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

——《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二

作者:張鐘朴    發布時間:2013-11-05   
分享到 :

一、走進馬克思的科學實驗室

馬克思的第一部經濟學手稿是在18571858年期間寫成的,人們通常稱之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它有什麼特點呢?它首先展現了馬克思理論制定過程的特點,即他的理論是通過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論戰得出的。其次,他的理論是用辯証法為工具的,這種辯証法是馬克思通過改造德國古典哲學的偉大成果——黑格爾的辯証法創立的。再次,是唯物史觀,即以實踐為標准來反駁那些純粹的理論推理和空談。這些特點在馬克思的手稿裡表現得非常清楚。

馬克思從40年代開始研究經濟學,做了大量的筆記。《倫敦筆記》寫於18511853年期間。在這之后,馬克思把這些筆記消化了幾年,重新加工整理。1854年寫了《完成的貨幣體系》等筆記。當時正發生經濟危機,馬克思還寫了3本危機筆記。這幾年馬克思身體非常不好。到了1857年,馬克思一看經濟危機又開始了,就趕緊把成果寫出來,他怕“洪水”到來之前來不及把研究結果寫出來,革命來了研究的東西再沒有機會付諸文字。《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就是這時寫出來的,它距馬克思開始研究經濟學已經過去15年了。這部手稿被認為是從18577月到18585月寫成的。但據現在的考証,還有一種可能,是從18571月開始寫的。為什麼呢?《大綱》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明日期,但從裡面可以找到一些日期,一處是18577月,另一處是18578月,馬克思在18571月的信中就提到了達裡蒙,而且這部分引用了18571月、2月的材料,所以有人說,他有可能18571月就開始寫了。究竟是哪一年寫的,現在一般說是18577月到18585月,因為18585月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提到他寫的手稿很亂,但整個“輪廓”(Grundrisse,即“大綱”)已經有了。《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說法,廣義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包括《巴師夏和凱裡》、《導言》、《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金稱量機》、《七個筆記本的索引(第一部分)》,還有人把1858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手稿算在內。狹義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就是《政治經濟批判(18571858年手稿)》,加上《導言》和《七個筆記本的索引》,人們通常所說的《大綱》一般是指狹義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

《大綱》包括8個筆記本,筆記本M17筆記本。筆記本M是《導言》,主要交代馬克思經濟學的對象、方法、結構等等,直到最后一段講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還用希臘神話和莎士比亞做例子論述文學藝術的獨特規律等等,是很有名的﹔還介紹了馬克思原來設想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6冊結構計劃,關於這個“六冊計劃”的來龍去脈我寫了文章做過專門介紹,這裡就不詳細講了。

手稿第17筆記本寫的是《大綱》的主體部分,包括《貨幣章》和《資本章》。馬克思自己加的標題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為了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其他手稿相區別,人們又加了一個圓括號,標明寫作年代,這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手稿一開頭寫的是《二、貨幣章》。為什麼是“二”呢?因為在手稿寫作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第一章應該論述價值,資本主義財富的第一個形式應當是商品。所以他寫完《資本章》后就寫了《一、價值》這一章的開頭。《價值章》也就是未來的《商品章》,他寫了個“一”,然后回過來把原來的《貨幣章》加了個“二”字,所以現在《大綱》一開頭就是《二、貨幣章》。這表明這時馬克思形成了三層次的結構:第一章論述商品,第二章論述貨幣,第三章論述資本。在《大綱》中,首先是《貨幣章》取得了非常大的理論成果,關鍵是“勞動二重性”理論的制定,這在整個經濟思想史上是具有突破性的、革命性的成就。在馬克思以前的古典經濟學中沒有“勞動二重性”學說,所以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古典經濟學主張勞動價值論,但是遇到了兩大難題。一是如果勞動和資本的交換是等價的,那麼剩余價值是怎麼來的?二是既然各個不同的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各不相同,周轉速度又不一樣,等量資本怎麼能得到大體相等的利潤呢?古典經濟學回答不上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它的垮台。馬克思科學地回答了這些問題,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革命。在《大綱》中可以看到馬克思實現革命變革的過程。這是從“勞動二重性”理論開始的。

