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作者:田翠翠    發布時間:2013-12-24   
分享到 :

《共產黨宣言》是由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同盟起草的綱領,自誕生以來已經歷100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它銳利的鋒芒並沒有因為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而被削減,對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它作為一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科學巨著,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部科學社會主義的最偉大的綱領性文件。它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並促使中國的兩代馬克思主義者把《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

  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

(一)《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最初傳入

《共產黨宣言》在西學東漸潮流中來到中國,《共產黨宣言》的片段文字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是在1899年2月傳入中國的,它的片段傳播是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98年前后,中國思想界十分活躍,為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很多有識之士到了西方,大量翻譯介紹西方思潮,《共產黨宣言》的思想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傳入中國的,1920年《共產黨宣言》第一個完整中文譯本問世,並由此揭開了中國新時代的序幕。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時代,是舊的封建制度崩潰、新的社會道路選擇的時代。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作了各種嘗試,進行了各種理論選擇。《共產黨宣言》及其所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傳播進來並最終被確定為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武器的。

(二)《共產黨宣言》的幾個完整譯本在中國的傳播

《共產黨宣言》的完整中文譯本在中國的傳播有兩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前和成立后。從1920年陳望道譯本出版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共產黨宣言》在我國一共有6個完整的中文譯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同時也使馬列著作的翻譯出版事業躍到新的階段,建國后,《共產黨宣言》有六個新譯本先后問世。一個多世紀以來,《共產黨宣言》這部光輝著作在中國經歷了從翻譯片斷到全文,從秘密出版到公開發行,從在少數知識分子中流傳到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從譯為漢語到譯為多種民族語文,從偽裝本、手抄本到紀念版、珍藏版的艱難曲折、可歌可泣的過程。《宣言》的偉大思想過去、現在和將來始終激勵著我們前進。

二、《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一)《共產黨宣言》指引我國發生三次社會巨變

《共產黨宣言》在我國傳播以來,成為在我國最有深遠影響、改變我國面貌最大的思想精神武器。經過中國共產黨人把它與我國實際相結合,持續不斷開展群眾運動,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三次巨變。第一次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變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次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第三次正在從初級階段社會主義變為現代化社會主義。在這三次巨變中,我們黨和我國人民始終不渝地以《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具體原理為指導。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早就指明:不管世界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共產黨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某些地方本來可以作一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二)《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現代政治經濟的影響

《共產黨宣言》的光輝思想對中華民族的百年命運產生了深刻影響。中國人最早為尋求救國真理而閱讀過《共產黨宣言》的人是孫中山,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后,他在流亡歐洲以及后來在歐洲考察社會黨國際時,學習、研究了《共產黨宣言》以及歐洲的社會主義運動,這對他后來形成“三民主義”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

毛澤東對《共產黨宣言》的閱讀理解不拘泥書本,而是創造性的運用《共產黨宣言》一般原理,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分析中國實際的階級狀況,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這樣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並形成了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共產黨宣言》一般原理應用於經濟建設上,使中國完成了歷史問題的變換,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的第二次飛躍,並形成了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十分重視對《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學習。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多種經濟制度都與《共產黨宣言》思想聯系在一起,“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也都是對以《共產黨宣言》思想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運用和發展。《共產黨宣言》對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影響

《共產黨宣言》思想不僅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共產黨宣言》思想決定了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方向。它的思想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內容。100多年來,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五四”運動之前,我們的語言是文言文,而我們的思想基礎、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以儒學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在中國歷史上曾經起過很重要的作用,但到近代逐漸衰落。真正轉變這個思想體系,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而在“五四”運動時期,又主要是從對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翻譯、傳播、研究和運用開始的。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不僅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我國先進文化建設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整個中國現代文化體系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共產黨宣言》在當今中國的意義

反思《共產黨宣言》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國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國,取得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勝利,在中國大地上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經濟基礎,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基本上解決了十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翻天覆地的變化,具有著偉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歷史已反復証明,《共產黨宣言》所揭示的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客觀規律,隻要繼續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把《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的道路就能夠暢通無阻。

參考文獻:

[1]中共黨史導讀[M].上冊,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5)。

[2]鄧小平文選[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列寧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5]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