曲、違背人的現實本質狀況的理解才能把握科學實踐觀產生的理論淵源。

4.馬克思對科學實踐觀及其批判內涵的總結。

在《提綱》中,馬克思明確地確立了科學實踐觀的理論范式,把他對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理解納入到實踐哲學中來。他強調科學實踐觀的兩個主要觀點:一是明確人的現實本質,即《提綱》第十條所說的,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二是指出人的現實本質是與人的實踐活動相統一的過程,不能把兩者相分離,也正基於此種理解,自然界和人實現了統一,即第八條所說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而把兩者相互孤立就會犯把環境和人相分離,把事物、現實、感性與人的實踐相對立的錯誤。而這一錯誤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不合理存在的理論基礎和邏輯前提。因此,《提綱》從實踐哲學出發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批判哲學的總體特征。

正確理解科學實踐觀,把握其批判內涵,首先有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比如,實踐觀把對人的現實本質的肯定視作理想社會得以建立的前提,也就意味著,共產主義成了科學實踐觀的應有之義。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理論范式把科學實踐觀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統一起來。又如,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實現人的本質復歸理論具有抽象的人本主義色彩,進而認為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與科學實踐觀格格不入。通過探討科學實踐觀的批判內涵,我們發現,異化勞動理論在科學實踐觀的確立過程中至關重要,沒有異化勞動理論,科學實踐觀反而會陷入空洞和抽象。正確理解科學實踐觀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明確科學實踐觀絕不僅僅是對實踐概念內涵的簡單挖掘,而是新的理論范式下對人的現實生存狀態的深刻反思,具有極強的現實感。通過對人的現實本質的分析,科學的實踐觀為以后的馬克思主義長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性進行批判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據,也為理論的繼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理論視野。

四、實踐概念的社會批判內涵長期遭到忽視的原因

實踐哲學的社會批判內涵雖然重要,但是被國內學術界長期忽視,國內學術界對馬克思的實踐哲學的討論是從1978年以后開始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一原理地位的重新確立,使人們開始擺脫原有的教科書體系中的觀點,即將實踐觀置於認識論之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關於實踐觀的討論是與當時撥亂反正、解放思想的政治氣候分不開的。但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通過對文本的深入研究顯然突破了當時社會普遍的對“實踐”概念的簡單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實踐”與“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的原理中的“實踐”顯然不是一回事。20世紀80年代哲學界對“實踐觀”的討論以社會改革為背景,但學術討論逐步突破政治目標的限制,轉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的概念、實踐哲學的由來、其真正內涵的探討,進入了脫離了政治底色的純學術探討。其好處在於拓寬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一些基本問題理解的視野,但問題在於一些學者在討論中忽視了對“實踐哲學”的當代意義和當代價值。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問題顯然已經遠遠不再僅限於改革開放初期所面臨的無法“解放思想”的障礙,一系列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甚至后現代化問題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學術界對“實踐哲學”的研究越來越有了“經院哲學”的味道,已經同時代的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當前的迫切任務不是為實踐哲學確立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所謂的“應有地位”,因為這種確立是抽象的確立,脫離了對時代問題的研究。學術界必須從對“實踐哲學”的抽象強調轉向以實踐哲學為核心要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到底如何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進一步解放思想,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使其面向時代問題,積極吸收當前各種理論范式的優秀成果,實現新的理論突破。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德﹞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