“勞動二重性”理論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馬克思總是在跟別人論戰中創造自己的理論的,他這次論戰的對象是蒲魯東主義者阿·達裡蒙。達裡蒙寫了《論銀行改革》一書,他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貨幣居於特殊地位,如果實行貨幣和銀行改革,經濟危機就能得到克服。他提議發行勞動貨幣,就是“小時券”,印上幾小時,然后到市場上像貨幣一樣購買商品,這個商品花費了8小時的人類勞動,我給你一張8小時的券,這樣就不會有經濟危機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固有的、必然的矛盾發展的產物,勞動貨幣不能解決這一問題。這說明達裡蒙既不懂得經濟危機的根源,更不知道貨幣的本質。馬克思反駁了勞動貨幣主張,指出:首先,勞動生產率在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以后,商品價值就降低了。原來生產這件商品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5小時,后來隻需4小時,再后來就是3小時,小時券會不斷貶值,因此是行不通的。其次,小時券到底是商品的價值還是價格呢?貨幣是商品的價格,價格跟價值是不相等的,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小時券表面上好像是價格,但你讓它等同於價值,這就制造了混亂。這個商品花費了5小時的人類勞動,給它5小時的券,這當然是它的價值,但你又當價格來花,這樣的話價值就完全等同於價格了,這恰恰是不行的。因為在商品經濟中,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這是非常重要的調節機制。價值是商品的內在屬性,是固化的勞動時間,價格受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上下波動,供大於求時,價格就降低,低於價值,生產就受到抑制﹔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高於價值,就促進了生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調節機制,小時券實現不了這種調節。馬克思說小時券隻有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才是可行的,因為生產什麼都有計劃,生產出來的東西全都是社會需要的,所以那時沒有商品交換,也不需要貨幣。

在《資本論》中,在論述商品時,馬克思一上來就講商品二重性、勞動二重性,講勞動二重性的根源是勞動的私人性和社會性之間的矛盾。但在本手稿中,馬克思先反復揭示貨幣的本質,在揭示貨幣本質時,他的思路是這樣的:產品變成商品,商品成為交換價值,交換價值的獨立化成為貨幣。

我們知道,古典經濟學家研究過商品的價值,但他們隻注意價值量,卻忽視了研究價值的質。馬克思的重大貢獻是,深刻揭示了價值的質的規定性,闡明了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所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在手稿中,馬克思指出,商品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之間的比例關系,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隻存在於交換關系中。價值是商品的一般交換能力,是商品交換的可能性,所以價值是一種社會關系。商品的價值反映的是一種普遍的關系,產品把自己看作是一定量的一般勞動即社會勞動的實現,每個商品在充當貨幣的時候就把它的價值表現出來了,每個商品都有價值的特點。商品為什麼必須採取價值這種在別的社會當中沒有的形式,這跟商品社會的特點有關,是由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社會的廣泛分工造成的。由於社會分工和私有制,每個商品生產者都成了孤立的、彼此毫不相干的生產者,但他生產的東西又是社會性的,是為社會生產的,社會承認不承認這一點呢?這要通過商品交換來確定。交換成功就表明社會承認了,你的產品是社會需要的,交換不成功就等於白勞動了。在這樣一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通過商品之間的關系表現出來,結果就造成了商品拜物教。

凡是在資產階級眼中表現為物的關系的地方,馬克思都揭示出隱藏在這背后的人與人的關系。“毫不相干的個人之間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賴,構成他們的社會聯系。這種社會聯系表現在交換價值上,因為對於每個個人來說,隻有通過交換價值,他自己的活動或產品才成為他的活動或產品﹔他必須生產一般產品——交換價值,或本身孤立化的、個體化的交換價值,即貨幣。另一方面,每個人行使支配別人的活動或支配社會財富的權力,就在於他是交換價值的或貨幣的所有者,他在衣袋裡裝著自己的社會權力和自己同社會的聯系。”這樣,馬克思闡明了價值的質的規定性。

