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杰作

——學習列寧《國家與革命》

作者:高中華    發布時間:2013-12-23   
分享到 :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迅速高漲。革命高潮的到來,使革命的根本問題即國家政權問題得以凸現。無產階級革命對待國家的態度問題,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政治實踐上都具有極為迫切和特別重大的意義。為了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正確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從1916年下半年起,列寧開始著手系統地研究國家問題,並在1917年8至9月間,即十月革命前夕,完成了《國家與革命》一書。

《國家與革命》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在這部著作中,列寧概括了馬克思、恩格斯國家學說的基本思想,鮮明地揭示了國家的階級本質,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問題的最基本的觀點,說明了國家的起源和本質、國家的基本特征和職能、國家的消亡與暴力革命的關系等問題。

《國家與革命》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充分論証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列寧按照歷史順序敘述了1847年至189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國家學說的發展過程,全面總結了1848年至1917年間的革命實踐經驗﹔結合當時的革命形勢,重點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在國家政權建設方面的任務﹔針對機會主義者的歪曲,詳盡地闡發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列寧還揭示了無產階級民主和資產階級民主的根本區別,闡明了民主與社會主義、作為上層建筑的民主與經濟基礎的辯証關系。

《國家與革命》深刻揭示了無產階級專政與社會主義新型民主的一致性。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相結合的國家政權。一方面,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掌握國家政權之后,首先就要大規模地擴大民主制度,使它第一次成為窮人的、人民享受的民主,使廣大勞動群眾都能夠平等地、普遍地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另一方面,無產階級的國家政權還要對壓迫者、剝削者、資本家實行強力鎮壓,粉碎他們的反抗,採取一系列剝奪他們自由的措施,把他們排斥在民主之外。

《國家與革命》從理論上探討了社會主義新型民主的發展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專政職能的多樣性,並集中說明了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提出的“國家自行消亡”的論斷,指的是社會主義革命以后的無產階級國家制度殘余;資產階級國家是不會“自行消亡”的,而是由無產階級在革命中消滅的。列寧還強調了過渡時期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闡明了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是共產主義的高度發展,進一步發展了關於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學說。

《國家與革命》是最完整、最集中論述國家問題的馬克思主義重要著作,不僅對於俄國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及世界各國無產階級政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於今天我們深刻認識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仍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於我們深入認識和分析當前全球局部地區的戰爭本質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對於我們繼續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仍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