馬克思在揭示商品的價值的規定性之后,就把商品的價值與商品的自然屬性即使用價值結合起來考察,從而闡明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揭示了商品的內在矛盾。這是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做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貢獻。在手稿中,馬克思還沒有把價值和交換價值區分開,他指出,商品不僅具有交換價值,它本身是自然產物,也具有使用價值,所以商品具有二重性。他說:“一方面商品作為一定的產品存在,而這個產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觀念地包含著……交換價值﹔另一方面商品作為表現出來的交換價值(貨幣)存在,而這個交換價值又拋棄了同產品自然形式的一切聯系,——這種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發展為差別,差別必然發展成對立和矛盾。”商品二重性注定商品要發生矛盾,商品正是作為自然屬性的使用價值和作為社會屬性的價值兩方面的矛盾統一。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必然給商品交換造成極大的障礙,商品內部的一般性(即價值)和商品的特殊性(即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公開化,使統一的商品分裂為商品和貨幣。貨幣是商品內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但貨幣出現以后,矛盾更尖銳化了,因為人們交換別的商品不成功才在手中持有貨幣,而貨幣不一定馬上就能購買到別的商品。貨幣的性質就是通過使交換價值的矛盾普遍化來解決矛盾,越解決矛盾越深。馬克思通過對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的分析,充分証明了達裡蒙提出的用“勞動貨幣”代替貴金屬貨幣的辦法根本不能消除商品流通中固有的困難,隻要使人們的勞動產品採取商品形式的那些經濟條件存在,這些經濟條件所造成的矛盾就不會消失。馬克思告誡人們必須清楚這一點,才不至於給自己提出無法解決的任務,才能認識到我們無法用貨幣改革和流通改革來改變生產關系以及以生產關系為基礎的社會關系。

馬克思闡明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之后,接著進一步闡明了與這種二重性相適應的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及其矛盾,在政治經濟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勞動二重性學說。馬克思當時還沒有把“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相對立,而是使用“抽象勞動”和“特殊勞動”這樣的說法。他說,“勞動作為同表現為資本的貨幣相對立的使用價值,不是這種或那種勞動,而是勞動本身,抽象勞動,同自己的特殊規定性決不相干……當然,對於構成一定資本的特殊實體來說,必須有作為特殊勞動的勞動與之相適應。”抽象勞動是一般勞動、社會勞動,它不是邏輯推理出來的,而是一種歷史的抽象,它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上產生的一個特有的概念。這就是說,抽象勞動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方式發展到某一個特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某一個特定階段的產物。所以,商品有使用價值,是具體勞動、特殊勞動創造的結果。商品除了使用價值,還有價值,這是商品特有的一種社會關系的表現。在商品生產社會中,勞動是特殊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統一,這就是勞動二重性。要讀手稿的話,我們會發現馬克思不斷重復論述這一過程,他的思路是從商品二重性推導出勞動二重性的。勞動二重性理論是區分資產階級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分水嶺。馬克思本人極端重視勞動二重性的發現,認為這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他在186818致恩格斯的信中說:“經濟學家們毫無例外地都忽略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那麼,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圖等人那樣只是單純地分析勞動本身。就必然碰到不能解釋的現象。實際上,對問題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就在於此。”

馬克思把商品社會和未來社會加以對比,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勞動的社會性和私人性之間的矛盾,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矛盾的總根源。他指出,如果生產是公有的,個人的生產一開始就直接是社會生產的一部分。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個人的生產不是直接的社會的生產,不是本身實行分工的聯合體的產物。個人從屬於像命運一樣存在於他們之外的社會生產,但社會生產並不從屬於把這種生產當作共同財富來對待的個人,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矛盾。資本主義生產勞動內部的這種勞動的社會性和私人性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產生出一些交往關系和生產關系,它們同時又是炸毀這個社會的地雷”

在手稿的《資本章》中,馬克思在勞動二重性的基礎上研究剩余價值是怎麼生產的。如何在價值規律基礎上闡明勞動與資本的交換,剩余價值是怎麼產生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回答不了這些問題,這導致了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破產。

馬克思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他把資本和工人之間的交換分成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流通領域,商品在流通領域是等價交換,工人在流通領域跟資本進行的交換也是等價交換,資本家要進行生產,就必須到市場上去購買各種商品,其中包括一種特殊的商品,那就是工人的勞動力。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工人喪失了生產資料,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他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出賣。在市場上,工人跟資本家是等價交換,資本家給工人的工資等於工人的衣食住行和他延續后代所需要的價值。因此,在流通領域,資本跟工人的交換是平等的。但是,資本家購買了勞動力以后進入了生產過程,這一過程是剝削勞動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生產出比自身更高的價值。這第二個過程是不平等的,因此,資本家跟工人的交換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是對工人的剝削。這就解決了剩余價值產生的問題。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資本主義社會比以前的社會進步,因為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奴隸制社會,存在的都是人身依附關系,而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商品所有者之間的“等價交換”。

貨幣是平等、自由的制度的體現,但進一步發展卻是不平等、不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這種平等、自由恰恰到后來變成不平等、不自由。而這個不平等、不自由恰恰是資本主義平等、自由的實現,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流通領域中,資本和勞動等價交換,這時候交換的勞動不是活動形式的勞動,而是勞動的可能性,馬克思后來稱之為“勞動能力”或“勞動力”。古典經濟學認為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勞動產生價值,價值跟勞動等價交換,結果說不清楚剩余價值從何而來。馬克思對勞動和勞動力作出了科學的區分,指出工人在市場上交換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的可能性。所有商品的價值都是物化勞動,勞動能力這種商品的價值也是物化在它身上的勞動,也就是物化在工人的衣食住行和延續后代所需的全部價值中的勞動。馬克思說:“工人出賣的只是對自己勞動能力的定時的支配權。”這種勞動能力隻有在資本的推動下,提供給它生產資料,才能變成工人的生產活動。明確區分勞動和勞動能力,這在馬克思經濟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正是由於對勞動力商品的本質做出了科學的說明,經濟學才得以從古典經濟學走入的死胡同中解脫出來,從而為實現政治經濟學的革命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給資本下了一個定義。我們知道,資產階級經濟學包括古典經濟學在內,幾乎都把資本定義為社會關系,在本手稿中,馬克思結合資本主義的商品和貨幣流通,把資本定義為“在流通中並通過流通保存自己,並且使自己永存的交換價值”。因此,資本是在流通中通過流通保存自己並通過勞動使自己增殖的一種價值。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給資本下的定義則是“能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在流通中完成交換后,必須進入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被剝削的真相才揭示出來。馬克思提出,交換的第二階段只是由於濫用字眼,才能被稱為某種交換,這個過程是直接同交換價值相對立的,它本質上是另一個過程,就是剝削過程。這種剝削是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形成的,也就是說,表面是平等的,實際上是不平等的。

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對交換的這第二個階段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剩余價值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全部秘密。馬克思提出:“工人要向資本家提供的使用價值,也就是工人要向他人提供的使用價值,並不是物化在產品中的,它根本不存在於工人之外,因此不是現實地存在,而只是在可能性上,作為工人的能力存在。這種使用價值隻有在資本的要求下,推動下,才能變成現實……隻要這種使用價值受到資本的推動,它就會變成工人的一定的生產活動﹔這是工人的用於一定目的的、因而是在一定的形式下表現出來的生命力本身。”馬克思對生產過程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產生出新產品。這個過程也有兩方面,從勞動過程來看,它是物質生產過程,從形式來看,它是價值增殖過程,即剩余價值的產生過程,工人在這個過程中受資本家支配,不但要創造出勞動力的等價,而且要創造剩余價值。馬克思運用勞動二重性理論,把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這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上,抽象勞動創造出新價值。古典經濟學根本說不清這個問題。馬克思還指出,剝削有兩種形式,即絕對剩余價值方式(延長工作日)和相對剩余價值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相對剩余價值還沒有像《資本論》中那樣分為三個階段。之后,他分析了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剝削工人中起的不同作用,區分了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而V/C剩余價值率最明顯地表現出了對工人的剝削程度,這也是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又一重大貢獻。

在手稿中,商品二重性理論、勞動二重性理論、勞動力商品理論、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理論等等,都是馬克思創造的,這些理論把勞動價值論難題解決了,它解答了在等價交換基礎上、勞動價值規律基礎上,剝削是如何實現的,剩余價值是怎麼產生的。這是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創造的,這部手稿可以說是《資本論》創作史上的裡程碑。如果說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史上實現了偉大的革命,那麼實際的革命過程都發生在他的手稿中。《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制定了狹義的剩余價值理論問題,下一部手稿即《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解決了平均利潤生產價格問題,就是解決了廣義的剩余價值理論問題。

二、理論寶庫

除了主要理論成果外,《大綱》還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例如:第一,關於資本的生產性和資本的局限性的問題﹔關於大機器生產以及科學運用於生產的問題﹔關於共產主義理論﹔關於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問題,等等。

資本的生產性和局限性。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對資本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作了很好的論述。他指出,資本為追求剩余價值,結果大大促進了生產,因此資本有傳播文明的很大作用。“資本的偉大的歷史方面就是創造這種剩余價值,即從單純使用價值的觀點,從單純生存的觀點來看的多余勞動。”“由於資本的無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實現這種欲望的條件不斷地驅使勞動生產力向前發展,而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個社會隻需用較少的勞動時間就能佔有並保持普遍財富,另一方面勞動的社會將科學地對待自己的不斷發展的再生產過程,對待自己的越來越豐富的再生產過程。從而,人不再從事那種可以讓物來替人從事的勞動,——一旦到了那樣的時候,資本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資本的使命就是創造非常豐富的財富,促進生產力極大發展。豐富的財富促進生產力極大發展,資本作為孜孜不倦追求財富的一般形式欲望,驅使勞動超越自己資源需要的界限,來發展豐富的個性,創造出物質要素。而這個要素,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消費上都是全面的,因而個人的勞動不再表現為勞動,而表現為活動本身的充分發展。在這種發展狀況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這是因為一種歷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需要,由此可見,資本是生產的,也就是說資本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關系。資本促進了生產的大發展。當資本本身成了這種生產力發展的限制時,資本本身就完成了使命。

資本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要探索整個自然界,以便發現物的新的有用屬性﹔普遍地交換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產品和各種不同國家的產品﹔採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賦予它們以新的使用價值。(奢侈品在古代所起的作用和在現代所起的作用不同,這以后再談。)要從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發現新的有用物體和原有物體的新的使用屬性,如原有物體作為原料等等的新的屬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學發展到它的最高點﹔同樣要發現、創造和滿足由社會本身產生的新的需要。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並且把他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系的人,因而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人生產出來——把他作為盡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會產品生產出來(因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須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須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這同樣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的一個條件”。資本生產就這樣促使人們去普遍探索地球。

資本具有偉大的文明的作用,“它創造了這樣一個社會階段,與這個社會階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會階段都隻表現為人類的地方性發展和對自然的崇拜。隻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對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認為是自為的力量﹔而對自然界的獨立規律的理論認識本身不過表現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為消費品,還是作為生產資料)服從於人的需要。資本按照自己的這種趨勢,既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現象,克服流傳下來的、在一定界限內閉關自守地滿足於現有需要和重復舊生活方式的狀況,又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見,資本破壞這一切並使之不斷革命化,摧毀一切阻礙發展生產力、擴大需要、使生產多樣化、利用和交換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但是資本是有局限性的,資本不是發展生產力的絕對形式,它的局限性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必要勞動是活勞動能力交換價值的局限。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限制。資本家盡量擴大生產,但又想盡辦法限制和壓縮工人的工資,使得工人消費隻限於再生產自己勞動力所必須的范圍。這樣的話,就限制了工人消費,限制了工人的交換能力。因此,它一方面要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又限制消費。這就給自己造成了局限。

第二,剩余價值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在資本主義下,所有的生產力發展,必須為剩余價值服務,沒有剩余價值的東西就不允許生產,這當然是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資本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力,創造出新的生產部門,到處去創造,發展自然科學,培養科學人才,這些發展都服從於剩余價值的生產。隻要是沒有剩余價值,它就不再努力了,把所有生產都納入為生產剩余價值服務的軌道,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剩余價值創造越多,所佔比重越大,工人階級受剝削越厲害,工人消費的部分就越少,跟第一個矛盾一樣。工人被游離出來,失業,消費市場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資本生產不能無限制地擴大。

第三,貨幣是生產的界限。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要求擴大流通,馬克思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特別是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一些貿易做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富國不斷地剝削窮國,結果窮國越來越沒有錢購買富國的東西,富國把錢借給窮國,讓窮國再買它的東西,窮國越來越窮,越來越沒有購買能力。

第四,使用價值的生產受交換價值限制。在資本主義下,一定的產品隻有在一定限度內才能被消費,才是需要的對象,生產多少不在於生產者想生產多少,而在於生產出來的這些東西有沒有交換價值。當人們不再需要某種使用價值時,它就不再是流通對象了。每個資本家都想擴大生產,但是他沒法估計市場的需求,因此會出現經濟危機。

從這幾個方面看,資本有偉大的生產性,有使社會前進的巨大的推動力,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長期無限制地發展,資本到一定程度就完成了歷史使命。這是資本的生產性和資本的局限性。

大機器生產和科學在生產中的應用。馬克思在本手稿的固定資本部分講了機器生產的問題,而不是像《資本論》中那樣在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中講機器大生產問題。馬克思在本手稿中認為機器出現以后,造成了生產中的極大變化,科學直接運用到生產中去,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他講了機器生產的很多特點。這些特點的論述在《資本論》和其他手稿中都沒有這麼豐富。

馬克思說:“自然界沒有造出任何機器,沒有造出機車、鐵路、電報、自動走錠精紡機等等。它們是人的產業勞動的產物,是轉化為人的意志駕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說在自然界實現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質。它們是人的手創造出來的人腦的器官﹔是對象化的知識力量。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麼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從而社會生活過程的條件本身在多麼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並按照這種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會生產力已經在多麼大的程度上,不僅以知識的形式,而且作為社會實踐的直接器官,作為實際生活過程的直接器官被生產出來。”這個說法對機器生產的評價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高。

在固定資本中,社會生產力表現為資本固有的屬性,這個社會生產力既包括科學的力量,又包括生產過程中社會力量的結合,即協作。馬克思提到,生產過程最初是人的頭腦和手結合在一起的,在小生產當中是師傅帶徒弟,生產中隻有狹義的經驗的積累。生產中的“訣竅”有時候能生產出非常精致的東西。但是它與生產中科學技術的應用沒法比。頭腦和手相結合變成了科學跟勞動相結合,這就對社會生產發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機器大生產中,人在生產中的技巧轉移到機器上去。在資本主義大生產中,有一種不費分文的生產力是科學的力量。當然資本要為科學家、學者支付一定的培養費。但是,科學隻有通過機器才能在生產中發揮作用。機器體系和自動化工廠的出現,使科學的應用達到了新的高峰,知識和技能的積累,社會智力的一般生產力的積累,都體現在固定資本的屬性中。

“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於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這種作用物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花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而是取決於科學的一般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於這種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例如,農業將不過成為一種物質變換的科學的應用,這種物質變換能加以最有利的調節以造福於整個社會體。”當大機器出現的時候,人的位置也變了,“勞動表現為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相反地,表現為人以生產過程的監督者和調節者的身份同生產過程本身發生關系。(關於機器體系所說的這些情況,同樣適用於人們活動的結合和人們交往的發展。)這裡已經不再是工人把改變了形態的自然物作為中間環節放在自己和對象之間﹔而是工人把由他改變為工業過程的自然過程作為中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無機自然界之間。工人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產過程的旁邊”。馬克思論述到,由於大機器生產的發展,生產力極大提高,科學技術直接作用於生產過程,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大大改變了社會的面貌。

關於社會發展和共產主義的論述。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對社會發展階段,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有很多論述,這些非常豐富的思想也是這部手稿很重要的一個貢獻。

我們知道,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把人類社會分成四種形態,后來我們一般講五種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在本手稿中,馬克思通過對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分析,把人們的聯系分成三個階段。“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小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於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個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了條件。”

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對於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談了許多見解。例如,關於節約時間的問題:“如果共同生產已成為前提,時間的規定當然仍有重要意義。社會為生產小麥、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時間越少,它所贏得的從事其他生產,物質的或精神的生產的時間就越多。正像在單個人的場合一樣,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於時間的節省。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約。正像單個人必須正確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以適當的比例獲得知識或滿足對他的活動所提出的各種要求一樣,社會必須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實現符合社會全部需要的生產。因此,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地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馬克思還說:“節約勞動時間等於增加自由時間,即增加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偉大的生產力反作用於勞動生產力。從直接生產過程的角度來看,節約勞動時間可以看作生產固定資本,這種固定資本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說,節約時間等於把人作為一個完美的人生產出來。“自由時間自然要把佔有它的人變為另一主體,於是他作為這另一主體又加入直接生產過程。對於正在成長的人來說,這個直接生產過程同時就是訓練,而對於頭腦裡具有積累起來的社會知識的成年人來說,這個過程就是[知識的]運用,實驗科學,有物質創造力的和對象化中的科學。對於這兩種人來說,隻要勞動像在農業中那樣要求實際動手和自由活動,這個過程同時就是身體鍛煉。”

共產主義社會最醒目的標志就是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反復提到人是主要的生產力,生產力的最高發展和社會個人的最豐富的發展是一致的。科學隻不過是生產力發展及財富發展所表現的一個方面,表現為生產的豐富的宏大基石的就是社會個人的發展,等等。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個性得到了自由發展,這並不是為了獲得剩余勞動、縮減必要勞動,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縮減到最低限度。與此相適應,由於給所有人都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將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得到很大的發展,這就是人的全面發展。共產主義勞動還有一些特點,它具有主體性,人作為一個主體不是以純粹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現在生產過程中,而是作為支配一切自然力量的那種活動出現在生產過程中。這種主體性表明,人在勞動過程中屬於支配者、調節者、監督者,它不再從屬於勞動,不再從事那種可以讓物來代替人從事的勞動。工人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當事人,而是生產過程的監督者。那時,工人就不再是舊式分工所形成的那種片面發展的人,而是用那種把不同社會職能當做互相交替的活動方式的全面發展的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每個人承擔一個社會局部職能,因而形成局部的個人,而到共產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的個人。同時馬克思也提到,共產主義勞動成為吸引人的勞動,成為個人的自我實現,“但這決不是說,勞動不過是一種娛樂,一種消遣,就像傅立葉完全以一個浪漫女郎的方式極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樣。真正自由的勞動,例如作曲,同時也是非常嚴肅,極其緊張的事情”。馬克思在別處沒有講這麼多有啟發性的東西。

手稿的另外一大成果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各種形態的論述,這很有價值。在論述原始積累的部分,馬克思談到了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社會形態,講了幾種所有制:原始共同體的所有制、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所有制、古希臘羅馬的生產方式、日耳曼的生產方式、斯拉夫的生產方式,等等。這是馬克思繼《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后,進一步論述各種社會形式。馬克思的這些論述在50年代初介紹到我國以后,在研究歷史的人們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見,爭論的關鍵是亞細亞生產方式。亞細亞生產方式究竟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討論的意見很多。還有,馬克思論述的斯拉夫方式,論述俄國的農村公社有可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等等,都跟本手稿的這部分有關。總之,本手稿中《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形式》這一部分,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

(作者簡介:張鐘朴,中央編譯局譯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